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语的谜语

2019-12-02陈一二

文学港 2019年11期
关键词:火星

陈一二

1

当她走进这间位于写字楼28层的办公室,她惊呆了。这哪里是办公室,分明是一个可以容纳近千人的会场。

乍一看这里近乎空无一物,除了铺满整个地面的红色地毯。视线最远处,是覆盖一整面墙的落地玻璃,逆光之下,她看到玻璃窗前一个男人的小小身影。

“你来了啊,米小姐。”男人遥远的声音像是从洞穴最深处幽幽飘来,她看到那个身影好像在朝自己走来。

“你好,卢总。”她意识到自己的声音有点小——对于这么远的距离来说,她甚至不确定对方是否听到了。

她向那个身影走去,同时看清了他也确实正朝自己走来。他远远伸出胳膊,做出急着要握手的姿态,但他的脚步似乎并不急。

她稍稍加快了步子,快得并不明显,同时打量着远处这个男人:运动衫、运动裤,如果把地毯换成草皮,或许会更适合此刻的他。渐渐地她也看清了他的脸,看着像是四十出头,梳着个背头,大而方的黑框眼镜下,眼睛挺有神。

“我觉得你可以。”两人相距七八米时,男人再一次开了口。

“可以什么?”

“可以达到你想达到的目的。”两人的手握在了一起。

“卢总这么快就做出判断了吗?”

“算是……算是我的预感吧。”男人微笑着,把她往沙发的方向引,“喝点什么,绿茶、红茶、咖啡、还是来点酒?”

“绿茶好了。谢谢。”

“龙井、毛峰、毛尖还是碧螺春?”

她笑了,“都可以,听你的。”

“那你尝尝我的龙井。”

她打量着空间里的唯一几样陈设:一张办公桌、一把黑皮转椅、一台玻璃茶几、两排软沙发、一个吧台柜,剩下的就是无尽的空旷。男人正在吧台边沏茶。

“卢总的办公室也太大了。”她说。

“好玩吧。”男人说,“我平时喜欢一边散步一边思考,就租下了楼里的这个千人会场做办公室,这样我就有了一间方便我思考的办公室。”

她微笑了一下,心里也在窃笑:她可不是什么平凡人家的女儿,她老爸可是排在胡润榜上的。当然,她知道对于这一点这个男人是清楚的。

男人端来茶,朝她做了一个请坐的手势,然后坐在了她对面的沙发上,“你知道的米小姐,这世上有钱人很多,愿意拿出5千万订金的也不少,不是随便谁拿出5千万,我都会和他见面的。”

她笑着说:“因为卢总之前说了啊,如果见了面觉得办不成,订金原路退回,所以我没什么好顾虑的。”

他觉察到了她的精明,“当然我事先看过你的资料,要不然也不会接受你的订金,只是总要见过本人,才能更有把握一些。”

“那么卢总现在觉得有把握了吗?”

“我话不喜欢说满,但是要说把握,现在可以说有八成了。等到启动金的尾款到了,我想这个把握可以上升到九成。”

她笑了笑,“卢总能不能先大致说说你的方案?”

他低下头沉默了几秒,然后突然抬起头说:“我先问你个问题,考考你的历史知识。你觉得十九世纪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

她对这突如其来的提问感到莫名其妙,“十九世纪?最重要的发明?……很多吧,我一时说不上来。怎么了?”她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她不喜欢被人考,也不喜欢他这种故弄玄虚的腔调。

“我觉得是摄影术。”他直直看着她,“摄影术的诞生,让人类第一次得以在非真实的情境下,看到一个人真实的脸。在摄影术诞生前,除非你在我身边,否则我是不可能看到你的脸的。有了摄影术后,无论你在哪,看着你的照片,你仿佛就在我眼前。这件事意义非凡。这件事的意义,从十九世纪末电影的诞生,到二十世纪电视的出现,一步一步被人们感受到。然而大多数人只是感受,没有多少人会真正去思考。人类很奇怪也很有趣,他们会近乎本能地被那些非现实的脸所吸引,那些出现在杂志纸张上、电视屏幕上或是电影银幕上的脸,比现实生活中他们周围的脸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在内心里,他们更向往那些不与他们同处一个空间的脸。各种视觉媒介的出现,让脸与脸之间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万千张脸中的极小一部分,在视觉媒介的反复投放中被抛光、升高、神化,可望不可即。要想成为明星,就要让大众时不时看见你,但记住,这个看见永远是通过媒介,而不是在现实环境中。这就是近与远的辩证法,这就是‘明星这个事物出现的全部奥秘。”

