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湖湘青少年“初心”教育机制创新研究

2019-12-04赵珏张胜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0期
关键词:党史教育初心互联网+

赵珏 张胜

摘 要:青少年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必须信念坚定、不忘初心,才能最终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初心”教育在青少年价值观和主人翁精神养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加强“互联网+”初心教育机制建设在当代青少年教育中有着极其必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湖南青少年成长环境为例,重点探讨了青少年“初心”教育內涵,以及通过对青少年在“初心”培育过程中个人信息技术使用行为需求规律的研究分析,构建互联网环境下青少年“初心”教育暨价值观培育行为教育机制的建设创新。

关键词:初心;党史教育;互联网+;行为动机模型

当今中国,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定要让青少年学好党史国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按照总书记要求,在青少年中开展党史国史教育既是百年大计,又是教育引导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初心”,成长成才的基础工程。

一、青少年“初心”教育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对青少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勤学、修德、明辨、笃行”四点希望,寄语青少年抓好这一时期价值观的养成,“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就揭示了青少年“初心”教育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紧密联系。

2017年湖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湖南省政府参事、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张志初先生(2017)作的《让“初心”点亮“童心”》辅导报告贴切阐述了“初心”就是“建党时的奋斗精神”,“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1]。青少年作为国家民族的希望,只有重温历史坚守“初心”,才能在坚定信念中充实自我,唱好红色中国梦。

而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毛泽东思想的最初发源地的湖南,更是留下了一大笔弥足珍贵的红色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国人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紧密结合党史国史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创新党史国史教育的载体、环境和管理机制,实现具有湖湘特色的“初心”教育机制,对青少年传承湖湘优良党史文化,积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互联网环境下青少年教育现状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青少年受教育的途径、方法也不断发生进步和改变,为青少年的成长也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

首先,青少年获取知识的途径发生了变化,从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书本知识的汲取,演变出了更多种多样的网络信息知识快速,内容丰富的网络课堂层出不穷,学习软件多种多样。青少年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知识,接受教育。

此外,青少年还可以在网上冲浪娱乐。通过新形式的媒介接触和获取各种课外信息。QQ、微信、微博、网页浏览等等,都是他们喜欢而又轻松地选择。新鲜有趣的信息接收模式、有趣多变的信息展示方法,不但能让青少年获取海量信息,还提高了青少年们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从2019年CNNIC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截止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其中19岁以下网民用户占在21.6%,约 1.79亿。也就是说,互联网已经深入影响了我国近2亿青少年的教育成长。如此大的青少年互联网用户群体,在互联网雨露的滋润下,通过更快速的传播途径,吸纳来自各方各面的信息和知识,使得青少年们对信息的吸纳接收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手段更多样。青少年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吸收,发展自身的特长。因此,积极正确地利用先进的手段和技术,在互联网平台上为青少年成长不断提供内容新颖、风格多样的信息传递,才能更好地指导和吸引青少年通过他们喜爱的形式和工具,获取相关的知识教育。

三、“互联网+初心”教育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党史国史教育手段和信息传递方式也提出了挑战,如何最大限度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的渗透式信息传递作用,提升青少年党史国史教育质量,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初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非常迫切。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注重发挥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加大党史宣传教育和党史知识的普及力度。”因此,运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党史教育理念,探索“互联网+党史教育”的科学模式,培育青少年“初心”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是正确的研究方向。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新技术作用,运用科学技术方法开展党史国史教育,引导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保持“初心”,帮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团结教育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培养为祖国建设和实现梦想继续奋斗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实现红色“中国梦”。 根据互联网时代生活方式的特点,创新地实现以党史教育为代表的青少年“初心”教育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大众化、生活化和常态化,构建长效机制,以先进的方法手段促成青少年对党的政治、思想、情感的更大认同。

四、“互联网+”视域下“初心”教育机制建设的实现策略

(一)将湖湘红色历史文化引入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环境和管理机制创新

多角度挖掘党史国史教育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从载体创新、环境创新和管理机制创新三个方面,以湖湘红色文化特色的“初心”教育作为切入点,构建互联网环境下青少年“初心”教育暨价值观培育模型,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研究,拓展行为动机理论研究领域,丰富党史历史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理论研究体系。从理论和实例两方面分析湖湘红色文化的丰富内容以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联影响。论证分析以湖南党史为代表的湖湘红色文化对于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提出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传承湖南红色历史文化的指导思想。

(二)构建“互联网+”视域下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信息行为接受模型

基于行为动机模型,应用行为动机理论,关注互联网环境下青少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个人信息技术使用行为需求规律,分析和提炼互联网环境下影响青少年接受党史教育的影响因素。包括对個人使用意图、信念、个体差异、环境约束等外部变量因素的定性分析,和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乐趣等内在动机的定量分析。从全新的视角探索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机理,构建适合互联网环境下青少年信息接受行为的过程模型,发掘互联网环境下青少年使用行为兴趣点以及隐藏需求,运用POI兴趣点定位方法,精准选择适合培育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引的“初心”教育内容[3],积极运用网站、微信、微博、APP等丰富多彩、时尚流行的互联网信息传递方式,以青少年最易接受的信息行为进行传递,开发构建出更为实用和贴近青少年信息行为需求的“互联网+”青少年“初心”教育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实现中国党史国史文化的创新性、实用性转化和发展。提高青少年信息采纳效果,从微观上把握青少年精神成长的信息需求,为优化青少年教育体验、提升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质量等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

(三)“初心”教育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吸收的践行路径

选取湖南高校大学生以及青少年公益群体为样本,运用前述所构建的培育体系开展调查与实践研究,并对参与的青少年从使用意图、乐趣、有用性、易用性等动机因素进行阶段性测评,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不同角度提出提升培育效果和质量的相关对策。将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湖南党史教育中,实现价值观与湖湘红色文化的有机融合。湖南大地切实推动以湖南红色特色党史国史教育为载体培育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决策参考,促进湖南红色历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融合与发展。

五、结语

本研究以当前国家《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以及《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方针背景,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党史国史等“初心”教育的动力和机制进行创新性研究。从中国根本的党史国史入手,以“互联网+”新视域切入,使培育青少年乃至所有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生动化和特色化,并承上启下,引领湖湘大地不忘红色历史继承优良传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风尚。继承湖南优秀红色党史文化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具有操作性的解决途径和方案。

参考文献

[1] 张志初.让“初心”点亮“童心”[J].湘潮,2017(04).

[2] 张明湘, 袁祖浩. 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6(07):60-61.

[3] 徐祯.互联网时代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育人机制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05):17-18.

基金项目:文章为湖南省社科评审委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SP18YBC355;文章为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湘教通[2017]452号;文章为湖南工商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校教字〔2019〕16 号。

作者简介:赵珏(1980- ),女,河北廊坊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学校教学方法、课程思政。

*通讯作者:张胜(1975- ),男,湖南株洲人,系统分析师,博士,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大数据。

猜你喜欢

党史教育初心互联网+
永远的初心
论“不忘初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