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襄城文庙历史格局演变的研究

2019-12-05张源清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20期
关键词:文庙

张源清

摘 要:襄城文庙是一座“庙学合一”的县级文庙。文庙现存文物建筑两座、遗址遗迹四处。作者通过研究有关历史文献资料,梳理出襄城文庙历史沿革演变过程,明确了明清时期襄城历史格局,分析襄城文庙对城市格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文庙;襄城;历史格局

1 襄城文庙概况

襄城文廟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始建于唐,屡经兴废,宋、金、元、明、清历代皆有建设、修缮。襄城文庙的格局遭到了严重破坏。现存奎壁、大成殿两座明代建筑,泮池遗址、棂星门基址、墙垣局部、奎井等四处遗址遗迹,周边保留有学前街、奎井巷等历史道路。

襄城县,设县时间不详,已知秦代已经设县。明清时期的襄城县属于河南府许州管辖。襄城古城至今保留有明清时期的城墙局部和十字街、换成街等主要历史街巷,城市格局和道路肌理较为清晰。

2 研究依据与文献资料

本文研究依据主要为襄城文庙现存文物与文献资料。

襄城文庙整体格局虽遭严重破坏,但现存奎壁、泮池遗址、棂星门基址、大成殿等文物建筑物保留了文庙中轴线,奎井、历史街巷能够反映文庙历史范围,现存文物能部分反映襄城文庙的历史格局。

关于襄城文庙的文献资料较为丰富。主要资料为明嘉靖三十年(1551)《襄城县志》、明万历《襄城县志》(约1619年)、清康熙《襄城县志》(清顺治八年刻康熙三十六年增刻雍正续增刻本)、清乾隆十一年(1746)《襄城县志》、民国二十五年(1936)《襄城县志》、1993年《襄城县志》碑文和郭晋秀散文《月牙池畔》。历代县志中图考、建置志、官师志、人物志、艺文志等文字记载是本文的研究基础。明嘉靖、万历和清康熙、乾隆年间县志留有学宫图,基本能反映襄城文庙当时格局。历代县志建置志中儒学或县学内容,能笼统反映襄城文庙演进历史。笔者梳理《官师志》中地方官员对文庙进行修缮的记载,增补历史沿革。梳理《艺文志》中碑文关于襄城文庙的建修碑文记载。由于大部分碑文未记述建修年代和成文时间,笔者梳理《官师志》《人物志》,从中考证碑文写作者或提及的修建官员生活或在任年代,增补完善襄城文庙历史沿革。

3 历史格局演进情况

3.1 历史格局演进过程

3.1.1 唐宋金元是襄城文庙格局的奠定期

襄城文庙始建于唐代,唐宋时期历史格局已不可考。唐代襄城文庙是否位于今址尚不明确。宋代襄城文庙已位于今址。主要依据为,清康熙年间襄城文庙仍保留有《八行八刑之碑》《大观圣作之碑》二碑。《八行八刑之碑》《大观圣作之碑》为宋徽宗赵佶所撰,诏令立于州府县学。可惜以上二碑今皆无存。

金初河南战乱,文庙被焚毁殆尽。金承安三年(1198)、金大安三年(1211)、金正大年间,多次重建、修缮襄城文庙,最晚至此时,襄城文庙已形成“庙学合一”的历史格局。主要建筑为礼殿、两庑、讲堂、斋房。金代,供奉圣贤像于墙壁之上。

元代有记载的修缮三次。至元二十三年至二十八年(1286—1291)立儒学讲堂、创学宫大成殿和棂星门;元延祐四年至六年(1317—1319)建儒学讲堂、立修学牌林。元延祐年间《襄城县学记》记载:“以讲堂库陋将压……谋撤新之,崇大于旧。初黉序构而西阙,遂筑于西,以堂遗材足之。于是堂序。”由此推断,延祐年间,襄城文庙的基本格局为“左庙右学”。元(年代不详),监县马里古思等,建学庙两庑(七楹)、为屋三楹于讲堂之东。

元代,襄城文庙主要建筑有棂星门、大成殿、两庑、讲堂,讲堂东有屋三楹、立修学牌林。元代,供奉圣贤塑像。

3.1.2 明代是襄城文庙历史格局的形成期

明代,襄城文庙有记载的重修、修缮达十六次。其中较为重要的有明洪武、嘉靖、万历、天启年间的数次修缮。

明洪武二年(1369),“诏令郡县立学校”,襄城文庙在元代基础上得到大规模修缮。明宣德、正统、景泰年间,多次修缮文庙。此时襄城文庙仍供奉圣贤塑像。

嘉靖年间,多次重修文庙,重修大成殿、明伦堂等,新建泮池(内泮池)、石桥、墨香井,引井水于泮池,修整学街东西牌坊。明嘉靖年间,撤塑像,改为供奉木主。此时,襄城文庙以棂星门、大成殿、明伦堂、训导宅为主要轴线,形成了“前庙后学”的格局。

