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人格教育的忧思与期待

2019-12-05刘竑波

中国德育 2019年19期
关键词:人格德育艺术

培养人格高尚、心理健康和学业优秀的人才,应当成为新时代教育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全体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使命。人格教育,乃是重中之重,是各级教育不可或缺的目标和归宿,这是因为,它不仅关乎着每个人的未来,更关系着美好社会的构建。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早在100多年前,蔡元培先生就明确指出了教育与人格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教育事业的全部目的与过程,在于让儿童和青少年成长为一个“人”,养成其“人之为人的品格”。他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的演讲“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更把健全人格教育,明确分成德、智、体、美四育,指出了人格培养的学校路径。在心理学领域,人格研究也是长盛不衰的主题。所谓人格即个性,是一个人的“特定面具”,即每个人区别于他人较为统一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拥有健康人格,有助于个体实现不同人生阶段的核心自我,推而广之,社会上人格健康的职业人或合格公民各展其长、各尽其用,是奠定社会和谐有序、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但今天的中小学教育,在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方面并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堪忧。

一、中小学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校是教育的主体,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中小学阶段实施人格教育在学生人格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忽视人格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兹简要分析如下:

(一)作为人格教育基石的学校道德教育时间投入不足,内容单薄,方法有限

学校德育是人格教育的主要阵地和核心教学领域。在我国大德育的框架下,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等领域,其中,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保障和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石。但是,即使在小学阶段,德育课程的全部授课时间,也只占所有课程的2.87%—4.11%[1]。而且,相较于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法相当有限,很多学校既未把学校德育作为教育的道德目的去追求,也未把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个人品德教育作为重要的德育内容融入课程,而实施道德教育所必需的案例、讨论、体验、实践等授课方式,也很少在课堂中使用。“我讲你听”仍然是中小学德育课的常态,学生很难理解真实人性,也缺乏践行生活道德的机会,道德教育也因此失去了全方位涵育人格的日常生活和学校实践土壤。人格养成作为教育全程和德育领域的基础性目标,在目前的德育教学中还远未实现。

(二)人格教育缺乏家庭、社会支持

人格教育,仅有美好的理想是不够的,中小学生应当脚踏实地地学会独立生活、承担责任、尊重他人,并在各种磨砺中不断反思自我、相互学习,借此获得人格之完善和人生之圆满。但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宠溺有余、要求阙如,很多家长全方位包办学生生活,不多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贫家出富子”现象成为常态,青少年极度缺乏为自己选择人生与自我负责的能力。与此同时,中小学教育实行的是高难度、高强度、记忆式的教学,各级学校忙于应对激烈,甚至残酷的升学竞争,师生都难有余力去顾及看不见、摸不着的人格发展。而且,社会教育业已进入智能时代,青少年的网络技术远超成人,玩游戏、刷抖音、追网红……以网络为伴、把网红作为自己的榜样,成为一些青少年上学、补课之余的主要选择,学校的人格教育事实上已然成为“空中楼阁”“无源之水”,孤立无援。如下种种事件,折射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教育皆不可回避的问题,其中人格教育的明显缺席所导致的结果触目惊心:

多年前,卢刚枪杀导师、刘海洋硫酸泼熊、马加爵杀害同学、药家鑫残杀路人事件,曾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近年来,高校学生/毕业生的违法乱纪,甚至杀人事件,更是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于读书自然明理的基本共识。

2011年,留日学生为了讨要学费,在机场挥刀刺向接机母亲。

2017年,武汉某大学女博士出国参会,因迟到无法办理登机手续,不听劝告冲进值机柜台,还连续掌掴工作人员。同年,清华大学公开一份对11位学生的违纪处分决定,8名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名在职硕士研究生,分别受到了轻则警告、重则直接开除学籍的处分。其原因多种多样,有人无故离校、偷窃、打架;有人冒用学校名义在社会上参加活动;还有人宿舍留宿异性且毆打异性、在女卫生间偷窥、婚外情……

2018年,某小学教导处副主任为了等老公拦停高铁,中科院研究生残忍杀害为他接风的同学……

2019年,某博士高铁上占座还振振有辞,事后不思悔改,毫无羞耻感;北大高材生弑母案更是震惊全国、人神共愤……

尽管上述事件发生的具体事由不同,但仅用道德意识淡漠已经无法解释当事人的行为—显然,他们都极度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存在严重的人格偏差和心理问题。所有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之劣行,乃至暴行,让关心教育的人们唏嘘和质疑:难道我们千辛万苦的大中小学教育,只是为了教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些高学历低素质、有知识没品格,甚至丧失了基本道德感和人性底线的人又如何担当家国重任?更何以成为顶天立地的国家栋梁?这些反例也让我们明白:纸笔考试考不出、提不高某些人的道德水平和人格水准,学历和道德也未必成正比,一个丧失了基本人格和是非感的人,功课再好、学历再高,也无法为社会、他人及其人生带来正能量。

