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视域下经典文学作品教学的创新机制研究

2019-12-04王婉婉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关键词:媒介文学文本

王婉婉(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作为一个民族审美意识与文化心理的承载符号,文学经典一直是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领域关注的显性问题。20世纪60-80年代,随着解构主义、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以及后现代批评等文化思潮的大量涌现,西方学界掀起了重读经典与经典研究的热潮。90年代中期以来,经典问题在西方学界的热烈反响对国内的学术研究产生相当的影响,并在推动国内经典学术研究不断深入的同时,强化了社会对重读文学经典的关注。就文学经典的教学而言,经典问题算不上是热点问题,从某种程度而言,建国以来所确立的文学(语文)教学体系基本上就是围绕经典文学文本所建构的,无论是中小学课程体系中教材的编写、教学篇目的选择,抑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乃至教学计划的设计,都离不开对文学经典的关注,甚至高校针对非中文专业开设的文学通识课程,也都是建立在文学经典的阅读教学基础上的。

世纪之交以来的文化衍变格局,无疑是以现代传媒的广泛兴起最为抢眼。借助电子数字媒介技术的强大支撑,现代传媒引发的文化实践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力度弥散于社会生活乃至个体生命的角角落落。《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9年2月)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8.29 亿人,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到25.4%,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年增长率达29.7%,达到20123 万。可见,在现代传媒营造的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阅读与教学不可避免地与现代传媒发生了互动,后者凭依自身的技术优势愈益介入文学经典的传播过程中,在以自身的审美性征与文化逻辑重塑经典文本的艺术内涵与审美价值的同时,对高校文学经典阅读与教学的传统模式也带来了颇为显性的影响。因此,如何借助现代传媒的技术优势来推动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与教学,愈益成为当下高校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话题。

当然,就文学经典的阅读教学而言,传统的教学体例与技术传媒下的教学创新并非是彼此抵牾、不可共存的,即便就现代传媒的多元呈现形态而言,影视、网络、自媒体无疑都是直接介入经典作品阅读与教学的常态媒介。换言之,当下高校的经典阅读与教学并非依赖于某一单一的技术媒介,而是诸多现代媒介的合力,媒介融合愈益成为推动经典阅读教学的常态机制。而也正是这一机制的潜在作用,使得经典文学的教学相对于传统模式而言更趋复杂,由媒介引发的教学模式变革及其效应探讨遂成为当下教学改革需要直面的问题。文章旨在考察媒介融合对经典文学阅读与教学所产生的作用机制,进而在多媒介交互性平台推动经典文本阅读与教学的改革。

一、文学经典呈现方式多样化:现代媒介技术优势介入教学的核心性征

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媒介介入高校的课堂教学业已成为当下国内高校课堂教学的普遍事实,多媒体教学硬件也成为高校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技术条件。基于网络的教学平台,高校课堂教学无疑实现了课堂内外、课前课后的有效互动,网络丰富的文本、数据、影像资源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增强了课程教学的审美趣味。其中,最具冲击力的是图像、影像等视觉文化对文学传播方式的影响。当然,以网络为主导的现代媒介的课堂介入并非制约了传统媒介在课堂的运用,纸质媒介、影像媒介同样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从某种程度而言,网络媒介多数时候可以提供传统媒介的资源供给。此外,自媒体、校园无线网络、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兴媒介也进驻课堂教学,诸多的媒介交汇构建了一个信息互动的学习平台。可是,在丰富教学资源与手段的同时,新教学平台也可能导致课堂教学的无序化,因此,梳理各种技术媒介的主体性征,熟悉其运用于课程教学的优势,方可有的放矢地组织课堂教学,以实现媒介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首先,文学经典的可视化呈现。曾几何时我们不再用形象(比如插图)来阐述和丰富文本,恰恰是生成了一种反向创作和阐释的模式,以语词来说明图像,进而词语退位于图像结构中的依附性角色,以至于“我们在观看图像,也在制作图像,并且每天都在利用图像、破译图像、解释图像”[1]。罗兰·巴特把这种变化称之为“历史性的转变”,并认为这一“转变”是要付出代价的。学界把这种转变命名为“视觉文化的转向”。那么,这种转向对于文学经典教学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新媒体时代的媒介革命,引起了视觉文化的崛起、读图时代的来临。图像的转向成为文化转向中最为抢眼的景观,图像‘帝国主义式’地占领了文化的大片领地。同样,也占领了文学经典的领地。”[2]作为消费者的学生群体完全有能力通过视觉技术的占有,主动探求寻获文学经典信息、探索经典作品的意义,并生成阅读和分享的快乐。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经由视觉文化、读图时代促进的当代文化,充分展示了后现代的特征——图像取代阅读,成为获取文学经典以及人文知识的主要途径。莎翁戏剧,中国的四大名著的影视化,乃至人文历史纪录片,都引起了受众的极大兴趣。甚至于,许多学生在没有阅读到纸本文学经典前,就先接受了文学经典改编的影视作品,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一种经由编剧、导演、演员等集体创作之后的、被二次加工过的“文学经典”。这种观众接受的“影视经典”,其底本就是普罗大众广泛认可的文学经典作品。

