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保障的路径探析

2019-12-04孟令飞梁建平梁潇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农村

孟令飞 梁建平 梁潇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实地调查法,分析了重庆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现状、供给形式和保障机制。主要结论:重庆地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矛盾凸显,供给动力不足,缺乏相关的规范制度、政策等问题。建议:扩大农村体育场地、器材的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设立农村体育发展专项经费、建立监督部门、配套问责机制;实施体育人才定向培养;加强农村体育文化氛围建设;丰富农民健身活动、开展赛事活动等。

关键词: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保障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9)06-0061-05

Abstract:This study adopted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terview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supply form and guarantee mechanism of rural public sports service supply in Chongqing. Main conclusion: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rural public sports services in Chongqing is prominent, insufficient supply power, and lack of relevant norms, policies and other problems. Suggestions: expand the effective supply of sports venues and equipment in rural areas, reduce the ineffective supply; Establishing special funds for rural sports development, establishing supervision departments and supporting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s; To carry out oriented training of sports talent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sports culture atmosphere; We will enrich farmers′ fitness activities and carry out sports events.

Key words:Country;Sports services;Security path

十九大提出實施“乡村振兴战略”,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农村现代化建设规律。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深化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扎实做好乡村规划建设和社会治理各项工作,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提高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在新时期,农村体育的发展出现诸多问题,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补齐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短板,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和生活幸福感。因此,本研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对重庆市9个街、镇进行田野调查,分析其农村体育发展和供给服务的现状,并提出客观、科学、适合重庆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现实路径。

1 重庆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现状

1.1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矛盾凸显

1.1.1 农村公共体育设施供给形式单一

由表1可知,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供给形式主要以“农体工程”为主,体育公园、体育广场一般修建在人口比较密集的街镇中心,体育公园在促进全民健身的效果上是显著的,但是很难辐射到周边偏远的村庄。农村供给类型相对单一,体育设施与农村的体育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1]。重庆地区农村人口结构复杂,民族文化(土家族、苗族等)和本土文化浓厚,体育需求多元化,以单一的“农体工程”供给形式难以满足重庆农村居民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和需求显现出不平衡的现象。

1.1.2 农村公共体育器材维护工作缺失

根据实地访谈调查,各行政村的体育器材管理工作一般由村支书、村长负责,常出现实际管理效果不佳,器材破损没有及时上报、维修等问题。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由政府承包给第三方公司进行运作,器材安装使用后5年当地政府就要对农村体育场地、器材进行全面维修、更换。农村的活动、健身场地大多数是水泥材质,篮球场、乒乓球台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情况,甚至有些器材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

1.1.3 农民体育需求被忽视

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农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低端供给样态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成为致其低效使用的重要因素,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多为行政手段直接干预下的计划分配,政府直接将“面子工程”类的公共体育服务等同于居民的体育需求,居民真实需求的公共体育服务种类、数量、质量、地域及时空等应然供给状态则被忽略[2]。通过对街镇体育部门负责人的访谈得知,征求农民体育需求信息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询问村主任及在村广场活动的人群,这样一来少数农村居民代表了全部农村居民的体育需求。此外,由于当地政府财政资源紧缺,政府很难再拿出大量的经济成本和精力去考察农村居民真实的体育需求,这些原因导致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与农民体育需求侧的错位间隙逐渐扩大。

1.2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动力不足

1.2.1 农村体育经费不足、经费来源渠道单一

由于财税体制改革,基层政府财权与事权失衡,尤其是乡镇政府经常捉襟见肘,财政支出中倾向于优先发展经济、社会、文化领域,体育这种软性服务通常被置于边缘位置,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还是由一些乡村精英和村民进行“自愿性供给”,村落体育組织严重不足,市场力量在“逐利”本质下缺乏服务于农村公共体育的基本动力[4]。针对农村体育经费渠道来源而言, 政府财政拨款是最主要的经费来源[5], 在农村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从表1来看,农村体育经费最主要的获取渠道是由上级政府财政的援助,政府向社区每个健身点资助5万元。此外,有2个街镇的农村体育经费来源于居民自筹、企业赞助,只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街镇增置了一些健身路径和健身步道。

