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的红色资源在高职思政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9-12-12崔茜

今日财富 2019年32期
关键词:陕西思政革命

崔茜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是陕西人民在革命战斗和現代化建设中获得的宝贵财富,所以如果将其引入到高职的思政课程中必然会增强课程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本文主要讲述了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将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可行性对策以及利用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加强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有益探索。

一、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我国文化中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现象,它可分为广义和狭义。而本文讲述的红色文化就是指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战斗的过程中产生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纪念地、标志物以及革命事迹等等。而陕西红色文化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是精神层面。在精神层面上有许多优秀的革命精神。例如,文艺类型的歌曲《到延安去》、《工农齐武装》、《翻身道情》等等。第二个是物质层面,主要包括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烈士墓地、旧址和革命遗址、纪念馆、重大革命事件、革命活动等等。其中革命遗址主要有延安革命遗址。革命旧址有王家坪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凤凰山革命旧址、瓦窑堡会议旧址,而革命纪念馆有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等。

二、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可行性分析

通常情况下,在学习思政课程的过程中,都会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因为它具有抽象性、理论性、概念性等特征,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素材,然后选择适合学生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因为如果选择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知识素材,那么必然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厌学心理,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降低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思政老师可以将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科学合理地融入到日常的思政课程的教学中,因为陕西本土的红色资源内涵比较丰富,形式多样,所以将其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一定的亲和力、感染力以及吸引力。

(一)真人真事,强化亲和力

虽然陕西学生比较了解陕西本土的红色文化资源,但是由于时间的推移,陕西人对一些参与革命并奉献出自己生命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事迹了解的不全面,所以思政老师将陕西本土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日常的思政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学习本地文化的兴趣,从而了解到更多地陕西本土红色文化,而且还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相应的思政方面的知识时,思政老师可以根据与延安精神有关的人物故事作为教学案例。在1937年的11月,毛泽东同志接到了自己表兄弟运昌的来信,信中说明八舅父母仙逝,但是其他的亲属还健在,所以非常欣慰。中国共产党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当代高中生去学习,延安精神的故事也被作为课时内容安排进高中思政课程设置中,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当代高中生的奉献精神,更有助于高中生建立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始终保持身为当代高中生的骄傲与本质,因此高职院校结合思想政治的实际教学现状制定了全新的思政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起来,而且还能够增强思政课程的亲和力,让学生感觉真实可信。也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能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直接体现在教学实效性的提高上。是高职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政治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形式多样,提高吸引力

陕西红色文化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有精神层面的文艺类歌曲《到延安去》 、《工农齐武装》,而且还有物质层面的革命遗址、革命旧址、纪念馆以及陵园等等。当然,陕西还有一些影响较大的红色历史事件,例如,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央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达到西北革命根据地,从此成为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中心;在1935年12月17号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的瓦窑堡会议,该会议的召开制定了抗日统一战线的测量方针。如果在日常的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思政老师有效地利用这些特殊的历史革命事件,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思政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例如,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本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的过程中,思政老师可以带领全体学生观看红军长征的艰苦画面,或是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讲述延安事件的起始、过程以及终结。当然,思政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当地著名的纪念馆、革命旧址等等去参观,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爱国情怀。而这种红色文化的教学形式能够让学生从情感到意志上感受到强烈的震撼,从而激励学生为我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利用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加强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有益探索

(一)丰富了思政课的教育资源

分布在陕西各地的革命遗址、陵园、革命旧址、纪念馆以及文化作品等等都包含着陕西先辈们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勇于奉献的精神品质,而这种精神和品质可以作为思政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为了使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学校的教师团队应该收集大量的资料,并且通过走访调查的方式、搜索文献的方式收集相应的红色文化资源,然后深度挖掘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内涵以及时代价值。当然,在此过程中也需要将这些收集到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仔细地分类。例如,根据红色资源的类型将其分为历史纪念资源库、文艺作品资源库、红色遗址资源库以及陵园类资源库等等。同时思政老师还可以根据课程的不同来建立不同的红色教学资源库,但是在建立红色资源库的过程中,需要针对陕西本地的红色资源将其科学合理地整合到日常的思政课程教学中,从而丰富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学习高职思政课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时,思政老师可以根据课本上的重点内容扩展一下伟大领袖毛泽东先生曾经在1956年4月发表的《论十大关系》,而这一政策的推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已经走向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而这一历史事件能够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拓展了思政课的教育途径

由于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思政课的教学途径。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拓宽思政课程的教学途径,高职学校首先应该丰富校内教学方式,例如,通过深入发掘可以融入到思政课程的电影、音乐、戏曲等等,使学生能够在这些文化作品中感受到陕西红色文化独特的魅力,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受到一定的熏陶,最终达到寓教与乐的教学目的。其次,学校应该不断地丰富自身的实践方式。为了充分调动出红色资源的优势就需要进行有效地实践。而且红色资源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实践平台,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将实践教学与相应的理论知识科学地联系起来,然后再利用陕西红色基地来开展相应的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高职的思政课程中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陕西红色文化的了解,而且还能够提升思政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通过弘扬红色文化,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革命者为理想不畏艰难,奋勇战斗取得胜利的精神的伟大,更能激励他们形成为理想奋斗,不畏艰难险阻,克服一切困难的品质。因此,在高职思政课程中引入陕西红色文化资源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单位: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猜你喜欢

陕西思政革命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中国的出行革命
陕西“玫瑰小镇”引客来
Th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in Teaching Listening Skills and The Strategies Suggested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陕西江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