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国安姓和姚姓之起源

2019-12-12安国柱

卷宗 2019年31期

摘 要:本文以中国安姓和姚姓(侧重安姓)之起源为主题,站在族人的角度,围绕两姓故里——今甘肃省镇原县洪河川安枣园这个中心,广泛搜集了两姓人口口相传下来三千年前先祖的轶事、趣闻及家规家训,结合甘陕宁蒙晋族人清明上坟烧纸的习俗情况,参照老坟出土的大量文物,认真查阅有关历史资料,比较真实的揭示了两姓的由来,并向大家展示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根据《史记.匈奴传》记载:匈奴的祖先是“熏玉”,即桀子淳维也。而在这里,帝桀之子淳维却成了归耕田园的农人,成了安姓之祖。其弟姚某也随兄一起成了陇上一农夫。他们的父亲并未被商汤抓获,更无什么仁慈的流放之说。其家族被灭门,仅留出父子三人幸免于祸。由于两姓一世祖身世特殊而隐秘,以致东汉到唐代的史学家和文人无据无查。唐太宗时期为修《氏族谱》,只好以安息国安清为安家充数,亦不论此“安息”与彼“安西”是什么关系,安是名还是姓亦不论,以致近代竟将民族融合与溯源混为一谈,猜测与断章取义随意而为。本文再现历史的真实,以供大家赏目。

关键词:安姓;姚姓;历史由来;正本溯源

地处今甘肃省镇原县南川乡和平行政村的安枣园,是中国安姓人和姚姓人的复兴发祥之地。三千多年前,安姓人和姚姓人的一世祖,因随父出征平叛而战败。父子相携逃回山西故里,又见阖族大小人等已被斩尽杀绝,悲愤至极,决定出逃。途中,父亲悲愤交加染病,为传承祖上香火,临终,将本姓姚虞的两个儿子分为两姓:兄续安姓,弟继姚姓。为保后世子孙无虞,又为两姓分别安了一道“铁门槛”。留下相同的家训后,饮恨而亡。二子葬父之后,为了活命,他们负担西行,跨越国界,进入彭卢国境(县志载:当时镇原为古彭卢国),到达泾河水系洪河中游的川道地带。但见这里水草茂盛,地势平坦,上下川七八十里路范围内荒无人烟,土地肥沃宽广,便决定在此安家落户。因当时地广人稀,二人相依为命,终其一生,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家庭。垦荒种地,栽植枣树,教子耕读,繁衍生息。二人死后,子孙尊父祖之命,將他们葬于一处。后世儿孙薪火相传,亦随其祖上,葬在了一起。导致村西临河的六十亩二阶台地变成了祖茔“老阙”,成为两姓人共同的祖坟。两姓枝繁叶茂,人丁兴旺,很快在西北大地上发展起来,成为当地大户。每逢清明,来自临近的西北各地及汾河谷地一带的族人,风雨无阻,前来烧纸祭奠。

秦汉时期,两姓为清明上坟烧纸发生纷争,告至县衙, 县官与一吏役临场断案,将一碌碡(又传为磨子)抬上山顶顺山坡滚下,公平地将祖茔分为两半。安长居左,姚幼居右,分头上坟烧纸。孰料,天有不测风云,几场暴雨过后,洪河竟然改道直冲祖茔,将六十亩老阙冲的仅剩下安姓人所分的六、七亩面积,姚家老阙全被洪水冲毁,只好改葬姚川大坪处。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县上组织兴修“和平渠”,灌渠从“老阙”及“小阙”经过,又将三亩多老阙毁掉,剩下约三亩茔地,就成了陕甘宁蒙晋安姓族人清明祭祖的地方。这一习俗,一直持续到1957年后终止。而这一历史,故里的两姓老年人人尽皆知。秦铺屲边村姚世海老先生在世时,常说“安家人就是从姚家分出去的”,说明两姓同源。到了清代以后,民间流传起“大槐树移民”说,陕甘宁一带已出户的族人们误以为都是山西来的,那我们也可能是大槐树下洪武移民了?甚至有人还把这一误解也写进了新修的家谱,引起部分族人的误判。实际上,“此山西”与“彼山西”完全不同。本县彭阳故城出土的后周丰义县于显德二年五月六日(公元955年)重修西禅院碑记中就有安思运、安思密、安智绪、安福、安尧等安姓先辈。证实安姓在此前就居于此地。也说明唐代河西的“思”字辈就是安枣园安家人起名的字派。陕西永寿安公桥族人亦不认同,故里族人安掌先在族谱重修时就说:“安家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住在枣园”。说明其历史确实悠久。

自古以来,两姓按照“天下安姚是一家,互不婚配”,“天下安姓是一家,一笔难写两个安”的古训,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延续着祖上的香火。时至今日,两姓之间仍保持着祖上传下来的辈分,同辈间称兄道弟,异辈间尊长呼晚,有条不紊。

