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后言语吞咽功能障碍的综合康复治疗

2019-12-06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1期
关键词:球囊言语功能障碍

421001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中心,湖南 衡阳

脑卒中后并发症较多,其中言语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比较高,吞咽功能障碍将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对生活质量与生存期均造成严重的影响。通常采取辅助性言语训练、摄食-吞咽功能训练、电刺激、针刺等康复治疗,但临床疗效有限[1-2]。基于此,本次研究对比探讨综合康复治疗方案与常规康复治疗的效果,旨在对脑卒中后言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提供参考,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脑卒中后言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00例,均经头颅CT或MRI诊断确诊为脑卒中,并经吞咽功能测试与评估证实为言语吞咽功能障碍;根据康复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2~85岁,平均(66.2±3.4)岁。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2~84岁,平均(65.8±3.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即对器官与饮食功能的直接与间接训练:①刺激感觉器官:使用冰冻棉棒对软腭、舌根、咽后壁进行刺激,嘱咐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同时做好口腔的清洁。②主动进食训练:食物温度适宜为40~60℃,摄食时体位根据患者情况而定,可坐起进食者尽量坐起,避免发生吞咽反射,无法坐起者取半卧位,抬高躯干30°左右,头部前屈位,偏瘫侧使用垫枕。③患者进食后指导其进行反复几次空吞咽动作,让食物全部咽下,然后再进食;重度吞咽困难患者,经口进食太少无法满足机体所需时,可鼻饲饮食。④咀嚼肌、颊肌训练:反复进行空咀嚼、吹气、鼓气、磕牙、张颌与闭颌,10次为1组,每天3组以上。⑤言语训练:采用相关方法进行强化言语训练[3],唇舌运动较差,可先发音节“da、da,ba、ba,la、la”音节,然后配合口型变化发“ba、bo、da”等音转换唇舌训练,在发音准确的基础上提高音速和音量;声门关闭不全者,屏气后大声或者持 续 地 发 出 “ai、au、ca、oi、ui” 等音;舌骨上抬无力者,发“k、h、g,ka、ga”等音;软腭无力者,每天发“a”音累计100次以上。另外进行咳嗽训练、声带训练。⑵观察组采取综合康复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电刺激治疗、针刺治疗、球囊扩张术、布贴治疗等。①电刺激治疗:采用低频电刺激吞咽治疗设备,沿着正中线垂直排列电极,打开电源,同时或者交替增加2个通道振幅,患者忍受最大刺激强度为宜,保持该水平刺激,并行主动吞咽动作,每次刺激时间30 min,2次/d。②针刺治疗:采用项针与头针、舌针,取哑门、风池、项2~4夹脊穴、百会、廉泉、照海等为主穴,随症加减。③球囊扩张术:训练过程中将14号双腔气囊导管经鼻插入到环咽肌下方胸部食管部位,在X线透视下操作,确定气囊通过环咽肌后,注入6 mL温生理盐水,使球囊扩张,导管缓慢向外拉出,直到出现卡住或者无法拉动时提示失迟缓的环咽肌下缘位于此处,做好标记,然后抽出生理盐水2~3 mL,根据环咽肌的紧张程度,可让气囊拉出(有轻微阻力)即可。球囊拉出有落空感时,迅速抽出球囊生理盐水,避免窒息感,重复以上操作8~10遍。④KT布贴扎:下颌底部到甲状软骨处使用Y字形贴布基底固定在下颌底部,锚宽度为0.5 cm左右,患者仰头,尾端贴布在自然拉力下沿着舌骨两侧贴至甲状软骨两侧。若伴有一侧面肌萎缩,可采用两条Ⅰ字形布贴贴于笑肌与颧大肌处。上述两种贴布同时使用,1次/d,维持时间24 h左右。两组治疗均以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评价指标: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采用功能性经口进食量表(FOIS)对两组患者摄食功能进行评价,分为1~7级,评级越高,功能越好[4]。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OIS分级比较:两组治疗前FOI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FOIS分级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FOIS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言语吞咽功能训练有多种方法,临床上多采用基础训练、电刺激治疗、直接摄食训练、手术治疗等方法,各种方法均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并且康复效果存在差异。有研究指出,联合针刺治疗、电刺激治疗等康复方案,康复效果比单纯的基础训练更为有效。基于此,本次研究对50例脑卒中后言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手段,即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行电刺激治疗、针刺治疗、球囊扩张术、布贴治疗等综合方法,结果显示与另50例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患者相比,FOIS分级明显更优,吞咽功能恢复更好。所采用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以缓解脑卒中后神经元麻痹,促进神经元代谢功能的恢复,避免发生废用性肌肉萎缩,提高咀嚼肌等吞咽肌群力量,低频电刺激还可增加吞咽肌群区域的血氧循环,从而重建吞咽反射弧,恢复吞咽反射皮质控制功能,改善吞咽功能[2]。针刺治疗则通过建立侧支循环而改善病变部位的缺氧症状,从而恢复运动神经元功能[3],改善大脑皮层对皮质脑干束的调节,进而改善吞咽功能。KT布贴治疗脑干产生自然回缩力,当一端固定时,其余部分均朝着固定方向回缩,贴布此时对局部软组织给予单一方向的持续引导力量,起到引导筋膜作用,促进肌肉和放松肌肉并支持软组织,另外布贴治疗还可促进咽喉感觉的输入,激活更多的肌纤维细胞,促进吞咽动作完成。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OIS分级比较(n)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后言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康复效果,改善吞咽功能,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球囊言语功能障碍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球囊预扩张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微损伤的影响
COOK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效果观察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临床观察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