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企成本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9-12-12周春威

今日财富 2019年32期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工作成本

周春威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后,国企之间的竞争形式越发激烈。对此,国企必须对成本做精细化管理,才能获得竞争优势。现如今,我国国企成本精细化管理还不够成熟,也面临着较为突出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加以改进。因此,本文以国企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为切入点,在点出国企在成本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

成本精细化管理即是企业为了达到压缩成本、促进生产、扩大效益这个目的的一种管理行为,其重点在于控制成本使其避免多余支出,实施方式是对生产环节的横纵向、全方位进行优化。

一、国企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目前,国企对内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外受到来自外企的强烈冲击,而成本精细化管理有助于国企深化改革,它对于国企发展的重要意义无外乎这两点:其一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一直以来,国企的发展态势都和国民经济息息相关,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国企的经济效益越高,国民经济整体形式就越好。成本精细化管理有助于优化生产结构和流程,使企业盈利能力得以提升。其二是国企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在市场经济发展新形态下,国企如果仍旧沿用先前的发展套路,不做变通,那么传统的结构形式必然不符合新形势下的市场要求。以煤炭企业为例,由于煤炭企业在市场中向来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出于追求经济效益的目的,有时候会忽视成本控制,使得企业没有达到最优效益。如此类国企,更应该实行成本精细化管理,促进内部资源合理利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深入发展。

二、国企成本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成本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推行不能靠僵硬的制度做死板的约束,而应该在企业内部培养工作氛围。一直以来,许多国企的管理模式都是粗放型的,企业管理者过度追求效益,而不管成本几何,企业内部员工也深受影响,他们甚至已经习惯了旧有的管理模式,认为精细化管理并不适合在我国推行。这种带有偏见的思想,无形中让企业损失了大量资产。

(二)精细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不到位

由于成本精细化管理在我国刚刚起步,其理论内容还有待补充,在操作过程中尚且有许多问题等待解决,再加上部分企业管理者还没有培养起精细化管理意识,同时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对于“以人为本”的运行理念也疏忽较多,在以上种种原因的叠加作用下,很多国企内部很难培养起一支成本精细化管理高精尖人才队伍。

(三)成本精细化管理内部体系建设不到位

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运行要有配套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前中后的监管。现如今,我国很多国企在财务风险管控工作上面,几乎都是事后审查,对于事前和事中的监管则重视不足,这种不顾全大局的行为不利于在企业内部实行成本精细化管理,并且也会让企业经营风险扩大,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因为成本精细化管理涉及生产各项环节,从最初的采购到最终的出售,都应当被加入到精细化管理工作中,这也导致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涉及部门众多。但是就现实而言,很多国企将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仅交给财务部门执行,忽略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配合,这就导致企业内部管理体系架构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拥有严谨、完善的风险管控制度,但是这样的国企无非是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四)国企预算管理不到位

为了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在预算管理方面,应当由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负责,但是我国很多国企并没有严格执行此制度,仍由财务部门负责。并且,很多国企负责人对于预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上及下,财务管理人员在做预算工作时也不够客观,严谨性有所不足。在流于形式的预算工作影响下,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便会偏离工作初衷,难以实现预期目的。

(五)国企执行能力不到位

国企相比其他企业的特点是庞大的组织结构和繁复的工作流程,这也导致国企普遍具有执行力低下的问题。由于国企的经营管理方式长期以来都在因循守旧,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所以工作效率也难有起色。再加上严重不成正比的投入与产出,使得国企大量资源浪费,或者完全没有发挥其使用价值。成本精细化管理涉及企业生产各项流程,需要严格的制度保障,而国企普遍执行力低下的问题,势必会阻碍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发展之路。

三、加强国企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成本精细化理念,建设人才队伍

国企要想在内部树立成本精细化理念,需要在企业文化中将其贯彻进去,在文化的渗透下,国企管理人员对于精细化理念有了根本性认识,从而改变自身工作行为,带头做好精细化管理,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在具体做法上,国企负责人要做好表率作用,在领会到精细化管理的优点后,在工作中以自身为起点,层层递进,使精细化管理理念渗透到企业内各个层级,营造精细化管理工作氛围,使企业上下都形成共同的节约意识。此外,企业应当立足发展现状,结合发展规划,培养适用于本企业发展所需的精细化管理人才。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要注入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合理运用精细化管理方式。在对管理人员培训上面,要增加成本管理的培训内容,为接下来开展精细化管理做好前期铺垫。

(二)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提升执行能力

一项工作顺利开展,除了拥有相应的人员支持,也要有对应的制度保障。因此,国企除了建设精细化管理人才队伍,还要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制度中要求对成本精细化管理流程做出统一规定,也要指定专门的工作人员,明确其具有的职责。制度制定前,要核算企业现有资产,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详细划分。为使关键环节的员工切实做到成本精细化管理,就要将此项工作与其绩效考核内容相关联,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并且,一旦在某一环节中发现任何问题,都能迅速的找到负责该事项的工作人员,并督促其尽快解决问题。在精细化管理制度的要求下,在绩效考核制度的约束下,员工才能做到行为有规范、工作有落实,从而才能提升企业上下的执行力。

(三)严格精细化财务管理,做好预算工作

纵然成本精细化管理涉及众多内容,但其中最重要的内容还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内容除了对于数据、资金、账户的管理,还参与到企业各项业务环节中。因此,财务管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独特性,因为它是一种利用价值形态管理对实物形态做出管理的工作。也因此,做好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能切实的提高国企经济效益。此外,预算工作是成本精细化管理中财务管理的基础,所以国企有必要通过完善预算管理来优化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效果。因为预算工作包括业务方面、财务方面、责任方面,以财务预算为例,需要列出构成当前企业成本的所有因素,预测市场需求,然后构建财务预算体系。接着根据以上数据,分解成本目标,对一应支出进行精细化管理,对大小责任进行详细划分,保证支出得到应有效益。

现如今,国企面临的对手不仅有国内市场上众多企业,还有很多國外企业。因此,国企更应该审视自身,立足现状,积极探求成本精细化发展之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平宝煤业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精细化管理工作成本
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探析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精细化护理实施在新生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国有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探讨
哲理漫画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