(三)中小学人格教育的格局过于狭窄

我国家长对孩子能否成才高度焦虑,他们有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从众心理,使得知识教学的起始年龄远早于入学(幼儿园)年龄,0—3岁的早教机构如火如荼,尽管很多打着专业、高端的旗号,但行的不过是赚钱之实。而学校教育的应试时间表也让人格教育根本排不上时间表,更缺少恰当的方法。

1.单调枯燥、居高临下的教学方法,无法打造丰富的教学格局,人格教育被极度边缘化

现在的孩子一进小学,高度抽象的学习立刻开始了,从小学生到高中生,几乎从早到晚坐在课桌边背诵、刷题,每天自由活动的时间极其有限。而一成不变、枯燥乏味的教法,也很难让学生爱上各门学科,学科教学中的人格教育几乎不见踪影。我们口口声声的“幼小衔接”其实是极其单向的—大部分小学简单化地希望幼儿园为他们提供所谓“合格”的、坐得住的学生。而根据笔者对于小学和幼儿园教学的观察和比较,发现事实恰恰相反,应该是小学老师向幼儿园老师学习教室环境的生动布置、丰富多彩的感官教育方法、艺体活动融入主课教学的课堂实践以及把教学内容有效地转译成儿童能够理解的语言的能力。

2.一刀切的“主课教学”,封闭了“教”的广阔视野与“学”的无限可能性

中小学人格教育应涵盖学生未来人生的方方面面。学校通过有意义的班集体生活和多元化的教学实践为学生奠定人生基础,实现人格培养目标。但是,我国中小学的所谓“主副课”之分,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了。学生的大部分在校学习被局限在有限的“主课”范畴,学习方式单一,对学生的记忆力要求非常高,但基于分析力、思辨力和探讨式的学习与考查相对少,这种做法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和“文革”之后教师不足、教材有限的条件下,有其存在的理由。但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各级学校的分科考试如果依然设定为面向过去而教、为考试而教,而且减少与升学考试无关的课程与教学,显然是极其片面,甚至高度有害的。与此同时,目前中小学与真实世界的距离相当遥远,也间接导致了人格培育的缺失:只顾纸笔学习和考试的我国学生,很少动手实践,很少做家务,自理能力低下,不能很好地独立生活,在进入大学或入职以后,会面临非常大的学习困境或人生困扰。

(四)考试压榨下的人格教育难有格调

1.目前中小学教学缺乏内在的精神追求,难以彰显教师个性

中小学教育侧重知识体系、强调狭隘的人际比较、以考试成绩作为目标,既不尊重和接受人际差异,也不追求深刻的思维品质,更难见百花齐放的辩论,教学缺乏能够影响学生未来人生的精神气质,也不具备思维指导功能。同时,在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下,教师的评价也受到影响,不少学校的教师评价也只用“成绩”这一把尺,每次考试都以成绩排行榜的形式制造紧张氛围,甚至据此判断师生教与学的全部成就,整个学校合作氛围缺少、人际关系高度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个性与爱好、人性中的温暖美好和教学中的幽默感,几乎没有发挥余地。教师教学势必难以展现出让人如沐春风、举重若轻的人生格调。

2.中小学艺术课程的非常狭窄,使得人格培养缺失土壤

人格涵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的人格成长既来自于直接的道德教育,也来自于美好校园环境的创设、广泛深入而持续的经典阅读、教师团队的言传身教、长期丰富的艺体教育的熏陶与涵养。但目前我国许多中小学缺乏有效的经典阅读指导,艺体教学也存在着门类单调、师资专业水准低、课时不能保障、缺少社会支持的问题。仅就中小学的艺术课程而言,我国的艺术门类①非常狭窄,音乐课加美术课已经是顶配,它们有限的课时还经常被挤占,即使有这两门课,绝大部分课堂教学还停留在知识课的常规教法和纸笔考试。音乐课也较少配上“音乐鉴赏”的聆听课程和乐器教学课程,更少直接组织学生去音乐厅欣赏各种音乐会,或由大部分学生参与音乐表演(如音乐剧、合唱队和学校自己培养的乐团),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会认为音乐课是种学习负担。美术教学方面,学生缺少领略生活中各种艺术之美的机会,学校很少开展博物馆教学,更少开设创意课程。

二、中小学培养健康人格的对策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健康人格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首要目标,中小学的人格教育势在必行,如下方面是重中之重:

(一)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格教育的唯一宗旨和重要目的,让德育更专业

立德树人在各级学校德育中,应被解读为我国大德育领域的四个具体德育任务,并贯穿于学校教育全程。其中,政治教育定位于公民教育,思想教育提供学生从道德认识到实践的内在动力,道德教育重在帮助学生理解并践行私德和公德,心理品质教育则应发挥学生发展指导的功能。同时,还必须辅以各科教师的学科德育。