1.2.2 农村体育人才队伍短缺

街、镇文体服务中心体育专职人员不足。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关于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农村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地方各级体育部门要根据乡镇综合文化站体育工作职责,落实当地乡镇政府落实人员编制,配备至少一名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专职或兼职体育工作人员[5]。上通过访谈、调研9个街、镇的体育文化中心,体育文化专干由于业务量、工作压力较大,用在体育工作上的精力相对较少。此外,农村体育文化服务站缺乏专职人员。由表2可知,农村体育骨干队伍建设主要依靠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乡村体育教师和学生,但实际情况却是农村体育文化服务站的负责人由村长或村主任兼任,并无体育管理的专职人员,平时的体育工作由各村长或村主任具体负责。

1.2.3 参与活动主体失衡,活动形式单一

农民体育工作是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三农”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农民体育事业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任务紧密相关。但就目前重庆市农村体育活动开展情况来看,农村参与体育活动主体为女性,且中、老年人居多,体育活动形式以坝坝舞、广场健身舞为主(见表1),篮球、乒乓球等项目主要是农村学生在假期、课余时间参与,且人数较少。

1.2.4 体育文化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营造农村体育文化氛围,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体育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调研,目前重庆市农村体育文化宣传的方式主要有广播、赛事活动、微信、传单、横幅等(见表2)。由于农村缺乏体育工作管理的专职人员,再加上财政紧缺等因素,导致各行政村很少投入精力、财力进行体育文化宣传,农村体育文化传播很难保持其持续性。

1.3 农村缺乏体育专项规范制度

1.3.1 基层政府缺乏针对本地区农村发展的专门性文件

地方各级政府普遍缺乏逐级细化的举措,多是简单地制定、下发上级政府的相关规范制度要求,粗糙地将上级政策的实施地域范畴改为“我省”“我市”和“我县”,缺乏制定实施计划、设置实施目标、规划实施内容等一系列细化举措[6]。通过访谈结果,基层街、镇政府这种现象显得尤为突出,在访谈的街镇中有22.22%的街、镇有针对本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专门性文件,有77.78%的街、镇没有或者“照搬”上级文件。因此,基层政府没有细化并制定针对本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专项文件也实属无奈之举。

1.3.2 农村体育活动工作在政府年度考核的分值较低

从表2可以看出,调研的9个街镇农村体育工作全部纳入当地政府的年度考核,在政府年度考核中体育和文化建设一共占2分。很明显,农村体育工作在政府年度考核中占据的分值较低,这就使得基层政府不会把过多的精力用在农村体育工作中。

2 重庆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推进路径

2.1 加强基层政府执行农村体育相关政策的力度

基层政府要在农村体育工作上改变等、靠、要的滞后的观念,落实县(区)、乡(街道、镇)纪委监督责任,把促进乡村体育振兴情况作为每年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综合评价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强化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责任,推动各级干部主动担当作为。街、镇政府要制定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活动的年度计划,依据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各要素,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激活服务功能的活性;针对农村体育发展相关的组织机构设立、职责划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等方面实施更为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相关的政策落地,促进农村体育事业走向法治化道路[7]。始终坚持发挥“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作用,坚持城市、农村一起发展,坚持繁荣乡村体育文化,健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体现到各个方面。

2.2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点,扩大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

扩大有效供给实际上就是农民需要什么样的公共体育服务和供给方式,政府理应在其掌握的资源和具备的能力范围内提供相应的公共体育服务和供给方式[8]。获取农民体育需求信息,根据农民的切实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结合当地各村的环境和人文特点,根据农民的体育需求将农村体育活动广场进行升级改造,打造微型体育公园,满足农村不同人群的体育需求;健身设施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锻炼的积极性,因此,提高农村体育场地、器材的供给质量是推动农村公共体育发展的关键。

2.3 设立农村体育发展专项经费,保障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

市、县(区)、镇三级政府要设立农村体育发展专项经费,并设立相关的经费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农村体育工作的正常运转,提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效率;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和配套的资金保障问责机制。确保基层管理者能够真正重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资金的筹集,尤其是基层政府要积极通过招商引资、赞助宣传等方式[9]吸引企业商家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