“我觉得我听懂了。”她说,“是不是可以简单概括为增加曝光度?问题是你打算怎么增加呢?”

“这不是你现在需要操心的问题,米小姐。就像我刚才说的,这世上有钱的人很多,但是成为明星这件事,不是光有钱就可以,你还必须要有掌握大量资源和渠道的人。而我,恰好就是这样的人。”他提起嘴角做出个笑容,“顺便问一句,有没有哪方面是你最不擅长的,是你死活也不能去做的?比如有些人天生肢体不协调,绝对不能让他去跳舞,练多少遍都没用。”

“最不擅长?我以为你会问我最擅长什么呢,不是应该先有个大致定位吗?”

“不不不。真正的明星不需要头衔,如果某天你上节目,主持人介绍说‘下面有请演员米语或者‘下面有请歌手米语,那说明我是失败的。你不需要头衔,对于一个真正的明星来说,你的名字本身就已经可以说明全部问题了。更何况,我的目标是把你打造成巨星。顺便提一下,你的名字很好,我觉得不需要另取什么艺名,这个名字本身就足够让人印象深刻了。”

2

3月11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天津、成都、武汉、南京等21个城市同步出现了一个户外广告:白色背景上是一个女人的左半张正脸,看起来面容姣好,妆容精致,旁边竖排着四个大字:谁是谜语?

仅在上海一地,这个户外广告就有331处。在杭州,最大的一处是一个LED屏,屏幕有八层楼高。

3月14日,所有户外广告统一更新:女子的整张正脸出现在广告上,左侧配字“我是米语”,右侧配字“谜底揭晓”。路人们望着广告上这个漂亮女孩的脸,有人拿出手机拍照,有人议论纷纷。大多数人不会知道的是,这个妆容是化妆师团队连续工作五小时的结果,这張照片是从八千多张底片中选出来的,第一版广告是用左半张脸还是右半张脸,策划团队争论了五个小时,最后呈现的广告成片,又经过了修图师四十多个小时的精修。

3月14日晚,多家社交媒体排名第一的热搜都是同一个:米语是谁。

4月8日,热门网络访谈节目《别跟我胡诌》推出特别节目《米语大揭秘》,在节目里独家揭秘了米语最喜欢的冰激凌口味、米语的宠物——一只叫贝贝的巴西龟——每天会拉几次粑粑以及米语五岁时还曾尿床的自卑童年。同时,节目里还顺带提了几句,在米语留学英国时,她是几个合租室友中成绩最好的(这是真的,事实上,在和她一起合租的三个姑娘中,有两个没能顺利毕业),当然节目里也强调了,以她的经济状况,完全可以自己单住,但是她更喜欢“和小伙伴们在一起”。

5月到7月,米语接连出现在了《我可以》《请别加香菜》和《生活小能手》三档热门综艺中。在《生活小能手》的第二期节目中,对于米语为何总能在抢凳子游戏中获胜,一线男星王亚豪面对镜头说:因为她有一个灵活的腰啊!

节目播出第二天,有娱乐媒体爆料:王亚豪和米语有绯闻。多家娱乐媒体随后做出了跟进式深度调查报道。两周后,米语通过经纪人发声:对于传闻予以否认并对媒体的无端猜测表示遗憾。

3

28层的落地玻璃窗外是这座城市晚上十点的夜景。

“有意思。面对这样的夜景却在喝茶而不是红酒,对我还是第一次。”米语说。

“有意思吧。大多数人会有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什么样的时间点就该有什么样的举止这样一个刻板概念,有时那只是做给别人看的,不如遵从自己的内心。我这次的龙井怎么样?”卢川问。

“不比我爸的差。”

卢川笑了:“对于到目前为止的进展,你感觉如何,和你之前的预期相比?”

