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值得反复品读

2019-12-06张定强郭蔚裴阳

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

张定强 郭蔚 裴阳

【摘 要】 反复品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不仅是数学课程标准本身的价值使然,也是解决数学教育现实问题、提高数学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反复的品读中,才能认知、认同和践行数学课程标准建构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推动数学课程改革深度进行.

【关键词】 数学课程标准;反复品读;认同践行

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7年版)》)的颁布,掀起了数学课程改革深度进行的新序幕,当务之急就是学习和领会《课标(2017年版)》中的新思想、新内容、新变化. 在反复品读中认知、认同、践行新课标建构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惟有通过反复的品读,才能在现实的数学教育中透彻地理解数学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掌握数学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解析数学课程结构与内容、领会学业质量的本质与实施建议的核心[1],进而领悟《课标(2017年版)》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和系统性.

1 理解数学课程标准需要反复品读

《课标(2017年版)》是在总结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经验、借鉴国际数学课程改革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实验)》)进行修订而形成的新的纲领性教学文件. 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重要命题,因此需要结合《课标(实验)》反复对照着品读.

首先数学课程标准是符合我国实际,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承载着先进的数学教育思想,规定了数学教育目标和内容. 因此必须认真学习和领悟其中的新思想、新目标、新内容. 《课标(2017年版)》与《课标(实验)》的显著变化是“数学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描述和定位[2],也就是说在研读《课标(2017年版)》中必须充分认识这两个方面所体现的价值,掌握其本质含义.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3].基于以上界定,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就是数学课程标准建构的基石,在品读中就要反复琢磨数学课程标准是如何围绕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数学课程内容,明确课程内容要求、制定学业质量标准、提出课程实施建议的.

其次数学课程标准是数学课程改革的行动指南、规范引领数学教育事业. 必须仔细阅读,从中明晰其结构,掌握其原理. 《课标(2017年版)》由六大部分和一个附录建构而成,相比《课标(实验)》)四大部分一附录构成而言[3],共同的部分是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 其中《课标(2017年版)》将《课标(实验)》中的课程设计思路提出来单列凝练为课程结构,又在实施建议之前新增加一部分“学业质量”,两个课标有同有异,但表述风格、意义内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标的指导性、规范性、引领性更强. 如课程理念,两课标都有,但在品读中发现两者在量与质的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标准(实验)》中的基本理念有2300字左右,《标准(2017年版)》基本理念大约有600字,新课标基本理念摒弃繁琐的文字叙述,使理念更加简明扼要. 从质的角度看,《标准(2017年版)》逻辑结构更加清晰,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取向更加明确,在基本理念中反映出新时代的新特征:新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内容是突出数学主线,注入数学源头活水;新要求是改进教学,提高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新使命是聚集素养,提高质量. 这些特征更加清晰地将数学课程中的核心要素如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渗透、关联、嵌入、整合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中,为数学课程运行提供了基本保障. 这些新理念的提出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数学教育体系完善的体现,具有原创性和划时代的意义.

再次数学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实施教学、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在反复品读中才能更深刻的理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的要求在教材、教学、评价层面上是如何落地的,才能更深切的感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数学课程目标、内容、评价层面是如何体现的. 才能基于课标去理解數学教材文本中素材选取的适切性、信息指向的一致性、关联结构的有效性等,进而站在学习者的立场品读教材编写建议、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教学与评价建议,更深入地思考数学教育体系中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情境与问题、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表达、交流与反思,课堂内外、数学内外、结构功能、教学方式等问题,在反复的品读中寻找数学教育的根基,形成从我知道到我相信的转变,克服数学教育中出现的困惑与迷思.

2 解决数学教育问题需要反复品读

《课标(2017年版)》是最新的也是最重要的数学教育研究成果,根本取向是奔着问题而去的,因此在反复品读课标的过程中,要结合数学教育的现实问题来阅读,与现实对照着品读,方能读出味.