其次,文学经典的可听与音乐融入。文学性是文学作品区别于其他语言行为和艺术作品的最本质之所在,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学经典是文学性的物质承载,是其在作品形式上的最佳典范。而在当今的媒介时代,图像文化借力于现代传媒的强势技术支撑影响着文学的生产和发展,使文学经典由原本的纸质作品华丽转变为可视化产品和音频产品(如大量的有声读物)。特别是音乐的有机融入,强化了文学作品诉诸感官的渲染性力量,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情绪投入和情感力度,如近年来热播的《朗读者》《见字如面》,以及喜马拉雅APP 等。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言:“为什么当我第一次看见大峡谷、圣马可广场和阿尔卑斯山脉的时候,我觉得这些景物在全景电影中更令人震撼?为什么?因为上帝和人类都忘了添加音乐……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能够掳获我们’,这一点都不奇怪,它本应如此。一旦你了解这一过程,人们只需摇曳声波就能打动别人,这似乎相当神奇。”[3]而这也与卡勒的论述不谋而合,“似乎任何文学手段、任何文学结构都可以出现在其它语言中”[4]。在媒介大行其道的时代视域下,文学经典呈现出跨媒介性,文学经典由原本相对单一的文字形式发展为在不同媒介中的转换性呈现。换言之,在传播与流传过程中,文学经典作品所秉持的文学性即使在众媒时代,在媒介技术广泛应用的教育领域,仍然洋溢着旺盛的生命活力。

然而,纸媒阅读是经典文本教学的基本模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典文学阅读与教学的多次改革都是建立在纸质媒介的基础上的,从教材编写到课堂教科书的使用,从篇目的选择到教学效果的考察,纸媒对经典文学文本的限定一以贯之地影响甚至制约着课堂教学的视野。正如当下高校的文学作品选读教材,其多数时候都是按照文学史兼及文体来编排,尽管在选文之外配有注释、作者简介、文本赏析、思考练习等,但选编者的权力意识在整个经典篇目的设计中显露无遗,学生无法逾越既定的篇目进行展开,课堂教学也只能拘泥于所选篇目进行发挥。由于限于纸媒传播空间的限制,课堂教学很难借助所选章节来整体性地考量经典文本的全貌。不仅如此,语言阅读的相对乏味,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推理、想象等思维层面的要求,也弱化了学生阅读经典文本所应具有的审美旨趣。而解决这些教学问题,其突破口无疑是引入现代媒介的技术手段,利用现代媒介无限量的信息资源以及直观可感的影音技术,弥补纸媒阅读的不足,有效地弥补了纸媒阅读与教学的局限性。

二、多媒介平台对经典文学文本阅读教学的创新作用机制及其教学效应

在以纸媒为主要传播载体的教学体例中,经典文学文本的阅读教学呈现出较为固定的程式,亦即基于教材选定的经典范本,围绕教材而展开教学过程;以教师教授为主,以学生阅读文本为辅。这样的教学模式程序较为固定,重点也较为突出,对教材选定的文本或文本章节讲解较为充分。但在课程教学中受制于教材文本空间的规约,课堂教学很难形成发散思维。特别是长篇经典著作,选用的范本多为某一章节,而仅讲授某一章节很难实现对整部作品的全景观照。因此,现代多媒介平台的运营推动了传统教学的多元变革,其创新机制体现在以下几个多维层面:

(一)经典文本人物形象虚浮化与定格化对照

纸媒承载的语言文本对经典文本人物形象的设计主要是借助语言来完成的,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解读更多基于语言层面的理解,进而运用想象、推理、联想而形构为一定的审美意象。这种审美意象因学生阅读体验与生活经历的差异而迥然有别,更多时候人物形象的意象呈现过于虚浮,这对经典文本的审美接受带来不利的影响。而现代影像媒介以定格化的表演将人物形象定格呈现,借助特定的人物形象完成了从语言层面的虚拟意象向真实世界的人物影像的过渡。这种影像促进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与深度接受,反向推动学生对文本人物形象的纵深理解。例如,《水浒传》第三十八回李逵出场,“不多时,(戴宗)引着一个黑凛凛大汉上楼来”。如何才是“黑凛凛”?与“山东及时雨黑宋江”之“黑”有何不同?在与张顺水中搏斗时“显浑身黑肉”“像黑煞天神”,这些外形描写对于相对缺少生活经验的学生来说,是很难想象的艺术形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选择、加工、提供影视作品的人物形象,可以弥补文本语言文字描写的朦胧与含蓄所造成的形象虚浮,还可以引导学生朝向某一特征鲜明的人物影像实体,有助于学生概括和归纳人物艺术特点、理解人物形象。

(二)经典文本情节与情境的真实再现

无论是叙事作品,抑或诗歌、散文性的抒情作品,情境书写无疑是经典文本不可忽视的部分。而情境特别是抒情性作品中的意境,一直是经典文本语言阅读的难点,很多时候学生的理解与接受是与文本意旨相背离的。而影像、网络媒介对情境的客观呈现,降低了经典文本阅读接受时发生歧义的可能。特别是对抒情作品的体悟,因引入现代媒介技术,使得精神层面的意会转化为客观层面的再现,教学效果无疑要好得多。例如,《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与下四回的“黛玉葬花”有相似的情境,借助影像资料把曹雪芹笔下的“花谢花飞花满天”“落红成阵”化成满屏落花以及乐曲葬花吟,充分运用视听手段强化学生的直觉感受力,进而把春去花落与人物命运绾合在一处,有效地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所蕴含的时间、生命、死亡的美学意味。

(三)跨文本链接机制提升了对经典文本的深度解读

网络媒介的设计打破了传统媒介经典文本阅读资源的有限性。正如童庆炳先生提出的教材编写应分为两部分,“一是经典文本阅读;二是相关问题概说。如果说前者是‘一斑’,后者则是‘全豹’,两者相呼相应,取长补短”[5]。网络链接机制的建立,拓展了经典文本的意义空间。借助网络媒介的力量,课堂教学不仅可以阅读教材选编的文本,而且还可以借助链接来阅读与选定文本相关的文本,这样将教学所采用的文学经典文本与链接的相关知识文本之间构成多重多边对话,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眼界。这种发散性的、更尊重个体选择性的阅读,提升了学生对经典作家、作品的整体性理解。网络链接既可以是语言文本,也可以是影像、声音、数据,这种跨文本的阅读策略在增强学生阅读趣味的同时,也推动了学生对语言文本的意义认知。

(四)多媒介平台有助于促进学生增强文本阅读的情感体验

在经典文学文本的阅读中,情感体验是推动阅读深度的重要指标,富有情感的阅读有助于对文本意义的深度认知。以语言为主要传播符号的纸媒,其情感设计完全寄托于学生本身。在有限的课堂空间,要想尽早唤起学生对文本的审美体验与情感认同绝非易事。而影像、网络媒介的运用,将语言阅读构建的审美意象转化为真实的客观形象,增强了学生对语言阅读的感性认知。尤其是现代媒介的声音系统将有声语言、音响及音乐纳入到文本认知中,使得学生的阅读体验更真切化、情感化。比如,徐涛朗诵的《再别康桥》,比起语言文本的阅读,其所带来的情感体验自然要深切得多。白居易《与元九书》述及:“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可见,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通过感情、语言、声律以及意义吸引读者。而对于教学而言,也应从这四个方面去引导学生学习和感悟经典文本的魅力。所以说,有效利用多媒介平台,可以使得现代教学更自如地调动各种技术手段和教学手段,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强化文学作品的感染力,触动并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审美自觉意识。