“还可以。差不多达到了我预期的七成吧,如果能顺利签下《无尽告别》这部戏,就能有八成了。”她笑了笑看向卢川,“毕竟我在你这里投了快5个亿了,取得点进展不是应该的吗?”

“应该的。”卢川说,“那部戏还在谈,不过我是有信心的。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想成为明星?”

米语看向卢川的眼神带着迷惑,“这个问题……如果可能的话,难道不是所有人都想当明星吗?”

“所有人这个说法武断了。不过确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有能成为明星的条件和机遇,何乐而不为呢?但我想问的是内心层面,你有没有想过,内心深处,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渴望?”

米语沉默了一会儿,目光落向地面,“也许是存在感吧,我从小就渴望被人关注。小学时,我成绩好,大考班里排名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老师经常夸我聪明,那是我记忆中一段难得的快乐时光。到了初中,我的成绩和同学相比没那么出色了,但我的英语还不错,尤其是口语。初二时,在全校英语演讲比赛中,我还拿过第二,我的存在感没小学时强了,但还算是勉强维持着。到了高中,我遭遇了噩梦,我连英语水平也比不过同学了,总成绩更是排到了班级下游,开家长会时,班主任对我妈说,米语这孩子学习挺认真的,就是可能一直没找到窍门。我很受打击。那时我才意识到,我可能只是班级里最普通的一员,唯一偶尔能让我有点存在感的,是我的家庭条件,但那不是因为我自身。后来去了英国读书,同学中有不少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在那里,我再次变得普通,我一度很迷失。回国后,我一直在想,除了有个有钱的老爸,对我自己来说,怎么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存在感?我挺早就意识到自己长得还不错,不能算是特别出众,但绝对是平均水平以上。有天在刷娱乐新闻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为什么我不走这条路呢!如果能成为明星,那我就不只能赢得周围人的关注了,我能得到所有人的关注,这不正是我想要的吗?况且我有这个家庭条件。说到底,我想这是一个人寻找自身存在感的事吧。”

卢川低头沉思了一会儿,“你比我原以为的要深刻。存在感,这个词用得太精准了。在人类文明史上,多少年来这个词一直是人类最深的困扰之一。我记得很清楚,我第一次对类似的问题产生困惑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我们看到的夜空中的星星,并不是它此时此刻的样子。如果那颗星球距离地球600光年,那么我们此时此刻看到的,只是它600年前的样子。600年前!这是个什么概念?我爷爷的爷爷都还没出生呢!或许,此时此刻它早已不存在了,但几百年后它才会从我们视线中消失。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宇宙的浩瀚究竟是个多么超出我认知的概念,人类的渺小不再只是书本上的一句话。但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我存在的意义何在?我怎么能够证明自己这个渺小中的渺小的存在?”卢川不说话了。

米语问:“这样的思考后来找到答案了吗?”

“找到了一个答案:我长大绝对不能学天文学,不然我可能会疯。”盧川笑了。

4

10月19日,《无尽告别》的片方正式对外发布消息:剧中戏份颇多的女二号拟由新星米语出演。消息一出,各界哗然:这部号称要冲击人类影史最伟大的100部影片的大制作,为什么会在女二号上起用一个完全没有电影演出经验的新人呢?

