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12-12袁芬刘雷霆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袁芬 刘雷霆

摘 要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产业结构的需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校企合作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产教融合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战略手段。本文从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改革,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计算机类专业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目前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就业市场上,一方面每个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等计算机大类相关专业,有着充足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中国IT行业年均人才缺口60万,其中软件开发人才缺口最大。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高校计算机类人才培养和教育上,学生应用能力较差,缺乏项目实战经验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同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IT行业企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社会出现企业 “无人可用”,大多数毕业生“无业可就”的尴尬现象。

怎样突破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瓶颈,更好地为IT行业服务,是每位计算机教育者应该深思的问题。同时,如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升我系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我系计算机类专业目前人才培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出发,研究如何基于产教融合,提升我系人才培养质量。

1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人才培养缺乏科学性

行业企业调研不够全面,分析结果不够科学,人才定位和社会人才需求脱节,培养方案设计缺乏理论依据和制度,工作与职业发展不尽相同,课程体系与工作脱离等。“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和方向不明确,代表性的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任务不够明确,因此亟待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与实践。

1.2双师双能型教师缺乏

绝大部分教师从高校毕业,直接进入高校担任老师,缺乏实战经验,对项目开发流程不熟悉。同时,高校的低薪吸引不了公司的软件精英,企业软件精英又不符合高校人才引进政策,种种原因导致“双师双能”型教师人才缺乏。

1.3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各类高校计算机教学计划相近,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没有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课程开设综合性不强,技术落后于市场,学生不能学到适应工作岗位的技能。实践教学中缺乏项目开发实战训练,重要的理论知识学生只停留于书本;缺乏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集成和测试软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2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和深度,将企业领先的技术及知识前移到学校专业教学体系,从课程开发、专业共建等不同的深度开展联合办学、携手培养行业人才;同时进行师资培养以及科研合作,校企资源深度融合,使学校在满足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成为企业在某行业信息化应用领域的合作伙伴、双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校内实施、企业主导、师生参与、行业应用”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2.1“产教融合”才人培养模式设计

我系开展产业调研、兄弟院校交流和毕业生调研等系列工作,明确我系“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充分剖析计算机专业群的岗位需求,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合,转化为面向工作过程的教学任务,形成“面向行业、校企合作、协同培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2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

以计算机行业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以素质培养为基础,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严格按照职业岗位的市场需求、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素质、核心竞争能力和关键技术的培养、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具有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面向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2018年6月的综合实训周,我系首次尝试了邀请企业人员来给计算机专业群的学生进行综合实训,把行业真实项目带到课堂,学生反响较好。

2.3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师资团队。本校教师与企业技术团队组成联合师资培养团队,打造“双師型”高素质教师队伍。这样的师资队伍将引导学生建立工程思想,培养技能与实践能力,与企业一起完成实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领会理论,用理论引导学生在实际生产实习活动中创新。同时,学院也给予相关政策支持中青年教师下企业定岗锻炼等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和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

2.4教学资源建设

建设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我系立项的省级在线开放课程有2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有8门,结合开放课程建设,开发教学网络资源包。包括:教学视频库、试题库,案例库、课件库等。目前我系各个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全部实现教学内容都有相应的网络教学资源,并及时更新。建成资源共享的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条件,实现校内,校外资源共享。

2.5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要求学生参加“软件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等国家级认证考试,并获取技能证书,培养其过硬的专业技能。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级的各类竞赛,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3总结

通过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推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校企合作与生产教学整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手段和途径。高职院校的教学必须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依托企业项目,深化产教融合的深度,拓宽产教融合的广度。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20180829)。

作者简介:袁芬(1981-),女,浙江杭州人,硕士,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研究;刘雷霆(1978-),男,浙江东阳人,硕士,大数据技术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01):39-44.

[2] 韦弘.基于开放创新理论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J].高教论坛,2014(04):11-15.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