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的平乐正骨应用三七的临床量效关系研究

2019-12-02马依林张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三七

马依林 张虹

【摘 要】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三七在平乐正骨理论应用中的量效关系。方法:以三七、山漆、金不换、田七、田三七、人参三七、参三七为检索词,收集整理平乐正骨理论运用三七的临床处方 357 首,纳入研究标准的方剂138首,利用SPSS Modeler 18和SPSS 22.0提供的关联分析和描述性分析进行数据挖掘。结果:三七在平乐正骨理论指导下所涉及的用量主要有1.5、3、5、10、12、15、22、30 g;疾病涉及25种,主要包括:跌打损伤、出血证、肿痛不消、慢性劳损、软组织损伤、骨关节炎、关节痛、骨折后迟延不愈等。跌打损伤中、后期时,三七的临床最常用剂量为10 g;当患者有瘀血肿痛表现时,三七最常用剂量为10 g和22 g;当患者有各类出血症状时,三七最常用剂量为5 g;当患者处于跌打损伤早期时,三七的最常用剂量为5 g;当患者有关节疼痛表现时,最常用剂量为10、22、5 g。结论:数据挖掘结果较客观地反映了三七在平乐正骨理论体系“三期用药原则”“气血平衡、筋骨并重”指导下的量效关系,为治疗中医骨伤常见病症方药的筛选与临床合理应用提供证据支持。

【关键词】三七;平乐正骨;量效关系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9)19-0008-05

Abstract:Objective Based on data mining methods to explore panax notoginseng in bone setting flat the concentration-response relationship theory application Methods The search term was panax notoginseng, collect Pingle-orthopedic clinical prescription 357, included in the standard 138 prescriptions, using SPSS Modeler 18 and SPSS 22.0 provided by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data mining. results panax notoginse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Pingle-orthopedic theory of the dosage involved 1.5、3、5、10、12、15、22and 30 g; There are 25 kinds of diseases involved, mainly including: bruising injury, bleeding syndrome,swelling and pain without elimination of chronic strain, soft tissue injury, osteoarthritis, joint pain, and delayed recovery after fracture.The most commonly used clinical dose of panax notoginseng was 10 g in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 of bruise injury. The most commonly used dosages of panax notoginseng were 10 and 22 g when patients had stasis and pain. When patients have all kinds of bleeding symptom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dose of panax notoginseng is 5 g; When patients are in the early stage of bruising injury, the most commonly used dose of panax notoginseng is 5 g. The most commonly used doses are 10, 22, and 5 g when the patient presents pain related to the joint.Conclusion The data mining results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of Panax notoginse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Pingle Bone-setting Theory System “Three-phase Drug Principle”, “Qi-blood Balance, emphasis on both sinews and bones”,It provides evidence support for the screening and rational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rescrip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mon diseases of bone injur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Panax notoginseng;Pingle-orthopedic;Dosage and function association

中藥三七是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干燥根和根茎,又名山漆、金不换、田三七。《本草纲目拾遗》中“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1] ,因此又称人参三七、参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在临床应用中,三七在不同剂量下发挥明显不同的功效。而目前对三七的研究大多在于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遣方用药也多以经验使用,鲜少对三七的量效关系深入探究,增添了用药的不确定性,甚至危险性。

三七被誉为伤科之要药,也是平乐正骨理论指导下的常用药物之一。平乐正骨历经200多年临床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文化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骨伤专科医院——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平乐正骨理论以体系完整、学术内涵丰富、治疗方法独特、药效神奇而闻名全国,平乐正骨法也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平乐正骨理论指导下的三七量效关系为研究内容,运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探究三七用药剂量与效应的规律,为治疗中医骨伤常见病症方药的筛选与临床合理应用提供证据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收集 以三七、山漆、金不换、田七、田三七、人参三七、参三七为检索词,收集整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名老中医开具的临床处方,共得到有效处方357首。

1.2 数据处理 参考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二版《中药学》,对药名及病名进行规范化处理。凡处方中出现“山漆”“金不换”“田七”“田三七”“人参三七”“参三七”等,均视为“三七”进行处理。

