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连城四堡客家锡器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问题探析

2019-12-05张仙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20期
关键词:保护

张仙玉

摘 要:福建连城四堡,是我国古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是客家有名的打锡之乡。福建连城四堡客家锡器制作技艺是颇具工艺特色的民间手艺,是客家文化的载体,具有保护的意义。随社会发展变化,锡器制作技艺面临传承危机。福建连城四堡客家锡器制作技艺要进行生产性保护,主要举措有坚守底线与自主创新、实施品牌战略、推进产业融合等。

关键词:四堡;锡器;制作技艺;保护

1 连城四堡客家锡器制作技艺是颇具工艺特色的民间手艺

“四堡”作为地名由来很久,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四堡”专指今天连城县的四堡镇,广义的四堡则指连城、清流、宁化和长汀四县交界处语言、文化相近的地区。现存的连城四堡客家锡器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连城县四堡镇雾阁、马屋、双泉、上枧各村。

据相关资料记载,连城四堡客家锡器制作技艺是从浙江引入的。明代,长汀县四堡里的留坑村有位聪明英俊的小伙子,娶了一位苏州女子为妻。女方之父是有名的打锡师。其女于归时,送与一堂锡器(酒壶、茶壶、油壶、腊壶、烛台、灯光等8件)做嫁妆。这些赏心悦目、高雅堂皇的锡器,既是家庭实用品,又是工艺欣赏品,可作传家之宝,很受村民青睐。一些有钱人家纷纷来到小伙子家拜托定制。小伙子经常为乡村伯叔、亲戚朋友到苏州购买锡器,后来萌发学这门手艺、为当地人服务的想法。经过妻子再三求情,岳父方才答应传授。小伙子学成独门手艺回乡后,在家乡开了打锡店,生意十分兴隆。小伙子把打锡手艺一代传一代,一个传一个的在留坑村传开。全村80﹪以上的男子都会打锡,打锡师傅遍布全四堡,打锡工艺逐渐名传四方[1]。

连城四堡客家锡器制作技艺至明清时期进入鼎盛阶段。有此技艺的民间艺人曾遍布四堡各个村落,他们的足迹踏遍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份。这里历代能工巧匠层出不穷,他们的故事至今在坊间流传。明万历年间,皇帝御诏天下能工巧匠,进京为皇宫打造锡器。上枧打锡师吴一龙应召上京。他打制的锡龙不仅栩栩如生,而且能在水面上下翻腾,有翻江倒海之态,叱咤风云之姿。皇上龙颜大悦,赞叹道:“真乃状元之才也。”清乾隆年间,留坑打锡师打制的仙鹤烛台,能迎风展翅,他因此获得“仙鹤神师”称号[2]。

2 连城四堡客家锡器制作技艺保护的意义

连城四堡客家锡器制作技艺是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是客家文化的载体,它以活态呈现,发挥多方面作用。

首先,连城四堡客家锡器制作技艺具有突出的实用价值。它源于老百姓日常的生活需求。锡具有杀菌、净化、保湿、保温等功能,民间流传锡器能够“盛水水清甜,储茶色不变,盛酒酒醇香,插花花长久”。连城四堡客家锡器以家庭实用品为主。在过去的农村,老百姓用锡制酒壶温酒、锡制酒壶盛酒、锡制茶壶储茶、锡制油壶装油、锡制腊壶储存干货,冬天里用锡制暖壶暖被窝。常用的还有锡制脸盆、锡制油灯、锡制香炉、锡制观音、锡制财神等,甚至有一种功能独特的捕蚊器。

其次,连城四堡客家锡器制作技艺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连城四堡是客家人聚居地。客家先祖在南迁与开基创业的路上,历尽艰辛。因此,客家人追求吉祥平安的愿望非常强烈。麒麟、凤凰、龟、龙、仙鹤、孔雀、喜鹊梅花组合、莲花鲤鱼组合等,寓意吉祥如意、驱邪纳福的动植物形象是重要雕刻题材。连城四堡客家锡器图案也不例外,通常有龙、凤、麒麟、仙鹤、孔雀等珍禽异兽,锡器名称也直接叫“龙凤壶”“宝鹤壶”等。这些带有浓郁乡土气息与客家传统文化特色的锡器,给了我们民族的记忆与乡村生活的念想。小时候谁家没有几件这样的老物件?

