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对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2019-12-06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1期
关键词:尿流率双极电切术

410100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泌尿外科,湖南长沙

高危前列腺增生多发于老年群体,存在严重系统功能受损情况,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手术是治疗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方法,本文旨在分析双极等离子电切术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7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年龄61~79岁,平均(69.35±2.40)岁;病程2~6年,平均(3.22±0.43)年;合并疾病:糖尿病20例,高血压24例,慢性支气管炎10例。观察组年龄62~78岁,平均(69.43±2.51)岁;病程2~5年,平均(3.40±0.48)年;合并疾病:糖尿病22例,高血压25例,慢性支气管炎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经前列腺B超明确诊断为前列腺增生,以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②均无手术禁忌证。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泌尿系统感染者;②患有前列腺癌或者其他恶性肿瘤者;③存在血液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方法:①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取膀胱截石位,在下腹部中央位置作一个切口,从前列腺中叶开始切除至包膜,再将两侧的叶组织连同精阜两侧组织尖部进行切除,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多次冲洗,放置导尿管引流。②观察组采取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体位为膀胱截石位,行硬膜外麻醉,对双极等离子切割仪器的参数进行设置,外鞘、内鞘、电切功率、电凝功率分别为27 F、24 F、160 W、80 W,使用浓度为0.9%氯化钠溶液冲洗创面,明确手术范围,在监视器下将等离子电切镜缓慢插入至尿道,对膀胱、尿道、输尿管等情况进行观察,针对存在尿道狭窄的情况,切除狭窄部位后扩张尿道;对于存在尿路结石患者,先实施碎石处理后再进行手术;针对存在肿瘤情况,切除肿瘤后再进行手术治疗。从5点、7点两条标志沟开始切除,直至包膜,将中叶和侧叶增生组织切除,从12点切开另一条标志沟,分离前列腺,切除两侧叶和精阜,修复前列腺尖部和创面,进行止血处理。术后在体内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注水量为30 mL,在24 h内对膀胱进行持续冲洗。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n(%)]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水平情况。采用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价,轻度症状为0~7分,中度症状为8~19分,重度症状为20~35分。检测两组患者的剩余尿量,测定最大尿流率。

疗效判定标准[1]:①治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在治疗后消失,且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前列腺组织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在治疗后得到显著改善,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前列腺组织正常,但存在后遗症;③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7,P=0.011,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相关指标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最大尿流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及剩余尿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前列腺增生是常见泌尿科男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增生发生率随之增加[2]。前列腺增生是一种良性病变,发病早期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病程持续进展会出现尿路梗阻加重等情况。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其安全性较好,但治疗效果不理想,易反复发作,因此针对无手术禁忌证患者应首选外科手术治疗。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相关指标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相关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 IPSS评分(分) t P 最大尿流率(mL/s) t P 剩余尿量(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8.63±4.51 11.34±3.52 7.539 0.001 6.48±3.02 11.43±2.51 5.637 0.001 12.37±2.51观察组 18.67±4.52 7.50±2.18 13.168 0.001 6.51±3.07 16.22±2.75 10.536 0.001 6.32±1.19 t 0.037 5.487 - - 0.041 7.611 - - 12.885 P 0.971 0.001 - - 0.967 0.001 - - 0.001

与传统开放性手术进行比较,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具有微创、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特点,可使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症状得到改善[3],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双极等离子电切术作用机制为低温切割(40~70℃),可减少对周围组织损伤,采用双极回路动态等离子切割,不会影响患者心脏功能,具有较好止血效果,可较好的识别不同组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总之,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可较好改善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尿流率双极电切术
双极直觉模糊超图*
最大尿流率变化值在判断术后尿道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严重鼻出血的疗效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强生ENSEAL® G2 高级双极电刀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双极电凝止血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尿流率特点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后勃起功能比较
76例尿道狭窄患者自由尿流率曲线分析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在BPH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