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易成本、社会资本与产业学院校企关系治理

2019-12-06李纯辉鲁峰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产业学院社会资本交易成本

李纯辉 鲁峰

【摘 要】产业学院特别是校企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产业学院建设的活力与成效。通过对交易成本、社会资本理论的梳理可知,利益是产业学院校企关系治理的关键,契约是产业学院校企关系治理的主要手段,规范、信任是产业学院校企关系治理的重要手段。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colleges, especially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determines the vit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colleges. Through the combing of transaction cost and social capital theory, it can be seen that interest is the key to the governance of school-enterprise relationship in industrial colleges, contract is the main means of school-enterprise relationship governance in industrial colleges, and standardization and trust are important means in the governance of school-enterprise relationship in industrial colleges.

【关键词】交易成本;社会资本;产业学院;校企关系;治理

【Keywords】 transaction cost; social capital; industrial college; school-enterprise relationship; governance

【中图分类号】F27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10-0003-02

1 引言

产业学院是以行业专门人才培养、企业员工培训、科技研发、文化传承等为共同目标指向而构建的全程融入行业、企业元素的二级学院或以二级学院机制运作的办学机构[1]。产业学院一般与当地特色或支柱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共同成立,涉及多元利益相关主体,治理好这些多元利益主体特别是校企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产业学院建设的活力与成效。本文拟从交易成本、社会资本理论视角探讨产业学院校企关系治理,以期保证产业学院主要利益相关者同步互动、有序高效协作的积极性。

2 交易成本与社会资本理论

2.1 交易成本理论

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本概念之一的交易成本,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理解是不一样的。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科斯认为市场交易和市场交易的管理成本屬于交易成本;市场和企业都可以作为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协调的形式,企业之所以取代市场,那是因为作为企业内的交易成本比按市场交易的成本低,而且生产所涉及的人、财、物、信息等长期交易成本都比市场化交易方式成本低;企业规模即企业的边界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由于企业的存在而节约的交易费用与由于企业存在而引起的组织费用和管理费用之间的比较[2]。根据科斯的说法,产业学院本身是学校与行业企业的交易契约组合,而达成这些契约,产业学院存在多种交易成本,诸如成立前选择合作的对象、合作中的谈判、为使合作顺畅要签定系列的合同都会产生成本;成立后也会产生运行成本、监督成本、争议解决成本等,这些成本如果超过了市场交易成本,则产业学院这种形式还不如采用市场的形式,那么作为产业学院主体之一的企业从理性的角度考虑,他们即使参与了产业学院也只会是形式多于实质。由此可见,降低交易成本是产业学院关系治理的关键所在。

威廉姆森认为交易成本是制度摩擦产生的经济成本,交易成本来自于交易双方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交易的不确定性、资产专用性等产生的经济成本[3]。按照威廉姆森观点,学校和企业通过产业学院这个载体的合作,期望实现相互的优势互补,双方的资源得到共享,但现实是双方尤其是企业不可能对产业学院的信息全部都能掌握的,那么他们自然会产生有限的理性和机会主义,必然就会诱发交易成本的产生。基于此,在产业学院运行过程中,为了减少机会主义,避免有限理性的产生,不得不通过职能分解相互制约、审批授权、监督审计等制度设计,而这直接产生了制度成本。同时在经济的转型升级、产业界限的模糊、智能制造的快速迭代情境下,产业学院是否一定能够保证技能型人才的质量和就业,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产业学院需要加强调研、分析、决策,必然产生交易成本。产业学院不仅存在实训场地、科研仪器等固定资产的专用性,也包括各种合作创新创业中单边和双边资产专用性[4],这些专用资产投入之后,因为它的专用性,无法再投入其他方面使用或者无法在改为其他使用,威廉姆森称其为“投资的根本性转变”,这种投资的性质在产业学院的合作过程中,容易使一方以这种投资专用性为要挟,而导致产业学院该资产的投资方合作意愿降低,所以资产专用性增加了产业学院的运行成本。依据威廉姆森的观点,为降低事后交易成本,产业学院的校企双方可以尽量详细约定事前契约,但这表明要很高的事前交易成本,但事实上产业学院合作双方不可能穷尽所有产业学院合作中可能发生的事情,也不可能对所有事情去签定契约,所以产业学院校企双主体的契约是不可能完全的。

