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次石油危机对世界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9-12-12黄静陈思远

商业经济 2019年11期
关键词:应对对策影响

黄静 陈思远

[摘 要] 20世纪中后期,世界共爆发了三次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2004年至今,国际石油价格先是猛涨再暴跌,接着是剧烈的波动。通过分析石油定价机制、影响国际石油价格因素、石油危机概况以及20世纪至今欧洲、日本及美国为应对石油危机而采取的相关措施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借鉴他国经验,采取谨慎开采国内石油资源、实施原油进口多元化战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健全石油战略储备制度、开发石油期货市场、加快成品油价格市场化进程等对策,以降低未来石油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关键词] 石油危机;国际石油价格;应对对策;影响

[中图分类号] F7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11-0123-03

一、引言

石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一方面被使用到现代工业国家的产业体系和经济生活的各方各面,成为支撑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其使用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另一方面作为工业行业重要的化工原料,石油产品已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物质领域。

由于国际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局限性,以及石油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域分布不平衡,石油资源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的焦点因素,甚至是军事斗争。国家战略资源地位日益突出,油价日益突出。波动已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内在表现。同时,石油价格也受到供需、金融投机和结算货币价值等复杂因素的影响。

二、国际石油價格形成机制

国际石油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体系。以三大期货市场(纽约商品交易所、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和东京工业品交易所)与五大现货市场(西北欧市场、地中海市场、加勒比海市场、新加坡市场、美国市场)为主的国际石油市场的格局决定了其定价机制,国际市场石油交易大多以各主要地区的基准油为定价参考,以基准油在交货或提单日前后某一段时间内现货市场或期货市场价格加上升贴水作为原油贸易的最终结算价格[1]。

三、影响石油价格的几个主要因素

(一)供求因素

石油作为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也是运输和许多生产过程的主要燃料。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石油消费强度,进而影响石油消费水平。因此,石油消费一般随经济发展而增加,石油需求与经济增长正相关。

(二)地缘政治因素

由于世界石油地域分布不平衡,消费区域与资源区域严重错位[2]。目前,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等中东国家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60%以上。从历史上的三次石油危机来看,中东地缘政治紧张是影响油价变化的因素之一。

(三)金融炒作因素

目前,国际石油期货已成为世界上以金融手段经营的最大商品期货。期货交易量和实际供应量与需求分离。世界石油市场从现货市场发展到期货市场,再到衍生品市场,以至最新的各种合约的交易市场,石油价格业已不只是作为实物商品的价格,它兼备了现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两种身份[3]。

(四)结算货币价值因素

国际市场原油以美元标价和以美元结算,美元作为国际油价的基价,其币值波动成为油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元走势与油价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4]。

四、历次石油危机及其影响

普遍认为,世界上出现过四次石油危机,每次危机都有战争的影子,都使石油价格大幅度攀升,从而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1974年)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联酋等几个阿拉伯主要石油生产国减产提价或者中断供应。期间,世界市场石油价格上涨三倍多。

第一次石油危机对美国和其他一些依赖廉价石油的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几乎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缓,导致了1974—1975年西方发达国家最严重的战后经济危机。

(二)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1980年)

1978年12月26日至1979年3月4日,当时石油储量约占世界1/10的伊朗国内爆发“伊斯兰革命”,石油出口全部停止,当时其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1/10。此外,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又一次协调一致,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致使石油价格从1978年每桶13美元猛升至1980年的35美元,是20世纪60年代油价平均水平的20倍。第二次石油危机再次导致了世界各国经济的衰退。

(三)第三次石油危机(1990年)

1990年末,海湾战争爆发,从而导致第三次石油危机。在海湾战争前,伊拉克停止出口石油。战争结束后,联合国决议对伊实行禁运制裁,致使世界石油供应总量减少大约20%,国际油价曾暴涨到42美元/桶。这次危机爆发的时间较为短暂,影响较小,小于前两次危机,仅短时间影响欧美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日本基本不受影响。

(四)近年石油价格波动

2004年以来,由于地缘政治不稳、金融投机、美元贬值和国家利益博弈等因素叠加,油价不断向上飙升并伴随剧烈波动。更在2008年7月11日将历史高点彻底定格在147.27美元。

油价过高导致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慢和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油价过高还导致欧美国内石油制成品价格不断上扬,工业生产成本增加。

五、各国应对危机所采取的对策措施

经过多次石油危机,各国在调整中摸索出一些应对石油危机和石油价格波动的经验,部分措施有效降低了危机的影响程度,各国的经验和应对措施,可供我们借鉴。

(一)实现石油来源多元化

石油来源的多元化和进口方式、运输方式的变化,是世界上主要石油进口国规避石油供应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3]。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除了以中东原油为主要进口来源,还开辟了西非、西北非和欧洲等产地,同时加大投资开发俄罗斯、南美和远东市场。