社交媒体上,人们的争论一片。米语刷着手机,心想,有争议是好事,有争议才有关注度。不过让她有点失望的是,“米语出演《无尽告别》”这个话题,只排在热搜第二,因为当天还有一条大新闻:“拥抱”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意味着,人类首次商业火星之旅正式开启。两年多前,美国和中国的宇航员先后登陆火星,然而这次的不同是,这是第一次商业性质的火星旅行,由中国一家名为“展望”的公司开展。

米语想给卢川发信息吐槽片方真不会选择消息发布时机,被别的新闻抢了热度,她下意识点开和卢川的对话框,这才突然想起什么。就在昨晚,卢川的助理方婷亭打来电话,告诉她两个消息:第一,《无尽告别》的片约定了,先不要对外说,片方会在这两天择机发布消息。第二,卢总在半年一次的体检中查出了重病,需要接受至少一年的住院治疗,他很要强,不愿朋友们去探望他,所以没有透露在哪里治疗,她也不用费心去打听了,在卢总接受治疗的一年中,他的工作全权由方婷亭代理。

米语对卢川的患病感到惊讶,平时看他很注意养生和运动的样子,但命运有时就是这样。她替他难过了一阵,不过片约敲定的消息终究还是让她的情绪恢复过来。

12月和第二年2月,米语拍了两个广告。然后她歇了一阵,在4月份正式投入《无尽告别》的拍摄。

5月的一天,在片场休息间隙,米语查看手机发现收到一封电子邮件,竟是卢川发来的,邮件如下:

米语:

你好!

如果每一个环节的计算都是准确无误的,那么当你收到这封定时发送的邮件时,我应该正在去往火星的路上。再有差不多40个小时,我就要登陆火星了。不要惊讶,我的这个计划甚至早于你的“成名计划”,你要允许我有点自己的秘密。

出演《无尽告别》对你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你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必将再上一个台阶。我想对你说的是,我确实对你保留了一些属于自己的秘密,但我并没有欺骗你什么。我收了你一个人的钱,但同时达成了我们两个人的梦,看,我是个精打细算的小能手。

关于我在自己身上花的钱,大致是这样的:展望公司的火星之旅原本卖三个座位,每个座位1.5亿。一开始我跟他们说,我三个座位都买了,但只有我自己去,他们不同意。这事僵持了好一阵,后来我说,这样吧,我再买下你们还没开设的“第四个座位”,再加1.5亿,同样只有我自己去,这总可以吧?他们没多久就点了头。

但是你知道的,我是个生意人。我告诉他们,我不会一次性支付6个亿的总费用,我至多只能先付一半,另一半要等我平安返回后再付。又是好一番讨价还价后,最终的方案是:我先支付六成,3.6个亿,剩下的2.4个亿,等我平安到家洗个澡后再付。

不过眼下(我指的是我写下这封邮件的时候),我的打算是那2.4个亿我就不付了,因为我没打算回来。你一直在寻找解决存在感问题的方法,我也是,而且我觉得我找到了:我打算不遵从这次旅行方案的安排(在火星上漫步15分钟后返回舱内),老实说我打算留在火星上了。我不是第一个登陆火星的地球人,但我可以成为第一个死在火星的地球人。有朝一日,或许就是不远的将来,当人类移民火星之时,我可能会被追认为“火星移民第一人”,这名头听起来还挺唬人的,是吧?

我知道这个解决存在感问题的方法听上去有些粗糙,但这毕竟是一个方法,这毕竟是我给出的答案。某天,当你仰望夜空,我不指望你能看到星星,但你会知道,卢川就在那遥远夜空的某处。某天或许全人类都会知道,有个叫卢川的人,此刻正在火星上,并将永远在火星上。我终于存在了。

不过你别误会了,我在这事上并不是全花的你的钱,我毕竟也有自己的一点小小积蓄。我的这笔旅行费,大头是你出的,小头是我自己的,成功路上有你的一份。况且,你已经有三个广告合约在手,还有好几个排队的可供考虑,前期的投入很快就会有回报的。

你知道的,我话不喜欢说满,当然也存在这样一种可能,虽然现在看来这个可能很小:我临时改主意了。毕竟如果我在去往火星的旅程中没有遇上意外化为气体,那么我还有七个多月的时间来考虑要不要改个主意。比如我突然觉得:不做第一个死在火星的人也罢,做第三个登陆火星的人也还说得过去。或者我突然想回办公室喝我的龙井茶了,或者我突然想回去和你聊聊天了,又或者我突然想让“存在感问题”见鬼去了。那么我有可能在火星上散步一小会儿,甚至用不着15分钟,然后我就会乖乖回到舱里,等着回家。

