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在京举行

2019-12-04

科学导报 2019年69期
关键词:融合科技

2019年科技传播奖在论坛开幕式上颁出。

科学导报北京讯 记者许丽 11月16日,主题为“全媒体时代的科技传播”的2019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在北京举行,会上颁发了2019年科技传播奖与大数据科技传播奖。论坛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来自各新闻单位、科研院校、有关部门的200余人参加了大会开幕式。

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贵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孙志明出席大会并致辞。挪威工程院院士、挪威斯塔万格大学终身教授容淳铭,中科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何积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人民网董事会秘书李奇出席大会并作主旨报告。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宋南平主持。

徐延豪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科技传播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屆,成为了科技传播界的学界盛会。论坛搭建了科技传播研究者、实践者和管理者之间交流的平台,加强了政府、学界和业界的联动协作,对广大科技传播从业者提高理论水平、提升队伍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与广大媒体朋友,始终关注前沿科技的报道,发挥媒体资源优势,采编优质内容,推动了我国科技传播事业的发展,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希望大家继续加强内容创新、平台搭建,进一步完善全媒体时代的科技传播体系,推动科技传播领域媒体融合发展,推出一批欣赏性高、科技含量高的新时代精品力作。

孙志明在致辞中表示,未来,贵阳市将坚定不移地把握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处理好大数据发展在法律、安全、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战,坚定不移地办好“数博会”,打造“中国数谷”。

容淳铭作了《基于区块链的未来互联网》的主题报告。他认为,基于区块链,我们可以重新设计未来互联网+服务,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AI等其他技术,广泛应用于未来数字社会与各类新型服务模式。

何积丰在题为《可信人工智能》的主题报告中认为,人工智能引领社会变革的同时,也将带来新的挑战与安全问题,这需要人们引起高度重视。可信人工智能算法将有效避免人工智能副作用,是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新型经济形态的核心推动力。

王志勤的《5G与新媒体》主题报告认为,5G技术将拓展媒体的信息感知和采集能力,提升媒体的生产供给能力,提高媒体的传播能力,扩展媒体的展现能力。5G时代将实现“全维空间”的传播,引发媒体的整体性、系统性变革,深刻改变媒介形态和舆论生态。

李奇的《媒体融合和内容科技》主题报告介绍了新时代下媒体融合的紧迫性和必然性、媒体融合的趋势和维度、科技在媒体融合领域的应用成果以及人民网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内容科技战略。

作为本次论坛的重要环节,2019年科技传播奖在论坛开幕式正式颁出。本届科技传播奖共产生了5名优秀个人,2个优秀团队,24件优秀作品。

新华社国际部科技新闻编辑室郭爽、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帅俊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袁岚峰、科学导报社曹俊卿、新疆科协信息中心谢树燕获优秀个人奖。上海科技报社新媒体部、科普湖南全媒体科技传播团队获优秀团体奖。

中国科学报稿件《可可西里盐湖告急!青藏公路告急!》等5件作品获一等奖;新华社稿件《礼赞》等8件作品获得二等奖;新华社稿件《5G时代,谁是下一个“杀手级”应用?》等11件作品获得三等奖。

优秀个人奖获得者代表郭爽在发言中认为,科技新闻工作者肩负的任务是连接人类与科技、科学家与公众、现在与未来、国家与国家的使命与担当。

优秀作品奖获得者代表王小敏在发言中表示,广播科普类节目是提高受众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广播科技作品的采制过程中,重要的是如何先“声”夺人。

为了激发更多科技工作者和社会有识之士投入科技传播事业,学会探索设立了专项大数据科技传播奖,中科院院士郭华东、中科院院士何积丰、中科院院士吕敏与贵阳市人民政府获得特殊贡献奖。挪威工程院院士容淳铭等12人获优秀个人奖,《飞天之路》等5件作品获优秀作品奖,上海携程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等14个团体获优秀团体奖。

阳光媒体集团董事长杨澜代表大数据科技传播奖获奖者发言,她提出,从人文精神到科学技术,首先需要一个站在公众视角上的解读和传播,将深奥难懂的科技内容呈现出来;其次,应当重视科技对大众生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改变,关注技术背后的人文精神;最后,随着文科和理科、科学和人文的界限正在不断被打破,科技和人文就像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对翅膀,希望这对翅膀能够引领我们的社会不断向前,引领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向善向美。

论坛还设有7个分论坛,主题分别为“国际视野下的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融媒新时代:全域传播”“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科技传播与应用”“跨界融合的健康传播”“科技期刊的科学传播与能力提升”“十四五科普产业发展新趋势新模式”和“乡村振兴与科技传播”。

猜你喜欢

融合科技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多彩融合
笔中“黑科技”
破次元
融椅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