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绘画透视的特点及其应用

2019-12-05杨坚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10期

杨坚

摘 要:文章首先對绘画透视学的由来及其焦点透视、色彩透视、隐没透视和散点透视四个种类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引出中国传统绘画透视观和形成原因,并以《清明上河园》《富春山居图》作为案例加以分析论证,最终研究出中国传统绘画透视的特点及其应用:以多元性来塑造不同构图方式;以灵活性来运用不同绘画视点;以自由组合来创造绘画中的多维空间。

关键词:中国传统绘画;绘画透视;散点透视

透视学在绘画上的应用由来已久,并形成了专门的学科——绘画透视学。绘画透视作为绘画艺术中的重要表现手段,在中西方的绘画艺术领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绘画发展时间漫长,虽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西方绘画透视的一些原理,但是传统的中国绘画仍然有其自身特点和应用范围。

想要正确认识中国传统绘画透视的特点及其应用,就要客观而全面地把握绘画透视学的内容,既要了解这门学科的由来,也要了解其内在的分类,在此基础上了解中国传统绘画透视观及其形成的原因,最终才能了解它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揭示中国传统绘画的创造规律,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处理理念和处理方式,从而深化我们的绘画理论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切实提高我们的绘画水平。[1]

一、绘画透视学简介

(一)绘画透视学的由来

不同的人在观察同一个物体的时候,往往会因为观察物体所在的方位和采取角度的不同而引起视觉反应上的差别,而透视学的基本原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蕴含在这种因观察方位和角度的不同而引起的视觉反应差别上。在绘画领域内,将这种透视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其中,往往能够在平面的画卷上产生立体效果,也就是说绘画的时候要在二维的平面上产生出三维的效果,经过漫长的发展以后,就逐渐形成了绘画中的透视学,也就是绘画透视学,而在绘画透视学这个学科中,往往又因为观察物象角度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绘画透视种类。

(二)绘画透视的种类

1.焦点透视

焦点透视指的是以人的眼睛为出发点,对眼睛看到范围内的物体慢慢向远处作垂直于画面的平行线,而这些平行线最终会聚焦在视平线上面的一点,从而在二维平面上产生出三维的立体空间效果。[1]焦点透视讲究写实性,是西方绘画中的核心,它在西方绘画中应用较广,且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们所见到的一些西方的名画大多都是采用焦点透视的绘画透视方法画出来的。

2.色彩透视

自然界中的物象在进入我们视线的时候都要穿过空气这个介质,而自然界中的物象往往自带色光,所以由于物理现象的效果,物象在到达人的视点中时往往会因为距离的远近而产生色彩的强弱变化。物象的色彩饱和度会随着物象和视点的距离增近而变高,且往往呈现出暖色调,而物象和视点的距离越远,其色彩饱和度就会下降,并呈现出冷色调。这种经由空气和雾气导致的物象在视觉上呈现出的色彩饱和度和色调变化就是我们所说的色彩透视,西方绘画中也大量运用了这种绘画透视方法。

3.隐没透视

隐没透视同样也是西方绘画中会经常用到的透视现象。和色彩透视强调自然物象由于距离导致的色彩饱和度的强弱变化不同,隐没透视主要指的是自然物象会因为和视点的距离远近而导致物象出现亮度的明暗和清晰度的强弱变化。也就是说,物象离我们的视点越远清晰度越低,亮度越低,距离越近清晰度则越高,亮度也越高。

4.散点透视

在焦点透视、色彩透视、隐没透视和散点透视这四种绘画透视种类中,散点透视是中国独有的绘画透视表现方法。散点透视,又被称为“活点法”,顾名思义,指的是在绘画时打破单个视域的局限,不断移动自己的视点,从而从多个视域中选取物象并将其融合到一个画面中来,所以作家在选取画面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自由性。

二、中国传统绘画透视观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中国传统的绘画透视往往以散点透视为中心透视,再辅以色彩透视和隐没透视,这种绘画透视观下作出来的画往往有着无尽的意味和情趣。如上文所说,散点透视是中国独有的绘画透视表现方法,且自古代就已经形成了这种散点透视的表现方法,而中国之所以会形成这种传统的散点绘画透视方法则主要和中国古人的文化观念有关。在传统的中国文化观念中,讲究“天人合一”,表现出中国古人对人和自然万物和谐统一、共生共存的思想追求。这种思想追求表现在绘画上就是追求画面的宏观、磅礴、统一和意象性。因此,中国古人在进行绘画时并不拘泥于局部画面的呈现,往往以纵览全局的视角摄取全局的画面融于一体,从而表现出对整个宏观画面的和谐统一呈现,再辅以色彩透视和隐没透视就增加了其意境之感。

三、中国传统绘画散点透视案例分析

(一)《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在中国传统绘画透视表现手法的画作中有着典型的代表作用。《清明上河图》把北宋的民俗风情浓缩融于一幅卷轴画中,张择端恰恰就是采用的散点透视的表现方法来达到这一效果。画家把古代汴京东郊虹桥的街道、城郭、桥梁、河流等不同视域中的物象全部融合到一个画面中,使这幅画承载了丰富的内容,可以说是以点带面地表现出了北宋时期的民俗风情。

