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进制造装备生产企业技术积累与专利保护

2019-12-02朱海燕张今朝戴婷

中国科技纵横 2019年17期

朱海燕 张今朝 戴婷

要:先进制造装备是反映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载体,为打破国外技术壁垒,保持其国内外市场持久竞争优势,先进制造装备生产企业必须有明确的产品定位和技术发展方向,并通过知识产权申报进行核心技术保护。本文就企业产品核心技术积累及专利权保护进行分析,提出了技术布局和专利布局动态协同发展的基本思路;结合企业发展,并将前沿技术列入核心专利布局之中,将核心技术进行分解,以分立专利权形式进行包围式保护。

关键词:先进制造装备;技术积累;专利布局;专利保护

中图分类号:TG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17-0000-00

0 引

先进制造行业的生产型企业,在市场开拓、企业管理和销售策略的不断发展和变革过程中,创新技术的发展和积累是促使企业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的源动力。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外先进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投身此行业产业链的厂家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1],特别是以高新技术集成为代表的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国外产品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国产品牌从起步到现在发展已有几十年左右,从产品类型、技术方法以及专利权保护等方面,皆有长足的发展,但与国外同类产品在产品工艺和技术创新上仍有很大差距[2-3]。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命的源泉,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成长的有效空间,但近年来国内竞争引发企业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围绕知识产权的纠纷不断增长[4-5]。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知识产权案件年度报告(2018)摘要》可以了解到:2018年共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447件,其中专利案件增长幅度较大,同比增长103.6%,预计2019年案件数量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与专利有关的知识产权案件仍在全部受理案件中占有最大比重,占比43.8%;专利民事案件中权利要求解释标准进一步明确,涉及标准必要专利的新类型案件不断增多,赔偿数额的确定仍是焦点和难点;专利行政案件中创造性判断依旧是核心问题。

从中可以看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技术积累与专利保护须协调同步进行,而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在界定时,务必要更明确、细致。

1先进制造企业技术定位

先进制造业相关企业,包括农业、工业、电子信息等,涉及领域极其广泛,特别是最近年,行业内部分类更为精细,也使得产业链上各生产企业产品极为丰富,而不同上下游产品在技术结构上存在交叠的地方,同类型产品之间,技术功能和特点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如机器人产品,其产品结构基本上包括了光机电一体化所有的技术成份,数控机床也包揽了从CNC系统到电动机控制等一系列成套产品。企业作为先进制造产业链的一个“单元细胞”,其产品和技术定位必定是确定的。

企业在进行专利布局时,先要确定产品定位。首先根据目前企业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相同类型产品的特点,找准本公司产品优势和短板,在研发力量和成本允许的情况下,需要对产品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同类型产品的技术特点,着眼于市场潜力进一步挖掘产品技术上的创新点。在这里,企业研发中心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为了少走弯路,前期调研工作务必细致入微。市场调研是研发工作的基础,其分析结果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技术发展方向;

(2)产品研发不能急于求新以免技术更新跨度太大,因为市场对产品需要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而产品技术更新太多,势必增加产品成本,失去和同类型产品竞争的优势;

(3)产品所构成相关材料采购渠道,不能过于单一,如电机控制及驱动系统芯片不能只采用一个上游厂家,而要有多种可替代芯片,否则一旦断货则会造成“芯荒”;

(4)产品研发过程要将查新、专利保护与新产品推广紧密结合起来,为企业积累核心技术。

2产品技术布局和新技术研发突破点

作为先进制造装备核心部件制造企业来说,其产品在规划时,为增加产品覆盖面,需尽量满足下游不同装备的需求,當企业发展规模变大时(按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时,其系列产品也会相应得到扩展,以适应更多厂家的需求。如先进加工装备中的核心部件—伺服驱动器,这种驱动器在通用技术上可满足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纺织机械或注塑机等装备的高精度、高速运行。产品在硬件上基本上以控制板+驱动板+显示的模式,控制方法上以转速、转矩和位置三闭环为主要架构。根据电机类型,又分为直流与交流驱动形式。虽然不同厂家同类产品,其架构基本相同,但在技术特色上各具特色,创新点侧重点也各有不同,包括硬件集成、加工工艺和算法上的不同,最终形成的同类产品在性能上差异明显,这也是目前国产与进口伺服产品一直存在的差距[6-7]

由此看来,产品研发时,需要对产品技术组成进行精心的规划,任何新产品在技术上由三个部分组成:通用技术、外援技术和核心技术。

通用技术基本上属于科普类技术范畴,技术成熟、通用,对同行业来说可谓家喻户晓,其只能作为产品技术构建的基础,不能只凭这样的技术研制出新产品,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毫无竞争优势。

