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了冬至便是年

2019-12-02郭梅

文学港 2019年11期

郭梅

大抵过了冬至进了腊月,中国人特有的年味就一日浓过一日了。首先飘来的,是腊八粥的香味。传說释迦牟尼在未得道前苦修,差点饿死,幸得一位牧羊女施以乳糜,才于腊月初八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从此,佛门每年腊月八日都要浴佛、施粥,这就是腊八粥,又称佛粥。也有说这个习俗起源于岳飞的,因为他当年率领岳家军在吃了百姓送的千家粥后打了大胜仗,从此每到腊八照例要以杂粮豆果煮粥吃;而最具民间神秘色彩的腊八起源说大概是关于明代开国之君朱元璋的——据说这位洪武皇帝未发迹前曾在监牢受苦,腊月八日靠在牢房老鼠洞里找到的五谷杂粮熬粥果腹才免于饥寒,于是后来他下旨将这一天定为节日……

不管腊八粥因何而起,它总是用各种粮食和果仁一起炖煮而成,其实质就是常见的八宝粥。当然,所用往往不止八种食材,甚至可以多达二十余种:除了各种米以外,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等等,似乎凡是想得到的果仁、果脯都可以往里放,这不仅使熬煮出来的粥品营养丰富味道好,而且还起到一个厨房粮柜“年底大扫除”的作用——聪明的主妇把缸缸甏甏瓶瓶罐罐都撤了空,来年可装新米新豆,既不造成任何的浪费又彻底消灭了陈粮,颇有利于家人的健康,一举数得呢。而且,寒冬腊月里,一家人围坐分食热腾腾软融融香喷喷的腊八粥,是多么温馨多么甜蜜呀!

和腊八有关的故事最出名的要数武则天命令百花在腊月盛开那档子传说了。宋人计有功在其《唐诗纪事》里如是记载:“天授二年(公元691年)腊,卿相欲诈称花发,请幸上苑,有所谋也。许之,寻疑有异图,乃遣使宣诏曰:‘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于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咸服其异。”——腊八那天,除了牡丹,百花盛放,政变者的阴谋没有得逞。当然,众所周知,腊八花开其实并非因为花神们惧怕女皇的威严,而是因了当时的气候特别温暖。比如肃宗乾元二年腊日(公元758年),诗圣杜甫就曾在诗中记载气候反常柳色露青的事实:“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露泄春光有柳条”(《腊日》)。至于鲁迅先生眼里那位“于学无所不窥”的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在其长篇小说《镜花缘》里借此引出洋洋洒洒的百名才女的故事,则又另是一番文学佳话了。

记得若干年前曾风行寻找高仓健式的男子汉,而将贾宝玉列为“非男子汉”的典型,窃以为那宝二爷委实有些冤枉。且看《红楼梦》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里,宝玉为怕黛玉吃了饭就午睡消化不良,就故意编故事逗林妹妹开心,这般细心贴意,怕是高仓健所不能为也不屑为的吧——那宝玉随口胡诌的,就是耗子精为煮腊八粥偷米豆果品的故事。当然,想来宝玉最多为林妹妹试尝腊八粥的温度和可口与否,不可能亲自下厨给心上人熬一瓯暖心粥。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腊八粥端的十分可人,不仅丰俭随意,贫富皆宜,而且只要求耐心不要求厨艺,若是寒夜客来,便是再愚笨的主妇如区区在下也能随时端出一品锅热气袅袅的腊八粥来。

然后,便是必得祭灶、洒扫和贴春联的小年。小年在各地的日期不同,北方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则是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则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而云南部分地区的小年是正月十六,还有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年则是除夕。一般说来,小年意味着农闲了,忙了一年的人们开始洒扫庭除、购买年货,准备辞旧迎新、迎祥纳福。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其《祭灶诗》中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这一天热热闹闹的核心,无非是祈求来年的平安和财运,古今一也。