两姓本来为两个较单一的姓氏。但由于年代久远,史上曾先后两次惨遭灭门,再加上历史断代,使原本就很难溯及本源的族史就更难上加难。再说,国人有姓,那是商周以前的事,而民族融合以来,给少数民族及外国人封姓只是个例(蒋介石到台湾还给高山族中的一支封了“毛姓”)。然而史书很少有记载。东汉以来,姓氏研究受到追捧。唐代,又掀高潮。太宗时代,大臣奏称:山东一带兴起修家谱之风,且首推崔姓为天下第一。太宗闻奏怒曰:天下贵贱当以我朝为准。遂命高士廉、韦挺、令狐德芬、岑文本撰“氏族志”,专以唐朝达官显贵品秩高下分九等,皇族为首,外戚次之,降崔氏为第三,考史溯源,成其家谱。修成二百九十三姓,千五百六十家谱谍(见唐书第十四卷6429页),颁行天下。到了武则天时期,许敬宗奏称:武姓为天下最贵。而《氏族志》无记载。建议重修。永徽四年(659)六月丁卯,诏改《氏族志》为《姓氏录》。乃命礼部郎中孔志约等比类升降,以氏族为第一类,其余以任职高下为准,新增三十余姓,颁行天下。到了宋朝,又依法炮制,又将赵姓冠于姓首,新增显贵,便成了宋刊“百家姓”,编入幼儿启蒙读物。从而引发后世对追溯宗源的进一步认识。清朝到民国时期,又有不少学者编写了不少姓氏研究的书籍。然而,时过境迁,史料奇缺,数千姓氏寻根难免出现猜测、误导。其中,安姓和姚姓不就是这样吗?

1 史书有关安姓和姚姓来源的说法

据东汉王符著《潜夫论》载:姚姓源出帝舜①。然而,之前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则载:从黄帝到尧舜禹同为姓姬氏,只是改了国号。帝尧为鼓励臣下,以封姓作为对臣工们的奖赏,曾封舜为虞姓,封禹为姒姓,封弃为姬姓,封契为子姓等(见五帝本纪)②。应该说,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这种封赐不失为一种比较高明的奖赏。帝尧之后的舜禹及夏商周时期,统治者亦当效仿先贤,封赐更多功臣及士民,但史书却鲜有记载。事实是,到了商周,国人均已有姓。

贞观年间,岑文本等人所撰《氏族志》及永徽四年所改《姓氏录》中,安姓和姚姓亦赫然靠前,同在百名之内。其后,唐书“宰相世系表”将安姓之祖武断地指定为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安息国(今伊朗)东迁洛阳的僧人赐姓安,名清的后代(至于僧人是否可婚配亦不顾)③。姚姓仍沿袭“潜论”。这种说法一直延续至今。就连钱文忠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述“百家姓”由来时,也谓安姓源出东汉僧人安清,但又说安姓人长相不像安息胡人。视频《迷彩虎》亦如此说。

实际上,仅安姓而言,虽曾遭灭门,但史不乏见。西周平王时期大夫涂山安清(见《中国安氏家谱》194页)身居要职。春秋时期大夫安是叔施、战国殿中郎将安屈、秦左相安子璋、方士安期生。 他们非安而何?到了西汉,已成大姓。汉宣帝时期,枣园安氏族人,义渠(地方名,今甘肃庆阳)安国,为光禄大夫,骁骑都尉,使羌特使(见“赵充国屯田”)。为捍卫西部边疆建立了不朽功绩;西汉末年,咸宁(今咸阳)族人安龙、安蛟镇守安定郡及新城堡。王莽篡汉后,二人回朝明铠骂殿,被打入死牢,群臣营救出狱后逃奔西北。他们与安息胡人相比,毫不逊色。况安国之墓已现身庆城县安湾村老茔,是正儿八经的安枣园安氏后裔,何用后来者安息僧人给安姓立祖?更有天水泰安县安伏镇安姓,本系安枣园安氏后裔。如今,天水旅游部门在编写的一本导游小册子上,赫然写着安伏镇的伏家洼是伏羲的出生地,“安為女娲,伏为伏羲”。说明移居这里的枣园安姓人历史何其久远!秦汉时期,蜀地的水利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沃野千里。秦安、天水、陇南各地枣园安氏族人经祁山故道入蜀;陕西关中族人亦经汉中剑阁,纷纷入蜀。到了三国时期,入蜀者更众。推动四川盆地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北宋时期,秦安城西,有一支安姓,因蜀中朝乱出逃秦地,到安维峻已愈38世。其三十一世祖因捐军粮有功,钦赐“寿官爷”,欲招入朝为官,其尊祖训“只读书不作官”而婉拒,终老田园。实际,他们当为安吉或安炳一支,同属枣园安姓人。

