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9-12-12熊辉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化学学习初中培养

熊辉

摘 要:初中化学是提高学生素养的一门重要学科,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变得越加广泛。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更好的揭示了化学知识的内在本质,实现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快速掌握,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优化了我们课堂教学的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站在学生的角度,结合初中化学教学的特点,探讨了信息技术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信息技术;培养

初中化学教学的良好开展,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和学习特点,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其次,因此在我们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教材内容,积极的引入信息技术,进而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来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化学学习。本文在笔者多年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希望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一、当前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足。

我们要做好初中阶段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其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当前学生创新能力的不足,学生普遍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其次,学生缺乏良好的创新习惯,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不到启发。这些问题对我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足。

目前我们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还是以“导学法”为主,这种方法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需求,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侧重于“引导”。而过多的引导让教师变成课堂的“主体”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信息技术的策略分析

1.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加了课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我们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不仅仅节约了课堂时间,同时让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有条理,教师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完成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与,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其次,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就可以将那些重难点知识和实验进行直观生动的展示,通过直观生动的展示提高了教学容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同时多媒体的应使学生的感官受到了积极的刺激,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促进了学生的化学学习。

例如,在讲授进行“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这一实验时,教师可以制作成相应的“微课”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观察“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并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实验会用到哪些仪器与设备?(2)为什么不能采用排水法完成氧气的收集?当学生思考后,向学生讲解实验步骤,并制取两瓶纯净的氧气,并用自选的试剂来验证氧气的氧化性。这时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就会主动的去分析“所用试剂是否能够验证氧气的氧化性”这一问题。通过这样的实验当中,不仅增加了课时容量,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信息技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化学的微观学习。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微观化学知识的学习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分子、原子知识的学习。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理论教学的方式,学生就很难理解微观粒子的运动及变化过程,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出3D动画,通过动画学生对微观粒子的运动就会有一个直观生动的认知,从而加深学生对这这一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感官协同性,强化了学生对化学微观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促进了学生的化学学习。

例如,在讲授《原子的构成》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其核心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原子的结构,由于知识的的抽象性,学生无法对原子的微观结构,如质子,中子电子有一个直观的认知,因此学生在进行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时,往往感到十分吃力,效果也不够明显。这时如果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运用运用模拟原子工具——Element Builder,学生就能够自由的去设定质子、中子、电子的数量,从而得到不同类型的原子。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能够将抽象的微观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去学习兴趣,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

3.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实验教学的优化。

要学好化学就离不开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化学实验向学生解释化学原理,呈现化学现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化学认知能力,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化学学习。而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有些实验用时较长且较为危险,无法在课堂中进行實际的操作,这给我们的化学实验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扰,而信息技术的利用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模拟和生成错误实验后的结果,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些现象,这时学生对错误实验后的后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讲解《常见的酸和碱》这一部分知识时,当介绍到“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内容时,如果进行实验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可以在教学前对实验进行摄像、剪辑,然后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展现给学生,进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结束语

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教育方法,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以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支撑,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邓桂香,刘国华.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19):75+90.

[2]冯丽.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06):127-128.

[3]曹晓英.刍议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03):175.

[4]宋维莉.注重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11):47.

猜你喜欢

化学学习初中培养
初三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