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改革大背景下破解中高职衔接“两段式”难题的新思路

2019-12-09张海艳孙秀珍

职业·下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两段式破解中高职衔接

张海艳 孙秀珍

摘 要:中高职衔接一直存在着表面衔接实质断层、端口衔接过程分段的问题,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的出台,从制度保障、招生生源、专业和标准设置、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师资队伍提升等方面为破解中高职衔接“两段式”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职业教育改革 破解 中高职衔接 新思路

近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需求,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已成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衔接模式有“3+3”“3+2”“2+3”等。开展衔接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双方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下依据签订分段共同培养的协议进行的。以江苏省“3+3”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为例,初中毕业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三年期间,参加江苏省的学业水平测试合格并通过转段考试合格后,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三年,合格后取得高职毕业证书。开展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一般是长线专业或对专业技术要求高的技术性专业,学生在中职阶段的专业与高职阶段的专业应相同或相近。比如中职学校的“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对应的高职学校衔接专业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或“电气工程专业”。但是由于中高职衔接一般涉及两所不同的学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衔接上的断层或重复,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设置及实习实训教学等方面均会出现衔接不良的情况。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开展,打破了传统中高职衔接的“校—校”两段式格局,开创了中高职衔接的“校—企—校”的新局面。

一、教育制度体系统一为中高职衔接提供保障运行机制

目前很多家长和学生对中高职衔接存在着误区。通过对江苏省开展中高职衔接的六十多所院校在读学生和家长调研后发现,很多家长和学生单纯地理解为是学历的提升,选择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是为了能取得高职毕业证,比中职学历高更利于就业。中高职衔接不仅仅是中职到高职的“端口”对接。中高职衔接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不仅仅只是学历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高职阶段的学习能进一步提升职业基本素养和专业技能。前不久国务院刚刚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中也提到,要推进资历框架建设,探究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互通衔接。该方案的出台,从最高层面强调了职业教育与普高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仅为中高职衔接提供了保障运行的新机制,而且由政府支持,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深度融合推动中高职在专业衔接、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及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高效衔接。从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方面也给中高职衔接的培养模式拓展了新思路,中高职衔接不局限在中职到高职的衔接,还应为具有同等学历的劳动者提供继续深造学习的非学历职业教育,帮助他们适应前沿技术变化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

二、《國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破解中高职衔接招生难问题

中高职衔接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吸引力不足、招生难、生源质量不高等难题。特别在教育质量比较高、普高教育发达的江苏省,成绩好些的学生和家长最终还是选择了普高。同时传统的中职是考不上普高的落榜生、高职是考不上大学的落榜生的误区,造成了职业学生低人一等的错误思想,也在影响着中高职衔接的招生。很多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深入、不全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中提出要在一些重要领域扩大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确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积极招收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这项改革无疑从国家层面丰富了中高职衔接的生源。

三、《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破解中高职专业和标准衔接问题

在中高职衔接实施过程中发现,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都存在老化和滞后问题,目前中职学校所使用的专业目录还是2010年修订的版本,里面没有列出可以实施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而高职院校使用的专业目录是2015年修订的版本,里面很清楚地列出了可以进行衔接中职的专业举例。这样对中职的学生来说,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不清楚自己选择什么样的专业适合进一步的学习。因此中职和高职在专业修订过程中,要考虑中高职衔接的专业匹配性,要考虑到专业大类、分类、方向、要求等。《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中提出,持续更新并推进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建设在职业院校落地实施。原则上每5年修订一次职业院校目录,每年调整一次专业,每三年修订一次教材。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快速发展,中高职衔接要以企业为桥梁,共同开发一批校企“双元”合作教材,倡导使用适合中高职衔接贯通的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开发建设适合中高职衔接的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有利于解决中高职跨校的衔接问题。

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破解中高职“两段式”校企育人尴尬局面

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但是由于中高职衔接涉及中职和高职两个层面和两所院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两段式”校企育人。中职对接的企业和高职对接的企业不同,企业参与度不高,往往是学校积极性高而行业企业积极性不够。在此期间,行业也没有充分发挥为学校和企业搭建桥梁的作用,甚至会出现热脸贴着冷屁股的尴尬局面。企业更倾向于与高职合作,中职能提高的技术支持和人才能力有限,导致中高职衔接的过程中产教融合出现脱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提出突出产教融合,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企业,推动建设300个产教融合基地,促进产教融合双元育人。这无疑给中高职衔接教育打了一针强心针。同时方案中还强调增加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在这样的政策指引下,中高职衔接可以开创产教融合新局面。如中职阶段可以开展“实践性”课程,引“企”进“校”,在学校建立“教学车间”,主导是教师,企业师傅参与教育,着重开展专业平台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企业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同时学校可从中获得智力、专利、教育、劳务等报酬。

在高职阶段,可以引“校”入“企”,在企业建立“车间课堂”,主导是企业师傅,学校积极地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教师参与岗位指导,着重开展专业方向性课程教学。将“现代学徒制”与“企业新型学徒制”相结合,开展“双元”育人、“双导师”制、岗位培养、工学交替的产教深度融合,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同时学生在中高职衔接的全段时间,履行“学生”+“徒弟”双身份职责。在产教融合的育人过程中,教师也能实时地参与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了解企业运行模式和生产过程,进一步提升专业技术技能。

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破解中高职衔接师资队伍提升难题

师资队伍是培养高质素人才的重要保障,而职业教育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专业理论知识过硬的学术型教师,还需要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工匠型师傅,也就是方案中提出的要多措并举打造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中高职衔接的师资队伍是衔接的主体,直接影响着衔接的实效性。目前中高职教师虽然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但仍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在人才培养、课程衔接、特别是实践性教学衔接等方面仍然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双元育人,更需要中职、企业、高职三方师资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共同制定適合中高职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评价等,互相借鉴经验,取长补短,明确各自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教学侧重点。

国家政策规定,职业院校的教师要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打破了传统的唯“学历”招聘原则,将学历由以前的本科、研究生降到高职,进一步推动企业工程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与职业院校教师的双向流动。方案中还要求职业院校教师每年不少于一个月的企业实践时间,这一改革有效破解了中高职院校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和对前沿专业技术掌握滞后的尴尬局面,为提升中高职衔接的师资队伍提供了有利途径。

参考文献:

[1]李贵炎,杨益明.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实例分析——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试点项目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4(3).

[2]王丹中.基点·形态·本质:产教融合的内涵[J].职教论坛,2014(35).

[3]刘克勇,方健华,王新国.深度融合:江苏职业教育面向未来的发展理念与路径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8).

[4]周大农.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设计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3(3).

[5]韩玉辉,张庆玲.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双导师”队伍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1).

(作者单位: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两段式破解中高职衔接
氧气纯度对两段式煤粉气化炉气化特性的影响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公司僵局的破解
“破解”八项规定,民间“智慧”何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