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院—社”模式的校园啦啦操发展研究

2019-12-06赵红

现代交际 2019年20期
关键词:模式

赵红

摘要:“校—院—社”模式是当前校园啦啦操新兴的模式之一,该模式主要是以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社团为辅助和支撑的三位一体的校园啦啦操发展新模式。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观察法对校园啦啦操的创新发展模式以及该模式的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发展校园啦啦操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校—院—社 模式 校园啦啦操

中图分类号:G8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0—0195—02

近年来,国家“一校一球一操”“阳光体育”等政策的实施,使啦啦操在校园中开展得如火如荼。校园啦啦操因团队、时尚、活力等特点和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校—院—社”模式是通过学校领导重视、学院领导和专业教师以及社团辅助实施的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它将啦啦操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对校园文化建设、啦啦操发展和培养体艺兼容的艺术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校—院—社”模式在校园啦啦操发展路径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過中国知网、维普网、百度文献等网站搜索“校园啦啦操”“校园文化”等关键词进行检索,查找相关啦啦操文献和书籍资料,筛选出了有关参考文献十余篇,对筛选后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

2.专家访谈法

对长春市部分高校的啦啦操专家、教授和教师进行访谈,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与整理。

3.观察法

对吉林体育学院校园啦啦操活动以及社团啦啦操活动进行观察,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与整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校—院—社”模式的内涵解析

“校—院—社”模式,广义上是指学校、体育艺术学院和学校社团“三位一体”的运动项目推广与发展的新模式;狭义上是指高校在追求体育项目百花齐放的前提下,以学校为主导,体育艺术学院为主体,同时融合学校社团的专业项目,面向全校学生的“三位一体”项目发展新方式。

(二)“校—院—社”模式的校园啦啦操特点

“校—院—社”模式作为校园啦啦操推广的新模式,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它不仅需要学校领导重视,也是学院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举措,更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校园啦啦操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助力。校园啦啦操大多以舞蹈啦啦操为基础教学,舞蹈啦啦操练习起来风险小,危险系数低,对于非专业学生来说简单易学,因此受众面广。社团作为校园啦啦操开展的辅助和支撑,可以招收来自各个专业年级的学生,没有性别的限制,学生可以在社团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三)“校—院—社”模式在校园啦啦操发展的路径

1.学校的重视和支持

“校—院—社”模式强调学校的主导作用,学校是校园啦啦操发展的“总舵手”,对啦啦操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吉林体育学院啦啦操顺应国家教育发展趋势与时代要求,积极开展校园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给予政策导向支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极大的帮助和倾斜,目的是努力打造学校特色品牌课程,引领校园体育文化的全面开展,从而提高学校的影响力。

2.举办啦啦操课程作品展演活动

“校—院—社”模式的开展,关键环节是提高啦啦操课程的质量和效果,以国家“一校一品一操”政策为依托,以“体艺融合”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推动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步伐,从而提升课程育人的水准。吉林体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不仅仅重视课堂教学环节,更重视第二课堂的教学实践。每年举办啦啦操课程作品展演活动,学生是作品的设计者、策划者和表演者。“校—院—社”模式下举办的啦啦操课程作品展演,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为学生未来就业搭建平台。学生将自己对专业的理解通过展演作品表达出来,增强了专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对加强和谐校园建设,提升大学体育文化层次,培养德艺双馨的应用型体育艺术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

3.举办校园啦啦操大赛

“校—院—社”模式可以通过举办校园啦啦操大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来实现。由体育艺术学院的专业教师为核心推广人,举办校园啦啦操大赛,可以为啦啦操专项学生提供更多的比赛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实践中锻炼,促进校园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组织裁判能力。吉林体育学院在2017、2018年举办的两次校园啦啦操大赛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校园啦啦操大赛即是由学校、学院和社团联合举办,旨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舞台表演能力,也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舞台经验。“校—院—社”模式通过校园啦啦操大赛从全方位、多角度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浪潮,它体现了学生对艺术和美的追求,调动起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加入到校园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成立啦啦操协会

社团做为“校—院—社”模式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啦啦操推广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发挥社团的优势,成立了校级、院级啦啦操协会。啦啦操社团以及协会的成员都是由对校园啦啦操感兴趣的学生组成,负责人一般为体育艺术学院啦啦操专项学生。在社团的带领下,啦啦操第二课堂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这实际上是一种以点带面的活动,在校院组织建设啦啦操协会,吸纳各专业对啦啦操感兴趣的学生,推广和宣传校园啦啦操内容,如街舞啦啦操社团、爵士啦啦操社团、花球啦啦操社团等,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校园啦啦操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创造性。

三、结语

“校—院—社”模式是由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社团为辅助和支撑的新模式,这一模式将校内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实现校园啦啦操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啦啦操活动,使校、院、社三者有机结合,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校园啦啦操“校—院—社”模式的完善,优化了校园啦啦操活动,扩大了宣传力度,构建了和谐校园,有利于校园啦啦操的系统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育林,寇磊,王晓东.近5年我国啦啦操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2(8):1-6.

[2]丁辉.校园啦啦操运动的推广价值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6):126-128.

[3]方奇,陈娟娟,李萍,等.我国啦啦操发展理论研究概述[J]. 凯里学院学报,2016,34(2):166-170.

[4]王辉,陶成武,周建社.校园啦啦操发展的价值及体系构建思考——以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6,3(12):9-13.

[5]席晓玲.“一校一球一操”背景下啦啦操在上饶市中学推广普及策略研究[D].体育学院,2017.

[6]耿瑞楠.“一校一球一操”模式下校园啦啦操可持续发展研究[C]//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三),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5:23-45.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模式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从《后窗》看希区柯克作品的人性怀疑论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基于产业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