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让”的三重释义

2019-12-04周虹琳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0期
关键词:四书儒家

摘 要:一直以来,“让”在儒家思想中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内涵。四书作为蕴含儒家核心思想的经典作品,其对“让”的阐释也极为深刻。本文从儒家思想出发,对四书中直接出现“让”文字的内容以及与“让”相关的内容作了梳理和分析,从三个层面归纳总结出“让”的深刻意蕴:一是有禅让涵义的政治之“让”;二是有礼让涵义的礼仪之“让”;三是有谦让涵义的道德之“让”。

关键词:儒家;四书;禅让;礼让;谦让

“让”是儒家思想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概念。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四书所涵盖的内容广泛而又深刻。其中,四书中很多关于“让”的记录和论述对“让”在政治、礼仪、道德三个方面的深刻意蕴作了独到阐发。本文主要就四书中有关“让”的部分作粗浅的分析,探讨其三重意蕴。

一、“让”的政治释义:禅让

被置于古代政治环境之中的“让”有着特殊含义,即以禅让的形式来实现政权的转移。四书中关于“让”在政治涵义上的论述可在《论语》、《孟子》中寻迹。

孔子对于禅让问题的直接论述主要见于《论语·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與,允执其中”,孔子将尧让位于舜这一行为看成是“天命”所归,“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并且告诫舜要忠实地坚持中庸,若是搞得天下穷困,天子之位将不复存在。 “舜亦以命禹”,而后,尧又将天子之位让之于禹。孔子在其论述中承认了尧舜相继这一事实,并在肯定禅让制的基础上对禅让持赞扬态度。但深入研究他的论述和思想主张可以发现,孔子虽肯定禅让但却并不十分推崇这种制度,原因是禅让之说与儒家所坚持和维护的“亲亲”、“尊尊”立法原则相矛盾。然而,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当时的政治现实使得这种原则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有效作用,体现尚贤的禅让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种局限性进而维护社会秩序。因而孔子对禅让的承认和赞扬是建立在承认“尊尊”、“亲亲”的前提之上的,这也从根本上体现了他一直所维护的周礼。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同时也加入了自己学说的内容。“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关于禅让,他同样将“尧舜禅让”看成是天命,但将其进一步阐述为民心,描述成儒家仁政的典范。《孟子》中主要有两处相关的内容,其中一处是《孟子·公孙丑下》。燕王哙有意将天子之位让于子之,从而引发了燕国的内乱,齐国欲帮助燕国戡平战乱。沈同对此有所疑问,便问于孟子:“燕可伐与”?孟子对此持反对态度,因为在孟子看来,天子权力的转移必须合乎天命,而不能私相授受。另外一处是《孟子·万章上》,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对此,孟子给予了否定的回答,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在孟子看来,“舜有天下”乃“天与之”,舜之所以能继承尧的天子之位乃是天命所赐,而非尧舜之间的天子传授。孟子进一步指出,天子天命所归的根据又在于德,而这种德具体表现为民心。由此,“天命”的抽象就被转化为了“民心”的具体,也即是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就与他所主张的“民贵君轻”完美契合。

相比于孔子,孟子虽维护封建宗法秩序,但却没有孔子那么严格地遵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的秩序,认为继任者只要有德行、有才能,在得到在位者推荐的同时又能合乎民意,天命自然有所归。“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便是孟子这一主张的生动体现。同是儒家学派的荀子的禅让思想虽然没能在四书中体现,这里也将加以简单论述。荀子认为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是篓者之说也”,(《荀子·正论》)显然,与孔、孟对禅让的态度截然相反,荀子宣扬礼仪秩序,因而否认尧舜禹相继这一事实的存在,且对禅让持否定态度。以上先秦儒家诸子对于禅让问题的看法不一,但究其根本是因为他们都是从自己的思想出发、为自己的主张辩护,因而才有了这种差异。

二、“让”的礼仪释义:礼让

“让”从礼仪层面上来讲,其具体含义就是礼仪、礼节、礼数,即礼让。儒家重视周礼,并主张“礼治”,“让”不仅是儒家所强调“礼治”的核心内容,也是儒家所崇之“礼”的基本精神。《孟子》中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礼”是“让”的发端。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让者,礼之实也”说明 “礼”的进一步实现和维护要依靠“让”来落实。《论语·正义》中“礼者,让之文也”即是说“礼”是“让”的外在表现。四书中对于“让”、“礼”以及二者关系的相关论述表明,不论是治国还是为人,都要注重礼仪,合乎礼节。

礼让是治国的重要基础。《论语·里仁》中孔子说道:“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禮让为国,如礼何”,这说明能否治理好一个国家就在于这个国家能不能实行礼,强调了礼让对于治国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孔子因弟子子路说话不合礼节,就笑子路的“率尔而对”,认为“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论语·先进》)这里再次强调了“让”与“礼”紧密联系,要以礼治国。那么如何才能在国家乃至整个社会之中大兴礼让之风气呢? “一家让,一国兴让”即是《大学》对此作出的回答,一个人、一个家庭践行了礼让之举,整个国家和社会就会逐渐兴起礼让之风。由“一家”到“一国”,表明礼让之风的兴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明这是一个需要社会共同努力的过程,非举个人之力所能及。

礼让是“礼”的本质。“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章句下》)孟子认为“礼”是存在于君子内心之中的,而且一个人的内心只有心怀“仁”和“礼”,才会对他人仁爱,对他人礼让,从而强调了“礼”的本质以及礼让的作用。“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第八》)这里即进一步说明了行为不合乎礼仪的消极影响,即只知恭敬而不符合礼就会烦忧,太过于谨慎而不符合礼就会给人胆小怕事的感觉,勇敢直率而不符合礼就容易鲁莽生事,强调了“礼”的本质及重要约束作用。

