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济邦:苏德战场上唯一的中国女记者

2019-12-09文综

妇女 2019年11期
关键词:苏军斯大林德军

文综

她是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中共地下党“红色特工”,苏德战场唯一的中国女记者;她是《人民日报》驻海外记者,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精通俄、英、法、日、匈牙利语和拉丁语;她作为中国外交史、新闻史上的一位传奇女性,更被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发表于《俄罗斯报》的署名文章《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中高度称赞过——她,就是胡济邦。

年輕时的胡济邦风姿绰约、仪态万方。用当今时髦的话说,是美女外交官、美女记者。但她的名气并非源自年轻貌美。这位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女子,在莫斯科13年(1936~1949),目睹了苏德战争的全过程,写出了无数篇战地报道,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发表在英文版的《自由论坛》周刊和《中苏文化》杂志上。胡济邦凭借其卓越才能,成为莫斯科新闻、外交圈举足轻重的人物。

1935年,表面为国民政府外交部国际司五科(护照科)科员、实际为中共地下党员的胡济邦,被派往国民党驻苏使馆工作。1936年初,年仅25岁的她在上海乘一艘苏联破冰船,到达海参崴,穿过西伯利亚,抵达莫斯科,担任当时的中国驻苏大使馆新闻专员,兼《中苏文化》杂志驻苏记者。谁曾料到,此一去,竟是漫漫13年!

1941年6月22日,德军悍然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战争初期,苏军退却得比较厉害,这有很多原因。”胡济邦的思绪又回到那个年代,“一是斯大林中了希特勒的奸计,误杀了苏军卓越的领导人图哈切夫斯基等8位高级将领。二是斯大林轻敌,他不相信丘吉尔提供的德军将进攻苏联的重要情报,结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这样,战争初期,在德军蓄谋已久的大举进攻面前,苏军惨败。”

局势危急,苏共中央和国防委员会决定将部分中央机关和外交使团紧急疏散到古比雪夫,莫斯科人心惶惶,有人开始烧毁党证,武官们纷纷作出判断,莫斯科守不住了,苏联完了。但是,胡济邦在《莫斯科保卫战》一文中写道:“我忘不了莫斯科大战;我永远忘不了德军集中百万以上精锐部队对莫斯科实施‘台风行动,飞机狂轰滥炸,扔下的炸弹像秋天的落叶一样多!每天有200架飞机轮番攻击和轰炸莫斯科。苏军派了无数新兵和志愿者,甚至一个妇女营投入战斗。侵略者遭到顽强抵抗。首都保卫者的口号是:‘俄罗斯虽大,但已无处可退,后面就是莫斯科!希特勒准备在11月7日‘十月革命节那天攻下莫斯科,在红场检阅纳粹军队。大雪纷飞,11月7日,红场上的阅兵式照常进行,但受阅部队是一往无前的苏联红军,而且从列宁墓前直接开向前线,斯大林发表振奋人心的演说。听到斯大林的声音,顿时令人热泪盈眶……1941年12月5日,朱可夫带领苏军发动大规模反击,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最终在莫斯科破灭了!”

1941~1946年,胡济邦在《中苏文化》杂志上陆续发表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地报道:《列宁格勒的九百个日日夜夜》、《解围前的列宁格勒》、《解放后的斯大林格勒》、《莫斯科大会战》、《庆祝全民胜利中的莫斯科》……实地拍摄了大量历史性珍贵照片。她还参加战斗,对扑上来的德军开枪。皮衣皮帽的胡济邦精神抖擞地驾驶着军用吉普车,在茫茫雪原上奔驰,这是整个苏德战争期间胡济邦生活的缩影。

1949年5月,胡济邦历尽艰险,回到祖国。这时北京刚解放,新中国还没有成立,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百废待兴的千头万绪。但人人都是兴奋的。在北京翠明庄招待所作短暂停留的胡济邦忙里偷闲,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翻译了《苏联总工会关于工会组织工作的各种决定》等大量文件,为新中国的工会建设起了关键的作用。

1956年,胡济邦调《人民日报》国际部任记者,常驻波兰、匈牙利等国。胡济邦从东欧回国后,任《人民日报》国际部评论员。其评论员文章,常常被外电作为研究我国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她的丈夫毕季龙,继唐明照后任联合国副秘书长。1979~1985年,胡济邦随夫至纽约,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胡济邦夫妻俩风尘仆仆地访问了六七十个国家,足迹遍布亚、非、拉美各国,结交了各界人士,在外交界,两人被誉为“最美好的一对”。1995年2月7日,胡济邦在上海逝世,享年84岁。

胡济邦传奇的一生,与尖兵利器的战场为伍,与波诡云谲的外交相伴,但她从未放弃女性独有的优雅与善良。

猜你喜欢

苏军斯大林德军
漫画轻兵器之二十四二战时期德军装甲战术
“你以为斯大林只剩这一条裤子了?”
漫画轻兵器之二十四二战时期德军装甲战术
胜利日阅兵(历史老照片)
二战德军变身解放者?
委内瑞拉总统自称长得像斯大林
斯大林坠马
漫画轻兵器之十三
乌兹别克拆苏军纪念碑引俄不满
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