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净利激增创5年最大增幅,一流财富管理银行再出发:借力两大驱动力,打造三大生态圈

2019-12-07王金瑞

金融理财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光大银行生态圈普惠

王金瑞

自全国最早提出做财富管理银行开始,这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优等生”——中国光大银行(以下简称光大银行)在日前向投资者交出了一份颇为不错的“中考成绩单”。2019年,光大银行持续优化业务结构,聚焦业务转型创新,严守各项风险底线,如今看来,成效已显。

该行2019年中报数据显示,其资产总量保持稳步增长,6月末资产总额46,470.2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65%;实现营业收入661.39亿元,同比增长26.63%,为近六年来的最大增幅;净利润204.84亿元,同比增长13.17%,创下近五年来的最大增幅。

在备受监管关注的不良率与拨备覆盖率两大指标上,报告期内,光大银行不良贷款率1.57%,比上年末下降O.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78.04%,较上年末上升1.88个百分点,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国内首家推出理财产品的商业银行,光大银行在財富管理方面有着先发的优势与基因,关于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行长葛海蛟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将进一步推进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建设,基于理财产品的先发优势和良好的口碑传承,借助两大驱动力,打造三大生态圈,推进财富管理的建设。”

净利同比增盈13.17%营收激增创6年来最大增幅

8月份以来,平安银行打响了股份行2019年中报的第一枪,其它股份行也紧随其后相继上交中期成绩单,表面上看风平浪静,其实各大股份行也都在暗自“较量”。而一直排名中游的光大银行,这一次的“中考”成绩却凸显出众多亮点。

在今年错综复杂的内外经济环境下,中国银行业监管趋严,同业竞争业不断加剧,上半年光大银行资产总量依然保持稳步增长,实属不易。截至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46,470.2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65%。

在资产规模稳中有进的同时,该行还积极稳妥推进资产负债结构调整,扎实发展基础性存贷款业务,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在总资产中占比55.80%,比上年末上升0.23个百分点,存款在总负债中占比68.60%,上升4.86个百分点。

在盈利能力方面,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创造了近年来的最佳纪录。上半年,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61.39亿元,同比增长26.63%,创下近六年来的最大增幅;净利润204.84亿元,同比增长13.17%,创下近五年来的最大增幅;拨备前利润478.15亿元,同比增长32.14%。

而该行营业收入增长如此之快,背后是利息和中收增长的双重驱动。上半年,该行利息净收入增长42.63%;此外,光大银行还狠抓重点中间业务发展,信用卡、贸金、代理等中收增长较快,整体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21.67%。这两方面都有力促进了营业收入的增长。

更难能可贵的是,今年上半年,光大银行费用管控更为有效,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增长14.10%,成本收入比26.27%,同比改善2.89个百分点。

此外,在监管较为关注的资产质量方面,光大银行持续保持不良率下降的趋势,截至6月末,不良贷款率1.57%,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率2.30%,下降0.11个百分点,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拨备覆盖率178.04%,较上年末上升1.88个百分点,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

今年上半年以来,光大银行持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统一授信管理,优化授信政策架构,推进智能大数据风控体系建设,依法治贷、从严治贷、铁腕治贷,不断夯实风险管理基础,而资产质量的相关指标就是最好的检验。

两大驱动、三大生态圈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

在资管业务方面,毋庸置疑光大银行在股份行中表现更为抢眼,其和招商银行同时获批成立理财子公司亦可印证这一点。

2015年,当时中国的理财市场飞速发展,光大银行将财富管理中心升级为资产管理部,之后几年,光大银行的理财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

光大集团、光大银行董事长李晓鹏曾指出,经过2018年的努力,光大银行确定了“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战略目标,光大银行的特色就是财富管理银行,追求的是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的发展。