除夕是一年的终了,若非天真烂漫的垂髫小儿,在全家欢聚乐满怀之余,这个日子大抵是极易让人心生感喟的。记得去年除夕,微信在线的朋友并不多,大家互道祝福,也不约而同地感慨岁月不居鬓生二毛。唐人崔塗在客中如是痛切陈辞:“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巴山道中除夜书怀》),羁旅行役的无奈悲凉跃然纸上;卢仝曾作《守岁》诗云:“年去留不得,年来也任他。当炉一榼酒,争奈两年何”,流露出对时光飞逝的无奈与惆怅;白居易在某年除夕寄诗给好友元稹,叹息“鬓毛不觉日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除夜寄微之》)。而刘禹锡则心惊于老友凋零:“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岁夜咏怀》)。……当然,豁达通透如坡仙较能做到得失荣辱不萦于怀,比如他五十九岁在贬地广东惠州过年,特地抄写二十年前在江苏镇江过年时的旧作送给儿子苏过:“寺官官小未朝参,红日半窗春睡酣。为报邻鸡莫惊觉,更容残梦到江南。”“钓艇归时菖叶雨,缲车鸣处楝花风。长江昔日经游地,尽在如今梦寐中”(《仆年三十九在润州道上过除夜作此诗又二十年在惠州录之以付过》)。苏轼一生多次被贬,但始终淡然、坦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这诗中他就窃喜于自己职位低除夕不必进宫朝参,可以安安稳稳睡回笼觉。或许,杜甫也曾享受过类似的小快乐吧,因为他一辈子都不必像其祖父杜审言那样在安乐公主满月的那个除夕奉命作应制诗——若是杜爷爷知道日后这个安乐公主祸国殃民的话,那份笔都不属于自己的痛苦恐怕会更深刻的吧。

年齿越长,越觉得父母在堂的重要和珍贵,尤其是在家父突然撒手离去之后。春节怎么过,除夕怎么过,不再需要讨论,不再需要在旅行和居家之间或者印度和海南之间再三犹豫、抉择——不管多么想再去一趟巴厘岛,也不管朋友们雷峰塔下迎新年的邀约多么诚恳,我的除夕,一定自始至终守在妈妈身边,按老人家的要求洒扫庭除或者补买临时想起的年货,还有随时拣起她掉在地上的书报或者替她穿上出门的鞋子,因为,妈妈的身体不能弯腰,也不适宜长途飞行。我们永远订第一桌年夜饭,因为翻桌的话就赶不及在八点之前回家看春节晚会——当然,在这之前,我一般要做足功课,把母亲喜欢的戏曲节目的位序和春节戏曲晚会里越剧、沪剧、评弹等节目的内容大致记在心里,以方便切换频道,尽量不拉下一个母亲喜欢的节目。另外,关于屏幕上的那些角儿,我也搜肠刮肚地把他们的艺术人生历程或表演花絮絮絮叨叨地说给妈妈听,也算是发挥一下自己的专业特长吧。

夜深了,安顿已支撑不住的母亲睡下,再三保证:“我替你守岁!”——母亲这代人也许是因为生在旧中国长在红旗下吧,对新旧民俗都颇有感情甚至执着,所以除夕之夜大家庭团圆的年夜饭不可少,春节晚会不可少,守岁也不可少——在传统节日中,最受重视也最不走样的,毫无疑问是除夕。也许古今唯一的不同,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有了春节晚会。所以,如今和往年唯一的不同也许就是向母亲解释何为山寨春晚。

佳节亦必思亲思友,如在客中,则必思乡。老百姓非常熟悉的西厢故事的始作佣者元稹是诗史上悼亡题材的公认高手,除了著名的《遣悲怀》三首,他还有《除夜悼亡》:“忆昔岁除夜,见君花烛前。今宵祝文上,重叠叙新年。闲处低声哭,空堂背月眠。伤心小男女,缭乱火堆边。”原来,除夕本是他和结发妻韦丛大喜的日子,到如今烛光依旧人鬼永隔,怎不叫人痛断肝肠?!有一年除夕,另一位唐代诗人、人称“五言长城”的刘长卿则收获了意外的惊喜,因为有两个朋友魏万成和郭厦踏雪来访,于是他写下了《岁夜雪中魏万成郭厦相寻》。去岁除夜,在父亲的遗像下,我反复默诵清初女曲家林以宁的《除夜哭先姑》:“……称觞献寿,除非是梦中欢畅,思量,幽明迥异似参商,我还望顿开泉壤。愿天重赐,音容笑语片时瞻仰……”,她想婆母我想亡父,顿觉这位长我三百余岁的同乡才女如邻家姐姐般可亲可近,于是,清泪潸然。