(二)《富春山居图》

中国的传统绘画采取的大多是散点透视的表现手法,除了上面分析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也是典型的散点透视法。这幅长卷轴绘画将富春山起伏的山峦、平静无波的江水、苍茫葱郁的林木还有连绵的平岗全部都融于画面之中,境界开阔、画面壮观。而这种效果在其他的绘画透视方法中是绝对无法表现出来的,它将富春山数十里、不同视域的秀美景色全部都绘在一个画面上,这才得到了这个连贯的画象。

四、中国传统绘画透视的特点及具体应用

(一)以多元性来塑造不同构图方式

如前文所呈现的《清明上河图》和《富春山居图》这两个案例,中国绘画往往能够在一幅画卷上表现出内容丰富、范围广阔的事物,而这显然需要散点透视的方法,也是散点透视视点多元性的特点呈现。多元性特征除了能在画卷所包含的内容上体现,同时也可以从中国传统绘画的长卷和立轴两种绘画的构图方式来呈现。在长卷的横幅构图中,画家往往会在水平视线上移动自己的视点,在横向上环视自己的周围物象,从而将单个区域的物象组合得到一个连续的视域,最终形成一个有着多个视域的长卷构图,且画面能够体现出非常好的延展性。前文中我们分析的两个案例就是这种采用长卷画幅构图的例子证明。而立轴构图画卷,顾名思义,相对于长卷构图的水平移动视线,立轴构图则需要画家的视线在垂直方向上移动视点,从而观察不同高度的物象,便于将不同高度的物象收到同一幅画卷之中。[2]

(二)以靈活性来运用不同绘画视点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虽然一贯采用散点透视的绘画表现形式,但是画家在感受和观察客观世界及周围事物时,往往会根据自己所要画的对象来灵活把握和采用不同的视点。一方面,中国传统绘画以中国山水这些宏观的景象作为素材对象的,在对这些宏观物象进行绘画时,往往要用一种高视点来观察把握山川、河流、森林等景物的整体,力图表现出物象的宏大、雄伟磅礴之势。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绘画中,鸟兽虫鱼、梅兰竹菊这些细微的物象也都是画家们经常要表现的对象,在对这些相比较来说微小的物象进行绘画时,往往要采用低视点来观察局部,以方便近距离观察所画对象的细节。中国古代画家在画鸟兽虫鱼这些细小物象时,往往每一个细节都观察得非常精确,所以最后画出来的成画往往生动传神,常常能够做到以假乱真。无论是宏大物象的气势磅礴,还是细微物象的生动传神,都是画家根据散点透视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视点而达到的效果。

(三)以自由组合来创造绘画中的多维空间

不同于西方绘画艺术中对写实的强调,中国传统绘画创作注重写意,它虽然不以再现客观事物为目的,但却注重表现人对客观物象的感受和审美情趣,且在画卷中表达一定的意境。[3]而中国传统绘画的这种表现形式往往以其散点绘画透视的自由组合特点为基础。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在对物象的自由组合方式上一般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把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的物象进行组合。在这种组合方式中,如前文所说,画家往往在多个视域之间移动视线,打破视域之间的障碍,将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的多个视域中的物象组合在一起,表现在同一幅画卷上面,在画卷的平面上表现出立体的三维画面效果,比如我们前面所提的《清明上河园》和《富春山居图》。第二种是同时打破绘画视点在时间和地点上的双重障碍的散点透视的自由组合,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表现在同一幅画卷上,从而创造平面画卷上面的多维空间。我们比较熟知的《水浒传》的经典故事就在明代的木刻《水浒全传插图》中经由多维空间表现了出来。在这幅木刻画中,事件的情节作为画面变化的线索,事件的主题作为表现的中心,各个水浒英雄的人物形象经由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事物进行多重组合和相互穿插,最终形成了一幅画面宏大的立体组合画面效果,画面有着非常震撼的视觉效果,而这种效果显然是其他的绘画透视种类无法传达出来的。

五、结语

中国传统绘画透视以散点透视为主要表现形式,偶尔辅以色彩透视和隐没透视,在这种绘画透视的表现手法之下,中国传统绘画透视形成了以多元性来塑造不同构图方式、以灵活性来运用不同绘画视点、以自由组合来创造绘画中的多维空间的特点和应用范围,这些特点和应用范围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和中国人文文化因素有很大关系。中国思想和文化博大精深,绘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影响,认真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绘画透视理论,了解其特点及应用范围、创作过程,都是我们学习绘画的重要部分,对提高自身绘画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都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青女.中西绘画透视表现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4.

[2]乌明韫.中西方绘画透视效应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08-112.

[3]石杰洪.谈中国传统绘画透视的特点和运用[J].西江大学学报,1998(3):55-57.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