在道德教育中,应有效解读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针对“友善、公正、诚信、自由”等基本伦理价值的内涵探讨。除了一般道德知识教学以外,教师应设计能关注生命质量、培育个人和群体善意、践行诚信、落实公平公正、提升学生道德思辨与行动能力的德育教学与活动方案,并把这些主题与社会、与人生、与未来职业的关系予以清晰的呈现。在中小学阶段,应明确树立“培养合格公民”的学校教育目标,致力于构建一个好的道德体系,即以公德为主而以私德为辅的系统[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会区分公德和私德,既能严格遵守公德,思考与习得未来的职业道德,又能在私德领域保持“慎独”,这样學生们才能在学校里和社会上守规则、知进退、明是非、讲道理。

(二)加强文科经典阅读指导,涵育学生的心灵,提升其人格境界

每个人的人格成长都需要“养料”,全世界前贤先哲和当代名家的作品,从哲学到文学、从科学到艺术、从生命关怀到职业选择等内容丰富有趣的书籍,是打开学生视野,开启学生兴趣,奠定其人生和职业基础的最佳养料。中小学应当切实办好图书馆(不应只是各科考试内容的资料库),选择好书为学生服务,在每个学段提供广泛丰富的必读和选读书目建议,并给予师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选择的权利,不仅共同阅读,而且探讨交流,学生才能在12年的中小学教育历程中,因阅读而涵养思想、丰富心灵,把知识转化为智慧,促进自我人格的健康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共进。

(三)强化和丰富艺体和技能类课程,真正做到五育并举、人格全面发展

中小学的艺术、体育和技能类课程,是打下健康人生基础的重要课程群,但目前学校对于这三类课程开设不足、师资不强、水平不高。仅以艺术课程为例,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在演讲“艺术究竟有什么用?”中说到,艺术能够培养我们的感性素质,提升感性智慧,美化我们的生活。经合组织(OECD)的一项学习研究表明,“多元艺术教育与学生的学科表现是正相关的”[3]。这个调研结果提示我们,加强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应该多管齐下,首先要丰富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门类,如音乐教育、视觉艺术教育、戏剧教育和舞蹈教育,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应当优先考虑丰富课程门类。如果目前艺术教师人数和专业水平有限,不妨借用专业人士的力量,聘请专职音乐工作者、视觉艺术家、戏剧和舞蹈工作者,来担纲中小学艺术教育指导者。同时,社会上的艺术教育场馆(尤其是各级各类博物馆)和各类演出,应该面向中小学生优惠开放,吸引并培育未来的艺术欣赏者,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涵育高尚人格,为学生打下幸福生活的艺术能力基础,养成拓展日常生活丰富程度的个人能力。总之,让德、智、体、美、劳五育成为中小学教育中势均力敌的五个角,学校人格教育才算是真正成立。

(四)中小学教师要不断提升个人素养与职业道德,成为学生的人格榜样

中小学教师与学生相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以朝夕相处的方式,引领学生的人格发展,这种影响,甚至超过家长的影响。因此,过程伦理和关系伦理构成了师生关系的本质,师生关系也通过日常教学,深刻地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学习质量和人格成长。今天的教师也许依然需要从古代教师文化中汲取营养。孔子作为中国人的“万世师表”,具备两个重要的教学特点。其一,因材施教。面对个性不同、修养有别、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弟子,他的教学对策变化多端,富于实效,值得当代教师学习和效仿。其二,“游于艺”。孔子是一位有着鲜明个性和高超工作技能的教师。孔子学堂的某次课堂讨论,曾让弟子们申明个人理想,但无论是当时的弟子还是今天熟读《论语》的我们,都对这位老师的选择万分不解—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看起来毫无励志色彩且相当自由散漫的志向?因为这种云淡风轻又志得意满的享受人生和学问的状态,恰恰是他自己的志向:像玩一样工作着,把每位学生都引导到其该去的位置,而且这种不拘一格的人生状态,恰恰是教育要追求的。

今天,如何准确评价教师的工作与付出,也将影响教师自身的人格健康和职业幸福感,构建更科学和全面的师德和教学评价标准,激励教师团队成为优秀人格的榜样群体,将是成就美好教育的重要指标。

培养人格高尚、心理健康和学业优秀的人才,应当成为新时代教育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全体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使命。人格教育,乃是重中之重,是各级教育不可或缺的目标和归宿,这是因为,它不仅关乎着每个人的未来,更关系着美好社会的构建。

注释:

①艺术门类包括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造型艺术(雕塑、绘画、摄影、书法),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表情艺术(音乐、舞蹈)。

参考文献:

[1][2]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91,99-100.

[3]维纳,戈德斯坦,兰克林.回归艺术本身—艺术教育的影响力[M].郑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52.

【刘竑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责任编辑︱孙格格

猜你喜欢

人格德育艺术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