万历年间至明末,襄城文庙现有格局形成,主要建筑全部出现,儒学地基已有明确记载。万历十三年,知县王承统“因学宫科第久乏”,出于振兴文运的目的,移泮池(外泮池)于大门外,在泮池以南兴建奎壁(即现今的奎壁),在壁南拓一区为杏坛,开东街(今利民北街)以透奎井之气。

万历十七年(1589),创建尊经阁。天启四年(1622)建文昌阁。至此,襄城文庙现有格局的主要建筑已全部出现。

明代襄城文庙主要建筑有奎壁、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及两庑、三贤祠、敬一亭、明伦堂、教谕宅、克己复礼斋、训导宅、射圃等。

3.1.3 清代是襄城文庙格局的延续期

顺治至道光年间,襄城文庙有记载的重修、修缮有十二次。其中,康熙二十四年、雍正八年、顺治初年,知县佟昌年重修文庙:康熙二十四年(1685),重修文庙,修杏坛、牌楼两座、棂星门、石牌坊两座,建尊经阁、名宦祠、乡贤祠;清雍正八年(1930),修圣殿、两庑、棂星门、礼门、明伦堂、克己复礼二斋、尊经阁、墙垣、甬道、泮池、库房、斋所,文庙和儒学得到整体修缮。

3.1.4 民国以后是襄城文庙格局的衰落和维持期

民国时期是襄城文庙格局的破坏期。民国初年,襄城文庙尚有释奠之仪,文庙大部分建筑犹在。民国元年,部分建筑、神位遭到焚毁。至民国十八年冬,襄城文庙遭受兵焚,绝大部分建筑毁灭。民国后期,襄城文庙保留的文物建筑有奎壁、大成殿、外泮池、文昌阁。民国,襄城文庙由女子师范管理使用,修建教学用房。

新中国成立初期,文昌阁基址尚在,1952年文昌阁基址拆除,襄城文庙东西路修建民居、教学用房。1963年,襄城文庙成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建筑仅存奎壁、大成殿。

3.2 主要建筑变迁

3.2.1 大成殿

襄城文庙现存大成殿五间。大成殿于金大安、金正大、元至元年间多次重建。现存大成殿是正统年间在元代大成殿基础上重建的。嘉靖四十三年(1564)、康熙三十六年(1698)、雍正八年,修缮大成殿。

3.2.2 大成殿两庑

今已不存。大成殿两庑金正大年间、元代(年代不详)、明正统年间三次重建。元、明时期两庑各为七间,清顺治年间,重建两庑,改为三间。清雍正八年(1930),修缮。清乾隆、民国时期襄城县志,皆述两庑为七间,不知何时重建。民国时期,记述不详,根据散文《月牙池畔》推断,民国后期两庑可能尚存。

3.2.3 明伦堂

今已无存。金承安三年(1198)、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元延祐四年至六年(1316—1319),创立儒学讲堂,是明清明伦堂的前身。明景泰年间,重建。明嘉靖年间重建,推断当时的明伦堂规模为三间。清康熙三十六年扩建后,规模为五间。自雍正年间修缮后,明伦堂再未进行过修缮。道光十八年大修。民国十八年,明伦堂毁于兵焚。

3.2.4 尊经阁

今已无存。明万历十七年(1589),创建尊经阁;约万历四十七年(1619),修缮;清雍正八年(1930),原址重建尊经阁,规模为三间;民国十八年,尊经阁毁于兵焚。

尊经阁后原有深坑,为襄城文庙的“学脉”,今已不存。

3.2.5 棂星门

现存基址三间。至元二十八年(1291),筑外墙垣立重门;清康熙三十年(1691),修缮;清雍正八年(1930),修缮。破坏时间不详,基址上现存占压建筑为民国风格。

3.2.6 泮池

地表无存。襄城文庙历史上曾有内外两个泮池。明嘉靖二十八年(1559)建泮池(内)、石桥,凿墨香井,引井水于泮池。明万历十三年(1585),移泮池(外)于棂星门以南,原泮池可能同时被填埋。清雍正八年(1930),修缮。民国时期,泮池(外)尚存,具体破坏时间不详。21世纪初,施工时发现泮池(外)地下遗迹,后回填。

3.2.7 奎壁

奎壁保存较好,位于今利民北街之南。襄城文庙历史上曾有两个奎壁。故奎壁位于文庙东侧,建设时间不详,始见于明嘉靖《襄城县志》学宫图。明万历十三年(1585),因开辟文庙东侧道路,拆除故奎壁,在棂星门以南建奎壁(即现今的奎壁)。万历四十四年,在故奎壁位置筑墙,嵌故奎壁字。天启四年,建文昌阁时,墙毁。崇祯年间重建故奎壁,具体损毁时间不详。清康熙《襄城县志》薛功图中已无故奎壁。