(五)自媒介、网络媒介提供了学生阅读感知的交互性平台

在孔子“兴观群怨”的文学功能说中,“群”亦即文学交流总是拘泥于一定的时空限制。对课堂教学而言,这种交流多数时候只能在客观的课堂空间展开。而自媒体的普及改变了学生阅读感知的互动模式,即学生可以运用自媒体或网络平台,在微博、微信公众号、各种文学网站进行阅读交流。网络层面的互动不仅有助于纠偏学生对经典文本意义的误读,而且也深化了学生对文本意义的感知,提升了学生深度阅读的兴趣。从某种角度而言,阅读是个性的选择,即使是经典作品也未必有机会进入每个学生的阅读视野,得到每个读者的喜爱。正是自媒介和网络媒介的开放性、民主性,以及和谐、宽松、自由的阅读氛围,使得学生们可以相对轻松地卸下自我保护面具,坦诚沟通,积极交流,真诚抒发读后感和阅读体会,进而产生思想、情感、审美的相通、碰撞、抵牾甚至对立,体现了经典作品的“说不完”“读不尽”的文学魅力,实现了文学经典的教学意义。

三、借助多媒介平台探索经典文学阅读教学考核的创新机制

以语言阅读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制于文本时空的局限,多数时候以期末笔试考核为主,这种考核机制从文本到文本,局限了学生的感性认知与理性思维。当然,也有以考查方式进行学生课程评价的,即“课程的考核以考查为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3:7 的比例构成……大班授课,平时成绩的考核很难做到公平公正。期末考核以论文的方式考查,绝大多数学生敷衍了事,无法体现学生真实的水平”[6]。相较而言,多媒介教学平台的融合扩大了教学考核的选择面,传统单一的笔试可以让位于微信公众号的制作、小视频的剪辑加工、相关论文的网络发表等,多元化的考核在增强学生阅读旨趣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变被动性的文本阅读为主动性的文学创作,其教学效果的提升不言而喻。

多媒介教学平台丰富了教学考核的方式方法,但要真正落实到实践层面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为它关系到教学考核的公平公正以及教学考核效度问题。首先,经典文学教学的考核改革向传统考试方式发动了变革,这需要征得学校教务部门的同意。在目前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下,教师的教改以及相关考试改革均需通过有关管理部门的同意,并在其监管下进行。而教学管理部门与一线教学的疏离以及对课程性质的某种程度上的不理解,可能会成为考试改革的一道壁垒。其次,正因为多媒介教学平台提供了多种教学考核的方法,其中可能涉及到阅读、演讲、写作、表演、创制(公众号、小视频等)等,在丰富学生们自选考核方式的同时,也潜在诸多考核方式难度不一、如何折算考试权重等问题。另外,某些考核方式需要多位同学集体完成,如何公平公正衡量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难题。再次,学生选择某种考核方式受限于对该媒介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换言之,教师是否考虑学生作品媒介技术问题,如何折算成综合成绩,需要制定统一标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媒介技术掌握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质量,进而影响到课程成绩。而技术问题并非是测查学生对文学经典掌握情况的核心要素,教师应辩证地对待这一问题,继而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文学作品实践。

小结

多媒介融合愈益成为当下高校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良好的教学条件有助于推动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而任何一种创新都是基于对已有模式充分的认知。基于媒介融合的教学创新机制,同样需要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优长与不足,基于此,才能有的放矢地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如果缺少对媒介属性及其特征的深入认知,对不同媒介在课程教学中所发挥的效用认识不清,那么,即便拥有良好的技术平台,也可能造成课堂教学模式的无序,这是教学和考试改革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是教师文学经典教学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挑战。

猜你喜欢

媒介文学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我们需要文学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书,最优雅的媒介
摄影做媒介引无数爱心扶贫手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