谁知道呢?人类毕竟是一种善变的动物。

让我们一起等待“谜底揭晓”吧。只是这一次的谜底揭晓,对你来说要再等上7个月的时間,到时候你就知道我搭的那趟老爷车是不是空车回来了。

再等等吧,等待是一种美德。祝你我一切好运。

5

米语靠在床头,呆望着手里亮着的手机屏,这已经是她今晚第五次读这封邮件了。收到邮件的这个下午,她完全失了神,像是在一种毫无意识的状态下草草拍完了今天的戏。

第一次见卢川时的场景如幻灯片般一幅幅在她脑海里划过:大到无边的会场改成的办公室、一整片海一般的红色地毯、他言语中的浮夸与炫耀、他那笔直而炽热的眼神。幻灯片定格在他的眼神上。

他究竟是骗子,还是疯子,或是两者的结合体?

下午读到这封邮件的第一时间,一个沉重的念头如钟鸣般在她脑中响起:她被骗了。

她的意识马上开始奋起反驳,因为认定自己被骗等同于承认了自己的天真和愚蠢,大脑不允许自己对自己的否定,这是程序错误。

此刻,靠在床头,她终于把混乱的思绪整理成两点清晰的理由,来证明卢川并不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首先,在他们合作的过程中,他许诺给她的每个项目都最终达成了,从来没有给她开过空头支票。她累计支付给他将近5个亿,显然,这5个亿中有一大半都没有用在她的“成名计划”中,而是用在了他自己的计划上,但那一大半也可以理解为他赚取的利润不是吗?至于利润是费用的5%还是95%,他并未事先承诺过什么,用这些赚取的利润去做什么,也是他自己的事。其次,如果他成心当个骗子,又为什么要写这封邮件来揭穿自己的骗局?

他更接近于一个疯子,她想。

他的成名计划显然要比她的成名计划酝酿得更早,她只是想成为屏幕上的一颗星,他却想死在宇宙中的另一颗星上,她只是希望自己的脸可以在千万人的视线中划过,他却希望自己的名字会留在一些奇怪的书上,他简直是走火入魔。

那笔直而炽热的目光再一次浮现在她脑海,她终于看清了那炽热里的疯狂。是那疯狂让他此刻已经远离地球,也是那疯狂让他曾经帮她铺就成名之路。

她已经不是原来的她了。以前,要是哪条朋友圈的点赞能超过两百都够她兴奋半天;现在,她随便发条微博,评论都是上万,并且这些评论的人她一个都不认识。这不正是她曾经渴望的吗?

可她一度像是困在了故障电梯中,不上不下。接替卢川的方婷亭能力堪忧,除了给她介绍了几档她看不上的三流节目,没有能带来任何项目,导致她一直在吃老本。她也私下接触了两个经纪人,但都不满意。她曾经焦虑卢川的病究竟什么时候能好,能不能好,她需要他回来,如今,事情明朗了,如果说卢川有病,那是心病。

当手机闹铃在6点半准时响起,她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睡着过,那些像甩干后的衣物一样纠缠在一起的思绪到底是梦还是她的清醒思考,她分不清,然而经过这个混乱的夜晚,她已经做出一个决定。

她果断向剧组请了假,虽然要承担不少的误工费,但她觉得已经别无选择。她查到了展望公司的电话,在确信电话沟通中她已经被对方当成了胡言乱语的疯子后,她立刻买了机票,赶往展望公司总部。

她在公司前台直接提出要见CEO,却招来了一位自称公司对外联络部负责人的女士。那位女士在大致搞明白她究竟是来干吗的后,在她手机上阅读了她说的那封邮件,记录了发件人邮箱,然后将她带到一间小会议室里,一连询问了她二十几个问题。

询问的结果是那位女士提出要出去打个电话,核实一些信息。二十多分钟后,她回到会议室,身边多了一位自称公司副总的男人。

接下来的过程差不多,看邮件,询问,核实,最后这个男人也提出要出去打个电话。

又过了将近半个小时,米语得到那个男人的答复,可以和CEO直接沟通,然后她被带往另一层的一间会议室。

展望公司CEO——这个叫施名哲的男人——本人比网上的照片看起来稍老一些。米语一上来就开门见山,告诉施名哲确保卢川回来是避免他们公司损失2.4个亿的唯一方法。

施名哲想了一会儿问,她怎么能让自己相信这不是她和他合谋的一出闹剧?

