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分析

2019-12-12柳林

今日财富 2019年32期
关键词:环节资产单位

柳林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财务管理的重点项目,需要通过各项举措来保障固定资产的妥善利用,延长使用寿命与利用率。本文简单分析了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针对目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改进策略。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可分为六个大类别:①动植物、家具、装具、用具,②档案、图书,③陈列品、文物,④通用设备,⑤专用设备,⑥房屋及其构筑物。内部控制指的是在单位内部采取控制、约束、规划、调整、评价等一系列方式来实现更高效率的运作状态,对于固定资产管理而言,内部控制视角下其管理将更具统筹性。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由于固定资产涉及到的范围较广,在展开资产管理时,其特点可总结为以下两点。第一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依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若不进行折旧和计提操作,需要根据事业单位经营收入与运营收入比例来计提修购资金,以便于固定资产能够得到妥善的维护与更新。第二为固定资产需要依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入相关账目,其原始价值需要依照非流动资产资金以及固定资产基金两个账户来有效反映。

二、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所在

(一)资产转移及处置不合理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对已有的固定资产管理可能涉及到较大量的资产处置以及资产转移。为了保障这些处理上的合理性,需要通过严格的制度来保障资产的及时核对以及彻底清查。但在实际转移和处置过程中仍存在制度漏洞导致的不规范情况,例如在资产转移中下级单位转移的资产配置可能被上级单位利用而影响到了下级单位的有效管理,或存在不通过财务审批和协商,只要单位领导点头签字便可处理,导致了资产转移的不合理性。部分单位在处理报废资产过程中并没有进行及时报账,而是选择了体外循环方式,导致了处理的不规范性。

(二)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制度尚未完善,造成管理中的部分措施无章可循,容易出现失误或漏洞情况。例如在一些验收交付费用的管理上并未及時纳入对应的固定资产账目之中,导致这部分资金长时间处于账目以外的状态。甚至部分单位对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在没有通过财务部门审批的情况下便直接处置,导致固定资产的具体管理信息存在滞后性或不准确性。在资产核算方面,一些事业单位在核算细节上并未重视,无法对会计信息真实、及时、有效地反映。

(三)内部监督机制欠缺

事业单位大多通过财政划拨来购置相应的固定资产,在资产的使用与资金投入上有所分离,因此内部监督尤为重要。根据目前内部控制状态下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状况而言,其不足之处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监督机制缺乏统一全面性,在固定资产的调剂、变更、配置、采购等方面规范性不足。尤其在处置固定资产时,部分资产并未进行相应评估,也没有依照固定资产管理规范报请相关部门审批。其次,部分地区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并未设置专门部门展开妥善管理,各个部门及单位各自为政,容易出现固定资产重复购置或闲置的状况,有效使用率明显不足。

三、内部控制下固定资产管理优化策略

(一)强化管理意识

要想从内部控制方面强化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事业单位应做到责任管理机制,对固定资产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制度,以三级负责的状态展开管理。即固定资产所处的部门或实际使用的部门,其领导人作为直接责任人,主要负责人为分管领导,总负责人为事业单位领导。固定资产在维修、折旧、购置、报废等环节的变更上必须签订责任书,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展开日常管理。同时,需进一步落实使用及管理之间的有效协同。

(二)规范处置流程

事业单位管理者应认识到固定资产为国有资产,在处置上必须严格执行国管局以及财政部的相关规定,避免随意处置。从行动上保障严格管理,明确处置流程、使用范围及关键点。例如针对某一固定资产,将其界定为事业单位可自行审批的项目,该单位需要通过财务部门以及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批后,准备好固定资产入库、购置原始发票、资产处置申请表的原始单据以及复印件,向财政部备案,备案文件被批准后评估处置资产价值,由财政部核准备案后实施资产公开处置。固定资产的审核、审批、报备、报批、评估、处置等环节需要分级审批、环环相扣,降低资产流失率。

(三)落实各环节控制

根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必须对重大业务事项建立“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审批机制。对于事业单位,购置的固定资产需要制定严格的标准,在审批决策以及配置计划方面应充分分析现有资产的工作职能需求以及购置的必要性,科学匹配工作职能与资产状况,在审批上严格化。同时,需避免审批环节由部分领导“一言堂”的错误现象,降低固定资产浪费率。对于采购环节,通常该环节为固定资产管理的薄弱点,在采购业务流程上必须全面梳理,在采购计划上统筹安排。对于请求购买、层层审批、实际购买、物品验收、资金支付等环节严格执行审批权限与岗位职责。

四、结语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固定资产时必须依靠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来保障对各项资产达到有据可依的妥善管理。合理的内部控制可促使固定资产处于高效管理状态,提升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有效性。

(作者单位: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

猜你喜欢

环节资产单位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资产组减值额确定方法探讨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An Account on “Yoknapatawpha”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