西汉武帝时期,紧随卫青、霍去病西征大军的脚步,枣园安氏族人,西出乌鞘岭,进入人烟稀少的河西走廊,陆续到达凉州、张掖,成为当地居民。由于其后不久,两地均陷戎、狄,但他们都成了当地贵族。到了唐朝,这里的安姓已成为名门望族。凉州安兴贵原在长安为官,太宗时主动请缨说服西夏同宗的统兵元帅安修仁,生擒夏主李轨。敕封将军,获封侯。安修仁、安兴贵又统凉州大军,西击突厥及陆伽陀,敌败走,奠定了西部边疆,为国家建立了不世之功。安兴贵之子在“安史之乱”后“耻于与贼共宗”,敕封李姓,起名李抱玉、李抱真,为李光弼部将,屡立战功。夏州群牧安元寿,还因功为太宗陪葬昭陵(见《唐史》)。中宗时期,京兆安金藏为护主,剖腹验心,留下安姓堂号“剖心堂”。因其是枣园后裔,迁居陕西永寿安公桥的族人至今仍为其守墓。玄宗时期,凉州安思顺,先后任陇右、朔方节度使,忠贞为国。“安史之乱”后,虽忠心耿耿,然遭叛将哥舒翰诬陷—“通禄山”,被杀。但是,枣园安氏后裔们无怨无悔,世代忠于国家。北宋徽宗时期,咸宁(咸阳)枣园安氏族人枢密使安涛之子安崇诚,敕封“八蛮都统大元帅”,统兵进击西南,平定了“八蛮叛乱”,所统族众亦定居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及南越各地,其子孙甚至分镇山东、蜀中⑤。为使父亲的骨灰归葬故里,赫然在枣园老坟前立了一块红砂石墓碑,上书“武陵郡”,以示光宗耀祖。这能说武陵郡一带的安家人不是安枣园安氏后裔吗?那他们立这碑干什么?更何况,这一葬,却破坏了原来老阙的葬制。以前祖茔有两大块,分老阙和小阙,老阙本系先周祖茔(由出土文物可知)。为安、姚两姓人共同的祖坟。而安涛葬入老阙东缘后,齐刷刷地新增了宋、元一批墓葬,将随葬瓷器接到了先周陶器墓葬上。使族内修谱时由此产生误解。“中国安氏家谱”编者安崇成之后,贵州沿河县大坨坝的安维旭先生,曾在陕甘两省追寻宗源,未获。得知枣园修谱后多次来信指导,并为族谱题“正本清源”四字,以示祝贺,也为能找到本源而感到高兴。2007年,《枣园安氏族谱》成修,后又发现原先确定宗源彻底错了,老先人比西汉远的多,原因有三:其一,庆阳安湾村的当年“义渠安国”,本是枣园安氏后裔,却成了族谱中晚辈(时差一百多年)安龙、安蛟的后代;其二,出土的陶器虽久远,但确定是祖上所留;其三,安姓和姚姓共祖之谜原无法破解,孰料,在翻阅赵向标编《中国图文通史》中,无意发现了“少康中兴”的故事,竟然将祖上西逃之谜瞬间解开,眼前豁然开朗。

无数事实证明,中国安姓始祖绝非安息国僧人安清,僧人是否受佛教戒规限制娶妻生子姑且不说,就河南境内的安姓而言,均系安枣园安家人(河南安家人提供),无安息国东来之说。虞舜也非姓姚。枣园安姓与唐代“宰相世系表”给安姓人指认的祖先南辕北辙,毫无瓜葛!两姓之根深扎枣园、姚川。否则哪来的“天下安姓出西北”,西北姚姓祀姚川之说。且上祖坟终结于上世纪,距今不远,可能仍有人尚能记得。

2 两姓真正的由来

中国安姓和姚姓,是一对古老而神秘的姓氏。其久远,当在先周之前;其神秘,因曾被两姓之父祖临时更改,史书无记。加之两姓一世祖的父亲,具有特殊的身份,新朝在推翻了他的政权后,先灭其门,后举倾国之力到处缉拿当年出征平叛的父子三人。父子无奈,经由山西老家出逃西北戎狄之地。途中,父亲染病不起,临终为续香火,将二子改为安、姚两姓。且嘱后代,无论到了什么地方,决不可向后代及外人泄露其真实身份,以防遭诛。所以说,其真实出处是隐秘的,后人无从知晓。从而引起数千年的臆断和揣测。现在研究两姓的起源,只能从其宗源地,依据祖上留下的只言片语以及史书仅存的残章断句中去寻觅、去推断。

安姓虽然在历史上未被列入古老的“八大姓氏”,但其姊妹姓姚姓则位列其中。然而两姓出自一源,若弃其一支,单独去追溯,是绝对不能服众的。

2.1 数千年古树能说话

安枣园,因有两姓人一世祖亲手栽植的三十亩枣树园而得名(因安为兄,故从其长)。随着时光的流逝,老枣园如今虽风光不继,但曾经的巨型枣树仍历历在目。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仅剩四颗老枣树,其中最大的一颗五人合抱,堪与黄陵七人合抱的黄帝手植古柏相媲美,据林业专家估算,树龄在四千年左右。1958年大跃进,炼钢铁时采取接锯条、斧砍、爆破等法才将树伐倒,用于炼铁。古枣树从此泯灭,族人们为此流下了辛酸的眼泪。然而老树根上孽生的新枝,却遍地生长,继续延续着祖先的忠诚与坚毅。枣树本身生长缓慢,加之这里严寒干旱少雨,则生长更慢。能成此巨树,非经年数千不可!定可为安、姚两姓历史的见证。

2.2 凄惨的祖训露真容

枣园安姓和姚川姚姓,祖上(本为上古一帝君。临终前将长子续安姓,次子继姚姓,这一传说在户内广为流传。)曾为两家各安了一道“铁门槛”(思想的铁律)。规定:凡是从两家门里出去的人,“只读书,不做官”,“儿孙后代不能为帝王”。反之,则视为有违祖训的不孝者和逆子,甚至会被逐出家门。

这一祖训,从反面印证了定“铁律”者,当为古代某一帝王。反应了祖先失国、败家的痛苦心情,坚定了其让后世子孙过寻常百姓生活的决心。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若无终生辛劳的帝王生活阅历,是绝对感悟不到作为帝王的痛苦和艰辛的?更何况,中国自古至今,哪一个人没有望子成龙的思想?恐怕连乞丐,也在幻想着成王成侯呢!它昭示着后世儿孙们一个个不为名、不为利,辛勤为国家奋斗,不图回报,奉献社会。推动了中国历史社会不断进步和繁荣。

这个祖训,也成了甄别是否源出枣园的中国安姓和姚姓的试金石。可以说,凡是民族融合而来的安姓人是绝对不知道该姓会有如此不堪的祖训,更不知道还有什么“铁门槛”!