翌日是大年初一,又叫元日、元旦、元辰、岁日。元者,始也,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红楼梦》里那位出场极少但掌控着弟妹终身大事的贾家大小姐之所以芳名元春,就因为她的生日是大年初一。早在夏朝我国就有了元旦这个节日,不过商朝改以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朝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的元旦则是十月初一,直到汉武帝时才又规定和夏代一样以正月初一为元旦,然后此制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前。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先生定正月初一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为新年,新中国则将公历一月一日正式定名为元旦。自古至今,中国人从没有改变对春节的无上重视,如在唐代,大臣们元日要上殿面君,君臣早朝共庆佳节,风雅点的皇帝如太宗、德宗还要和臣子一起赋诗呢。不像如今,年初一属于当仁不让的公休日,公务员们只要自己乐意,自可以舒舒坦坦睡到自然醒。当然,民间对节日的重视更多体现在吃和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并走亲访友,大宴宾客。而最开心的,莫过于穿新衣、拿压岁钱的孩子了。王安石的《元日》几乎概括了古人过年的关键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挂桃木做的门神现在很少见了,但贴春联还很普遍,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卖春联、福字的摊点诠释着千百年的文化传承和民族凝聚力,而春节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也让不少人多少有些遗憾——宋代女诗人朱淑真就曾这样描写元日的夜晚:“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元夜》)。

当然,春节必多宴会,席上必开怀畅饮。三国时曹植以“衣裳鲜洁,黼黼玄黄。珍膳杂遝,充溢圆方”(《元会》)描绘节日盛宴,看来当时华服美食的佳节内容和现在并没有什么不同。有一年初一,大诗人白居易府上热闹非凡:“弟妹妻孥小侄甥,娇痴弄我助欢情。岁盏后堆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兼呈张侍御判官》)。这白府席上摆着会粘牙齿的饴糖,就是司空见惯的麦芽糖;而蓝尾酒又称婪尾酒,据说唐人喝酒讲究座次,末座者要连饮三杯,故号蓝尾。也有人说蓝尾酒其实就是古人元日习饮的屠苏酒——屠苏是一种草名或酿酒的房间之名,屠苏酒由汉末华佗创制,经唐代药王孙思邈的推广而流行,其宗旨和桃符一样,为的是驱魔防病。喝屠苏酒的顺序须由少及长,表示对长了一岁的孩子的祝贺,并向又失去一年生命的长者祝寿。唐人顾况有诗云:“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还将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岁日口号》〉,宋人苏辙的《除日》诗里也有“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之句,都流露出些许年华老去的悲凉,唯乐观通达的苏轼表示:“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除夜野宿常州城外》)。总之,元日是天增岁月人增寿,古今的人们都愿年年物候新。

不过,元日的这些习俗并非雷打不动,如家中恰遇丧事,那么过节的程序会相应简化甚至取消。有一年岁日,北宋梅尧臣收到一份亲家送来的新奇礼物——那家的一个巧手女子用琼酥制成惟妙惟肖的花果麟凤,上面还题写了诗句,也许类似于现在的裱花蛋糕吧。可梅尧臣丧偶未久,儿女都还在戴孝服丧,故他便将之转送同僚。