米语冷笑了一声,“闹剧?还合谋?合谋这么一出闹剧对我有任何好处吗?我也是受害者。”

施名哲想了想又问,她希望他们公司能做些什么?

“你们能从技术上阻止他登陆吗?比如改变飞行轨迹,或者着陆后不开舱门?”

“我们签有协议,公司不能擅自改变飞行轨迹。至于舱门,我们是可以远程控制,但是飞船上也有不受遥控的手动锁,他是清楚的。一句话,如果他执意要留在火星,我们阻止不了他,太远了。”

米语想了想又问,他们是如何和卢川保持联系的。

施名哲告诉她,当然是通过视频通话。

“那么让我和他视频通话。”她说。

他惊讶地看着她,“绝对不行。控制中心是核心机密区,整个公司也没多少人有权进入,这个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关系到你们可能损失的2.4个亿,关系到你们公司的名誉,关系到一条人命!”米语几乎是在吼叫。

施名哲摸着额头沉默了一会儿,方才开口,“是的,人命是无价的,我们要阻止悲剧的发生,但必须通过别的办法。如果你相信自己的话能够改变他的想法,那么你不妨写下来,我们会通过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一字不差地向他转述。”

米语没有说话,低头看着会议桌,静默让时间被拉长。好一会儿,她终于抬起头,“请帮我拿台笔记本。”

卢川:我没有太多想对你说的,我只是想告诉你,或许你在做一件错误的事。如果你以前对我说的那些话并非百分百都是谎言,那么我想我们都曾经被虚无感和虚荣心折磨,这在人群中不是个例。我用钱去追求所谓的知名度,以此填补自己内心的黑洞,我想这并不高尚但也无可厚非。但是生命,生命可就是另一回事了。你确定“火星移民第一人”这个说法不是在和我开玩笑吗?这个荒唐的头衔和你的生命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我从来不认为让自己的名字留在书籍上有什么意义,更何况除了八卦杂志,我不认为有什么正经书籍会有兴趣写下你的名字,你毕竟不是加加林或者阿姆斯特朗,再说他们也都是活着回来的。最后,你可能也考虑过钱的问题,2.4个亿也不是小数目,但我想说,我毕竟也不是第一次掏钱给你了。如果在我的事业上你能继续做好你的工作,我没理由不继续掏钱给你。反正,你自己看着办。

米语敲下最后一个句号。

施名哲接过笔记本,看完屏幕上的文字,然后瞟了眼屏幕右下角的时间,“差不多还有10个小时,一切就会有结果了。预计明天凌晨4点50左右,飞船登陆。开始啟动返航程序的第一时间,我们就会电话告诉你情况。”

米语在展望公司附近找了一家酒店,窗外夜景澎湃,可她却疲乏、无力,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透支。

电视消着音,她像弹钢琴般换着频道:综艺、体育、新闻、广告、电视剧……她像是找不到家的孩子。

卢川的脸毫无预兆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他在对她笑。那笑容耐人寻味,似有一种诡计得逞的狡诈,又像有一种如梦初醒的天真。她很惊讶卢川怎么会出现在电视上。突然,他的脸剧烈抖动起来。

她惊醒过来,发现枕边的手机在震。窗外,天已微亮。

猜你喜欢

火星
火星考察队
玩转火星
火星赛车手
火星!火星!
火星船票“开售”啦!
火星大冲=火星距离地球最近?
我们能够在火星上种植土豆吗?
火星历险
火星上的“蜂巢”
火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