这一祖训及“铁门槛”,涵盖了两姓,也说明其出处并非两姓各自的始祖,而是始祖的父辈。其在丧失帝位后,心灰意冷,为保后世无虞,特留此训以诫之。免其重蹈覆辙,再遭灭门。那么,他会是哪朝哪代的最后帝君呢?看来仍需进一步探索!

2.3 祖茔老阙出土的先周文物,揭示了祖上定居枣园的悠久历史

先周文化是指夏帝孔甲罢黜农官周先祖不窋后,使其阖族西迁至戎狄之地(今甘肃庆阳),从事农耕生活,且世代相袭,截止武王伐纣期间的历史文化遗迹。

枣园安氏祖茔分为两大块:安氏故居二阶台地下剩的三亩为老阙,原面积六十亩,为两姓人共同的祖坟。然因河水倒岸冲刷,加之修渠,现剩三亩,是陕甘宁三省安姓人共同出资购买的户地,墓群座东、面西临河;偏东临河的一阶台地为祖茔小阙,系安氏一族最早的祖茔。具体时间不详。上世纪八十年代,兴修“和平渠”,挖毁“老阙”三亩多,开渠经小阙流过,老阙内古墓群被倒入洪河,逐水漂流,族人无法阻挡。当时在此居住的安掌先先生,在渠畔上老阙的坡口处一墓葬内找到一个红陶鬲,用三根棉线捆绑后,上交县博物馆。经省文物单位鉴定,为“先周器物”。2004年,族人又申请紧靠渠畔祖茔取土8米深,修了一处崖庄(东西长20米,南北宽12米),挖窑洞4孔,出土墓葬数十处。大门中线院子中心东南方向,经灌渠到河边为宋元时期墓葬。不仅有宋、元磁器,还出土了宋代骨灰罐(应为江南火葬习俗之墓),联想起墓前所立“武陵郡”郡望碑,推断当为移居江南的族内达官显贵先人的骨灰。其余宋元墓葬,则应是族内个别人效仿官家乘机越制入葬者。其终止原因,疑因河边无地而止。随葬品,均为宋元瓷器,还有棺椁铁环。有人曾以此认定老阙中的老先人为明代“大槐树移民”。但在确认宗源的会议上,大多数人意见不同,仍坚持以主墓为主。大门中心线以西及院子以北,多为红陶及外面涂有黑漆的黑陶及加沙黑陶,还有不少红陶及白陶灯盏(多数被弃置)组成。有的墓葬:头顶土台上放有祭器,尸骨周圍放置了一圈灯盏(与其他古墓相比完全不同),说明其身份相对显贵。

对于出土的陪葬品——祭器,有些已经被文物贩子出售,剩下部分族谱理事会、理事长安正堂下令收回。除先周红陶鬲现存于本县博物馆外。尚有(1)外涂黑漆,内涂红漆的陶甑一个;(2)外涂黑漆有三条竖筋的收口陶罐一个;(3)黑夹沙陶罐一个;(4)黑陶斛一个;(5)白陶灯盏三个,红陶灯盏4个。均表现为先周文化特征,其余均为宋元瓷器。为进一步确定文物年代,族内曾电话与陕西考古研究院联系鉴定,但是他们不受理民间文物。后经古玩鉴赏家初步验看,黑陶、红陶、夹沙陶为先周器物,直逼夏商之交。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第五节“原始公社制度”一文中第四段,引用了韩非子“十过”“五蠱”篇的内容说:到了禹时期,社会更进化,祭器外面涂漆,里面涂红,称这为“亮黑红”⑥。《论语泰伯》篇载:孔子说:禹不讲究饮食却讲究祭祀鬼神,不讲究衣服却讲究礼服礼冠,不讲究房屋却讲究沟洫水利。且夏朝尚黑。故墨家崇尚夏朝,穿夏服,习夏制,衣服都是黑色的。说明涂黑漆的陶器更接近先周前期的夏代。而黑陶甑更像是大禹或者他们的后人所制。其次,修庄出土的陶器,本身地处于已鉴定的“先周红陶鬲”的身后(即上位),起码比鬲墓高4-5辈人,应属先周前期时段之墓。这些墓葬西北,距一世祖之墓(过去数省族人烧纸的地方)尚有二十多米,亦当有数辈祖茔。这说明过去六十亩祖茔老阙,实为先周墓葬。两姓一世祖西来,当在夏商更替之际,他们那神秘的面纱,行将揭晓!

