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岛烽火

2019-12-02石志藏

文学港 2019年11期
关键词:浙东倭寇

石志藏

放眼当今浙东穿山半岛上后三百里黄金海岸,潮涨潮落间,现代化港口巨轮往返,汽笛声声,一派生机勃发的繁忙景象。

就是在这片土地里,历史上分别发生过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四大抗击外敌入侵的战争,战争的烽火纵贯整个半岛。因此,外敌的入侵史,不仅是当地人民血与泪的灾难史,更是当地人民永不屈服、为保卫家园奋起抵御的抗击史。

从穿山半岛东端的郭巨到后所,到三山到高塘到小港,到戚家山和金鸡山,这些特殊的地理位置,印证了发生在这块土地上从冷兵器时代到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争历史,也印证了当地军民不畏外敌、誓死捍卫民族尊严的英雄气概。

郭巨,位于宁波最东端,这是一座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城。

郭巨城的山后有座穿山半岛东端的最高峰叫做总台山,从总台山上不仅可以眺望东海洋面上东、南、北方向的三面海域,而且西边又可俯视整个穿山半岛。因此,总台山更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把整个郭巨城紧紧拥在自己的怀抱中。

总台山原名三塔山,明朝洪武年间,郭巨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处于抗倭前线,朝廷又在这里建立千户所,三塔山也因其突兀的地势设置了烽火台总台,所以三塔山逐更名为总台山。

朗朗晴日,如果你登上总台山,俯瞰郭巨古城,阳光下,青褐色的古城显得安详、宁靜,当年的护城河,在艳阳下波光粼粼,仿佛一直在传递着历史深处的种种信息。

若徜徉在郭巨街巷,当年的城垣,清晰可辨,一些遗留下来的建筑和街巷的地名,仍诉说着当年的故事。当初,郭巨建城就是为了抗击外敌。可以这样说,第一批戍边的官兵,就是郭巨的先民。

元末明初时,岛国日本由于多年的战乱,使得很多战败的将领、武士和破产的农民无以谋生,纷纷逃亡并流窜到海上,形成庞大的海盗集团。海盗集团经常对明朝沿海地区进行疯狂的侵扰和抢掠,给当地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史称“倭患”。

1371年,明朝首都南京。一日,皇上朱元璋召已届花甲之年的大将汤和进应天府共商抗倭国是。朱皇帝的意思是请当年的“放牛”朋友汤和,去东南沿海地区谋划实施平倭大计。

“皇命不可违”。汤和随即按照朱皇帝的意思实施抗倭部署,在浙东南沿海地区设卫建所。朝廷造所城的规划中理所当然地把穿山半岛作为重点。

郭巨因地处前线故为前所、穿山为抗倭第二道防线称为后所,两所均为千户所成建制,与所城相联系,还配套建成了诸多烽火台,大陆东端以郭巨的总台山最高,故设总台。而总台发现敌情后“夜火昼烟”,随时发出警报给各处烽堠,各处烽堠以总台的“眼色”行事,又迅速将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所以,总台山成了穿山半岛的“总司令”。千户所城逐成为浙东沿海抗倭的重要的军事基地。

郭巨城建成后,经历了多次腥风血雨的抗倭战事的洗礼。

双屿港,现在位于郭巨东南角方向的六横岛与佛渡岛之间,时属郭巨管辖,史称“郭巨双屿港”。明朝中叶,葡萄牙海盗式商人和倭寇以双屿港为基地,肆无忌惮地从事走私贸易,而盘踞双屿港的倭寇至沿海分路剽掠。因此,双屿港成为倭寇蚕食、侵吞沿海地区经济利益,骚扰民生的“贼窝”。

倭患警报频频传,总台山上烽火起。

宁波是经济重地,又是朝廷的“钱库”,无论是“面子”也好,利益也好,对于明朝统治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于是,奏报频传,皇上再也坐不住了。根据皇上的旨意,浙江巡抚朱纨派熟悉海战的都指挥卢镗,对盘踞在郭巨双屿港的倭寇和葡萄牙海盗式商人,谋划并发动了“双屿港海战”。

