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

2019-12-12刘晓静隋美妍

今日财富 2019年32期
关键词:保护意识个人信息公民

刘晓静?隋美妍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发达,大数据就是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产物。 在大数据时代下,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生活也越来越方便,然而在这个时代下个人信息安全成为网络时代的一个挑战。本文对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同时也提出一些完善建议。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数据遍布在政治、商业、教育等领域,计算机高效的信息处理与通讯技术,使个人信息更广泛快地传播,个人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随着时代发展个人信息被收集与利用的同时,个人信息的安全也存在着隐患。

一、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数据面临的风险和表现

(一)个人信息在不知情情况下被获取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网络交流、网络购物、网络娱乐、网络订餐等网络活动已经成为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不管用户是否给服务商收集信息的授权,这些服务商多少都能够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获取与用户相关的个人信息。也有些商家利用人们占小便宜的心理活动,来收集个人信息,比如在商场或者路边,会经常遇到一些人员,通过让用户扫微信二维码获得奖励,然而在背后相关服务运营商已经通过技术获取了个人信息数据,这种行为对个人信息的安全存在极大的隐患。

(二)个人信息被随意利用和交易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的大量收集,在一些利益的驱动下被收集的信息被随意共享和交易。央视就曾曝光网上黑市,报道显示,记者登录了一个群员近2000名的贩卖个人信息的QQ群后,在群里发现身份户籍、婚姻关联、滴滴打车记录、名下资产、手机通话记录、名下支付宝账号等各类公民个人信息被公开叫卖。信息贩子声称只要提供手机号就可以查询到隐私信息,随后记者通过信息贩子发过来的信息清单,先后查询了身份信息、滴滴打车记录、通话记录、实时位置信息。

查询结果显示,被查询人的照片、身份证号码、户籍等隐私信息全部属实,打车上下车地点记录地一清二楚,打车时间精准到秒,在实时位置图中,还清晰地标记了经纬度。这篇报道让人触目惊心,个人信息被贩卖的乱象给公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与不安。

二、我国在保护个人信息方面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公民法律意识淡薄

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存在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薄弱的现象,例如快递单号上的个人信息,外卖单据上的姓名电话都是违法犯罪分子可以利用的信息。大多数人往往嫌麻烦,在扔快递盒子时并没有将快递信息销毁,这也给了违法分子可乘之机。公民在受到个人信息泄露时,只有极少数人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有的人抱着自认倒霉的的心态来看待这种情况,而有的人缺乏维权证据无奈的放弃,有的人不知道如何维权而沉默。

(二)缺乏专门的法律保护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都有对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规定,使得公民的个人信息权有了法律基础。但却没有专门的系统立法,没有形成体系的界定,个人信息权也没有明确地界定,对于个人信息权的保护极为不利。同时对泄露信息的处罚标准缺乏统一,在面对侵权纠纷时,公权力机关无法依据统一的立法进行裁决。而且买卖个人信息这种违法犯罪行为的违法成本较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规定,买 卖、泄露个人信息最高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违法成本较低,犯罪收益大于成本,致使很多违法分子继续作案。

(三)监管力度不到位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个人信息成为了重要的资源,然而对个人信息安全监管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得到足够的重视。我国还未设置专门的监管机构对其监管,监管的范围也没有明确,个人信息应该在哪个环节保护这都是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三、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完善对策

(一)提升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当人们已经习惯利用网络进行社交、娱乐、购物,也往往忽视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不经意就把信息泄露了出去,在外部保护的同时,自身的保护意识也尤为重要。政府可以设立一个平台开展个人信息保护的普法活动,对公民进行个人信息安全教育,引导社会公众树立信息权益保护意识,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维权能力,通过公民自己内部的提升减少个人信息的侵犯。

(二)制定系统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 《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权利义务主体、适用范围、法律后果等。在法律中专门规定进行个人信息安全教育的相关部门。出台实施细则,以便在司法实践中可以运用,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权。一个主体进行维权,很难与庞大的互联网集团抗衡,且一人举证能力有限,故可以采用集体诉讼的方式进行维权,集体诉讼对司法机关来说即节约了时间也节约了成本,对公民来说还可以克服举证不足的困难。

(三)加强个人信息执法监管

在日常监管中,加强对个人信息的监管,加强惩罚措施,对泄露信息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厉处罚,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更是要惩罚性赔偿,触犯刑法的应追究其刑事责任。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大数据时代,信息更新频率快,借鉴互联网先进的技术,建立最高效快捷的监管措施。并且在互联网访问过程中对于需要收集个人信息的网站和页面进行醒目的提醒,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总之,个人信息权的保护需要国家制定的专门法律,也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公民提升自身的观念与意识,通过全方位的努力,在大数据时代,真正将个人信息保护落到實处。

(作者单位:烟台南山学院商学院)

猜你喜欢

保护意识个人信息公民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保护死者个人信息 维权要不留死角
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重要内容
浅论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的刑法规制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论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保护意识下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公民并积极着
公民生来有权说话:言论自由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