备受外界关注的是,曾经梦想成立理财子公司的光大银行资管部原总经理张旭阳,也在不久前回归光大银行,并且以光大银行首席业务总监的身份亮相了中期业绩发布会。据了解,张旭阳下一步将出任该行理财子公司董事长,回归其“资管的初心”。

关于光大银行理财子公司未来的方向,张旭阳在发布会上说,“理财子公司的规模并不是我们追求的,我们希望能够有一个好的起步,对光大银行理财公司而言,‘以终为始,科技为舟,来承担自己的历史使命。”

“我们希望能够判断到十年以后,中国乃至全球资产管理行业发生怎样的变化,进而提前布局;我们希望顺应科技的发展趋势,引领公司投资方向,将新经济、新技术作为产品设计的方向。在公司整体的技术架构方面,我们希望借助AI以及大数据,提升整体投研能力;我们希望抓住行业变化,实现传统资产到数字资产可能的延展,去把握数字经济的脉搏。”

另外,张旭阳还提到了几点关于未来的展望,“希望推动光大集团E-SBU的建设,更希望推动财富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为中国的实体经济、中国的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资本眭支持。”

作为财富管理首倡者,光大银行的阳光理财家喻户晓,具备先发优势。然而要把优势发挥到极致也实非易事并更具挑战。葛海蛟也意识到这一点,“下一步光大银行的工作重点是推进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建设。”他还提到,“借助两大驱动力,打造三大生态圈。”

葛海蛟详细介绍了财富管理的两大驱动力,一是集团赋能。依托中国光大集团金融全牌照、产融结合陆港两地的优势,加强协同产品创新,创设打造丰富且能满足财富管理客户需求的产品,同时还需借助光大集团内部流量优势。二是科技赋能。光大银行将进一步加大基础创新应用的投入,紧跟科技前沿技术,以科技赋能业务发展,助力金融科技与业务场景的融合,助力财富管理的建设。

那么,到底何谓三大生态圈?葛海蛟更是做了重点阐述,“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形成既重视专业分工,又强调协同合作的对公客户财富生态圈、个人客户财富生态圈与云生活生态圈等三大财富生态圈,以此提高综合金融服务能力,进而形成财富管理特色,拓展财富管理服务空间。”

专业部门 专营机构 专家审批 做实普惠金融平稳降低小微企业利率

在取得优异经营业绩的同时,光大银行积极落實国家政策,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业务。

光大银行副行长孙强在发布会上表示,“光大银行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把发展普惠金融提升到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战略高度,以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为目标,最大限度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光大银行还积极通过建立专业部门、专营机构、专家审批的普惠金融手段,以做实普惠事业部,做亮阳光普惠理财,做优科技系统,做好队伍建设为宗旨,全面提升普惠金融业务。

报告期内,光大银行普惠金融全面达到“两增两控”监管要求,民营企业贷款持续增长,同时积极开展三农扶贫业务,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水平。截至6月底,普惠贷款余额1472.3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0.59亿元,增长14.87%,贷款客户35.1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24万户。

具体来看,光大银行在27家分行实行了信贷工厂的作业模式,培育打造了30家普惠金融的特色专营支行,通过科技赋能,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不断加深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等各类担保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合作,有力地提升了小微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在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方面,光大银行采取了a-N信贷规模、配置专项费用、落实尽职免责等措施,加快投放效率,加大投放力度,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1472.35亿,较年初增长了190.59亿,增速14.87%,高于全行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8.4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普惠型小微金融贷款的增速达到了32.33%,普惠金融客户35.13万户,比年初增加4.24万户,不良率1.36%,各项指标符合银保监会“两增两控”的监管要求。

此外,在降低小微企业信贷融资成本方面,光大银行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给予普惠贷款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优惠,严禁乱收费、高利率、定价贷款,在全行开展了小微企业收费的全面自查,多措并举,使普惠型小微企业利率平稳下降。

猜你喜欢

光大银行生态圈普惠
光大银行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光大银行
崭新的“医疗生态圈”
科大讯飞:押注语音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