初二、初三,大多数人忙着走亲戚,转眼,便到了俗称破五的正月初五——过年有诸多的禁忌,比如不动土不倒垃圾、不做针线,不能打破碗碟,万一打破了要马上说“岁岁(碎碎)平安”等,而出了嫁的女兒也不可以在娘家居住。清末民初天津诗人冯文洵在其《丙寅天津竹枝词》里曾云:“新正妇女忌偏多,生米连朝不下锅。杯碗捧持须谨慎,小心‘破五未曾过。”记得我小时候祖母就反复叮嘱年里头不能动笤帚,因为如果倒了垃圾,就会把新年里的财运和福气都倒出去了。所以,年前家家户户要大搞卫生,以维持若干天的窗明几净,新年新气象。旧时大户人家家大业大,往往在年底要雇些临时佣人来擦雕花窗棂等,这和现在年脚边钟点保姆走俏的情形其实如出一辙。那么,到哪一天才可以破除这些禁忌呢?初五!初五要送穷,亦称送五穷、赶五穷、送穷土、送穷灰,或者叫送穷媳妇儿——用纸剪一个小人和新年里积攒下来的垃圾一起送走,就是“送穷”,而把别人家的纸“穷媳妇”拿走则曰“得富”,二者异曲同工。

和送穷相对应的,是迎财神。据说初五是五路神即财神的生日,除夕打烊后暂时歇业的商店在这一天重新营业会发利市,故要放爆竹,供羊头、鲤鱼以取吉祥有余之意。清人顾禄在其《清嘉录》里说:“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这“接路头”“抱路头”,就是迎财神。中国民间传说中的财神爷不止一位,其中文财神有比干和范蠡,武财神则有赵公明和关公等。元末的何五路将军英勇战死,被祀为五路神,又称五显神、五通神。因五路即东西南北中,而财货行于路,商业贸易促进了钱财的流通,故人们又以五路神为财神。位于杭州北高峰顶的灵顺寺从宋代起就供奉五显财神,称“天下第一财神庙”。它现在的大殿是明末清初的建筑,虽规模不能和山脚下的灵隐寺相提并论,但占据地利,山水形胜,端凝玲珑之外并不失名寺宝刹的庄严肃穆。我家住在杭州城西,每个周末只要有空,就去爬老和山,从古荡的山脚边上去,走走停停,一路西行,就到了北高峰。幼时随父亲登北高峰,觉得那片空地好大好空旷,自己好高好了不起,现在想来不免失笑。风和日丽之日,上山的人多,往往人头济济如闹市,卖豆腐干、冰激凌的小贩生意好得不得了。若是初五、元宵,财神庙里外更是挤得水泄不通,烟雾缭绕刺人眼鼻,手持香烛的男女摩肩接踵,甚至不免有走失的小儿女呼爹喊娘作凄惶状——现在,知道破五新媳妇要归宁的人不多了,但不管时间地点,见财神就拜的人,却是越来越多了。

初七,如今春節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在古代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叫人日——每个民族都有创世纪的故事,我们的祖先认为女娲创世,正月初一造鸡,初二造狗,初三造猪,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马,到了初七,才创造了万物之灵长——人!所以,农历正月初七就被称为“人日”,就是人类的生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和“人七日”等。汉时东方朔的占书说,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君臣和会,是个好日子。魏晋以后,人们开始重视“人日”。南朝学者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这一天要“以七种菜为羹;剪綵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所谓七菜羹,就是用七种蔬菜煮成的杂菜汤,在农业社会,大家祈望吃了七菜羹来年大丰收。而人日吃了七菜羹,也代表新年已告一段落。剪五色绸或金属薄片成人形,是取人一进入新年形貌精神都一改旧态而成新人的意思。而“华胜”亦称“人胜”,是花状的首饰,宗懔说戴“华胜”的习俗始于晋代,饰品的形状则取自西王母所戴首饰的模样。戴人胜就是镂金箔或剪彩成花或人形贴在屏风和帐子上,或戴在头上。唐人余延寿《人日剪彩》诗云:“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说的就是此等风情。还有,传说南朝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在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小憩,梅花飘落在她额上,宫女效之,称“梅花妆”。此俗传至民间,时尚女性喜欢在脸上画各式图案或贴金箔花钿,尤以唐宋为盛。便是巾帼英雄花木兰恢复女儿装时,也要对镜贴花黄,而如今某些淘宝卖家给买汉服的买家赠送的小礼品,亦类似花钿。