卢镗作为这场海战的现场总指挥,把司令部设在郭巨峙头司城岙,屯兵峙南,并根据海上形势,安排作战方案。

1548年4月的一天,海上散漫着薄雾,明军经过周密部署,出其不意地率战船将双屿港倭寇和葡萄牙海盗式商人团团围住。

到夜间准备进攻时,天气骤变,风雨交加。倭寇误判形势,以为天时,便倾巢而出,攻击明军。不料卢镗已有准备,倭寇此举正中卢镗“引蛇出洞”的下怀,他将计就计,利用优势兵力,分成海上战斗小分队,夹击敌寇,倭寇始料不及大败,“俘斩溺死者数百人”。经过激烈的战斗,明军将倭贼稽天破、奸商李光头等贼首一举捉拿,“双屿港海战”大获全胜。双屿港之战告捷,震慑了倭寇。穿山半岛终于太平了数年。

然而,狼性本质的倭寇贼心不死。几年后,倭寇在浙东沿海又活动猖獗。

总台山上烽火频起。

450多年前,倭寇两次袭击郭巨城,守城官兵和城中百姓,军民团结,奋起反击,与城池同存亡,以生命的代价,击退了倭寇的进攻,保卫了郭巨城。卫城成功后,官兵又出城驱逐倭寇,已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倭寇,势穷力寡,只得丢盔弃甲落海而逃。郭巨保卫战,是北仑先祖兵民共建、保家卫国的历史见证和写照。

郭巨是一座披着历史风尘的古城,而郭巨总台山烽火台,则是当年抗倭的见证人。现在,总台山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点和市、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穿山千户所,现为柴桥街道后所村。因历史上郭巨千户所为前所为抗倭第一道防线,穿山千户所则为第二道防线,则称后所。后所村坐落在穿山半岛的北门岭东南面。全村有1100多户人家,2700多人,现有姓氏46个,历史上最多时有姓氏110个,建城后也有72个。为什么一个村子由这么多姓氏组成?原来后所人的先祖就是当年建所城抗倭而从全国各地招募而来的将士,因官兵来自“五湖四海”,故姓多而杂。

站在北门岭上,俯视现在的后所村,守军当年所筑的城墙轮廓尚可辨认,城围基石,仍清晰可见,守军建造的一些老房子依然完整,挖掘的水井仍在使用,当地百姓口中还在称呼当年沿袭下来的地名,如“城门头”“安澜门”“吴衙里井”等等。后所村还有“72姓72井”的说法,官兵到来后以姓氏为单位挖一口用水井,因有72种姓氏故有72井。

历史上,穿山千户所即后所城作为前线郭巨千户所城的第二道防线,也发生过多次抗倭战事。有史记载的是1404年4月,18艘倭船进犯穿山所,倭寇登陆后,百户马兴迎战,虽杀退了倭寇的进一步深入,但抗倭士兵伤亡很大,马兴在战斗中身亡。

在后所北门岭西南侧,至今尚有“倭冢”遗址,后所村年长的知情者说,这是他们的祖先当年将战死的倭寇埋葬于此。

三山,位于北仑的南面,背山向海。刘朝恩是一位至今令三山人民忘不了的抗倭勇士。1555年的一天,时任三山所城总指挥的刘朝恩调任,已离开防区,时数百倭寇进犯三山。刘朝恩闻讯赶回,率军民守城。时逢大雨,三山城塌陷数十丈,倭寇以为有机可乘,刘朝恩和守士一起坚守塌陷地段,与三山城共存亡,多次击退倭寇的猛攻,并利用战斗间隙,修补城墙。战斗持续到第二天,到倭寇再次强攻时,刘朝恩抽箭运力瞄准倭头,脱弦之箭直中倭头咽喉,群贼无首,转头溃逃,刘朝恩率众追击,倭寇落荒从海涂逃窜……,取得了三山保卫战的胜利。