在现实的数学教育理论体系中,一个迫切的问题就是关于数学课程的认知问题.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数学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基本理念是建构课程体系的基石,是数学课程的灵魂,是实施教学的指导思想,课程标准的每一部分都与基本理念有着密切的关联,要理解和掌握数学课程标准,就必须从基本理念开始. 《课标(2017年版)》中的基本理念有四条,是数学教育实践者逐步形成的对数学课程发展起指向性作用的理性认识,形成之后会影响数学教育实践,推动数学教育发展,这四条反应了数学教育实践中的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认真品读这些理念会形成数学教育中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克服数学教育中惟分数而忽视人的现象;形成整体关联的数学课程观,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形成以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数学教学观,克服机械模仿、死记硬背的教学僵化现象;形成以评促学的过程性评价观,克服以考试成绩论成败的误区.

在现实的数学教育实践中,会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之惑. 如教学设计建构中的数学分析、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分析、目标定位、教法选择、重难点确定、流程的规划以及情境创设与问题的设计、知识与技能环节的建造、思维与表达活动的嵌入、交流与反思的推进等都会出现一些困难,在教学实施中突发问题的处理、教学案例的优化、教学用语的适切、教学活动开展的把控、深度学习的引导以及数学概念、原理、方法本质的揭示等也会碰到一些困难;在考试评价方面也毫不例外的出现诸如命题如何更好的测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水平、如何处理平时监测与高利害关系考试之间的关系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品读数学课程标准,在反复的阅读中寻找上述问题的突破口,如认真阅读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中的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要求就能找到教学设计中分析、确定、流程、活动等设计要素的依据,就能探寻最优化的教学路径,也就能在理解和强化诸如函数的变量说与对应说[4]、角与弧度的定义等方面形成正确的认知,无论是数学概念性的困惑、命题理解性的疑惑、问题解决性的困惑等都能在品读中强化问题解决意识,在提高学习力的基础上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3 提高数学教育质量需要反复品读

《课标(2017年版)》的核心意义在于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课标的视角规定了数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落实到课程层面:凝练“核心素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明确数学课程性质,构建数学课程基本理念,构建选择性数学课程体系,形成了主线-主题-核心内容,进而建立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科学评价体系[5]. 因此为了提高数学教育质量就要重点对照着课标中的学业质量来品读.

《课标(2017年版)》中的学业质量分三个维度进行了阐述. 首先明晰学业质量的内涵,数学教育质量如何,关键是学生在完成数学课程学习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的情况,即是数学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情况. 学业质量是学生自主学习与评价、教师教学活动与评价、教材编写、考试命题的依据. 因此学业质量关系到数学教育的方方面面,检测数学教育的质量就要认真品读学业质量. 其次要认真阅读学业质量水平框架,《课标(2017年版)》通过表格的方式对不同学业质量水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对三个水平的层次通过四个方面把所要学习的主题内容进行了描述和刻画,为学习、教学、考试提供了指导性要求. 品读学业质量要有系统化的观点,带着任务和目标去阅读,具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的意识,结合现阶段学业质量的现实,将数学教育质量的重心置于日常数学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育人目的,对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升学考试之间的关系及日常教学、作业布置等问题形成一个清晰的认知,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合力[1],通过反复品读学业质量,更深层次地体会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充分认识数学教育质量的本质含义,领会教与学是落实学业质量标准的抓手,切实做好数学教育的每一项工作,紧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达成这一主题,将其转化到教学设计、实施、反思评价的过程中. 不断地改进教学设计思路、优化教学过程、灵活处理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教学内容取舍更加科学合理,教学方式紧扣时代脉络,在不断改进与完善中促进数学教育质量提高[6].

4 促进教师专业素养需要反复品读

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数学教育发展的水平,全面准确掌握数学课标不仅是数学教师的看家本领,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因此要结合专业发展中的困惑来反复品读课标,寻找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与发展之路.

