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歌研究综述
——以北海咸水歌为例

2019-12-10吴启健北部湾大学

民族音乐 2019年2期
关键词:北部湾北海民歌

■吴启健(北部湾大学)

广西北部湾地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是我国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区、是西南地区最为便捷的海上通道、是通往东盟各国的重要门户和走向世界的枢纽桥梁,这里也曾是我国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北部湾地区的物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渔场之一,沿海地区的渔民们以舟船为家、以渔业为生,滨海而居,久而久之,在生产和生活中便有许多的海歌流传开来,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相传,并在传唱过程中历经不断地创作、改编、提炼和加工。海歌种类繁多,内容主要有“生产歌”“生活歌”“爱情歌”“叙事歌”等几大类,它们具有揭示社会生活现象规律及内涵、抒发内心情感和表达情绪、针砭时弊和警示世人等多方面的功能和价值。北海咸水歌作为北部湾地区海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于2010年入选了第三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海咸水歌是流传于广西北部湾沿海一带的一个歌种,由疍民们世代传袭、口传心授,“咸水”即是海水的意思,“咸水歌”意指海上或海边的歌,即是渔民们或疍民们(即水上居民们)的歌,统称为渔歌。演唱方式均采用清唱的形式,不需伴奏乐器。近10年来,各界学者们对于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歌的关注和研究逐步增加,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生机勃勃、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主要包含有本体研究、跨学科研究和应用研究等多方面的研究视角,折射出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因此,为了更好地开拓研究视野和挖掘新视角,对已有的学术成果进行有效地回顾和梳理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对这些已公开出版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和归纳分类,以期为今后的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歌研究提供参考和开拓新视野。

首先,是音乐学视域下的北部湾地区海歌研究。学者黄妙秋2004年的专著《海韵飘谣——广西北海咸水歌研究》掀开了北海咸水歌的研究序幕,书中介绍了咸水歌的背景,从音乐本体角度分析了它的音乐特色,诠释了它的文化特征以及和其他歌种进行了比较研究,该书较为详尽地对北海咸水歌进行了全方位的概述和研究。2008年,黄妙秋发表了《广西北海疍民咸水歌研究》,刊登在《中国音乐学》2008年第4期,文中以民族音乐学的视角对北海疍民咸水歌的音乐文化生态背景、歌种、艺术特色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证,对北海咸水歌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归纳阐释。2010年,她的《咸水歌剧〈晚婚晚育好处多〉之民族音乐学分析》一文对广东新会大鳌镇咸水歌剧的《晚婚晚育好处多》进行了创作背景、音乐结构和文化内涵进行了详尽探析。同年,余添的《广西北海咸水歌阴柔美初探》探讨了咸水歌的种类和属性表现,同时也将咸水歌与北海地区的其他民歌做了审美比较,确立其审美特征和文化地位。此外,还有赖世娟的《论北部湾沿海地区民歌的特点与魅力》(2012年)从曲调、歌词、节奏等方面入手,指出海歌具有独特的起承转合结构和赋比兴手法,揭示了北部湾民歌的特点及魅力。郑国栋、曾美良的《北部湾地区原生态民歌研究》(2013)一文中分析了北部湾地区京族、壮族和瑶族民间歌曲的特点,对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做了概况性的总结。卢丽萍的《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歌的艺术特点探析》(2014)从题材内容、旋律风格、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等方面阐述了北部湾海歌别具一格的独特魅力。

