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学生自我决定能力,凸显传统节气劳育内涵

2019-12-05王海靖

学生导报·中职周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节气劳动笔者

王海靖

活动设计思路

劳动是作为自然人赖以生存的必要手段,特殊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正处于生涯发展与准备期,开始逐渐了解劳动的价值并对其未来的职业选择有较大影响。这不仅体现在实际劳动的行为之中,也体现在劳动意识的培养,劳动习惯的养成及迁移,成为特职校学生认识世界、融入世界、改造世界的诸多能力之一。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蕴含着丰富的劳动育人资源。在二十四节气活动过程中挖掘劳育内涵,针对特殊学生设计针对性的“诗——书——画——课——食”五位一体班级活动链模式。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增进及发展特殊学生的自我决定能力,促进学生劳动行为及意识的养成。具体流程如下所示:

实施过程及做法

(一)学诗化人:韵染见识和增强综合素质相结合

1.引导学生自我选择

除了《二十四节气歌》外,笔者还提供网络诗词学习资源,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古诗词中蕴含的劳动要素。很多同学对劳动的艰辛有了初步的认知。

2.激励学生相互促进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关于劳动的诗词兴趣提高了很多。学习完诗词之后相互交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得到激发的同时,也发现了劳动改变生活的真谛。

(二)习字润人:提升技能和增强自我涵养相结合

1.个性创生

笔者提供不同的书体让感兴趣的学生模仿练习。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用同质分享、异质互补的形式分组欣赏毛笔书写创作内容,富有个性化的创作和展示,提高了学生创造生成的能力。

2.阶梯共享

书法的创作、欣赏和创生过程提高了特殊学生审美情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和书写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团结共进的人文素养。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致敬劳动的过程。

(三)修画冶人:感悟熏陶和增强创新能力相结合

基于学生贴近自然、贴近生活、贴近特殊学生视觉发展优势的现实需求,笔者提供涂色和绘画相结合的方式,请学生进行节气方面的深入研习。

1.促进学生的创新力、主动力

涂色画让学生以视觉形式来色彩化节气,具化学生主观情感。能力弱的同学在其他同学帮助下体验了从选色、涂色到赏色一系列过程,提升了对节气理解、色彩鉴赏、颜色应用、细节关注能力。

2.提升学生的欣赏力与理解力

在笔者的支持下,班级同学创作了“立夏”的水墨画,勾画了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场景。这是学生基于农村老家生活经验对劳动的个性化视角展现。学生彼此欣赏习作的过程也即引领彼此进入内心世界,相互理解、认同的重要途径。

(四)研课养人:课程建设和增强劳动认知相结合

以上活动为实施“课”奠定了坚实基础。笔者把教育内容课程化、课程内容主题化,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意渗透劳动行为和劳动意识的培养。

1.教育内容课程化

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出发,辅之以相应视频讨论不同节气,让学生们不仅能看到、听到,还能学到,教学变得更扎实,活动变得更精彩。

2.课程内容主题化

笔者从节气中引入劳动这一主题,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提升“劳动伟大”的认知。以“班级的二十四节气”为讨论主题,结合班级环境建设,促进学生劳动认知自我提升。请学生推选在前期系列活动中“最美劳动者”,端正行为总结劳动要素,建立行为模式,以此提升班级劳动氛围。

(五)食礼待人:品味文化和增强待人礼仪相结合

節气蕴含了丰富的饮食文化,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学生才能熟悉食品安全和服务礼仪,融合职业素养教育。

1.饮食文化了解

笔者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烹饪专业知识寻找有代表性的节气食物。以“芒种”为例,同学们通过网络自主查找、分组讨论等方式,制作水果拼盘,商讨食品安全方法后再加工,确保食品安全。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提升了其食品安全意识。

2.服务礼仪入行

结合学生所学礼仪知识,我班进行了“服务礼仪大比拼”活动。在待人接物的模拟预演中,同学们了解了今后职业劳动的范围、性质和必备技能。同学们的职业运动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思  考

1.系统考量各项细节,发挥学生自我决定能力

在节气活动中,笔者围绕特殊学生自我决定能力发展,在诸如内容、时间等方面充分发挥学生自我决定作用。把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变为学生自我决定能力训练的情境。提升了学生应对复杂生活、学习问题的综合素养,加深了学生对劳动这一主题的认知。

2.逻辑安排专项工作,提升学生参与活动效率

在活动中,每项活动围绕“劳动”有逻辑顺序和前后联系,充分挖掘学生发展潜能,尽可能安排学生多参与,把已知、应知、想知和未知内容相连结,提高活动效率。

猜你喜欢

节气劳动笔者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