2.4 先周农耕文化的兴起,为祖上逃难定居创造了先决条件

据《庆阳先周历史与农耕文化论丛》载:夏朝第十三位帝王孔甲时期,各种矛盾日趋尖锐,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夏侯氏德衰,诸侯叛之”。其“去稷不务,不窋失其官而奔于戎狄之间”。(导言2页)。从此以后,世代以农为本的周人首领,失去了世袭的农师之官,率领族人们西迁戎地,来到今甘肃庆阳,从事先祖首创的耕稼事业,引领农耕文化从此兴起。从而也为商民西逃提供了方便,只要进入周人垦荒地域,就会有田可耕,有饭可吃。不窋在庆阳一带垦荒务农,修筑城池,过着较稳定的农牧业生活。就目前已知的先周文化遗址分布在陕西中部泾渭流域一带。即北界庆阳,南抵秦岭,东达子午岭,西到陇山之间大片区域,安枣园就在域内。不窋的后人公刘,于夏末商初迁移到豳,“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使作为华夏族主要生产方式的农业经济得到延续和发展。并按照约定成俗的道德标准整理成一定训典,用以引导调整人们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使域内的先周农耕文化蓬勃发展,为周的兴起奠定了经济基础。也为此期间出逃到此的安姓、姚姓一世祖提供了物质保障。当然这样的信息,对于无路可走者,当具有莫大吸引力!由此可见,东汉以来有关两姓出处的论述,因分头而论,成为猜测之词。两姓之源起于夏代,根植枣园。因其共同的父辈,借鉴了家族两次被灭门的惨痛教训,临终思念先贤,为续祖上香火,将二子分为两姓,这样的历史,是史学家很难寻觅到的。

3 安、姚两姓由来之大揭秘

安、姚两姓,本为一家,祖上曾获两次封姓,家族也曾为此两次惨遭灭门。祖茔出土的大量先周时期文物说明:安、姚两姓人的一世祖当为夏商更替时期的历史人物。

这一史实在先周历史上,仅夏朝最后一位帝君——桀一人而已。那就有人要问了,桀不是姓夏吗?缘何姓安、姚?

实际,这很好解释。夏朝和之后的商、周、秦、汉各朝一样,国姓与朝代名无关。要不,怎么才算继承和发扬呢?

夏朝,是帝启建立的国家。因帝禹曾封子启于安邑(今山西夏县境),且赐姓安而得安姓。北宋《五侯昌侯图书本传卷一》载:“太祖禹,乃太昊黄帝之玄孙姬氏也。取涂山氏女。顺德元年二月既望,迁都安邑,将子姬(五帝原为姬姓)宣,名启,赐姓安。”这一史实,在中国西南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和中南的广西、湖南、湖北等地区,枣园安氏谱牒中均有记载,这与当年安崇诚回故里立碑祭祖,可能拿走家谱有关。《史记》称:夏朝时期,“禹姓姒,其后分封,以国为姓”⑦。且姓氏多因封邑而得。启封安邑,非安而何?且启伐有扈氏,也是从安邑起的兵,安邑当然地成为安姓人的宗源地和老家,也是夏朝的发祥地。

姚姓,与安姓同出一源。夏太康时期,东夷部落首领夷羿和部将寒浞,杀太康,立其弟仲康为帝。寒浞篡位后杀羿和仲康,立仲康子相为帝。逼相自杀。相妻一人钻墙出逃,幸免。从此,安姓泯灭。据春秋左传《伍员谏吴王夫差》一文记载:夏朝帝相时期,寒浞乘相渡河打猎之机,又发动宫廷政变,杀羿夺取了政权。其又拒相于河外不得归,逼其自杀。相妻后緡身怀有孕,钻墙出逃,归于有仍(娘家,今山东金乡境),后生少康。安姓族人被灭门。少康不敢再袭安姓,只为无名氏。十三岁时,外祖父授以牧正。此时,寒浞闻讯后,发兵攻灭有仍。少康再次出逃到舜的后裔——虞氏部落。首领虞思收留了他,赐庖正。并将女儿二姚妻少康。郑玄、孔颖达在作四书五经注时,赫然注明少康姓姚虞。大概是走投无路的帝少康,为了报答岳父的再生之德而所为吧!而此时的少康,才成了“有田一成(十里地),有众一旅(500兵)”的当权者。随后,采取了招抚流亡,安抚百姓等措施。联合甄、甄灌两个臣属部落,起兵讨伐寒浞,有鬲氏杀寒浞及子浇,立相子少康为帝,攻杀了浞的另一个儿子壹建都阳翟,推翻了伪政权,恢复了夏室江山⑧。史称“少康中兴”。此后的帝室姓氏——姚虞,一直延续到帝桀。

帝桀时期,商占领了今山东、河南、河北广大地区。夏龟缩于西河之地(洛阳到华阴)⑨。朝政衰微。因商汤进美女妹喜为帝妻,主管征伐的方伯之权旁落到商汤的手里。汤便乘机攻灭东方九十九国,形成气候。乘机发难,进攻朝廷。帝桀无兵可调,只好亲率二子出征。战于鸣条,败归。亲见帝室满门被商汤斩尽杀绝,悲愤交夹,一病不起。临终遗言:命长子淳维续安姓,次子继一单字姓姚。便算是续上了祖上香火。并且总结过去经验教训,认为两次惨遭灭门,皆因地位显赫所引起。故给两姓安了铁门槛,定了铁律,含恨而亡。