最后,连城四堡客家锡器制作技艺具有可贵的学术研究价值。以前,锡器是四堡人家庭财富的象征,一贯有嫁女送锡器陪嫁的习俗,陪嫁的锡器多则一堂(八件),少则半堂(四件)。这种习俗何时开始流行?全国其他锡器盛行的地方是否有此习俗?这都有待考证。据说连城四堡客家锡器制作技艺从杭州传入,连城四堡雕版印刷技艺起源也有杭州起源说,这两者对研究客家文化的形成有学术价值。据悉,历史上的四堡打锡匠足迹遍布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地,并在许多城市乡间都设有专门打锡店。据统计,清代中叶四堡地区有打锡人达500多人。这对研究古代连城四堡的经济与人口外迁也有重要学术价值。

3 连城四堡客家锡器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之思考

随社会发展变化,连城四堡客家锡器的消费者较之前减少很多,锡器制作技艺面临传承危机。要让连城四堡客家锡器制作技艺后继有人,生产性保护是有效的举措。

首先,坚守底线与自主创新。手工技艺体现了非遗项目的独特性。坚守手工制作特色是生产性保护的底线。非遗专家一致强调,一定要守住传统技艺和手工制作的底线。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刘魁立说:“民族性格、传统文化、制作者的个人文化创造和情感投入,最终会物化到成品中。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仿品、看到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就觉得完全不是那么回事。[3]”他还举例全国四大名绣地域文化的特色越来越弱,是因为工艺符号日益代替了地域文化的特色。工业化批量生产产品可能可以一时挤占市场,但更可能造成非遗项目品牌的失去。原因在,非遗项目制作工艺一旦被现代化机械化工艺所取代,就完全丧失它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原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马胜德特别指出,非遗中生产性产品的自身品质也需提高,不能老出一些粗放型的,除了要保持传统的核心技艺和工艺流程外,还要引入一些现代的设计理念[4]。这告诉我们,生产性保护重在创新。打锡名匠、省级传承人马恩明已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他抓准冠豸山山形特征与山名中“豸”象征的精神意义,创作出旅游商品——獬豸锡壶,很受游客喜爱。他改进的锡器作品狮子六角香炉也充分体现了创新精神。但创新力度还需加大。笔者认为,在作品的设计理念上,可以融入连城地域特色与客家族群精神。这样,冠豸山、梅花山及名镇、名村各处的秀丽风光、芷溪宗祠、培田民居、客家耕读场景、雕版印刷场景、游大龙、走古事情景都可出现在锡器作品中。在作品类型上,可添加纪念性质、观赏性质的盘、碗、花瓶、酒杯、笔筒、药材容器等。在作品雕刻手法上,秉承祖传技艺的同时,可将圆雕、浮雕、镂空雕、平雕融会贯通。还可在材质上尝试加入白瓷、黄瓷、青瓷、红瓷,让作品色泽更丰富,更富有精致美感。

其次,实施品牌战略。连城四堡客家锡器虽然工艺精湛,质量上乘,但品牌意识较薄弱,产品附加值不高。笔者认为,要积极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力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要加强区域品牌的策划、设计与包装,积极申报省级以上驰名商标、著名商标。要保护知识产权,有关部门要严厉查处假冒侵权行为。目前有的商场打着“四堡锡器”的名号在销售非连城四堡本土艺人制作的产品,对连城四堡客家锡器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是不利的。

最后,推进产业融合。如今提倡文化旅游,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四堡锡器与旅游业间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技艺精湛的四堡打锡艺人对打锡这一非遗项目的展演,就是文化旅游的亮丽风景,能吸引外来游客。游客流量大的景点,能提高连城四堡客家锡器制作技艺的知名度。建议锡器制作技艺传承人与旅行社合作,结合四堡雕版印刷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开辟雕版与锡器制作技艺旅游专线,推进旅游观光、旅游购物。还要让连城四堡客家锡器进入各大景区、博物馆。要充分利用连城的大型民俗节庆活动之机,开展连城四堡客家锡器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宣传展示活动。通过这些举措,实现该产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4 结语

生产性保护是连城四堡客家锡器制作技艺最具活力的保护方式。我们呼吁,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履行好相应职责,锡器制作技艺传承人明确自己的责任,共同努力,使福建连城四堡客家锡器制作技艺得到更好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獻

[1]福建省清流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清流文史资料第十七辑清流民俗风情[M].三明:福建省清流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2003.

[2]罗薛平.连城文史资料:第三十九辑[M].三明:连城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2012.

[3]韩冰.“非遗”生产性保护之路[J].瞭望,2012(8).

[4]应妮.专家:非遗生产性保护要守住传统技艺和制作底线[EB/OL].[2012-02-11].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2-11/3661146.shtml.

猜你喜欢

保护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洛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