(二)发展替代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石油消费

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为了减少对单一能源品种的过度依赖,努力开发不同的能源品种,丰富其国内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根据BP能源统计年鉴,发生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的1973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约占50%,到2018年缩减到30%。

(三)提高能源效率

经历石油危机后,世界各主要石油消费国开始减少社会经济对石油的过度依赖,除了减少石油消费量,还加强石油消费效率,具体表现如下图:

(四)调整产业结构

经历石油危机后,世界发达国家通过各种不同的政策措施引导产业向低能耗、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以知识密集型产业取代了能源密集型产业,降低石油在产业经济的比重。

(五)发展石油储备

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是政府宏观市场调控及应对战争、严重自然灾害、经济失调、国际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等突发事件的重要战略物质手段[5],具有市场调节的功能,在国外供应短期、暂时中断时满足自身石油紧急需求,保障国防安全,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储备基金性质或者保险基金。

目前世界上存在公司储备、政府储备和中介储备三种石油储备体系。石油战略储备以国家为主,并积极鼓励企业进行商业储备。战略储备用以应对突发事件导致的供应中断为主;商业储备用于调节油价的大幅波动[6]。

(六)对国内石油价格进行管制

在石油使用的百多年历史中,石油消费大国政府绝大部分时间没有管制国内油价。只有美国在20世纪七十年代曾实行油价管制,因为其所带来能源效率低下、节能技术与产品使用率不足等一系列的弊端而解除管制。世界其他石油消费国,一方面逐步放松石油管制(如日本、韩国),或始终采取不干预政策(如英国、法国);另一方面,政府保留价格管制和其他干预国内、地区整条石油链的权力,当出现石油供给危机时,政府有权在短期内限定国内价格。

六、各国应对危机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谨慎开采国内石油资源

我国石油资源分布广泛。选择边远、腹地油田,战略性调整开发速度,自觉、适度地作为战略储备,确保我国石油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同时,加快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发。

(二)实施原油进口多元化战略

2018年,从中东进口的原油约占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44%。从长远来看,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步减少,中东将成为未来世界石油供应的主要来源。同时,中东地区局势未来仍反复地动荡。如果我们继续利用中东作为主要进口来源,风险将是巨大的。因此,为了保证我国原油进口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产油国政治动乱和地区冲突对我国原油进口的干扰和影响,除中东外,我国还应增加进口量。在欧洲和非洲西北部,同时在俄罗斯、南美和我国周边地区发展进口渠道。

(三)优化能源结构

积极开发替代能源,提高天然气比例,降低石油在能源行业的比例,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保持石油需求低速增长。

(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较低,2018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7.12标准油吨/万美元,高于美国、日本、英国、法国7倍多。因此,要大力推进节能,在产业政策上,积极鼓励生产低能耗、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扩大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逐步降低能源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五)建立和完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

石油作为一种国家战略资源,欧美等发达国家都有庞大的石油储备,我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体,未来发展将更多地依赖国际市场,我国石油供应的风险将越来越大[7],对我国来说,拥有适当的石油储备是很重要的。石油储备的作用是在油價大幅波动时增加石油供应,缓解国内石油供需矛盾。

(六)开发石油期货市场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燃料油市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仍然以纽约、鹿特丹、新加坡三地加权平均价格为定价依据是不合理的。因此建立我国自己的石油期货市场,通过国内期货交易市场的发展来影响国际价格,参与国际市场定价并积极掌握主动权,引导国际油价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本国的发展,是规避国际油价风险的积极措施。

(七)加快成品油价格市场化进程

从美国石油价格管制的历史可知,管制油价严重扭曲了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使用成本等市场价格信号,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不能发挥根本作用,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管制引起的争执导致效率下降;管制使政府不得不提高办公费用和人员费用来增设机构直接参与原油的分配;价格控制不利于国内石油生产商,影响国内石油勘探开发和日常生产,对于进口原油的依赖日益加剧;管制虽然给国内消费者带来了短期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并未增强国家产品的竞争力,引发财政赤字和外贸逆差。我国在2000年后启动了新一轮的油价改革,并制定油价改革的最终目标,即市场确定油价。当前,应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资源条件变化,加快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钱健平.国际油价与中国石油价格体系[J].上海企业,2006(3):37-39.

[2]任海平.当前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与世界石油市场的新变化[C].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2011.

[3]洪旺.影响石油价格波动因素及对策初探[J].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2008(8):22-27.

[4]王立敏.国际篇:探寻周期律动直面油价风险[J].国际石油经济,2007.

[5]陈德胜,雷家骕.法、德、美、日四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制度比较与中国借鉴[J].太平洋学报,2006(2):61-71.

[6]张良毅.石油价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老区建设,2009(6):15-17.

[7]唐立新,刘丽伟.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4,26(3):160-161.

[责任编辑:王凤娟]

猜你喜欢

应对对策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从2016年全国Ⅰ高考书面表达看应用文写作特点
中学体育教学师生关系障碍及对策
中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跨文化障碍及其对策的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