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

2019-12-09鹿玉翠

职业·下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精神家园传统文化

鹿玉翠

摘 要: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凝聚力、向心力的核心,还是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载体和明证,是中华民族历史辉煌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也是未来中国伟大历史复兴的牢固根基。然而近一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教育中生存空间一再被压缩,以至于现在我国经济发展了、政治民主了,思想却迷茫困惑找不到归路。这种状况映射到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上,普遍表现为道德文化缺失,综合素养下降,精神家园荒芜。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精神建设 精神家园

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对诵读中国古代典籍感觉味同嚼蜡,甚至不借助翻译根本就读不懂。他们把专业课和经世致用之学当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知却不以为然。他们可以流利地用英语对话,却写不出一封完整顺畅的推荐信;他们对端午节、中秋节甚至春节等节日的兴趣日趋淡漠,却对圣诞节、情人节甚至愚人节等趋之若鹜。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大学生荒芜的精神家园

1.中国教育重心的偏移

中国自19世纪开始学习西方,发展专业技术教育。在整个20世纪里,中国的专业技术教育得到了充分发展。但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却被忽视。小学阶段除了几首唐诗外很少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学阶段,学生们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之下,基本没精力接触课本之外的传统文化典籍;而大学生,除了文史哲专业的学生外,在传统文化掌握的程度方面许多人基本还是吃中学的那点老底。

2.近代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伤痛

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备受列强的欺凌,国格和人格一再被践踏。知识分子痛定思痛反思的结果是:政治经济上的落后源自于文化的腐朽。鉴于“文化决定论”的前提,标榜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得到历史肯定;“五四”时期,人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反儒”口号;“文化大革命”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遭到了全面的否定,文化典籍和文化遗存受到空前的践踏和摧残。这些使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从质疑到批判,再到否定,最后形成了深深的文化自卑。

3.西方文化的冲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处于“历史虚无主义”之时,正是西方文化强势而入之际。大学生在文化欲求逆反的心理作用下盲目求变求异,西方文化乘虚而入,迅速占领了年轻人的精神家園。再加上“反传统化”“泛娱乐化”“泛文化化”等文化思潮的干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低、尊重度低。

4.网络文化的冲击

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空前广泛的自由度,加上网络监管的不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文化已经成了一种与主流文化相悖的异质文化。网络世界的“无厘头”“恶搞”和“山寨”等文化形式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文化感受和文化体验。“娱乐至死”的网络文化生态环境将严肃庄重的传统和经典恣意恶搞,日益侵蚀着大学生业已模糊的文化认同,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日渐荒漠化。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内核,建构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场所,是人们心灵的安顿之处。一个没有自己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将是一个精神飘零的民族,其结果终是为人所役。

1.大学生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传统文化教育是人类教育发展史的必然选择,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就近代而言,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同时成功地保存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寻找精神动力和支撑。

任何一种文化,只有传承发展才拥有活的灵魂,才能求新求变、兼收并蓄,才能生生不息。因此,构建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

2.大学生心理免疫的需要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在文化上也处于修正和反思时期,供灵魂栖息的精神家园尚待构建。多重社会矛盾因素的困扰,使大学生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具体表现为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差,自卑自闭现象突出;道德水准下降,犯罪率上升;自私自利,年轻人缺乏对社会和家庭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不能正确认识贫富差距和社会负面现象,心胸狭窄,心理自我调节失衡,甚至出现因一些小事而自杀、杀人等极端现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根本上是文化问题。文化本身不会使人痛苦,只有文化的冲突才会使人痛苦,甚至产生心理病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文化免疫。

(1)生命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生命大于一切。《道德经》云:“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老子对生命的诘问表明在一切名利面前,生命是第一位的。孔子也曾在“厩焚”时问“伤人乎”不问马,表明孔子的人本思想。《孝经》更是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试想,一个人连身体都不能随便毁伤,那么轻视生命岂不是对父母更严重的不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达观的生死观。《论语》云“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些都是健康、积极、豁达、辉煌的生死观。相比较而言,大学生为一些微不足道的暂时状况而轻易地将生命抛掷是多么轻率的事情。

(2)伦理观教育。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家庭为核心的伦理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子女对父母的“孝”被认为是伦理之始,正所谓“百善孝为先”。《论语》云“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孟子》云“舜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可见,儒家的基本理想其实是用“仁”树立宗法制度下的社会秩序规范。“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人生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论语》云“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将儒家的“仁”将爱从“爱亲”扩大到博爱,最终形成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理想伦理社会。

(3)道德观教育。中华传统美德被张岱年概括为: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在道德修养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克己”“修身”“慎独”,主张自我反省。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民”等这些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教育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3.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的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国实验教材课题组将传统文化教育定位于“完美人格教育”,明确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行为规范、高尚审美情趣、深邃哲学思想”的完美人格的优秀人才。

“修齐治平”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理想抱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论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和“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等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理想品质。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论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想心态。“礼之用,和为贵”;“小不忍则乱大谋”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理想状态。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和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等则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提升到美学境界。

三、建构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家园的思考

1.开设专门课程

建构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家园首先在于文化的认同,而实现文化认同的前提则是对文化的深刻认识。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现大学生的文化心理免疫,治本之道在于从小开始的有层次的持续的传统文化教育。就目前大学生现状而言,补救措施就是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

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将通识教育和阅读典籍相结合。既要开设《中国文化概论》《古代汉语》等基础性课程,同时也要有计划地开列《论语》《道德经》《史记》《资治通鉴》等经典书目,高校辅之以专题讲座等形式和学生交流、讨论、答疑解惑。这样既可以照顾到不同学业历史背景学生的多种需求,又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大学生在有限的高校学习期间,填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缺失。

2.践行中华传统文化

明代王阳明所言:“知之真切笃实处。既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启发我们,遍布于祖国各地的文化古迹是中华优秀文化演进的活化石,大学生通过参观旅游考察就可以和古人对话,“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華优秀传统文化还无所不在地留存于人们的生活中,可以结合高校思想政治课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引导大学生深入现实生活,了解民俗文化,领悟民俗文化背后的文化精神。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文化内省实现文化自觉

文化对人的影响非一朝一夕之功。大学生文化意识很强,大学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灌输和熏陶最终要通过文化内省而达到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要求大学生要认同、维护并传承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充分汲取其他文化的经验与长处,使自身传统在新时代获得新的生命力。如鲁迅先生言:“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若果真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实现复兴,我们的大学生也可以做到《论语·子罕》所言之“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作者单位: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精神家园传统文化
传承“非遗”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
强化“四个意识”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经营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坚守精神家园 争创文明城市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努力构建青少年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