二子为了延续祖上香火,毅然背井离乡,携家小西逃出境,进入彭卢国境内(今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洪河川)安家落户。开始过寻常百姓的生活。商汤诬称:夏帝后裔不会种地,可能饿死。但是世代亲民始终与民同耕的夏代帝室,岂有不会耕种之理?他们跟随不窋及其后人垦荒大军的足迹,严尊祖训,在今庆阳地区广袤的大地上开荒种地,繁衍生息,建立姓氏村落,栽枣植桑,过起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史记》“匈奴传”称:匈奴的祖先是“熏育”,即淳维也。错误地将强悍的匈奴与杰子淳维划等号。实际此时匈奴尚未成军立国。安淳维则已经务了农。兄弟二人成了之后“百家姓”中两个姓氏的先祖。他们没有祸害任何人,也未因祖上“治水”有功而要求得到什么好处,更未因祖先安启奠定了华夏古国的根基受到人们的赞誉,仅位列普通姓氏而已!宋朝的罗泌在“桀纣事多失实论”中已作了详细说明,即“他们并没有后来者说的那么坏,只是人们把其他帝王的过失都加在两人身上而已!”据贵州汉族安姓考载:经多方努力,终于在日本弘农民间藏书,即松田县龙元的私人藏书中找到了《安氏宗单》(共六卷。卷一是姓前世系;卷二、四为安姓入黔世系),通过阅读,方知安姓来源于夏朝姒姓。禹的第三个儿子启封安邑得安姓。也证实了安姓故里溯源的真实性。

商朝建立后不久,夏民鉴于商朝的残酷统治,开始怀念夏朝的安定生活。都说:没有大禹治水,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商汤为了安抚民心,特“封甄、甄灌于杞”。周武王伐讨成功后,同样为封禹,只好去封二甄。由此可见,他们已经认为将大禹的后代斩尽杀绝了。要么为何在商的境内不去封禹的后人,偏要指鹿为马,以二甑顶替禹后呢?可见,族内口口相传下来曾“被满门抄斩”是真的。当时商朝举国根本没有安姓和姚虞姓。这才是符合历史事实的真事。

4 安姓和姚姓的分布

安、姚两姓,源出西北,遍布全国。是两个古老的的原始姓氏。

周文王去世后,武王继位。面对腐朽荒淫的商王朝,一改旧制,励兵秣马,准备伐纣。积怨已久的安、姚两姓族人,跟随东征大军杀向仇人商军,报了昔日世仇,推翻了商王朝的统治。其帝室亦难免被荼毒。此时,族人的足迹东抵碣石,西达陇右,北至大漠,南到吳越,遍布全国各地。有的返回安邑,有的抵达祖先故地——涂山、阳翟、帝邱、老邱等地,成为周朝国内的两大族群。随着后来历代帝王的开疆拓土,陆续又达更远的辽东,南越诸地。亦随时局动荡不断迁徙,东归南返,互相掺杂,而使有的后人忘记了宗源。而就真实情况而言,已知的安枣园安姓人,已涵盖了西北、华北、中原、西南、东南各省区,其祖上根本不存在什么从“安息国”东来之说。其姓氏之前多有“安枣园”或与大枣树相关的称谓。而姚姓人,多知道祖上曾遭灭门,有“铁门槛”及“只读书,不作官”的祖训。他们都是先周时期帝桀的后人。由于安姓居长,姚姓为幼。帝桀的太子淳维就成了安姓人的先祖,其弟就成了姚姓人的先祖。安姓封邑在山西夏县境,而两姓兴于安枣园和姚川。所以,今甘肃镇原的洪河川才是安姓人和姚姓人的复兴发祥之地。

三千多年来,户内就近的甘肃、陕西、内蒙、宁夏、青海一带族人,一直保持了清明前五日集中在枣园老坟上烧纸的习惯。因此,户内在给后辈儿孙起名上皆尊家谱。所以起名比较统一。宋代以后,老家谱遗失。明代又修一老影,清前期被陕西安公桥安家拿走。后又续修家谱,清同治年间被宁夏安家川请走后埋入祖坟。这种传承,是其他姓氏很难办到的。

5 近代安姓的发展以及变化

中华民族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历史一再证实,中华民族原本就是一个多民族不断融合的国家。安姓和华夏其他姓氏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亦经历了由一源向多源的发展、衍进。

自东汉以来,特别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截至宋朝,表面上看,安姓已经由一源演变成了二源或三源。即安枣园安姓人,安息国安姓人及北魏鲜卑族安迟氏改安姓。实质上,此前的安姓仍然保留了他的单一性和一源性。这是因为,在北宋以前,安姓族群中长期口口相传着“天下安姓是一家,一笔难写两个安字”的古训。期间,虽有唐朝辽东胡人安禄山,因其随母改嫁汉人安延冥而姓安,但亦承认其与凉州的安兴贵同宗(见安重璋后改李抱玉典故)。由此可见,唐宋时期的安姓,仍保持着远古一源的传承。

元、明、清以后,随着民族融合的加剧,安姓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一源性被彻底打破,进入了多民族融合共同发展的阶段。

