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探究

2019-12-12叶青

今日财富 2019年32期
关键词:票务轨道交通教学方法

叶青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是一门兼具理论与实践教学并存的学科教学模式,从当前《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教学现状来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脱离状态,影响到学生学习成效,甚至对学生就业存在一定的影响。而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方法的提出,为《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契机。对此,本文围绕《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教学形式,分析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概述,论述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方法运用意义,提出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方法运用策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的日与增加对城市交通拥堵、安全问题形成一定的隐患。在此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以安全便捷的优势成为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这方面人才提出新的要求。教育领域作为人才培育的摇篮,应立足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课程教育模式,增强人才培育质量。因此,围绕《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研究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十分重要,不仅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需要。

二、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概述

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是指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线上学习,实现网络学习与传统师生面对面教学有效融合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学习中心,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结合课程知识内容,为学生设置混合式教学形式,促进线上线下学习模式的衔接,增强学生学习动力,进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收获。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并不是简单的将传统师生面对面教学模式与线上教学模式相融合形式,其突出学生学习个性化、多元化学习模式,根据学生差异性,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欲望。从广义上而言,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包含:一是多种教学资源的混合式,诸如PPT、微课、慕课等教育资源;二是多种教学方法的混合式,打破传统单一的授课模式,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促进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衔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三是多种教学评价模式的混合式。

三、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方法运用意义

(一)增强教学成效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生产、学习、思维方式,与此同时,对教育领域形成一定的变革,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在《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与创新,创新教师的单一授课模式,改变学生被动性学习模式,以多元化教学方法与形式、丰富的教育资源,带动学生学习主体性,进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课程知识。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将课堂教学主动权归还给学生,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做好教学引领工作,包含网络线上活动的设置以及线下实践活动的设置模式等,促进学生有效的完成线上线下教学活动,进而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解决“大课”弊端

在以往《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大课”教育弊端,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效度。所谓“大课”弊端是指,以往课堂教学模式人数较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无法关照每一名学生,使教学形式缺乏个性化,进而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而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方法运用到《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教学中,能够解决“大课”教育弊端。一方面,在线上教学中,依托于互联网教育平台,教师根据学生学情,为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板块教学模式,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取适合的板块开展自主学习模式,之后通过所学与师生进行在线交流。另一方面,在线下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互联网学习数据,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小组学习为单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每一名学生在学习中都有事可做,教师通过观察、引领学生,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由此可见,在《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教学中,运用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方法,能够弥补传统教育的缺失。

四、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方法运用策略

(一)网络课堂的开展

将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方法运用到《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教学中,需要重视互联网教育形式的开展,依托于网络终端,促进网络课堂教学形式的开展。首先,网络资源的构建,丰富的《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开展提供契机。在网络资源构建中,整合《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知识,将课程知识分成模块化,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与技术的相融合,制作成教学课件,将这些教学课件进行分类,分别纳入到互联网教育平台中,供学生自主学习与观看。制作有效的互联网教育资源,学生可以在课前教学中,通过板块学习,开展有效的课前预习活动,与此同时,在课后教学中,学生根据自身存在的不足现象,借助教学课件再次学习知识,弥补自身学习的不足。其次,构建作业板块、习题板块、评价教学板块等,在互联网课堂开展中,学生通过课件学习知识,之后引领学生进入到作业、习题、评价等板块中,通过习题、作业形式巩固知识,增强学生线上学习的有效性,进而为《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线下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工作。

(二)课堂教学的开展

在《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网络课堂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形式,其为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提供支撑。依托于网络课堂教学形成,促进线下课堂教学的开展,增强课堂教学开展形式的灵活性,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热情。首先,在《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坚持课堂教学是其理论教学的主阵地,这是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根本。因在混合式教学中,学生借助互联网教育平台学习知识。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堂教学模式,在传递理论知识的同时,应重视理论知识的分析、思考模式,以此发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点与难度课程知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其次,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情境教学模式等,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融合,引领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运用知识。例如:借助情境教學方法,立足于岗位工作模式,将真实的岗位工作内容与形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创设岗位工作情境,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单位,明确活动主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分析、思考、实践、运用、体验知识,并且在动手动脑中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知识。

(三)课后教学的开展

在《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教学中,运用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课前、课中教学的开展,学生对所学知识具有深入的理解与认知,知识的输入与内化部分已经完成,而课后教学的开展,需要学生能够更灵活的运用知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在课后教学设置中,教师借助互联网教育平台收集学生线上、课中学习信息,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评价,根据评价布置课后作业、习题形式。首先,让学生知晓自身课前、课中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引领学生再次运用教学课件学习知识,深化知识内容的理解。其次,设置课后作业形式,作业形式可以使网络实训内容、网络讨论内容、线上讨论与线下学习融合形式等,以此更好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吸收。例如:在线上教学活动中开展讨论活动,以话题为导向,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在此讨论中借助微信软件开展,增强学生交流的便捷性。在讨论中,教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活动,以小组为中心,增强学生讨论的针对性;与此同时,教师布置实践作业形式,诸如开展实践调研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需要做好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开展实训平台,增强学生课后作业完成的有效性。

(四)教学评价的开展

教学评价是《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教学开展的重要一环,有效的教学评价形式,增强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学习的热情,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反之,无形的教学评价形式,容易打消学生《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积极性。因此,以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方法为导向,开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需要彰显评价的多元化,改变以往分数评价学生模式,使教学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进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就业。事实上,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包含课前、课中、课后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开展都需要教学评价的融入,因此,教师在评价中应立足于学生发展需要,给予学生适合的评价。在教学评价中彰显评价的多元化,可以教师评价学生,也可以开展学生互评形式,让学生在互评中,看到他人的优点,激励学生快速成长。与此同时,《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教学评价模式,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形式,通过自评让学生更好的认知自我、理解自我,之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更好的开展课前、课中、课后以及评价教学模式,进而增强《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网络课堂教学形式,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衔接,为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实践学习、实训学习以及产教融合学习中提供契机。基于线上与线下课堂教学开展的重要性,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教学中,需要重视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的开展。一方面,在网络课堂教学开展中,具有与时俱进思维,跟随时代的发展变化,学生发展需要,实时更新互联网教育形式以及教育内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模式,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线下教学活动开展中,转变教学思路、方法,促进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課程教学中的运用,进而增强《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票务轨道交通教学方法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地铁票务安全管理与移动支付相关问题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地铁多元支付与票务安全融合发展研究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地铁票务收益安全管理的分析和探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