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家点评

2019-12-09

辽宁医学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淋巴瘤细菌关节

郭 韵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辽宁沈阳11000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相关领域的探索在分子生物学,蛋白组学,基因组学等层面不断深入的同时,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也对长期困扰临床工作的疾病进行着有益的探索。本期的约稿在这几个方面都有相应体现。

这一晚的刺心魔术,他命名为“钻心时刻”,在场的许多人检查过那柄匕首,毫无机关,可它刺入杜朗的胸腔,就是毫发无伤。可最后,他失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魔术,瞬间变成了一桩血案,没人知道这是一场意外,还是一场谋杀。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最常见的侵袭性淋巴瘤,约占全部淋巴源性增殖性疾病的1/4,部分患者可通过经典的R-CHOP方案达到治愈,但仍有40%~50%的患者复发难治,亟需探讨新型治疗方案。来那度胺是一种免疫调节类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免疫调节、抑制血管新生和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相比其同类药物沙利度胺,疗效更佳,副作用更小。已被批准用于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套细胞淋巴瘤等疾病的治疗。近年研究表明,该药对DLBCL也有一定疗效,且耐受性良好,有望成为DLBCL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其中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DLBCL预后差,由于来那度胺可透过血脑屏障,用于治疗PCNSL的DLBCL复发率更低,已经获得部分临床证据有望在中枢神经系统DLBCL患者中应用,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神经外科手术难度高,病情复杂多变,术后的恢复是影响手术效果及预后的关键环节。术后及时准确诊断机体发生手术应激反应还是细菌感染,是及时科学使用抗生素的关键。目前临床辅助诊断细菌感染的血清学指标还主要依赖于白细胞总分数和C反应蛋白及"金标准"血培养。但上述指标受多因素影响且缺乏特异性,血培养周期过长不利于临床及时准确的诊断。降钙素原作为一种新的细菌感染生物标志物,在机体发生细菌感染时升高。但PCT在感染初期反应较慢,单一指标作用有限。因此,综合分析术后患者PCT、WBC及CRP的变化,有助于临床鉴别术后患者是否并发感染,指导临床及时科学使用抗生素,且临床开展简单快捷方便,值得推广。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症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晚期可出现关节畸形和功能,致残率与病死率较高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该病早期大部分患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漏诊误诊。X线检查发现骨破坏或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疏松可以作为诊断依据,但符合该标准的类风湿关节炎基本到了中晚期,失去治疗时机。近年来磁共振成像和高频超声在RA诊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年会发布了新的RA分类标准,提出MRI和超声检查可以用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大大提高了RA的早期诊断率。目前临床应用的高频超声探头可以对关节滑膜病变、骨表面破坏和增生、关节腔积液、关节周围肌肉肌腱病变较好地显示,MRI对还能对骨髓水肿有很好地显示。二者各有优势,互相弥补不足,联合应用可提高早期诊断率。上述两种检查手段还对RA疗效的判断也可发挥很大的作用,通过用药前后影像学的变化来评估治疗效果,指导临床用药,值得临床关注。

玫瑰痤疮是临床上常见的面部皮肤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较长,顽固而难治,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至今病因及发病机理还不十分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患者面部皮肤表面多种细菌感染所产生的代谢产物与皮肤表面受体结合后,释放多种炎症因子,参与并加重了皮肤的炎症反应,治疗时要充分考虑细菌感染及皮肤免疫等诸多相关因素。目前治疗本病多采用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电治疗等,疗效不确定。口服克拉霉素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的特性,很多研究也发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还具有免疫调节活性和抗炎作用;他克莫司软膏是一种外用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钙调磷酸酶,抑制T细胞活化及多种炎性细胞因子释放,产生止痒、止痛及缓解局部皮肤炎症的作用,是目前治疗玫瑰痤疮经常选择的外用药物之一。克拉霉素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试用。

现有技术在假轴车辆判别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假轴车辆的通行记录中没有明显标明该车辆肯定是假轴车辆,因此缺少验证集数据,很难对试验结果进行直接验证。为验证试验方法的合理性,采用间接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以1127轴型的第2个轴组数据为分析对象,结合离群点数据,从某省高速公路历史通行记录中获取不同车牌货车的通行记录数据,选择相关字段进行汇总(见表2)。根据总重数据分布情况,选择20 000 kg作为载重状态(轻载/重载)的分界参考点。根据各轴型规定的限重情况,1型轴限重8 t,2型轴限重10 t,7型轴限重22 t,可计算出车辆在真实轴型下的总重和超重情况。

随着从宏观到微观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诊断、治疗及检测手段应用于临床,为疾病的诊治带来更多的选择。

猜你喜欢

淋巴瘤细菌关节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以皮肤结节为首诊表现的滤泡性淋巴瘤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膝盖经常咔咔响,小心“关节鼠”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下腰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学分析及年龄相关性研究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细菌大作战
细菌大作战
肿瘤专家眼中的癌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