古人在这一天往往不出门走亲访友,阖家团聚吃拉魂面,寓意把节日里玩乐惯了的心思收回来,明天初八应打起精神开始新一年的劳作了。同时还要占卜吉祥、放生鱼虾禽鸟和在床帐上贴与生育有关的剪纸,比如陕西的宝葫芦、陇东的生命树、山东的招魂娃娃和甘肃的双狗抓髻娃娃,以祈求多子和儿童的健康成长。也正因如此,这一天吹糖人、捏面人等民间艺人照例要出来沿街叫卖,往往惹得小孩围观不肯离去,等大人掏了腰包又雀跃欢呼起来。当然,人日还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的地方是闹秧歌,有的地方流行蹴鞠即现在的足球,孩子们则玩捉迷藏、老鹰抓小鸡、打陀螺、踢毽子等,和过年的气氛颇为合拍。而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发生在人日的故事,则莫过于杜甫和高适的生死相契——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旅居成都时得到高适等的资助,在西郊浣花溪畔修建了一座草堂居住。上元二年(761)人日,蜀州刺史高适诗赠杜甫:“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在蜀州人日寄杜甫》),对客居他乡的朋友温言抚慰,也表现出自己在羁旅行役中的惆怅。后来杜甫离开四川,漂泊湖湘。多年后,他整理书帙时重读高适此诗,忆及这位已逝世六七年的好友,潸然泪下,挥毫而作《追酬故人高蜀州人日见寄》:“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清咸丰四年(1864),时任四川学政的何绍基特地在人日拜谒杜甫草堂,留下了一副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这副对联至今仍悬挂在杜甫草堂工部祠大殿外。此联一出,骚人墨客竞相效仿,于每年人日云集草堂,挥毫吟诗,凭吊诗圣,久而久之便成了当地的风俗。

正月十五是元宵,又称上元节、灯节,要看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火树银花不夜天,端的好大的一场热闹。吃元宵的习俗起源民间说法不一。有人说春秋时有一年的正月十五,楚昭王看到长江上浮着个外白内红的东西,他派人问孔子这是何物,孔子答曰此物主复兴之兆。于是以后每逢这天昭王就命人仿制此果,煮而食之。还有的说汉武帝时有个叫元宵的宫女十分擅长做汤圆,于是人们用她的名字命名这种美食……比较有趣的是,据说因为“元宵”与“袁消”谐音,袁世凯下令不允许说“元宵”,只能称“汤圆”,有人还专门写了一首打油诗讽刺这位短命的洪宪皇帝:“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猜灯谜很好玩又有益智作用,老少咸宜,贫富不拘,甚是流行。制作好的灯谜需要智慧和巧思,颇不容易,所以灯谜和对联等一样,成为一种以精巧玲珑为特点的特殊文体。《红楼梦》第二十二回是《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后半部分写的就是元宵佳节,元春省亲回宫后意犹未尽,特地做了个灯谜差人送到娘家:“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这谜底显然是爆竹。然后贾府的少爷、小姐们纷纷制作灯谜玩耍取乐。不必说,曹公雪芹安排任何细节都不会无所用无所指,这一回里四春姐妹谜面所射的谜底,在贾政看来都是不吉的征兆:“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迎春所作算盘,是打动乱如麻。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净孤独。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果然,到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节日气氛已大不如前:“贾母也曾差人去请众族中男女,奈他们或有年迈懒于热闹的;或有家内没有人不便来的;或有疾病淹缠,欲来竟不能来的;或有一等妒富愧贫不来的;甚至于有一等憎畏凤姐之为人而赌气不来的;或有羞口羞脚,不惯见人,不敢来的……”,最后凤姐说:“咱们也该‘聋子放炮仗散了罢”,一句“散了吧”,应和着四春姐妹“原应叹息”的芳名,双关之意不言而喻。