在北仑抗倭历史上,戚继光始终是一个响亮的名字。

1555年,戚继光调任浙江都司佥事,第二年“会倭寇浙东,补参将,守定海(镇海)”。

史上记载关于戚继光与倭寇的战事,多发生在台州、舟山和宁波其它地方。在北仑,戚继光指挥的戚家军与倭寇的战事,记载不多。只有一条,“1559年,倭寇从邱家洋犯定海(镇海),戚继光率戚家军击败之”。

但戚继光以北仑为基地、集训士兵的记载十分详细。戚继光针对客兵缺乏训练、战斗力弱,而且千里赴援、地势不谙、水土不服的劣势,在浙江义乌招募了3000名士兵,在小港戚家山建营。他根据实战经验和江南水乡特点,演习设计了以12人为一队的“鸳鸯阵”战术。经过3个多月的训练,培养出了3000名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戚家军”。这支新型军队开赴台州、宁海、象山等地,成为浙东南沿海抗倭的主力军。

故《明史》上有“戚家军名闻天下”之美誉。

泥艨船是北仑渔民海涂捕捉鱼虾的交通工具。就像一只微型小木船,行驶时渔民只要手持船头方向木,左脚踏在船上,右脚用力撑划,泥艨船也为军民抗倭所用。正在海涂上艰难跋涉的倭寇,见灵活穿梭的泥艨船眼花缭乱,猝不及防间,官兵手起刀落,倭寇身首异处,泥艨船既单兵作战,又合而歼之,在海涂上大显神威。

发生在北仑大地上的抗倭战事,是浙东军民同仇敌忾战胜外敌的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与郭巨总台山遥相呼应的是甬江口的金鸡山、戚家山。

现在,金鸡山、戚家山周边是北仑海防遗址群,面积约4平方公里,保存完好的重要遗址文物多达30多处。这些遗迹主要是军事防御设施,包括炮台、碉堡、掩体、瞭望台、战壕、长堤、营垒、烽火台等。

在戚家山南面,有个交通要道,叫布阵岭,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布阵岭系宋高宗时,大将张俊为抵御南下金兵,于此建营布阵,故名。后有戚继光为抗倭在此建垒设兵;浙江镇海提督欧阳利见抗法也在此设堡建营守御;宁波城防司令陈德法抗日曾以一个营的兵力在这里设防,策应前方战场,布下“伏棋”。布阵岭确实名副其实。

金鸡山、戚家山山下现在是北仑的开放开发重点区域,但历史上,两山及周边山系则是兵家必争的制高点和战略要地。

1840年,鸦片战争的战火蔓延到了浙东沿海。英军由此把甬江口作为入侵浙东宁波的必争之地。

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

浙东军民奋起反击抵御外敌,黑色烽烟弥漫在浙东上空。

林则徐,一个令外敌惊悚,而让中华儿女肃然起敬的名字。

1840年6月10日下午,林则徐因虎门销烟而被腐败无能的清廷“撤职查办”,“悬而无薄”的他来到甬江口抗英大本营。风尘仆仆的林则徐,在第二天就到甬江口“观山海形势,察看新旧炮位”。“又过江至金鸡山下观排列沙袋把靶,复至山上观修理炮垛”。林则徐经过对“镇海口内外情形历勘详度”和反复商筹,决定在江南金鸡山作两层炮台。在东北埂上,铲平地基,修筑长厚土堡,内树排桩,安设大炮,并用泥块、沙袋加固口外各石、土炮台,以防敌炮轰击。