对处方中的疾病、症状进行统一化归集整理,录入时以症状优先,只描述证候的,则录入主证。同时对症状的措词进行归集整理,例如咳血、咯血、便血、外伤出血归整为出血证;关节疼、关节痛等均正名为关节疼痛。

1.3 处方纳入标准 ①方剂组成中含有三七; ②明确给出三七用量; ③ 明确剂型为汤剂。

1.4 处方排除标准 ①未明确给出方药组成的处方;②方剂组成中虽含有三七,但未明确用量的处方。经过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共138首。

2 数据库的建立

根据上述的处方筛选标准,将符合要求的处方信息,录入Excel,建立三七量效原始数据库,包含编号、处方来源、三七剂量(g)、主治疾病和方剂组成。

3 研究方法

在Windows 10操作平台上,利用SPSS 22.0软件对药物和主治疾病的出现频率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8软件的Apriori方法对三七用量与主治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关联规则分析。

4 结果

4.1 三七剂量特征分析 将三七的剂量按照使用频次从多到少进行依次排序。在平乐正骨理论指导下,三七的剂量在临床应用中从1.5~30g不等,有1.5、3、5、10、12、15、22、30g。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剂量为中间剂量即10g,共計36次,占全部处方的26%。也就是说,在平乐正骨理论指导下,三七最常用的临床剂量为10g;其次为5、15、22g,出现频次依次为32、26、24次。见表1。

4.2 三七主治病症频次统计 在138首含有三七的处方中,整理名老中医给出的症状,主治症状共25种,其中频率较高的有14种。在平乐正骨理论指导下,三七主要应用于跌打损伤中后期、瘀血肿痛、出血、跌打损伤早期、关节疼痛等14种疾病。其中应用于跌打损伤中、后期的频次最高,为36次。见表2。

4.3 三七剂量与主治病症关联分析 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的、模糊的、随机的、不完整的、有噪声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潜在信息和知识的过程[2]。关联规则是数据挖掘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3],它可以从大量的数据中计算事务出现的频率,以便分析事务间规则的关联强度。关联强弱的指标可由支持度和置信度来反映。支持度表示前项A和后项B同时出现的频次占整个事务的最小百分比,它反映了规则所包含的项目在整个事务集中的普遍性;置信度表示前项A和后项B同时出现的频次占前项A出现频次的百分比,它反映了该规则的可靠程度,即包含前项的事务同时包含后项的可能性有多大[4]。提升度是衡量规则预测能力的重要指标,是置信度与先验概率的比值。Lift>1的规则才有其实际意义[5]。

应用SPSS Modeler 18中提供的Apriori算法对三七剂量与主治疾病之间的关联规则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

以前项为疾病跌打损伤中、后期与后项为三七剂量10g的关联规则为例,支持度是21.69%,表示当三七剂量为10g和疾病为跌打损伤中、后期同时出现在整个纳入处方的频率为21.69%;置信度33.33%,表示在疾病为跌打损伤中、后期时,三七剂量用10g的概率为33.33%。综观关联分析的结果得出:当患者处于跌打损伤中、后期时,三七的临床最常用剂量为10g;当患者有瘀血肿痛表现时,三七最常用剂量为10g和22g;当患者有各类出血症状时,三七最常用剂量为5g;当患者处于跌打损伤早期时,三七的最常用剂量为5g;当患者有关节疼痛表现时,最常用剂量为10、22、5g。

5 讨论

王清任曾言:“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因此,有“传方传药不传量”一说。剂量是中医临床确定理、法、方、药后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6]。以往辨证论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法、方、药上,对量的研究较少。通过本草文献考证,三七有活血、止血和补血三方面功效。从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治疗不同疾病的过程中,三七的剂量是调整较大的。平乐正骨理论“破、和、补”的三期用药原则和方法,其用药的灵活性可以由三七的剂量调整而窥知。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平乐正骨理论指导下三七的临床量效规律。

