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物价值的实现及文物保护发展计划的研究

2019-12-05段雅君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20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文物

段雅君

摘 要:主要研究文物价值的实现以及文物保护发展计划,分析文物的价值属性以及文物保护工作的内涵与发展,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文物价值的实现以及文物保护发展计划工作的开展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文物价值;文物保护;文物

十九大以来,文化复兴上升到了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文物保护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时期文物保护工作需要在协调好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之间矛盾的同时,进一步发掘其文化属性,坚定文化自信,为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深厚的历史底蕴。

1 文物价值和文物保护

1.1 文物的价值

1.1.1 文物的绝对价值

文物的绝对价值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三个方面。文物历史价值体现历史、社会、政治、文献学等多个方面。文物在历史信息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2000年出台的《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认为,文物是因为重要历史事件建立的,反映历史实际的古代事物,能够直接反映当时事件和人物活动,是某一历史阶段时期生活、文化、风俗、社会方式的反映,可以用于对历史文献的补充、纠正或证实,且具有年代类型的特殊性与稀少性。文物普遍携带各种丰富的历史信息,随着时代变迁,历史越来越久远,文物的历史价值将会越来越高。任何古代事物,只要其承载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信息,都可以被审定为文物。文物还拥有特殊的艺术价值,并体现在建筑艺术、景观艺术、造型艺术、表现手法以及艺术创意等多个方面。并且一些文物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也有一定启发作用,在建筑材料、城市规划、景观营造等现代科学领域都有其特殊的科学价值。

1.1.2 文物的相对价值

文物的相对价值主要是指文物的社会和经济学价值。文物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历史延续、历史归属感、意识形态以及地域精神等方面。文物的社会价值是近些年文物保护新理念所强调的价值属性,认为文物在文化认同方面具有其他历史载体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功能。我国为了进一步凸显文化自信,应该积极寻求民族进程的文化落脚点,而丰富的文物以及建筑遗产就是极为珍贵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感的源泉。文物同样也具有经济属性,拥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体现在实用功能和旅游开发等方面。文物本身是一种极为珍贵的旅游资源,给国家和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建设增添了历史人文的韵味和内涵。而且文物具有文明古迹特殊的地区社会价值效应,能够提高地区知名度,为当地带来更多的经济发展机会,能够有效带动当地旅游、酒店、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1.2 文物保护

14世纪,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运动给整个欧洲的文化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希腊、罗马古典艺术复兴,古代艺术、建筑艺术欣赏成了当时的风尚。1764年,约翰·温克曼在其著作《古代艺术史》中首次对西方古代艺术风格的流派起源、发展以及演变进行了归纳总结。约翰·温克曼对古典希腊艺术极为推崇,认为古典希腊艺术是人类永恒的财富,其艺术价值是后世永远无法企及的奇迹。温克曼关于古典希腊艺术,尤其是对古典建筑艺术的高度评价,是后世古代建筑保护意识的开端。19世纪之后,欧洲各国的知识阶层开始致力于文物保护工作,产生了法国的风格复原、英国的历史保真和意大利的文獻保护三种文物保护流派和理论。

1.3 文物保护科学

文物保护工作最早在19世纪的欧洲出现,文物保护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也开始于19世纪上半叶,在长达一百年的发展之后,到20世纪后半叶,终于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在此之前,文物保护工作一直局限在文物建筑保护的范畴。经过将近两百年的工作实践和理论讨论之后,在1964年,ICOM(ICOMOS的早期机构)通过了《威尼斯宪章》,标志着文物建筑保护系统理论的发展成熟,《宪章》的第一节写道:“文物保护的责任是把文物的原真性传递给后代。”这一小节的内容可以说是全球文物建筑保护工作的共同纲领。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欧洲文物元年”的主题年活动中把《威尼斯宪章》的纲领推广到全球,使《威尼斯宪章》成了文物建筑保护的权威纲领性文件。