林则徐在甬江口抗英前线只停留了短短34天时间,但他四登招宝山,五上金鸡山,“登高陟险,指画守御之方”。可谓鞠躬尽瘁。

林则徐走后,定海总兵葛云飞奉命赴浙东抗英前线——甬江口。

抗英战争中,葛云飞在甬江口以内地劲兵扼守招宝、金鸡两山,口岸对列大炮,各隘口小船可以拢岸处亦列营置炮,布置周密。

一年后,葛云飞等为保浙东门户甬江口安宁,率军与英军决战舟山定海城。虽浴血奋战,仍县城不保,葛云飞血洒东海。

钦差大臣裕谦奉旨来到甬江口抗英大营后,整顿军纪、修筑城防、添勇置炮、抗英壮心不已。

裕谦多次涉江来到江南,对小港及金鸡山进行实地考察,谋划抗英战略,悉心安排军事设施布局、兵力部署。

1841年10月9日,英军舰船11般,载炮364门,出动2475人,进攻甬江口。

在小港金鸡山,总兵谢朝恩率守军1500人与英军两路纵队1700人决战,英军在炮火的支援下,围攻金鸡山,金鸡山守军奋勇反击,战斗中谢朝恩被炮弹击中壮烈牺牲。守军在英军海陆围攻、腹背受敌情况下,大部分戰死,金鸡山失守。

英军又在江北占领招宝山后,炮击县城,裕谦在城头“亲援桴鼓”,战斗异常激烈,守军在英军排炮的猛烈轰击下溃退,县城陷落。

裕谦“望阙叩头,投入泮池”,被救后,不久亡故。

裕谦是清廷文武将帅在整个鸦片战争中以身殉国的最高级别的官员,但他以生命捍卫了自己的民族气节。

郭巨盛岙农民两次智擒“红毛鬼”的历史故事,载入中外史料和史书。

一份是:道光二十一年闰三月初三日裕谦奏报朝廷奏折,奏折内附有被俘英国人温里的供词;

另两份分别是:当年参加过侵华战争的英军海军军官宾汉,1842年在英国伦敦出版了他的《英军在华作战记》和1918年出版的由美国人马士写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一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镇海县志》上有“(1841年)3月20日英兵轮‘佩斯汤基·伯曼基号船长威林士得在峙头盛岙洋面被乡民严鹤林、李永扬等诱捕”的记载。

2009年8月出版的《宁波通史》上,也有“道光二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即1841年9月12日,英船‘赖拉号大副温里等在郭巨盛岙上岸侦察,被乡民俘获”的记载。

综合这些史料、史书记载的部分史实,历史上地处穿山半岛东端的盛岙小乡村,发生过这样一段故事:

1841年峙头洋畔的郭巨盛岙村,村子坐北向南的朝向,三面环山一面濒海的地理位置,和鸟语花香、风光秀丽的景色,跟现在一样,都没有怎么大的变化。

3月20日上午,英国侵略者三桅运输船“佩斯汤基·伯曼基”号,游弋在峙头洋洋面。为了补充淡水、抢劫财物和侦察地形,船在盛岙海边抛锚停靠,然后乘舢板靠岸。

船长威林士得带着5个士兵,意欲选择登岸地点时,正在地里劳动的盛岙村农民严鹤林,灵机一动,装作很友好的样子,引诱威林士得上岸。威林士得见严鹤林只是山海边一个背锄头的红脸膛农民,也就放松了戒备。兴冲冲地走近严鹤林,比划着问有无井水和食物,严鹤林也比划着说“有”,就将威林士得带向岙里。走到半路上埋伏在柴草丛中的乡勇和当地4位村民,迅速冲出,将威林士得等2人当场捉拿,余3人被砍伤,跳进舢板逃命。

同年9月12日,3艘英军船只因在大海上漂泊时,没有了给养,为了抢掠补充给养也为了侦察地形,英船“赖拉”号上的英军大副温里等20多人又到盛岙上岸,埋伏的乡勇给予迎头痛击,温里等2人逃跑不及被活捉,其余抱头鼠窜,逃回船上。

英国侵略者陷入了北仑民众抗击的汪洋大海之中。

19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由于法国资产阶级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中国成为它新的争夺场所。法国侵略者就以越南为“跳板”,进犯滇、桂边境。老将冯子材率军大败法军,取得了“镇南关大捷”。

