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莫言和福克纳故乡神话中的文化特征

2019-12-12潘忠文

卷宗 2019年31期
关键词:文化特征福克纳莫言

潘忠文

摘 要:本文比较分析了莫言和福克纳“故乡神话”,两位作家都描述了自己的故乡,但由于不同的国度和文化修养以及他们的气质、教养、喜好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他们笔下的故乡神话存在着较大的不同。

关键词:莫言;福克纳;故乡神话;文化特征

美国福克纳研究专家托马斯英奇,在权威的福克纳研究专刊《福克纳学刊》上发表《莫言和福克纳:影响和汇合》,从作品叙事技巧、思想内容等几方面对福克纳与莫言进行了双向比较,指出福克纳对莫言的影响。2002年三月,莫言在美国一所大学的演讲《福克纳大叔,你好吗?》中也提到:福克纳的小说给他带来了阅读震撼及强大的心理冲击力,他的文学创作由此豁然开朗。同时我国著名学者张志忠先生也从莫言的作品中看到了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评说莫言时,他认为;他的认知方式、价值观、情感取向都打上了农民文化的深刻印记,兼得福克纳等的启悟。可以说是福克纳为莫言的创作打开了一个更宽广的世界,使其在吸收中国传统技艺的同时,兼得西方创作技法的精妙。

1 福克纳和莫言的“故乡神话”的内涵及研究意义

“故乡神话”一词最先由马尔科姆考利提出,他在《文集》序言里总结归纳福克纳在此以前写的本书,称之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高度评价福克纳为“一个用散文写诗,写谣曲的作家,是一套神话的创造者,把这些神话编进了一部南方的传奇”,赞扬他“完成了我们时代还没有出现先例的精神劳动。

文化,是彰显一个区域个性特征、心理模式、行为模式以及人格模式最具代表性元素,具有独特的魅力。任何人,无论其对地域文化传统持什么样的态度,他都是这个地域文化的产物,文化传统就像遗传基因一样,悄无声息地将自己的印记烙在那个区域人们的身上,反映人们的思想、行为、心理。文学,是关于人的学问,更是脱不了文化的印记,特别是地域性较强的文学作品,往往更能体现这一点。而在不同的人身上,童年经验的影响因素各异,主要有血统遗传、自然和社会环境等。

本文试图探讨高密东北乡和美国南方文化特征,分析莫言和福克纳受到的地域文化濡染以及它们在作品中的表现,以此来研究两部神话的文化特征。

2 高密文化及其文学表现

高密地处山东,而山东自古属于齐鲁大地,因此,许多人认为高密文化应该也属于齐鲁文化,其实不然,虽同属于山东大地,齐文化和鲁文化还是有质的区另。有学者曾将齐文化的特征概括为:开放、务实、浪漫、智慧、礼仪。作为古代齐国腹地的高密,自然有着齐文化一脉相承的文化特征。也正是得益于齐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高密人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审美目光和奇异大胆的想象视角。

莫言的作品大多数打上了强烈的高密东北乡的文化印记,例如:茂腔、娱葬仪式、野合等等,可以说,莫言是高密文化的代言人及普及者。纵观莫言的作品,地缘文化对它的影响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灵物崇拜意识。与同时代作品相比较,莫言的作品想象奇特,瑰丽多姿,他常常借助一些动、植物意象,植入当地人灵物崇拜意识,再加之莫言用语大胆奔放,毫不拘束,使得作品中的情节常充满着一种异常突出的神秘、夸张、怪诞意味。这与齐文化刚劲扩达,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特征是分不开的。

第二,顽强的生命活力。这个问题涉及到地缘文化儒染,研究作家所受到的地缘文化濡染,首先考虑到作家的童年经历。莫言出身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直逼人生理极限的苦日子。同当时其他人一样,饥饿成为了莫言童年时期永不磨灭的印象,他们以极顽强的态度生存在一个也许不大不适合生存的大地上。童年的饥饿让莫言刻骨铭心,但同时也培育了他顽强的生命意志和执着的生存信念。这种扎根于骨子里的生命体验深深地反映在莫言的作品中。

第三,大无畏的反抗精神。这个问题需从社会关系中的个体需求和群体需求角度分析。当外界给特定地域的人们施加压力时,一致对外便成了这个地域人们共同的生存需求,这时他们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内在凝聚力。

3 美国南方文化及其文学表现

南方文艺复兴之后,美国文坛上崛起了一个既松散又具有一定凝聚力的文学团体——南方文学作家,这批作家的作品改变了昔日南方的“文化沙漠”形象,为南北战争后南方的文学荒原增添了一线生机。福克纳身上和他的作品中都打上了“南方性”的印记。历经了美国两个世纪跨度的福克纳,耳濡目染了美国南方社会变迁的潮起潮落,各方势力的此消彼长,人物命运的斗转星移,地缘文化在他的意识里、作品里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用崔志远先生的地缘文化诗学理论,可以将福克纳作品中的南方文化传统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卑不亢的英雄主义。如果说莫言作品中塑造具有大无畏反抗精神的硬汉形象是为了对祖先的顶礼膜拜和歌功颂德,彰显齐文化中刚烈生猛、我行我素的豪放风格。那么,福克纳笔下的英雄化或恶魔化的人物塑造则是体现了他对古老南方的深深眷恋,作为贵族后裔的福克纳,同样生存在浓厚的“回忆文化”中,家族祖先们的辉煌历史,勇敢、骄傲、爱正义、爱自由的传统观念,战争与重建的理想等笼罩在后人的心中,左右着他们的心理、情感和思维。

第二,逆来顺受的被动精神。在福克纳所处的时代,加尔文新教势力主宰美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并以严格的教规控制着人们的思想和言行。

第三,醉心自然风貌。在社会急速转型的美国南方,精神受到激烈冲荡的人们把视野伸向的大自然,他们极力从大自然的厚赠中寻找精神的归宿。福克纳也不例外,他初涉文坛就赶上了一个混乱的时代,像其他南方作家一样,苦于精神无依,当理性的思考被无序的现实打败之后,他们便把内心的情感移向了持恒的富有灵气的大自然,反映在作品中的便是有血性、有活力的自然生命力。

4 结语

福克纳和莫言都是文学巨匠。莫言受到福克纳的启发,构建了属于自己的“高密东北乡”。莫言和福克纳都描述了自己的故乡,尽管在创作方法上二位作家各有特点,但是他们创造的动机和精神指向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借文学表达他们对故土风物极端深厚的情感,对人类生存意義和价值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文俊.福克纳的神话[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张志忠,莫言论。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

[3]朱宾忠.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

猜你喜欢

文化特征福克纳莫言
过去的年
爱如莫言
试论当前新媒体艺术呈现的文化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威廉·福克纳的《熊》
瓮底的世界——试论福克纳小说中的瓮及相关意象
没落贵族的挽歌——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身体叙述
莫言的职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