首先要在反复品读中强化理念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是数学教育研究成果的集萃地,数学教育中的育人理念、课程理念、教学理念、评价理念都在课标中有清晰的表述,反复阅读才能品味到其含义,这些理念是数学教育的结晶,对数学教育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是教育教学的向导,作为数学教师必须清晰准确的掌握.

其次要在反复品读中强化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是教师从事数学教育工作的根基,只有拥有渊博的数学知识,才能从数学的源与流、数学的本质解析课标中所规定的课程内容,才能更好地驾驭数学知识体系,明晰各主题以及各主题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知晓所教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真正做到居高临下、瞻前顾后、统整融合. 在反复品读中加强对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关联性理解,通过品读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要求,结合教材、专著等学术论说来提高数学素养.

再次要在反复品读中强化教学素养. 教学素养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是教学发展的前提. 需要结合《课标(2017年版)》解读来品读[7],在阅读中有意识地从教学的视角来思考数学课程性质、基本理念、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实施建议、水平划分、各种案例,在结构性理解掌握的基础上,从细节上吃深吃透. 数学课标所规定的内容、实现的目标等都要通过教学这一途径来落实,数学教师就要承担这一重任,而在落实中教学素养起决定性作用,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三会”,进而夯实四基、四能,从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就要从品读数学课标中汲取营养和力量. 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不管是宏观的整体数学教学的设计与规划,还是中观的主题教学设计与实施,还是基于课节的微观甚至片断的教学实践,都要紧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创设适切的情境与问题,将数学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表达、交流与反思糅合到数学问题、活动、评价中,打造精致化的教学流程,重视“问題引领”与“问题趋动”[8],做到精确教学,让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升华.

最后要在反复品读中强化研究素养. 新时代要求数学教师有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和发展意识,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研究,研究就是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对数学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钻研并寻求解决对策的过程. 这种过程需要付出勤奋和努力,需要在研究中增长知识、丰富智慧. 研究素养对推动数学课程改革至关重要,而认真品读数学课程标准就能站在时代的前沿,汲取研究的力量,从而科学地进行数学教育实践体系建构,深度地进行数学教学改进,准确地解剖数学课程内容体系,精确地理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从一个新的视角批判性继承、创造性运用数学课标中所倡导的新理念,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打破研究与实践的屏障,让教、学、考、研一体化,深钻细研数学教育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反复阅读课标,查阅资料,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剖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未完成的旅行,需要在阅读、练习、实践中强化各种素养,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好自我管理,通过反复品读为自己的教学生命增润. 主动践行课标中所倡导的新理念、新内容,将目光放到更加长远的未来数学教育事业上,为实现数学教育的理想而勤奋学习.

5 结语

反复品读数学课标是数学教师学习与教学生涯中极为重要的任务. 通过品读,可提高数学教育理论修养、提高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提高改革的信心、动力与智慧. 从而培植教学自信,改革教学方式,建立自己的数学教育世界,投入时间和精力,致力于数学教育事业,融合各种力量,为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史宁中.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中的关键问题[J].数学教育学报,2018(1):8-1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保继光,曹絮.也谈函数的定义[J].数学通报,2018(7):14-17.

[5] 王尚志,胡凤娟.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思路”“组织”及“过程”[J].数学教育学报,2018(1):11-13.

[6] 章建跃.核心素养统领下的数学教育变革[J].数学通报,2017(4):1-4.

[7] 史宁中,王尚志.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8] 郑毓信.中国数学教育的“问题特色”[J].数学教育学报,2018(1):1-7.

作者简介 张定强,男,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论、教师教育.

郭蔚,裴阳,女,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学教学论.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标准
怎样让数学课堂“动”起来
基于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
简述新课标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浅谈分层教学法在数学课程标准下的应用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数学高考试卷的一致性分析
累积活动经验,助力数学学习
透视“三重联系”的内在层次性
基础教育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