法国侵略者不甘心失败,又北上寻找突破口。由此,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率领的舰队,把进攻的目标锁定在甬江口。

抗击外敌的保卫战,在甬江两岸再度打响。

金鸡山在甬江口与隔岸的招宝山不仅遥相呼应,而且形成钳形之势,居高临下,可远眺金塘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金鸡山是甬江口抗法战役的作战指挥中心之一,清朝爱国将领欧阳利见曾在这里指挥作战,取得了主战大捷,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金鸡山顶现有欧阳利见手书的“督师御敌处”碑,临江一侧有“保护军门遗迹”碑各一块,还有全国现存唯一的清朝营房隧道遗址。金鸡山作为海防遗址,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抗法战争中,欧阳利见守卫金鸡山,成为现场最高指挥官。他当时直接指挥的军队有湘军的4个营和2个旗,共2500人。

1885年秋冬之间,欧阳利见统率的部队分别驻守在沙蟹岭、青峙岭、育王岭一线,官兵修堤卡、筑围墙50多里。在金鸡山顶,筑瞭望台,房顶用三合土覆盖,作为隐蔽的指挥部。又在指挥部东西两侧,挖通各炮台的隧道,山上各处,筑土炮台10余座。又筑假垒,插旌旗,虚虚实实,形成迷局。在金鸡山下,增筑“天然”、“自然”炮台,置炮7尊,军事布局远近结合,浑然一体。

这样的军事布局,不仅便于控制制高点及交通要道,而且还可迂回包抄出击。

在金鸡山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年逾六旬的欧阳利见坚持亲临前线,坐镇阵地,与官兵同吃同住同战斗。

1885年3月1日,隔江的招宝山首先打响了抗法第一炮。下午法舰大铁甲舰“纽回利”号等三舰,炮击招宝山守军。守备吴杰亲自开炮还击,三发炮弹连中“纽回利”号船首、船桅、船尾。“纽回利”号被炮弹击穿船身,船头也被击破,法军伤亡甚众。法舰初战失利,退泊金塘洋。

甬江口首战一结束,富有作战经验的欧阳利见知道,法军在北岸吃了败仗,夜间就会偷袭南岸。由于时值元宵节,他提出“今夜更宜密防”,并派侦察兵侦察法舰情况。

不出所料,当晚,就有法军小股部队从海上前来偷袭,被伏兵击退。

连着几天,欧阳利见派兵埋伏在小港馒头山脚、小港港口炮台边,几处都有法军偷袭,但都被击退。

招宝、金鸡两山牢牢钳制着甬江口。这样,就把敌人封死在甬江口外。

甬江口梓荫山下,建有碑亭一座,内有《吴公记功碑》,详记了吴杰抗法的英雄事迹。

1885年3月3日上午9时许,吴杰面对穷途末路、气急败坏的法舰的几次进攻,再次亲自操炮,大炮凭高直轰法舰,二发炮弹连中法舰“答纳克”号,致使法舰船桅击中倒下,南洋水师也从旁连发两炮击中船舷,倒下的船桅压伤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群龙无首,法舰仓皇逃窜。3个月后,受重伤的法军远东舰队司令孤拔不治而亡。

吴杰因此被当地百姓称为“吴大佬”。吴大佬炮打法舰的历史故事,至今仍在北仑民间流传。

甬江口抗法取得全胜,大长了中华民族志气。

北仑有绵长的岸线,它是大自然赋予北仑人民珍贵的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勤劳智慧的北仑人依托黄金海岸,打造出了一张张亮丽的海洋经济名片,使北仑蜚声海内外。

然而,历史上,由于靠海却使北仑历尽磨难。

抗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炮口又瞄准了这块土地,分别向扼守甬江口的威远、宏远炮台击发炮弹25发,两炮台被毁。陆上门户洞开。

