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长日留痕》中的英国等级文化解读

2019-12-06刘飞

现代交际 2019年20期
关键词:解读

刘飞

摘要: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的长篇小说《长日留痕》以达灵顿勋爵府的男管家史蒂芬斯的旅程为开端,回忆了他本人“二战”前后的人生经历。“二战”后,英国国际地位下降,英国人仍深陷“日不落帝国”的美好愿景。以管家史蒂芬斯这一身份为切入口,通过史蒂芬斯在爱情、事业和亲情方面的抉择,一步步揭露英國贵族“虚伪”的面纱以及帝国没落这一事实,使人们开始正视英国自身的文化处境,并引发人们对自我人生价值的思考。

关键词:英国等级文化 《长日留痕》 解读

中图分类号:I561.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0—0123—02

石黑一雄的长篇小说《长日留痕》堪称20世纪的经典,该书于1989年荣获“布克奖”。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现实背景,以传统的英式贵族府邸达灵顿勋爵府为空间背景,围绕英国典型的男管家史蒂芬斯的六天旅行展开,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回顾了主人公三十余年的工作经历和感情经历,引发了其对自身人生价值的思考。

2017年10月5日,石黑一雄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授予石黑一雄诺贝尔文学奖时说到:“他的小说具有伟大的感情力,与我们的世界相连的感觉,虽多是以捉摸不定的内容为主,但是却让我们知道了未知的深渊。”此外,瑞士文学院还把他的作品主题归结为“记忆,时间,自我欺骗”。作为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自5岁就移民到了英国,父母一直让他对日本的价值观保持接触,而他本身在成长中又深受英国保守传统文化的影响。因为同时具有两种身份背景,所以石黑一雄处在一种边缘化的文化中,也因此,他的创作是一种国际化的创作,他把握住了一份超越国界的、对全人类的关怀和对共同记忆的唤醒。

《长日留痕》涉及两个事件背景,一个是男管家史蒂芬斯现实生活的1956年,也就是达灵顿勋爵府易主之后,另一个是史蒂芬斯的回忆片段,也就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二战”前,英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都处于巅峰时期,是世界殖民地的第一大国,自称为“日不落帝国”。这个称号是英国人对自己国家最大的褒奖,也是他们民族自豪感的体现,以至于“二战”后的许多年,他们仍处在一种“自我欺骗”之中。“二战”后,英国元气大伤,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在这种状态下,经历过英国鼎盛时期的人们开始思考英国现状的“真实”与“虚假”……

一、小说折射出英国等级文化

英国注重等级文化,贵族等级制度对英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小说中,达灵顿府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英式住宅,而达灵顿勋爵又是当时声名显赫的人物,这个背景的设定就是“等级”的再现。美国有牛仔,日本有武士,西班牙有斗牛士……而英格兰则有最能代表其社会和文化特征的男管家。在《长日留痕》中,石黑一雄把握了男管家这一经典的社会原型,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英格兰的文化传统。

作为男管家,遵从主人吩咐是其职责所在。史蒂芬斯严格按照“完美”男管家的准则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史蒂芬斯看来,一位合格的男管家必须忠诚于自己的主人,主人要求的一切必须完成,以至于在正义和遵从面前,他选择听从主人吩咐。一次,达灵顿勋爵受德国纳粹朋友影响,命令史蒂芬斯开除勋爵府的两位尽职尽责的犹太女仆。他叙述道:“而且我出自本能是不赞同将她俩解雇的。可话又说回来,我在这种情况下应履行的职责是非常清楚的。”即使他内心非常清楚主人的要求并不正确,也深知两位犹太女仆在勋爵府的优异表现,但史蒂芬斯还是认为不能将个人的私人情感渗入到工作中;甚至在女管家肯顿小姐的质疑和威胁下,史蒂芬斯依旧镇定自若地向她解释:“我们的工作职责不允许我们只顾及自己的癖好和个人情感,而是要遵从主人的意愿。”史蒂芬斯终究毫不犹豫地解雇了两位犹太女仆。

勋爵府的新任主人法拉戴是位美国人,他欣赏轻松愉悦、诙谐幽默的谈话,因此法拉戴经常以逗乐的语气和史蒂芬斯谈话。事实上,对如何回应主人逗趣的问题史蒂芬斯毫无把握,因为这与英国人的作风大相径庭。保持恰如其分的微笑是史蒂芬斯能想到的最完美的回应。当“雇员应该提供有趣的逗弄,这被视为良好职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想法出现在史蒂芬斯脑海中时,即使调侃这一行为并不是自己乐意履行的职责,史蒂芬斯依旧尝试竭力理解主人话中的含义并尝试作出法拉戴先生所需要的回复。只有这样做才能体现出他对主人的尊重以及两人的等级身份,虽然主人欣赏轻松的交流氛围,但作为资深管家,史蒂芬斯心里非常清楚自己应该说什么做什么,二人的身份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跨越的等级鸿沟。

二、男管家:贵族时代的牺牲品

在《长日留痕》中,大量的笔墨用来描绘史蒂芬斯的父亲。在史蒂芬斯眼中,父亲是位“杰出的”男管家,他维护自己主人的尊严;为了管家的职责,甚至能和自己憎恨的仇人密切相处。

