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创新探究

2019-12-09郭艳

智富时代 2019年10期
关键词:有机融合红色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

【摘 要】通过对红色文化的内涵认识,掌握红色文化精神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历史价值永恒等特征,进而探究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创新,从内容上和精神上进行融合,形成优化红色文化,陶冶渗透式的潜移默化教学法、学习革命前辈,树立榜样式的比较教学法、红色旅游、寓情于景的红色旅游教学法、知行合一,积极参与的实践教学法等四种路径。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融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红色文化传承、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需要把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合,沿着高校思想政治课的运行展开。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自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至新中国成立期间所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先进文化,是中国革命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红色文化的具有显著特征:一是精神内涵丰富。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期间,所孕育形成并发展壮大的。它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其革命精神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土壤。坚守和弘扬革命精神,用革命精神引领大学生,感染大学生,鼓舞大学生,对于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表现形式多样。红色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它既包括红色的物质文化,也包括红色的非物质文化。红色物质文化具体表现在根据地、解放区等地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商业贸易、军事斗争、根据地、解放区建造和使用的建筑、徽章、服饰、生活工具、斗争武器、宣传媒介等,它们体现了革命者的革命思想和精神风貌。非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所创造出的各种精神文化,如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以及在革命根据地、解放区,我们党开展了红色教育、红色体育、红色宣传、红色文艺事业,举办了许多文艺活动,创作了许多文艺作品等。三是历史价值永恒。红色文化印证了一个伟大时代及其精神丰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史,昭示了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是指导中国革命成功地重要法宝。红色文化充分展现了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勇挑重担,浴血奋战,为争取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艰苦奋斗、英勇战斗的伟大精神品质,是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成功地重要思想基础。

二、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合

1、内容相融合

将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是形成教学优势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特点出发,来寻找红色文化资源与课程教学的结合点,使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达到无缝对接。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贯穿课程的主线,其中蕴含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丰富内容,与红色文化所倡导的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等内容相融合。在教学中要结合红色文化所蕴含的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精神,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树立人生远大理想,并将理想信念付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又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要结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道路的探索,着重阐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致性,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

2、精神相融合

精神相融合是指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红色精神真正被学生所接受,成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红色文化孕育的革命精神能激发大学生时代使命感,刻苦学习,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力奋斗。红色文化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着重要作用,激励着大学生为中华民族偉大复兴不断努力。红色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源头活水,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追求,大学生只有将红色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学习和践行变成自身发展的需要,才能成为红色文化的坚定捍卫者和自觉执行者,才能为社会所认同并实现自身价值。利用红色文化的优质资源,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体验感悟红色文化。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产生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红色文化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融合的创新路径探析

1、优化红色文化,陶冶渗透式的潜移默化教学法

陶冶的实质在于依靠让人没有察觉到的潜在的、独特的力量,促使个体扬弃旧我,从而推进个体知情意的全面实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陶冶渗透的方式让大学生自然而然的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从而避免了其产生逆反抵触心理,潜在地影响和改变了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潜移默化法的一个有效方式和前提条件是优化环境。和谐优美的环境容易使人与人和谐相处,相互理解、相互交融,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能使人心情愉快,更能激发人的学习欲望,也能调动人的学习潜能。

要深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红色基因,发挥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讲好红色故事,用表演的方式感染、激励、教育大学生,不忘初心,为实现民族复兴砥砺前行。

2、学习革命前辈,树立榜样式的比较教学法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我党我军和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涌现了一大批先进人物,他们为新中国的诞生奉献了自己的汗水、心血甚至生命,是最可爱可敬的人。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高贵品质、坚强意志、永远不会过时,是大学生学习的榜样。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深入剖析榜样,结合自身实际,运用“比较学习法”,在思想、言语和行动上加以对照比较,在比较中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改正不足,从而认真学习。

3、红色旅游、寓情于景的红色旅游教学法

中央从2004年号召发展红色旅游以来,全国红色旅游发展格局就已经形成。红色旅游是党的事业、国家战略,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要抓手。红色旅游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延伸,课堂中的内容通过自身的感受,更有触动感,也更能激起大学生的思想共鸣。红色旅游让大学生了解了中国革命史,培养了爱国情感、培育了民族精神,提升了新时代大学生的信仰。

4、知行合一,积极参与的实践教学法

所谓“实践锻炼法”,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训练和培养受众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在开展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这个根本原则,促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服务社会、锤炼品格。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目前已经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基地:凤阳小岗村和安徽博物院等,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及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冯东飞,韩琳. 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育人功能[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 1) : 72 - 74.

【2】刘明涛.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4( 6) : 30 - 32.

【3】肖灵.  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传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27-29

作者简介:郭艳(1979—),女,安徽宿州人,法律硕士,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基础学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律和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教改课题: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融合组织创新,项目编号:2019020;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教改课题,项目编号:2019044和项目编号:2019019

猜你喜欢

有机融合红色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
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有机融合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