元宵赏灯也是很重要的娱乐活动,花灯上往往是象征吉利安泰祥和的图案词句和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越剧《追鱼》里宰相金宠嫌贫爱富将白衣女婿张珍赶出府邸,鲤鱼精爱他才华绝世性真淳,赶上前去,夫妻双双同观花灯。“这厢是狮子滚球遍地锦,那厢是二龙戏珠满天星;双双蝴蝶迎风飞舞,对对鸳鸯比翼交腾;脚踏莲花是慈悲佛,手抱琵琶是那王昭君……”,夫妻对唱报灯名,“人行灯海情欢畅,明光亮透你我夫妻心”,情景交融,是最得戏迷之心的著名折子戏。而京剧《碧波仙子》讲的也是追鱼的故事,自然和越剧《追鱼》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京剧《打龙袍》中则有“报灯名”一段被教育部列入一年级小学生的教材:“灯官好,灯官妙,听我把灯名报一报:一团和气灯,和合二圣灯,三羊开泰灯,四季平安灯,五谷丰收灯,六国封相灯,七财子禄灯,八仙过海灯,九子十成灯,十面埋伏灯,这个灯,那个灯,灯官我一时报不清……”

古时候女人轻易不能出门,故元宵赏灯是极难得的闲散机会,青年男女往往还借这大好机缘演出一幕幕动人的爱情故事来。明末少女李翠微有一套散曲《正宫·山渔灯犯·元宵艳曲》传世,其第一支曲子这样写道:“灯如昼,人如蚁,总为赏元宵,妆点出锦天绣地,抵多少闹嚷嚷笙歌喧沸,试问取今夕是何夕。这相逢忒煞奇,轻轻说与他,笑声要低。虽则是灯影堪遮掩,也要虑露容光惹是非。爱杀你,果倾城婉丽,害相思,经今日久,甫得效于飞。”这自然是一对有情人幽期蜜约的实录,女主人公勇敢、大胆,十分可爱。据清初王端淑所辑《明代妇人散曲集》记载,李翠微是陕西米脂人,乃闯王李自成之女。

《金瓶梅》第十五回“佳人笑赏玩灯楼”中有吴月娘率西门家众女人去赴李瓶儿元宵之宴的情节——李府楼檐前挂着湘帘,悬着灯彩,一干女眷“头上珠翠堆盈,凤钗半卸,俱搭伏定楼窗观看”。她们看到“那灯市中人烟凑集,十分热闹。当街搭数十座灯架,四下围列诸般买卖,玩灯男女,花红柳绿,车马轰雷……”。这虽然是小说,但反映了明代富家女子元宵取乐的情形。其间,作者如是描写西门家女人们那日的装束:“吴月娘穿著大红妆花通袖袄儿,娇绿缎裙,貂鼠皮袄。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都是白绫袄儿,蓝缎裙。李娇儿是沉香色遍地金比甲,孟玉楼是绿遍地金比甲,潘金莲是大红遍地金比甲”,看似闲笔,却细微而深刻地透露了妻妾嫡庶的分别以及她们个性的鲜明差异。也许正因为元宵节比较“女人”,所以,景况欠如意的女性在这一天往往黯然神伤,凄苦悲酸。易安夫人李清照南渡后国破家亡,流落浙江各地,虽然“元宵佳节,融和天气”,但她心境凄凉,无意狂欢,只能一一拒绝了邀约聚会的文友:“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她无限怀念过去的元宵盛况:“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更觉今非昔比,于是一声长叹:“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出语辛酸,令人伤怀。而更叫人一掬悲怀之泪的是另一宋代女词人朱淑真,她有一首著名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作品以对比手法写出了失意人的落寞惆怅和悲苦,婉约晓畅,但并不失之于直白。关于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向来有欧阳修和朱淑真两个版本的说法。从女性的视角看,我更愿意取后者一说,虽然,这并没有充分的考证作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