2 文物价值的实现与文物保护发展计划

2.1 文物价值的实现

2.1.1 文物本体保护

我国文物建筑本体保护工作形势严峻,大部分文物古迹历史悠久、饱经风霜,经历过多次修复和破坏,建筑原貌保存情况一般,损毁严重。而且我国的古代建筑大部分都是木质结构,材料自身的耐久性差,容易腐蚀老化和破坏,维修工作难度较大,修缮周期比较短,一般每20~50年就需要修缮一次,文物修复工作压力非常大。因此,文物保护规划工作需要考虑到文物自身的特殊情况和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现状,对文物面临的破坏因素进行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制订科学合理的文物保护方案,有效预防水、火、地震等自然灾害,制订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文物建筑群岩土施工和防灾专项工程建设施工方案设计需要对施工建设可能给文物造成的破坏和扰动进行全面分析,施工方案需要明确标注施工对文物本体扰动的情况,精确测量工程体量,分期施工,减少对文物本体的破坏。

2.1.2 文化活动的开发开展

没有文化活动,脱离了人的文物是死的,是没有生机的断壁残垣。十九大以来,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建设上升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体现,文化自信的形成是文化复兴的前提,而坚定文化自信,则需要在各种文化活动中感受国家厚重的历史积淀和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文化风貌。文物是人类历史实践活动的结晶,具有传承和发扬的特殊文化价值,是建立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保护文物不仅仅是保护死的历史文物,更是保护活着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积极开发和发展基于历史文物的文化活动,能够进一步拉近人和历史、民族、文化之间的距离,更好地激活和发扬文物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文物保护部门需要保护文物所在地的特殊传统文化环境,利用历史地段的低租金为低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的活动提供一个展示和留存的空间,更好地开发商业和资本摒弃的低回报社会功能,从而进一步完善文化活动依赖的基础服务。

2.2 文物保护发展计划

2.2.1 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

文物有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两种,不可移动文物以建筑和地面构筑物为主,是人类历史实践遗留下来的历史、艺术和建筑遗产,大部分都是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特殊的文化气质,是国家旅游资源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文物资源的开发虽然给当地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但是旅游业也给文物保护工作增加了难度。一般来说,不可移动文物不能随意开发,避免旅游或者其他经济活动给文物造成破坏。但是与此同时,文物的经济属性也应该得到充分的开发,应该为当地经济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服务,这就形成了开发利用与和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当地的旅游主管部门和文物保护部门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协作,实现经济建设和文物保护之间的均衡,对文物的经济属性和旅游价值进行适度的开发。

2.2.2 文化价值的开发

十九大重新定位了社会主要矛盾,今后的文物保护工作需要从坚定文化自信的角度,对文物的文化属性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深化,协调好文物保护工作保护、研究、开发、文化继承和发扬等方面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处理好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矛盾,同时更充分地发掘文物的文化属性,为国家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提供丰富的文化土壤。文物保护规划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文物文化价值发扬和保护的研究,寻求更加接地气的文化宣传途径,开展展览、展会、文化主题月、网络电视节目等多種文化宣传活动,保护文物其他价值的同时,更好地开发其文化价值。在保护文物的同时,也要保护文物周围的文化元素,最大程度保留历史文物原有的场所和设施。对于建筑性文物,可以尝试开发其再利用价值,依托文物建筑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更好地弘扬文化自信。

3 结束语

综上,新时期文物保护工作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在均衡文物的保护、开发、研究活动的同时,进一步发掘文物的文化价值,正视文物的特殊价值,有效保护文物的完整性和本真性,更好地为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黄建丽.探讨博物馆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措施[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4).

[2]洪梅.实现文物社会价值及文物保护规划的重要性分析[J].山西青年,2017(8).

[3]王小玲.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及其在提高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的价值[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8).

[4]李学嘉,邹伟华,邹芙都.论习近平的文物保护与利用思想[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1).

[5]郭旃.文化遗产的作用、效应和价值——文物保护工作中的热点话题[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8(4).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文物
文物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研究
新时期文物保护项目管理的创新思路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Museum Honors History and Culture of Lin’an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浅议文物保护和文物保护意识之间的关系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文物失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