甬江口又一次成为外敌进攻浙东的首选目标。

没有强大海军的国家,领海是不设防的“公共走廊”。

此時,与北仑大地唇齿相依的金塘海面,虎视眈眈的日寇军舰频繁出没,并不时炮击沿海军事目标和乡村,日军就像草原上的狼群,双目射出贪婪的蓝光,等待时机下手……

1940年7月间,对浙东觊觎已久的日军,从东海金塘洋北仑一侧海面,登陆小港,试图进攻整个江南地区,以打开浙东门户甬江口。

面对日寇,国民革命军194师奉命抗击。194师中将师长陈德法是浙江诸暨人,当时还兼任宁波防守司令。

7月17日,194师奉命抗击登陆的日军。部队迅速抵达江南、小港一线,以遏制日军的攻势。陈德法将师部指挥所设在离战场很近的四顾山脚下的小岭上。下午,194师即向已经登陆的日军发动反击。经过3天激烈的战斗,守军相继收复了小港陈山、竺山头及小浃江东岸,控制了戚家山西半部阵地,并攻克青峙,向小港推进。

戚家山海拔只有72米,因沿海乃为当地制高点。只有占领并控制戚家山,才能进一步取得整个战斗的主动权。作为战场最高指挥的陈德法心里十分清楚。

而已被守军压制退却的日军,也同样明白戚家山战略位置的重要,攻不下主峰,守不住东边的戚家山,没有了制高点,就会全盘失利而被赶下海,所以日军也不惜一切代价守攻并兼。

攻夺戚家山战斗开始,泊在甬江口外的十几条日舰就开始向戚家山主峰一带发射排炮,接着6架日机轮番向戚家山守军阵地狂轰滥炸。隨后,700多人的日军在重迫击炮掩护下,向戚家山主峰进攻。

面对敌人进攻,194师400多名守军和兄弟部队“玉门”48团的官兵一起依托战壕奋起抗击。那天争夺主峰的战斗进行了7次肉搏,守军阵地失3次得4次,战事形成胶着拉锯,戚家山顶已成为一片焦土。此时,守军伤亡很大,减员严重,战斗力削弱。

中午时,日军亡命一般又增援400人猛烈反扑,戚家山阵地眼看大部失守。

陈德法牙齿一咬,打出了手上仅有的一张牌,命令布阵岭上守卫师部的一个营的精锐后备,火速增援戚家山前线。

援兵十万火急赶到主峰,守军已伤亡惨重,主峰几乎失守。增援的守备营战士见此情景,立马投入战斗,戚家山又被夺回。

紧接着,援军又向日军连续发起冲杀,远道而来的日军终因伤亡惨重,兵败戚家山,登舰逃离。

194师取得了首场浙东保卫战的胜利。此役,史称“浙东台儿庄”之战。

令人感动的是这场战役中,小港、江南的很多民众冒着枪林弹雨,参加了支前和抢救、运送伤员行动,支前民众中也有不幸牺牲者。战斗胜利后,数千民众箪食壶浆夹道劳军,妇女给伤兵喂稀饭、蛋汤,一名新媳妇把崭新的被单撕成布条,给伤员做绷带,百姓在沿途凉亭、街头设茶摊向士兵和担架队送茶水,商家送来月饼、百卦丹、万金油……

戚家山,英雄的山。

70多年过去了,每当登临戚家山,我们依稀间仍能听到激烈的枪炮声和勇士的呐喊声,先烈留下的不甘屈服、不怕牺牲、勇于胜利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后人奋发向前。

猜你喜欢

浙东倭寇
《〈新浙东报〉史料选编》编辑经过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大明王朝1555,倭寇打到了南京城下
明末清初浙东东渡海洋文学的文本形塑
宋代浙东地区私盐制贩与国家治理模式的演变
私欲喧嚣中的孤独士声
明代中日堪合贸易终止原因刍议
浙东传统村落祠堂史及建筑形制研究
试论明朝嘉靖时期倭寇猖獗的政策和制度原因
明初倭寇海上三角“贸易”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