5.1 元明清以来安姓的发展变化

清末到民国时期,随着社会动荡渐趋安定,民间重修家谱之风兴起。一些文人墨客为了修谱需要,掀起了姓氏追根溯源的热潮。一改古代修史采用的表、传、纪体,搜集一些史书的残章断句,编写成各种姓氏探源的大作。便成了中年各姓氏寻根问祖的根据。此时安姓出处千奇百怪,使本来很严肃的古代封邑制变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笑料。

期间,安姓封邑之源被弃置,说法叠出:一说安姓出自姬姓,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西方,自号安息国,复入中国以安为姓(见唐书.《宰相世系表》);二说太祖禹、乃太昊黄帝轩辕之玄孙,赐子启姓安(见《五侯昌后图书》);三说出自贵州彝族,明英宗赐姓安(见贵州大方县志);四说“后魏安迟氏”,北代姓,后改为安氏(见“魏书.官氏志”);五说唐代“昭武九姓之一的安国,以国名为自己姓氏”(见民国时期“百家姓探源”);六说“安期琅琊(山东诸城一带)人,有安期氏”(见《英贤传》);七说“汉悼惠王子志封为安都氏(见《中国人名大辞典 附录.姓氏略考》);八说晋厉公大夫安是叔施,其安是氏原之始耶(见《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英贤传》;九说以邑得姓,“战国时楚王嬖臣缠封于安陵(河北吴桥县西北),其后代子孙以此为姓氏焉”(见《战国策》);十说战国时期齐将田单破燕复齐,受封于安平(山东临溜县东)称安平君,因氏焉(见《史记.田敬仲宪世家》、《资治通鉴.周郝王三六年.燕人攻安平》注);十一说以谥号为姓氏,源于侯姓,汉侯公济太上皇于鸿沟之厄,谥曰安国君,后子孙以安为姓(“姓氏寻源”);十二说,清代满族安德氏所改(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十三说,明赐元人孟格改安汝格,色达改安汝坚,牟尼克置改安思谦,其后代姓安;十四说藏族有“安温氏”,以部落名为姓,省易为安(见《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十五说裕固族有姓安,为安帐文所改。帐文乃氏族名,取其首音“安”而为单姓;十六说为达斡尔族“阿尔丹”氏族名(哈拉)为姓,取其首音“安”而为单姓;十七说为康姓所改,唐朝安禄山本姓康,改为安姓,后代子孙皆姓安;十八说源于鲜卑族,其族吐谷浑部有安迟氏,后被拓跋部所吞并。孝文帝改革,将其改为汉姓安氏,融入汉族;十九说源于回族,因其首音与王、安、万音相谐而改之(来自网络);二十说源自奚族,出自蒙古成吉思汗六弟别勒古台所改(自“姓氏总网”);二十一说,自锡伯族改姓为氏(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二十二说,源自于外夷,出自清朝时期俄罗斯哥萨克战俘,改汉姓(自“中国姓氏总网”);二十三说,源自朝鲜族安姓。始祖安瑷,中国人,原姓李(自“中国姓氏总网”);二十四说以邑为姓,如安阳(见《另姓氏大全》)《姓氏略考》收藏注云“北海密县有安丘城,以邑为氏”;二十五说,四川道孚县内住一以房名为姓的安批(由道孚县公安局提供),见窦田学主编《中华古今姓名大辞典》第12页。

总之,说法千奇百怪、异彩纷呈。可以说,历史上安姓的隐秘,导致了后世的诸多猜想,有些猜想或“事出有因”,有些猜想则成了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随着民族融合的不断深入,甚至形成了朔源与民族融合不分、赐姓与本姓不辨的情形。经不住分析推敲,可信度有限。

5.2 民族融合推动了华夏姓氏文化的发展

中华安姓,本源出自远古封邑制时期的夏朝。繁衍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息国太子—僧人安清入籍,北魏安迟氏改安姓,族群壮大。到了元明清时期,民族融合加剧,族内人口进一步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在民族大融合大发展中,蒙古族、满族改姓有之,而汉族举誓入旗者亦有之。加之宗教的传播渗透,又使一部分安姓人因信仰或婚姻而成回族和其他民族,从而使汉姓具有了多民族融合团结的特质,具体反应在安姓的变迁上,如下五个方面就极为突出:

其一,明英宗時,贵州水西彝族改安姓。据贵州《大方县志》载:水西彝族,最初无姓。如一世慕齐齐,二世齐齐火,三世火阿得,四世得乌沙,五世沙乌穆……皆三音一名。水西彝族宣抚使名曰裸至者,其妻奢氏无子,以娣之子昭穆为子,更名龙富。裸卒,龙富幼,族众欲择族中之长者袭宣抚使职,奢氏不允。入朝面呈。明英宗问其姓,答曰无姓。又问,“原籍何地”,答曰“安西”因赐安姓。请准袭职水西安姓,该族从七十三世安祚起,后代子孙均为安姓。如七十四世安贵荣,七十五世安万鎰,七十六世安万钟,七十七世安国亨,78世安仁。79世安疆臣,80世安尧臣,81世安位,82世安世,83世安承忠,84世安坤,85世安胜沮……。鼎鼎有名,目前,此系安姓在水西彝族中人口众多,清代以前一直世袭封爵,管理地方。安邦彦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其二,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以苏禄国东五为首,西五和峒五以及家属随从三百五十多人组成使团访华。向永乐皇帝奉上金缕表文,献上珍珠宝石。万棣赏给他们金银丝绸。封东王为国王,赐印诰,衣冠。回程经山东德州这襁营村时,东王身染重病,当年九月十三日病逝。明成祖命以親王礼厚葬之。其长子回国继承王位。王妃及二子温哈拉,三子安都鲁以及随从十个人留德州为东王守墓,后他们永远留居了中国。并以温,安为姓氏,信奉伊斯兰教,形成了两个姓氏,朱明王朝为其免税,赠田,供粮。到了清雍正年间,苏禄国东王八世孙安汝奇,温崇凯请求加入中国国籍,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其后他们一直居住在东王陵园周围,抗日战争时期,东王陵被日寇建为碉堡,后被炸,族人逃往各地,现只有一部分安姓,温姓人仍住在这襁营村,其余逃往全国各地,留下了“安”、“温”不婚的祖训,(来源于古今文社)。

其三,后魏时,鲜卑族复姓安迟,入住中原后一分为二,成为安姓和迟姓两支(见窦学田主编《百家姓探秘》第161-162页)。

其四,清朝满族镶蓝旗人觉尔氏察氏改安费扬古,镶黄旗人多拉尔氏改安禄,镶正红旗姓红喇氏改安达立,镶正黄旗人姓瓜尔改安珠瑚。居黑龙江地方的满八旗姓氏改安达拉(见《满通志.姓氏略》),世居普屯村地方的满八旗姓氏改安佳,取原姓的第一个音节而得安姓(见《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等。

其五,元朝大将木华黎三子安同,本系蒙古族人,后改安姓,曾任元朝宰相,为官廉政清明(见《中国人名大辞典》)。

由此可见,安姓和其他姓氏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由最初的一源,衍化成了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大家庭。

注释

①东汉王符著《潜夫论》下卷第三十五“志氏姓”载:帝舜姓虞,又为姚,居妫武王克殷,又封妫满于陈,是为胡公。陈袁氏、(咸)氏、庆氏、夏氏、宗氏、来氏、仪氏、司徒氏、司城氏、皆妫姓也。

②台湾六十教授编译的《白话史记》“五帝本纪”第八页载:从黄帝到舜、禹都同姓,只是改了国号,以显扬各人的美德。所以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以氏为分别,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

③《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约公元前2515年左右)居西方,自号安息国,复入中国以为安姓。安息国人入中国,最早的是安息国王太子安清,不继王位而出家为僧,遍历西域,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到洛阳,从事佛经翻译、传教而留汉。

④《资治通鉴》第19卷载:高祖武德五年九月丙午日,领军将军安兴贵击突厥于甘州(甘州即今张掖),皆破之。高祖武德九年八月,左武候大将军安修仁击陆伽陀于且渠川,破之。

⑤安维旭先生编著《中国安氏家谱》第四章第二节“入黔始祖安崇诚生平”。

⑥《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章第五节第四段“禹更进化,祭器外面涂漆,里面涂红”。第二章第三节“山东济南龙山镇的城子崖,曾发现大量古文化遗物,统称为龙山文化或黑陶文化”。据传说,有虞氏、夏后氏都尚黑,墨子行夏道,衣服用黑色布。韩非子说,舜和禹都在木制饮食器、祭器外面涂漆,当是尚黑的意思。应用在陶器上,就有黑陶的制造。韩非子十过篇说,禹作祭器,外面黑色,里面红色,叫做亮黑红的陶器。

⑦《白话史记》卷二末载,太史公说:禹本来姓姒,其后分封,以国作为姓氏。所以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

⑧赵向标编著的《中国国文通史》中“文明方兴—夏”第8节应用了《左传》中“伍员见吴王夫差”一文中有关夏朝“少康中兴”的典故,阐述了夏朝的兴衰史。左传的正文为:当少康逃到虞氏部落后,部落首领“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綸。有田一成,有众一族。能布其德,而兆其谋”。郑玄、孔颖达在注疏中明确标注“虞思将两个女儿二姚妻少康”、“少康姚虞姓”。

⑨范文澜编著的《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章第一节103页记载“帝胤甲时,夏又衰弱,退居西河(河南洛阳到陕西华阴统称西河)。

附录1:枣园安氏祖茔老阙出土的先周文物照

1、先周时期:夏代末期到商初外涂黑漆、内涂红漆的黑陶甑

2、外涂黑漆并附三筋的沿口黑陶罐    3、商前期夹沙黑陶罐

4、商前期黑陶斛           5、白、黑、红杂色陶灯盏

6、现藏于镇原县博物馆的老阙出土的先周红陶鬲

附录2:《春秋左传》有关夏朝的国姓记载

《春秋左传》中“伍员谏吴王夫差”一文所引用的“少康中兴”书页照

附录3:范文澜编《中国通史简编》中

有关夏朝制陶的有关记载书照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中考证有关夏代遗迹——龙山文化的论述书照

作者简介

安国柱(1950-),男,汉族,甘肃镇原人,退休干部,《枣园安氏族谱》编修理事会秘书长、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