史蒂芬斯非常欣赏并且尊重自己的父亲,听到女管家直呼父亲的名字—威廉时,史蒂芬斯认为肯顿小姐缺乏观察力,说:“成百上千的事例能向你表明,我父亲是享有非同一般荣誉的人物,从他身上你可以学到许多有益的东西。”这一句话足以表明父亲在史蒂芬斯心中的重要地位。以父亲为标杆,对待工作,史蒂芬斯绝对尽忠尽职。他将工作看作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责任,在工作面前,其他一切似乎都无足轻重。父亲虽是史蒂芬斯尊重的人,但父子之间除了谈论工作,却无其他话题。父亲一次工作失误,史蒂芬斯按照主人要求告诉父亲不再负责会议期间的事务,完全不考虑父亲的心情;甚至在父亲病危期间,史蒂芬斯毅然决然地选择工作而错失了与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机会。父亲生病期间正值达灵顿勋爵的第一次重要会议,父亲说:“但愿我对你曾经是位好父亲。”看着父亲憔悴的面容,他回答:“我很抱歉地说我此刻特别地忙,但是我们可以在明天上午再交谈”。弥留之际,父亲期望和自己的儿子抛开工作关系,仅以父子身份交谈几句,但史蒂芬斯面对父亲的话题,刻意逃避,脑海中全是楼下的工作,只能无数遍重复:“我希望父亲感觉好一些了。”随即转身离去。当肯特小姐再次通知父亲情况不容乐观时,史蒂芬斯摸了摸父亲的额头,说:“这是令人悲伤的事。然而,我现在必须回到楼下去了。”这一转身便与父亲天人永隔。或许知道结果如此,他在工作时眼泪悄然滑落,但他只能说:“十分对不起,老爷。那是劳累一天极度紧张的痕迹。”为了工作,史蒂芬斯只能将内心的哀伤隐藏心底,因为他认为杰出的管家应从容应对工作中发生的任何突然事件。史蒂芬斯不是没有人情感,只是在工作面前,管家这个头衔和职务高于一切。

小说开端,新任主人法拉戴先生建议史蒂芬斯出门旅行,史蒂芬斯认为自己已足够了解英格兰,正是多年未见的肯顿小姐的来信改变了他的主意,他回忆到:“去英格兰西部旅游的念头日益困扰着我——毫无疑問,这种变化主要归因于肯顿小姐的来信。我的意思是说肯顿小姐的来信引发了与管理达灵顿府事务相关的一连串想法。”肯顿小姐的一封信改变了史蒂芬斯对外出旅行的看法,顺便拜访肯顿小姐也是这次出行的目的,两人多年未见,旅行途中,史蒂芬斯无数次回忆自己与肯顿小姐一起在达灵顿府工作的场景,在工作中,两个人由最初的口舌之争到相互爱慕。史蒂芬斯第一次发现自己对肯顿小姐的爱意是在肯顿小姐得知姑妈去世的消息时。“据回忆,当我就像那样站在那儿时,我感到一种特别的情感在我体内升腾”。史蒂芬斯在走廊外徘徊许久,最终没有去敲肯顿小姐的房门,在肯顿小姐丧失亲人、最需要关怀的时刻错失了机会;在开除两位犹太女仆时,史蒂芬斯不顾肯顿小姐的阻挠,还指责她将个人情感纳入工作之中,英国人偏执、孤傲、理性、隐忍、克制这些典型特征在史蒂芬斯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史蒂芬斯认为一个合格的管家,“绝不为外部事件所动摇,不论那外部事件多么令人兴奋,使人惊恐,或者令人烦恼。”当肯顿小姐告诉史蒂芬斯有人向她求婚时,史蒂芬斯面不改色地说到:“那真叫人开心。”并不断重复着祝福的话语,非常理性地掩藏起自己对她的感情。因为史蒂芬斯曾说府中内部工作人员的婚恋将会严重影响府内正常事务的运行,因此在爱情与工作之间,他再一次选择工作。在史蒂芬斯的回忆里,几乎处处都有肯顿小姐的身影,足见他对肯顿小姐的情感。二人多年之后的会面,肯顿小姐表示不会再回到达灵顿府,当然这也是唯一一次史蒂芬斯在文中表述了自己的内心:“说实话——我为什么不敢承认呢?在那一刻,我的心行将破碎。”

史蒂芬斯的身份注定了他只能是时代的牺牲品,在旅行的最后一站韦茅斯,在大自然美景的熏陶下,史蒂芬斯孤身一人,在风烛残年之际,在旅途中回忆人生,认识到自己过去是多么的“虚伪”,甚至迷失了自我,最后,在反思中重拾自我。

三、结语

石黑一雄擅长用回忆去寻找丢失的东西,将过去的回忆穿插于现实。史蒂芬斯一生都在服务于别人,却迷失了本真的自己,用家庭和感情换来所谓的事业是他人生之悲。通过短短六天的旅行,他亲身感受到外面世界的美好和温暖,在日暮时分,但终于他认清了自我,决定积极地面对今后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步朝霞.石黑一雄《长日留痕》中生命的悖谬性[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7).

[2]刘璐.隐喻性话语和“朝圣”叙事结构——论《长日留痕》的叙事特点[J].外语研究,2010(4).

[3]李骕.《长日留痕》中的怀旧情结及创伤书写[J].电影文学,2015(18).

[4]梅丽.从《长日留痕》看英国“二战”后的文化困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院报,2018(1).

[5][日]石黑一雄.长日留痕[M].冒国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6]吉兆荣.追忆与回归——解读石黑一雄小说《长日留痕》[J].盐城师范学院院报,2015(21).

[7]陈文娟,白雪芳.《长日留痕》的存在主义解读[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6(20).

[8]邓颖玲.论石黑一雄《长日留痕》的回忆叙事策略[J].外国文学研究,2016(4).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解读
论体育课教学质量的事与例
超越生死的爱恋
解读李渔《怜香伴》中的假凤虚凰
毛姆名篇《江之歌》的再解读
微情景教学法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个案解读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从文学空间视角解读吉尔曼的《黄色墙纸》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