2.4 进一步完善农村体育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体育人才资源的均衡配置,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质量[10]。增设街、镇体育专职人员的岗位,设置行政村文体专职岗位,健全基层体育人才支撑体系。进一步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力争到建党100年实现80%的农村有一名以上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推进“好体育人”评选工作,使农村体育骨干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发挥积极地作用;实施体育人才定向培养。与城市相比,农村为体育人才提供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都是十分有限的,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体育,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国家通过政策倾斜为农村输送更多的体育人才,鼓励大学生和退役运动员去农村[11],并为其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

2.5 落实农村体育文化氛围建设,繁荣发展乡村体育文化

农民体育文化建设工作重点在乡镇、基础在行政村,当地政府应该将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到政府的年度考核。同时,加强对基层干部领导的培训[12-13],学习、认识农村体育的相关法规、政策,以保障基层部门组织农民的力度;大力宣传农民体育健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工作,基层政府要利用公告栏、挂条幅、音响广播、微信公众号、APP等多种渠道,积极广播先进的体育健身理念、宣传健身意义,树立健身榜样[14-15],讲述健身故事,并积极组织、开展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体育宣传活动。

2.6 丰富健身活动,积极开展体育赛事活动

丰富农民身边的健身活动,以节庆活动为平台,将传统的民俗体育活动,提升到弘扬与传承优秀节日文化的高度。利用“全民健身日”“丰收节”“劳动节”等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民健身活动,街、镇政府要积极组织体育专职人员等下乡介绍健身方法、传授健身技能,逐步培养农民体育健身的习惯;积极组织开展农民身边的赛事活动。基层政府要积极举办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农民体育赛事活动,经常性地举办农味农趣运动会、廣场舞、舞龙舞狮等丰富多彩的基层赛事活动,坚持开展一年一届的大型农民体育运动会,使农民健身常态化、生活化。

3 结 语

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在我国“三农”工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供给质量低、缺乏制度政策保障、缺乏经费支撑等问题,仍然是阻碍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已有的农村体育相关政策、战略平台上,基层政府要加强体育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及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统筹规划。通过落实各方主体责任,设立农村体育专项经费制度,完善体育人才队伍建设,扩大农村体育场地、器材的有效供给,丰富农民身边的体育赛事活动和健身活动等路径,使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保障体系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

参考文献:

[1]詹新寰,仇泽国.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运行现状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30 (4):292-296.

[2]王凯.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扁平化治理的理论建构与路径展望[J].体育科学,2017,37(10):90-97.

[3]骆秉全,孙文.多元化筹集农村体育经费问题研究[J].体育科学,2007,27(4):31-38.

[4]王亚.西安市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体育服务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6.

[5]胡庆山,吕钶,王健.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制的现实弊端及治理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9):11-17.

[6]张龙超.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探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38(6):37-40.

[7]王驰,何元春.地方性知识视阈下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理念的反思及重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7):9-16.

[8]陈洋,张玲燕,熊禄全.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制度创新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 (5):1-5.

[9]史小强,戴健.新时代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结构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究—基于“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的量度[J].体育科学,2018,38(3):12-26.

[10]颜小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治理机制研究—基于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8,39(2):13-19.

[11]鲁丽.公共服务视角下我国农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及破解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8,(8):22-26.

[12]肖伟,田媛,夏成前.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体育发展方向与路径研究—基于乡村振兴与体育发展关联的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1):24-29.

[13]杨惠,陈洪鑫.我国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状况及发展路向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9,37(2):69-70.

[14]杨秋梅,朱立新.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运行中涌现效应生成路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9,36(5):46-49.

[15]张讯豪. 苏州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组织建设研究:诊断与完善[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7,35(4):40-46.

收稿日期:2019-06-05;修回日期:2019-09-09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应用项目(编号:2017ZDYY54)。

作者简介:孟令飞(1994-),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通信作者:梁建平(1958-),男,教授,学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作者单位:1.重庆师范大学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重庆 400000;2.西南政法大学 体育部,重庆 400000

猜你喜欢

农村
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要有农村的“味道”
记忆里的“农村”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从“量”入手 提升农村小学生阅读质量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农村老人健康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