2.2 社会资本理论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最早开展社会资本理论研究[5],在中国影响更广的却是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6],他们共同点都是从个体的角度谈社会资本。把社会资本理论从个体角度扩大到集体角度的是罗伯特·帕特南(Robert Putnam)他指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他们通过推动协调和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社会资本提高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 [7]”。帕特南认为信任、规范、网络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信任是社会规范运行和密切关系网络的动力机制;有效的惩罚和规范是网络和信任得以发挥作用的制度约束,是确保社会及社会组织正常有效运转的前提;关系网络是规范和信任发挥作用的社会结构基础。社会资本理论代表人物之一弗朗西斯·福山[8] (Francis Fukuyama)认为社会资本的核心价值在于信任,因为信任可以降低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效率,所以信任是社会资本产生的前提,也是社会资本的衡量指标和核心。

3 交易成本、社会资本理论对产业学院校企关系治理启示

3.1 利益是产业学院校企关系治理的关键

按照科斯观点,产业学院之所以能成立是因成立后的收益高于交易成本,倘若没有利益链接和利益实现,其合作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就是空洞的缺乏实质内容的合作,这样的合作合不合得起来很难说。产业学院校企的利益是不一致的,这是客观存在不可回避的现实,这些现实问题和矛盾需要校企双方正视和直面,确保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和解决,产业学院才会走得更远。如果学校和企业都只想通过产业学院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而自身投入更少的话,那么产业学院的校企合作之路必然十分坎坷。产业学院校企关系治理关键是利益,产业学院校企双方要以双赢为立足点,学校要考虑到企业的利益诉求和合理收益;企业也要考虑到学校的利益主张,通过双方利益平衡点确立,求同存异,着眼于未来的长久合作和战略目标,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效结合起来,为双方的合作营造一个良好氛围和基础。

3.2 契约是产业学院校企关系治理的主要手段

按照科斯觀点,产业学院之所以存在是由于短期契约被长期契约替代了,从而节约了交易费用,降低了交易成本,所以契约是产业学院校企关系治理的主要手段,即不但产业学院合作的敲定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事前契约安排,而且产业学院的运行和管理也是通过一系列的事后契约如产权界定来实现的。但按威廉姆森说法,产业学院校契约是不可能完全的,所以产业学院合作开始只能慢慢地摸索,不断地实践,契约不可能考虑完备;另一方面产业学院运行中需要大量契约去管理产权界定、利益分成、风险分担等事宜,不可能做到一蹴而就,这些契约只能在产业学院运行中持续完善。可见,契约虽然是产业学院校企关系治理的主要手段,但不能苛求用完备契约推进产业学院成立与运行,更不能奢求在产业学院启动阶段就通过完备的契约促进产业学院的建设。

3.3 规范、信任是产业学院校企关系治理的重要手段

按照帕特南和福山观点,产业学院可以看作是网络关系的平台,是规范和信任发挥作用的社会结构基础。规范和信任在交易过程中可以产生自我约束力量,可以代替部分契约的约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产业学院的建立和运行也要依赖信任和规范,规范、信任是产业学院校企关系治理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宝银,汤凤莲,郑细鸣.产业学院的功能设计与运行模式[J].教育评论,2015(11):3-6.

【2】张旭昆.“交易成本”概念:层次、分类[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4):64-70.

【3】[美]奥利弗·威廉姆森,斯科特·马斯滕.交易成本经济学[M].李自杰,蔡铭,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王节祥,盛亚,蔡宁.合作创新中资产专用性与机会主义行为的关系[J].科学学研究,2015,33(08):1251-1260.

【5】包亚明.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6】詹姆斯·科尔曼.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7】Putnam Robert D.,Tuning in,Tuning out:The stange disappearance of social capital in American[J].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1995,28(4):664-683.

【8】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产业学院社会资本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对西藏青稞种植农户纵向协作选择行为的影响
产业学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关于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思考
试论工程采购合同谈判中的交易成本
产业学院
阿里巴巴并购新浪微博的动因分析——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