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薇及其混伪品的鉴别

2019-12-05洪稳稳杨青山周建理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紫花伪品木质部

洪稳稳,杨青山,周建理,2

(1.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2.国家中药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徽 亳州 236800)

白薇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的功效[1]。本品来源于萝藦科植物白薇CynanchumatratumBunge 或蔓生白薇 CynanchumversicolorBunge的干燥根和根茎[2]。除上述两种外,尚发现4科20种植物的根及根茎在全国不同地区作为白薇入药。笔者经调查发现,市场上白薇药材主要来源为萝藦科植物白薇CynanchumatratumBunge的干燥根及根茎,且存在伪品混用的现象。经安徽中医药大学周建理教授鉴定,伪品主要为白薇同属植物老瓜头和紫花合掌消的干燥根及根茎,其中老瓜头冒充白薇的情况最为普遍。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笔者收集了白薇、老瓜头、紫花合掌消的原植物并加工成药材,对其进行真伪鉴别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材料 白薇 CynanchumatratumBunge的样品采自于贵州省贵阳市;老瓜头 CynanchummongolicumHemsl.的样品来自于安徽中医药大学微性状实验室;紫花合掌消Cynanchumamplexicaulevar.castaneumMakino的样品由湖南陈仕恒老师鉴定并提供,采自于湖南省醴陵市官庄镇。以上样品均经安徽中医药大学周教理教授和杨青山老师鉴定,分别为白薇、老瓜头、紫花合掌消。

1.2 仪器与试剂 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Optec奥特光学SZ780)、金相显微镜(MT500型):重庆奥特光学仪器有限公司;佳能80D相机;10%水合氯醛(称取 10 g 水合氯醛,加适量水溶解之后倒入20 mL稀甘油,用水定容至100 mL)。

2 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鉴定

2.1.1 白薇 根状茎细小,略呈结节状。上面具有圆形凹陷的茎痕。下面及两侧簇生多数大小较均匀的细长根,根呈圆柱形,表面土黄色至黄棕色;根质脆易断,断面平坦,皮部黄白色至黄棕色,中央有一浅黄色细小木心,常呈椭圆形或圆形。气微,味微苦。见图1A。

2.1.2 老瓜头 根状茎短小,其上有多数芽及多条地上茎残基,外表带紫色。下有明显的粗根1~2条,表面土黄色,质硬易断,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较大,黄色。细根多数簇生,质脆易断,直径较小。其余性状同粗根。气微,味淡。见图1B。

2.1.3 紫花合掌消 根状茎为结节状圆柱形;根细圆柱形,粗细较均匀。表面黄白色,质硬易断,断面平坦,皮部白色或黄白色,木部细小,黄白色。有羊膻气,味微苦。见图1C。

2.2 微性状鉴定 中药微性状鉴别法是借助体视显微镜观察肉眼不易察觉的细微形态特征,将样品处理完毕后放置在体视显微镜下,按照文献[3]方法观察并拍摄图片。

2.2.1 白薇 根直径1~2 mm;表面有明显细纵褶皱,有细小白色条形物纵向排列以及较多白色结晶状物质析出;木质部占横断面比例较小,大型导管孔较多。见图2。

2.2.2 老瓜头 粗根直径0.4~1 cm,细根直径0.1~0.2 cm;表面光滑且无明显白色结晶状物质析出;木质部占横断面比例较大,常为2/3,大型导管孔较多。见图2。

2.2.3 紫花合掌消 根直径0.5~1.5 mm,表面有较明显的细纵皱纹和纵沟纹;有大量的白色结晶状物质析出,覆盖表皮;木质部占横断面的比例小,大型导管孔少。见图2。

注:A. 白薇根大小均匀,表面土黄色至黄棕色,木质部细小,气味淡;B. 老瓜头常有1~2条粗根,根外表常带紫色,木质部所占比例大,气味淡;C. 紫花合掌消根大小均匀,表面黄白色,木质部细小,有明显的羊膻气;图中标尺示2 cm

图1白薇、老瓜头、紫花合掌消的性状特征

图2 白薇、老瓜头、紫花合掌消的微性状特征比较(图中标尺示0.5 mm)

2.3 显微鉴定 取3种药材样品,磨平药材断面,稍稍沾水后,用美工刀片对其根进行徒手切片,经水合氯醛透化后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

2.3.1 白薇 根横切面:表皮为1层细胞,通常脱落。下皮层为1列薄壁细胞,常径向排列;常可见到长方形分泌细胞弯曲成倒“V”形状[1],内含黄色分泌物。皮层宽广,由20~30层类圆形细胞组成,皮层中可见草酸钙簇晶,较老的根偶尔可见石细胞。内皮层由一列类圆形的细胞组成,木质部常可见为梭形。见图3。

2.3.2 老瓜头 根横切面:粗根有多层木栓层细胞,淡棕黄色。皮层较窄,内皮层内侧有石细胞群存在。木质部导管规则排列成同心环状。细根与白薇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其表皮下皮层细胞近方形或长方形,分泌细胞呈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皮层窄,多为15层左右细胞组成,很少超过20层,内皮层由一列扁平的细胞组成,内皮层内侧偶尔可见单个石细胞或石细胞群。木质部类圆形,直径大的导管多。见图3。

2.3.3 紫花合掌消 根横切面:本品与白薇的不同之处在于,表皮下皮细胞方形,略呈切向延长,皮层相对较窄,由18~25层细胞组成。内皮层细胞类长方形。木质部圆形,导管孔较小。见图3。

3 讨论

通过3种方法的鉴别比较,综合分析总结出白薇与其易混品之间存在以下几个不同之处,可作为白薇药材的鉴别要点。

在性状方面,白薇药材中根的粗细较均匀,表面有细纵褶皱,有较多细小的白色条状痕纵向分布以及白色结晶状析出物。在微性状方面,白薇的木心浅黄色,占横断面的比例较小,常为细长梭形。在显微特征方面,白薇无木栓层,表皮细胞常脱落,表皮下皮层常茎向延长;皮层宽广,由20层以上细胞组成,较老的根中皮层偶尔可见单个石细胞或细胞群,草酸钙簇晶可见;内皮层类圆形,内侧无石细胞,直径大的导管孔较多。

另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中白薇的显微鉴别项下,根横切面未见有石细胞的描述。笔者发现,木质部较发达的根中,皮层偶尔可见石细胞分布。显微方面的差异是否与产地、种植环境等有关,还待进一步研究发现。

从实验结果可得,白薇与其伪品之间可通过性状鉴别、微性状鉴别、显微鉴别3种方法进行区分,在实际真伪鉴别操作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白薇药材真伪鉴定的补充方法。辽宁省资源普查发现,市场上尚有伪品潮风草作为白薇使用,常安等[4]通过显微实验,发现白薇与潮风草之间存在的显微特征差异。潘毅等[5]对白薇及其伪品万寿竹根的鉴别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两者之间的显微鉴别依据。随着白薇资源的紧缩,市场上白薇的伪品层出不穷,有待进一步完善白薇药材的真伪鉴别技术,以保证临床的安全用药。

猜你喜欢

紫花伪品木质部
不同品种吊兰根初生木质部原型的观察与比较
紫花泡桐(节选)
紫花目蓿高产栽培技术
紫花泡桐(节选)
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白及粉及其混伪品
电子舌技术鉴别川贝母粉及其掺伪品
紫花
应用rbcL条形码鉴别高良姜及其伪品大高良姜
川陕苏维埃铜币伪品现状分析
镉污染来源对萝卜镉积累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