3.2.8 文昌阁

今已无存。位于今利民北街与利民西街的交叉路口。明天启四年(1622),始建文昌阁;清雍正三年(1752),重修;民国时期,已坍圮;1955年,拆除基址。

4 明清襄城文廟历史格局分析

4.1 “前庙后学”的基本格局

明清时期是襄城文庙历史格局的形成和延续期。明嘉靖时期,襄城文庙已形成了“前庙后学”的基本格局。明万历十三年,知县王承统开辟学东街,拆除了故奎壁。在文庙棂星门外选址另建奎壁,将泮池由棂星门之南迁至棂星门之北,扩大了襄城文庙的前导空间,未影响“前庙后学”的基本格局。

明清时期的襄城文庙,以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为主要空间轴线。主要空间轴线上,棂星门以南为前导空间。以大成殿为核心是襄城文庙祭祀空间,以明伦堂为核心是县学教学空间。中轴线两侧有附属空间轴线。庙左侧有儒学入口,左侧轴线初为教学空间,明万历以后改为祭祀空间。庙右轴线为射圃,作为教学空间延续至清末。

4.2 层层递进的空间转换形式

明清时期,与襄城文庙有关的坊有6个。它们与襄城文庙的门组成了层层递进的空间转换形式。

十字街为襄城古城的主干道。文庙南有学前街,文庙东有奎井巷。“儒林坊”位于襄城西街与奎井巷的交汇点。“育贤坊”位于襄城北街与庙前街的交汇点,“以识其向学之路”①。“儒林坊”和“育贤坊”是城市空间向文庙区域空间转换的节点。

学前街东有“德配天地”坊、西为“冠道古今”坊,“标于左右通衢”②。“德配天地”坊、“冠道古今”坊是进入文庙区域空间的节点。

棂星门两侧,“闲其出入者”,东有“杏林春色”坊、西为“桂苑秋香”坊。“杏林春色”坊、“桂苑秋香”坊是文庙与庙外生活空间转换的节点。

棂星门与大成门标志着进入了文庙的祭祀空间,突出了文庙的神圣感。儒学入口与礼门标志着进入了教学空间,营造了潜心向学的氛围。关于襄城文庙,散文《月牙池畔》记述道:“真正让人觉得庄严肃穆,使你必须毕恭毕敬;不敢飞扬浮躁。在自知渺小之余,自然要专心向学。”

文庙与城市之间层层递进的空间转换形式,逐步增强了襄城文庙的神圣感与领域感。

5 襄城文庙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5.1 圣域与市井并存的区域空间

明嘉靖《襄城县志》:“设新街令民居环卫学宫,每月二四七九日前后环学开集。”据清乾隆《襄城县志·卷之四》“官绩”,知县王承统为祝祷文运“于学宫东开街以透奎井之气”。襄城文庙对区域空间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文庙与民居交融、圣域与市井并存的区域空间格局。

5.2 双十字街的城市道路肌理

“设新街令民居环卫学宫”形成的学前街,因祝祷文运需要形成的奎井巷,形成了襄城古城第二个十字街,是襄城古城的城市副轴线。襄城古城十字街与文庙十字街是城市道路肌理的主要元素。

5.3 文庙、文昌阁、奎门、文峰塔的城市景观带

明天启年间《文昌阁记》记载:“为佐风气,于学宫左建魁楼一座。”“天启四年阅三年余,始落成。”

清乾隆《襄城县志·卷之二》载:“因学宫又于西南特建一门,以纳秀气。”

据《襄城首山文笔峰记》记载,为弥补学宫相对的首山缺乏文笔峰的风水缺陷,“建塔于是山巅”。

为祝祷文运,兴建了文昌阁、开辟城门、修建文峰塔,组成新的城市景观带,影响了襄城古城的历史格局。

6 结语

笔者通过研究有关历史文献资料,梳理出襄城文庙历史沿革演变过程,明确了明清时期襄城历史格局,并分析文庙格局特点和对城市的影响。襄城文庙规模宏大、建置完善,是我国文庙县级文庙的杰出代表。襄城文庙格局演进反映了我国县级文庙的发展变迁,也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变革、精神追求。受实际需要和祝祷文运双重作用影响,产生了新的城市道路和地标性建筑,进而影响城市格局和景观,体现了文庙在城市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笔者也希望通过本文,为襄城文庙的保护和展示提供依据,为专业研究文庙的建筑历史学者提供一定的研究素材。

猜你喜欢

文庙
让传统文化连接现代生活:陕西文庙发展的创新实践
平远雨夜
祈求
文庙开笔大典
府文庙:走下神坛,走进民间
清代中前期辽宁文庙与满族汉文化“认同”
关于重点保护和重建文庙的建议
襄城照壁艺术的探究
文庙学:一门值得深入探究的新兴“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