礼让是“礼”的外在表现。“礼”的表达需要借助一定的礼仪形式,关于“让”的礼仪,很自然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社会中的揖让之礼。“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事情是值得争斗的,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么最多也就是像射箭比赛一样,即使是相争,登堂比赛之前也要互相作揖谦让,比赛结束之后也还要再下堂饮酒祝贺。这里的“揖让而升”和“下而饮”无不体现着古代的礼让礼仪。从孔子的论述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孔子将这样一种体现礼仪的竞争作为君子之争,表现了一种具有完美人格的君子形象。由此可见,“让”作为一种礼仪上的行为,也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德行。

三、“让”的道德释义:谦让

在长期的礼乐社会之中,礼仪之“让”逐渐内化成为一种道德之“让”,道德层面上的“让”即谦让之意。《左传》中“卑让,德之基也”、“让,德之主也”的论述,《论语·公孙丑上》中“辞让之心,礼之端也”的论述,都强调了“让”在儒家德行之中的基础和主导作用。儒家文化中历来倡导这种谦让之德,自孔子以来便成为君子修身的高标,成为当时乃至今日的一种重要的为人处世之道。

谦让之德为君子必备之德。“无辞让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下》)孟子认为,一个人没有谦辞礼让的心,就不能算作是真正的人,谦让是为人、为君子所必须具备的品性修养。孔子也极力推崇君子的谦让之德。在《论语·泰伯》中,孔子认为泰伯“三以天下让”的品德“可谓至德”,以至于老百姓都不知道如何去称赞他这种美德,其对泰伯的赞美即是对谦让之德的肯定和推崇。在孔子看来,舜禹等早期帝王的禅让之行体现的是君子的谦让美德,“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论语·泰伯》)孔子将舜禹作为古代君主的典范,并极力提倡为君子者的谦让之德,这对于解决当时礼崩乐坏的时代弊病也有很大裨益。

谦让之德为与人交往应有之德。孔子的学生子禽问子贡:“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论语·学而》)子禽对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必定能知道那个国家的政治情况有所疑惑,子贡随即解答了他的疑惑:孔子是依靠自己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品德而获得的信息,并非向他人所求或他人主动告知。“温、良、恭、俭、让”,这里的“让”即是“让”之道德意蕴的生动体现。二人的对话不仅刻画出了孔子为人处世的谦让品格,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交往应秉持谦让之心。万章问道:“敢问交际何心也?”孟子回答曰:“恭也。”(《孟子·万章章句下》)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认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应该恭敬谦虚,保持谦让之心。

谦让之德为治理国家应有之德。在我国最古老的典籍《尚书·尧典》中有此记录:“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这里尧传位于舜的行为体现了尧的谦逊品德,传达出的另一重要信息则是谦让之德在国家治理中有着重要作用,以德行来考察和衡量天子人选并让有德有才之人来统治天下,有利于政权的平稳运行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前文提到了“温、良、恭、俭、让”,孔子不仅在国家外交中以个人实际行动去践行,同时也将其作为治国的五个关键德行去推崇和践行。孔子能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做到所到之国“必闻其政”,皆離不开他发自内心的谦让态度和行为。可见,谦让之德在国家内政和外交方面的作用都不容忽视。

以上对儒家“让”的内涵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展开,三重释义分别体现为政治涵义上的禅让、礼仪涵义中的礼让和思想道德层面上的谦让。据上文对儒家“让”的论述,可以发现三重释义之间的区别并非绝对,而是有着紧密联系。“让”的三重释义普遍存在于诸儒的思想主张之中,并集中体现为儒家的“礼”。可以说,礼仪之“让”是三重释义的中心,政治禅让、道德谦让皆源于礼仪层面上的“让”,体现的是儒家“礼”的不同意蕴所产生的不同价值。有着繁琐礼仪的礼让行为是“让”的外在表现,体现为对他人的态度;内化为德行品性的谦让精神是“让”的内在表现,体现为对自己的要求;政治之“让”发端于礼仪之“让”,禅让政治有着礼仪化的特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让”道德意蕴。

参考文献

[1] 彭邦本.楚简唐虞之道与古代禅让传说[J].学术月刊,2003(01):50-56.

[2] 杨永俊.“禅”“让”释义及其在先秦、秦汉典籍中的运用[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02):9-13.

[3] 罗新慧.礼让与禅让——论周代“让”的社会观念变迁[J].社会科学战线,2002(06):143-147.

[4] 唐少莲.儒家“让”德批判——兼及“让”德与和谐社会建设[J].道德与文明,2008(05):61-65+91.

[5] 干春松.“让”:儒家伦理中的分享与共同体建构[J].新东方,2016(06):21-25.

[6] 徐新平.孔子让德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05):51-55.

[7] 余治平.“泰伯三让”何以“无得而称”?——儒家之让的德性自觉与工夫落实[J].社会科学,2014(10):133-140.

[8] 夏世华.先秦儒家禅让观念研究[D].武汉大学,2009.

[9] 丁慧芸.先秦秦汉时期的禅让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4.

作者简介:周虹琳(1995- ),女,汉族,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四书儒家
论陈普《“四书”讲义》中的“为学”思想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当代人如何读“四书”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传统的新芽,国学的新发
——《四书释注》读后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朱熹的《四书》与“五经”
民主抑或王道:儒家与现代秩序的追问
《大学》在《四书》序列中的位置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