其次,是民俗视域下的北部湾地区海歌研究。陈志明的《咸水歌研究——以北海外沙为例》(2011年)从民俗学的角度,结合田野调查,探析了北海外沙咸水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价值,并分析了咸水歌目前的传承困境。卫敬星在《广西北海咸水歌的风格特征与疍家文化变迁》(2011年)中介绍了北海咸水歌的产生背景、风格类别、风格流变和疍家文化变迁。卫敬星、李志艳的《“海水精神”:北海疍家咸水歌研究》(2014年)则对咸水歌的基本内核、产生缘由等进行深入分析,概括出了咸水歌“海水精神”中的美学特点。此外,叶峰的《广西沿海地区音乐文化的特征——以京族民歌和咸水歌为例》(2014年)通过分析京族民歌和咸水歌音乐文化的特点,总结出广西沿海地区海洋文化背景下的地域音乐文化特征。黄宇鸿、邓佳权的《论广西北部湾京族民歌艺术特色及文化价值》(2016年)介绍了广西北部湾地区的京族民歌的起源及分类,归纳了它的艺术特色,总结出它的多元文化价值。赵亚丽的《认知视域下北部湾民歌的双关解读》(2018年)从认知视角对民歌中普遍存在的双关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读,为民歌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吴莲的《北海疍家咸水歌》(2018年)对咸水歌的来源和发展历程、分布及类型、旋律曲调和传承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再次,是传播学视域下的北部湾地区海歌非遗传承保护和发展研究。李亚丽的《北海咸水歌的传承现状研究》(2013年)介绍了北海咸水歌概况和当下的生存状况,揭示出咸水歌出现传承危机的主要原因。吴宇的《大众传媒下的北海疍家咸水歌生存境况研究》(2013年)阐述了北海咸水歌的传播价值和生存境况,点明了大众传媒对于咸水歌的保护和开发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列举出一系列具体的可行性措施。郑国栋的《广西北部湾地区原生态民歌的保护现状研究·南宁篇》(2013年)一文分析了广西北部湾南宁地区原生态民歌的流传和保护现状,探讨了如何合理利用地区的优势资源去加强保护措施和力度。李亚丽的硕士学位论文《侨港归侨咸水歌的传承保护研究》(2014年)则采用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式,运用传播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北海侨港归侨咸水歌进行了全方位深入研究,将咸水歌与生态环境联合起来看问题,分析了归侨咸水歌的内容、分类、艺术特色和传承现状,探讨了它当下的传承保护发展的可行性路径及策略。陈丽琴、李亚丽的《论北海侨港归侨咸水歌的传承》(2014年)从传承主体、场域和方式等方面探究了北海侨港归侨咸水歌的传承状况,指出了要做好当前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需要“国家”领域和“民间”领域的良好合力。赖世娟的《谈广西北部湾地区民歌的传承和发展》(2016年)从探析广西北部湾地区民歌的内涵、价值和魅力出发,提出需加强宣传力度、与文化产业联合、着力培养相关人才等举措,形成合力以促进北部湾地区民歌的传承和发展。郑国栋的《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民歌的保护模式探究》(2017年)和《浅谈广西北部湾地区渔歌的主要流传地域及历史文化价值》(2018年)介绍了北部湾渔歌的流传地域,点出了北部湾地区民歌具有民俗传承、艺术审美和思想教育等宝贵价值,并列举出了多种对于民歌的保护手段和传承方式。麻三山的《广西北海疍民咸水歌的传承传播机制研究》(2018年)一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北海咸水歌在生存和传承上存在的困境,并总结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活态传承传播机制。

最后,是课程教学改革视野下的北部湾地区海歌研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用研究一直是热门的学术研究方法,关于北部湾海歌的应用研究型文献目前还不多,均是关于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主要有:赖世娟的《以广西北部湾“海歌”引入地方高校音乐课的几点思考》(2015年)和《将北部湾“海歌”引入地方高校音乐课的探析》(2017年)提出了将北部湾“海歌”引入地方高校音乐课程的多层面想法和可行性分析,通过对海歌的挖掘整理和课堂教授,音乐课程的授课内容既能得到补充和扩展,地方音乐文化也能得到传承和发展,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陈英香的《把海歌引进音乐课堂的实践与探索》(2014年)则是着眼于把海歌引入到中学音乐课堂,介绍了笔者作为音乐教师在课堂上的实践探索详况,通过引导学生对海歌审美想象的感知,领悟和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邱红霞的《将广西北部湾海歌引入音乐课堂的教学探索》(2018年)一文同样从促进中学音乐教育发展的角度出发,概述了将北部湾海歌引入中学音乐课堂的意义所在,分析了当前所面临的困难因素,立足于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要编写教材、加强师资培训、培养学生兴趣几点实施策略。

除此之外,与此议题相关的少量谱例资料主要有谢振红主编的《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荟萃(综合卷)》,李勇主编的《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荟萃(民间音乐卷)》,黄妙秋的《海韵飘谣——广西北海咸水歌研究》,余居贤编著的《新编北海咸水歌集》等。目前还鲜有关于北海咸水歌的曲谱和录音资料公开出版,二者均处于较稀缺的状态,现有能查阅到的乐谱大多是学术研究者们通过走访非遗传承人和疍家渔民们后的听音记谱所得。

综而述之,对于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歌和北海咸水歌的相关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在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范围等方面与国内的诸多研究热点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它们是广西北部湾地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大量等待我们去发掘的音乐宝藏,还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们踏足此领域来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进行多维度、多层面的探索,在使用传统研究的方法基础之上,打破学科之间的传统壁垒,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也需要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群策群力,出台相关政策和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些濒临灭绝、青黄不接、传承堪忧的珍稀民间音乐遗产能进一步重视起来,加深、加强对它们的研究力度,为加快我国的非遗传承和保护进程贡献出我们应有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北部湾北海民歌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奖证书
北海北、南海南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作品欣赏
送你一朵北部湾浪花
鹭舞北部湾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建强堡垒铸就“ 北部湾第一哨”
1936年抗战前夕的“北海事件”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