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

2019-12-12王广志

今日财富 2019年32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

王广志

现阶段很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人堪忧,所以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要从心理健康方面入手,更要从预防心理疾病方面下功夫,这样不但能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更能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以深化高校学生的各项素养。本文主要介绍新时期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对策研究,旨在深化学生健康状况,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获得提升。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和影响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状况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高层次教育群体,一直以来被视为健康人群,但从科学健康观出发能了解到最近几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不容乐观,结合教育部门给出的一部分调查数据能了解到,现在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病率能高达20%以上。

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能清晰的了解到将近有7.2%的大学生存有中有心理障碍,在调查心理障碍的时候部分打学生处于焦虑、抑郁、偏执、人际管理敏感等问题,甚至有些大学生会有挫折感和失败感等状况,其实这与学生的情绪不稳定有着直接关系,部分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前途命运有担忧,所以他们极度的自卑和孤僻。也有一部分学生受到早恋和失恋的打击,情绪波动较大,进而会因为严重问题走向极端,若不加以控制会出现伤害他人或者自杀的地步,这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开设有其必要性。

(二)大学生新课健康教育的影响原因分析

1.家庭条件和家庭教育

很多家长十分溺爱自己的孩子,造成孩子的适应能力偏低,在我国将近70%的家庭在教育方式不恰当的时候,不是对于子女有着过分的溺爱,就是对于子女有着过分的干涉,这样子女独立适应能力偏低,所以在进入到大学阶段后很难适应新的生活和新的环境,自我管理能力欠缺。也有部分学生受到家庭变故等因素的影响,他们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不能承受后开始产生极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当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等各类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贫困差距逐年拉大,有的学生家庭富裕,出手大方,在日常消费上面毫无顾忌,能潇洒的跟同学们交往,但是有的学生为了上大学,家庭负债较多,所以自己的心理压力也很大,相比之下会产生较强的自卑心,有些学生在心理调节不当的情况下会出现孤僻或者不合群的情况。

2.不良个性因素

有些大学生性格十分急躁,也好冲动,过分的争强好胜,对自己的评价较高,在碰到不能处理的事情后,为了“面子”会强撑下去,最终使结果失败,待事情不能完全解决的时候,学生会产生极强的心理压力,甚至会在有时候会产生怯懦退缩的情况。其实学生受到生活习惯和个性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矛盾很难避免,若学生不能在交往过程中正确的把控自己、调节自己,在与同学或者同寝室的同学发生矛盾后使用自私、冷漠的态度对待他人,必然会带来同学关系的紧张,最终受到大家的排挤和孤立。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对策研究

(一)保持学生期望值

正确的人生观是学生需要具有的基本素质,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面对得与失,使学生的心胸变得更加豁达,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保持乐观的情绪,在个人时间上做到合理安排,实现学习与生活的劳逸结合。乐观的情绪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好处,当遇到困难或者不愉快的事情时要敢于向他人倾诉,不要将事情困在心中。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将期望值降低,使学生的期望值能够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大学生对待生活与事物的期待值非常高,这便造成了失败后所产生的落差感,这会对学生心理造成较大的影响。教师要让学生抛弃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合的幻想,这样便能够减少很多的不必要的烦恼。另外,高校要让学生能够合理地利用幽默感,感受幽默感,通过这样的能力将很多的紧张气氛与尴尬情景化解掉。

(二)加强体育运动

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并使其得到极大程度地释放。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能够提高人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尤其在学生开展自己最为喜欢或者比较擅长的运动过程中,这种心理作用更加明显。运动中人们能够建立信任感和亲近感,能够提高社交成功率并满足群体交流的需求。体育运动能够对学生的课余生活进行丰富,能够减轻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所带来的困扰,消除精神压力,缓解孤独感。体育运动能够让学生更加奋发向上,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更加坚强的毅力,并让学生形成开朗与乐观的性格,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运动过后能够使神经得到放松,减缓精神上的紧张状态。例如最为常见的太极拳、健身操等运动都能够在抑郁症的治疗当中和神经衰弱的治疗当中发挥出非常大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教育

心理健康卫生教育是当前高校教学中一个薄弱环节,很多院校对于心理健康卫生相关知识的教育教学工作缺少足够的重视。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积极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卫生知识。例如,心理健康的意义与基础知识教学,心理问题的自我调控方式、心理疾病的有效预防方法以及性道德教育等等。这些内容对于大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教师应当对这些内容的教学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结语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学的关键教学步骤,由于高校学生受到各类因素影響,会在心理调节不当的情况下产生心理问题,所以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疏导的方式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这对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有直接影响。高校教师能在教学中合理的引入体育运动促使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深入开展,这样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更能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放置到首位,能科学合理的指导学生调整自己的身心,让学生具有良好的体魄和心理状态适应社会的发展。

(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体育运动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呆呆和朵朵(13)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