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研究

2019-12-04李男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0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提速换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为解决高素质人才短缺问题,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人才结构,高职院校引入第三方评价,第三方评价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有利于增强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激发学校自身改革以培养契合社会发展的专业型高素质人才。然而高职院校在引入第三方评价的同时留有评价过程不系统、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报告不完善等弊端,因此还需研究设计评价方案、优化评价方式、完善评价报告。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第三方评价

一、第三方评价机构评价现状基本概述

天津海運职业学院为扩大校企之间信息交流、提高高职院校认可度、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对我校应届毕业生进行培养质量测评。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此次调查基本覆盖院校所含专业,同时纳入2015届、2016届、2017届毕业生,且与全国高职院校平均数据作对比,共回收问卷1169份,样本比例为49.1%,回收样本的代表性较强,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毕业生的实际情况。

评价报告反映的整体情况:毕业生直接就业意愿较强,受雇全职工作比例高;本校培养的高素质人才促进了京津地区海运实业的稳固提升;就业领域方面,本校2018届毕业生主要在运输业(14.5%)领域就业;毕业生薪资水平稳步上升,就业感受较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开展成效较好;本校教学工作开展成效较好;本校近四届分别有86%、84%、92%、92%的毕业生对母校教学工作表示满意,近两届均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均为90%)。另外,本校2018届毕业生对母校课堂教学、课外教学的满意度评价分别为92%、88%,均在九成左右。综合来看,本校教学开展效果较好,毕业生满意度较高。

二、第三方评价机构的重要意义

(一)评价主体专业化,提升评价结果透明度

独立、客观、公正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的基本准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评估立足于民、取信于社会的生命线。第三方评价机构在社会监督下真实客观地反映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公开度、透明度与可信性。第三方评价以其所具有的专业技术和相关实践为优势,采用成熟的研究方法以及先进的跟踪评价与数据处理方法,不仅在指标制定、内容选择、结果评判等方面充分显示了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公信力和真实性,也在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二)激发学校自身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高职院校在发展中秉持初心,为社会提供了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高素质人才,但近些年面临社会矛盾发生变化、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等一系列问题,课程改革、专业调整、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环境改善等提上了日程。虽然学校在不断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培养方案,但改革所收到的成效甚小,未能解决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课程改革和专业调整中引入第三方评价有助于深化学科认识,促进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企业发展对接,更好服务于学生发展诉求和职业选择追求。高职院校教师作为教育主体,通过第三方评价,能够与专业技术人员结成亲密伙伴,在其带领下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高职院校也可通过第三方评价,吸收专家建议、行业技术人员及用人单位意见,助力教学环境的改善和育人条件的改进,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三)反映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促使人才培养契合社会发展

第三方评价提供的数据为人才培养定位、专业内涵建设、就业质量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契合了当地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在专业设置、课程选择和教学体系上要与当地产业、行业所需对接,灵活调整课程和专业。在人才培养质量中引进第三方评价,便于学校及时掌握行业需求、企业诉求、产业要求,准确了解用人单位在行业发展中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使高职院校在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同时,积极引入企业等社会力量办学,充分面向市场和社会,让学生在“工学交替”的学习中,真正学到本领,成为社会所需人才,更好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

三、第三方评价在评价过程中的劣势

(一)第三方评价主动性不强,评价过程不系统

大多数专职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内涵式建设不够,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加上对第三方评价没有完整准确地了解,实施第三方评价的主动性不强,不利于第三方评价的快速推进。而部分使用第三方评价的院校,虽然与相关企业、业内专家、用人单位建立了联系,邀请其参与评价,但评价的主动性不高,致使评价过程不完整、评价系统不完善,未能形成综合有效的评价结果,没有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的功效,评价结果的广度和深度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评价方式单一,评价主体不多元

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中引入第三方评价,事实上就引入了新的评价主体,使更多的价值观和利益诉求在评价活动中有所体现,从而能够更好地在各种利益之间维持一种平衡的状态,既体现了评价的客观公正,也展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主体包括行业、企业、毕业生及家长构成的社会评价主体和专业社会评价机构。当前第三方评价机构虽为多元主体参与评价提供了有利平台,但没有提供参与的途径与渠道,事实上的评价结果没有显示其他参与主体,未能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评价结论既不系统也不全面。第三方评价在其报告形成过程中评价方式也较为简单,并未根据所有数据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仅仅反映了表面现象。

(三)评价指标未考虑变动因素,评价报告不完整

学生和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客观载体,其行为具有隐匿性、多变性、潜在性和发展性等特征,是教育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学生有形无形的受到教师的影响。人是社会中的人,学生培养不仅受到动态的人的影响,更受环境的影响。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人们是在动态的交流、交往中学习和成长的。因此第三方评价报告只能作为人才培养的参考性评价,不能作为唯一参考依据。此外第三方评价所作的报告,大多以图表、数据等形式阐明评价结果,对于交叉图表缺少深入分析,实质性研究不足,没有为本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提供可靠依据。

四、优化第三方评价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

(一)全面提升第三方评价自主性,改进评价方案

第三方评价是否积极参与评价工作关乎评价结果的完整度与准确度,因此必须增强第三方评价主动性,以确保评价结果质量。评价方案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考量基础,设计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案显得尤为重要。评价方案要结合定量考核和动态评价,以形成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代表性的评价方式,服务于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学生培养、就业情况这四个模块,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培养,以便于达到人才培养预期目标。形成的评价方案还需在循环评价中结合评价指标不断完善,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积极反馈,提高其科学性,达到提升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优化评价方式

第三方评价是由专业机构、业内专家、学生、家长、学校、用人单位共同构成的评价主体,需要共同参与,全程、全方位的跟踪,对其人才培养质量作出评价。评价过程需为评价主体提供评价的渠道,使其切实参与到评价中来。人才的培养也要遵循客观规律,根据经济发展方式、区域产业模式、专业认可程度等现实因素综合考量,同时每个评价主体都要有负责的模块,每个评价方式都要有可行的制度和负责的机构,依据不同评价主体开展第三方评价工作。评价主体不仅多元,评价方式也可多元多样,根据所搜集的数据进行再次分析,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水平。

(三)建立全面的评价指标,完善评价报告

全面合理的评价指标应该是建立在充分论证、广泛调查、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调查的人员要有广度,不仅涉及学校、学生、家长、企业、专家等人员,必要时还需考虑全国区域;调查的内容要有深度,不能浮于表面,要真实反映客观情况,并把搜集到的一手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类研究、细致探究,透过表象得出实质性结论,同时考虑各方利益诉求,使评价指标更加客观、全面,评价指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这样才能高效合理的指导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价报告应是单项指标与多项指标的综合,也须是一个能够反映学生综合素质、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全面的报告。

参考文献

[1] 耿金岭.对构建高职办学第三方评价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3).

[2] 梁卿.论职业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价的客观性[J].职教通讯,2015(19).

[3] 刘明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4] 赵定贵.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14).

[5] 马克思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5.

基金项目:文章为2019年度天津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科研课题《社会第三方介入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活动的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HXB2019B033。

作者簡介:李男(1983.08- ),女,天津人,天津海运职业学院,研究实习员,本科,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