外援技术不属于企业自主研发的技术,是其他企业原创性技术,并已经授权产权保护。经过支付一定费用之后,可得到授权使用,当然,企业为避免技术壁垒,可根据自身科研水平,通过自主研发,替代其他企业的同类技术。

核心技术是企业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在市场保持持久的竞争力,不仅需要拥有自己的致胜法宝,而且其技术能在一定周期内不断更新。除了管理因素、销售策略及市场动态变化以外,核心技术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素。

3企业技术点挖掘和专利申报

如前所述,产品研发过程中,不是所有的技术都是企业核心技术。需要按产业链中所处位置,根据上下游产品需求,找准切入点,针对性进行产品研发。专利作为企业知识产权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申报产权保护时,需要与技术研发同步进行。

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权授予在先申请的发明人,因此适当时机提出专利申请就是抢得技术创新的先机,但如何对技术点进行较为稳妥的保护,需要精心规划和疏理。

企业研发中心在进行专利申报时,需要产品系列进行分类。对于成长型企业来说,所属产品基本上分为三类:正在推广的成熟产品、处于更新换代的产品和试制产品。对于推广的成熟产品,因为已经适应一定的市场,技术较稳定,正处于销售旺期,这类产品在技术上可能不是目前最新的,如果此产品在开发之初没有申报专利权,则可能正被一些企业模仿,技术上可能正被盗用。而其它厂家也没有去申报专利,那么研发中心应该及时对产品技术进行提炼,进行专利权申报。对于更新换代和试制的产品,在相关数据作为企业秘密不与公开之外,技术方法需要在产品推向市场之前,进行专利申报。

4专利保护方法

4.1核心技术点分立式保护

如前所述,由于国内外先进制造装备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同类产品层出不穷,达到相同功能的技术方法也各具特色,为避免技术成果被其他公司侵犯,在专利权申报时,需对自己的技术点进行较为明确的界定,在专利权描述上不能过于宽泛,以免专利权描述不明确,失去保护意义。如图1所示为产品的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产品研发的核心技术创新点,是专利权的保护重点,但往往一两个专利无法将技术重点保护起来,有必要要将创新点进行分解,将相近创新点包括进来,对核心技术形成包围,形成一层或多层保护,这样其他同类产品厂家,将无从通过相近的方法侵犯或模仿本企业专利权保护内容。

4.2 前沿性技术专利保护

从长远眼光来看,专利权作为企业核心技术最重要的保护方式,不仅要将现有新产品和试制产品的创新点进行凝炼申请保护,而且还可将研发过程中产生的前沿理论技术作为专利来申报。

(1)前沿性技术理论,是产品研发过程派生出来的可行技术或方法,虽然还未在新产品中进行实施,针对公司未来产品技术发展方向的多种可能性,通过专利权申报可预先规划多种可能的技术发展方向,并进行专利权保护。为打造企业技术品牌,研发中心可以将产品新技术性能、可靠性等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在和专利内容不冲突的前提下,撰写科技论文在权威期刊上发表,提升企业形象。

(2)在专利权规划中,企业应该站在国际化市场的高度,不仅申报本国专利权保护,还要根据产品出口情况,进行境外或国际专利权的申报。目前在国内市场相比较为先进的产品技术,在国际上未必具有原创性和先进性,这也是国内产品技术被国际其他企业垄断和压制的原因。企业在申报专利时,眼光主要是放在国内外前沿的技术攻关上,及时取得突破,及时进行国际专利权申报[8]

参考文献

[1]周济.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15”的主攻方向[J].中国机械工程,2015(15):2273-2284.

[2]司林波.国内外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16(8):177-185.

[3]方杰.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发展動态[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3,26(4):1-3.

[4]顾进.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态势与应对思考[J].法制博览,2019(2):171.

[5]许怡婷,周世儒,杨秋皓.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研究[J].航天工业管理,2014(6):7-10.

[6]钱巍,戴安刚.工业机器人专用交流伺服系统发展趋势[J].2016(1):85-88.

[7]王立平.关于国产数控机床发展的几点思考[J].航空制造技术,2010(4):51-52.

[8]张若凡.论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J].法制博览,2019(1):267.

收稿日期:2019-07-24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浙江省先进制造装备核心部件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2017C35065 );浙江省“十三五”第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GE·嘉兴学院校企合作的电气工程新工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jg20180241)

作者简介:朱海燕(1976),女,安徽明光人,学士,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继续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