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为伤科要药。既能止血,又能散瘀,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之特点,为血证良药[7]。平乐正骨理论认为,伤证专从血论,首先是辨清瘀血还是亡血[8]。跌打损伤早期,受伤之初,出血往往是主要症状。当受伤4~5 h后,出血开始凝结,血溢而瘀,瘀不去,新不生,肿不消,骨不长,此时应以“破”为主,祛瘀生新。故跌打损伤早期应破瘀消肿,亡血者补而兼行。清·黄元御著《玉楸药解》中三七记载有“行瘀血而敛新血”功效。从分析结果来看,当患者处于跌打损伤早期或有各类出血症状时,三七最常用剂量为5g,说明三七的止血功效在小剂量中有较高的支持度和置信度,即三七在小剂量下可发挥止血功效。同时,跌打损伤早期应用小剂量的三七可发挥止血而不留瘀、定痛的功效,缓解跌打损伤早期造成的筋骨、关节剧烈疼痛。

中期气血不和,经络不通,用药以“和”为主,活血接骨。经初期的治疗,疼痛稍缓,但气血未完全恢复,瘀血肿痛减而未尽,如骤进滋补,必有留瘀之弊,续予攻瘀,又恐伤正。后期因久病而虚, 影响骨折的愈合。又因卧床或固定,常引起气血停滞,关节不利。故用药以“补”为主,佐以化瘀。若只活解气血, 通利关节,关节虽通,但气血不足而必复滞。或只重补气血则愈补愈滞,故应通中兼补辨证而治,方能取得好的疗效[9]。从分析结果来看,当患者处于跌打损伤中、后期时,三七的临床最常用剂量为10g;当患者有瘀血肿痛表现时,三七最常用剂量为10g和22g,这说明在发挥三七活血化瘀功效时应用的是中、大剂量。这些规则也得到部分现代实验研究的佐证。另外,张仁锡《药性蒙求》中三七记载:“味甘苦同人参,故并称曰参三七,去瘀损,止吐衄,补而不峻。”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也强调三七是一个补气血的药。在云贵川一带,很多产妇在产后用三七来蒸蛋或蒸鸡,有利于产妇气血亏虚的恢复,发挥补气血的功效。虽然《中药学》和《中国药典》并未收载三七关于“补”的功效,但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三七所含皂苷与人参皂苷类似,在一定程度说明了三七补益的功效[10]。

三期用药中常用药方为跌打损伤早期三七接骨汤(三七5g,茯苓2g,山药4g,丹皮1.5g,乳香2g,土鳖虫3g)临床功效:祛瘀活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用于新鲜骨折,剧烈疼痛等症。中后期:特质接骨汤(红参30g,黄芪45g,白术45g,茯苓45g,山药45g,三七22g,杜仲45g,骨碎补45g等)临床功效:理气血、壮元阳,益肝肾,填精髓,强筋骨。用于骨折中后期迟延愈合或不愈合。

平乐正骨理论认为关节疼痛是筋骨失衡的临床表现。筋伤导致关节活动异常,进而出现骨关节病;骨伤则导致筋无所张、失依、失用,进而出现筋驰、筋萎、筋挛、筋伤[11]。凡关节疼痛,除服通利关节药外,还需兼补。当患者有关节疼痛表现时,最常用剂量为10、22、5g3种剂量。发挥三七活血、止血、补血的功效。活血补血使关节营养得以蓄盈,配以行气药,增强活血功效,通利关节。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需根据主次,辨证而施治。平乐正骨理论主张在三期辨证用药过程中应灵活运用筋骨并重原则,强调根据跌打损伤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调养筋骨,通利关节。跌打损伤早期为祛瘀生新期,治宜调肝活血,意在以“通”为补,使得筋骨疏通,方易用加味复元活血汤、活血疏肝汤、加味活血疏肝汤等;跌打损伤中期为活血接骨期,治宜行气和血,濡养筋骨,方易用活血灵汤、调中活血汤等;跌打损伤后期为补肾壮骨期,治宜滋补肝肾,强骨壮筋,方易用加味益气汤等。

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三七的用量为3~9g;研粉吞服,每次1~3g。外用适量。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公开发表的临床应用三七的经验总结、病例观察文献,用量多在10~30g[12-14],最多的可达到45g[15]。在平樂正骨理论的指导下,三七的用量范围也在1.5~30g,《药典》载有的用量范围比实际应用狭小许多。

中药的量效关系是中医临床用药之精髓,没有一定的量,就没有预期的质与效,但目前的研究缺乏客观的归纳和分析。借助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挖掘,能够给临床合理运用三七提供有效指导。在现代临床应用中,三七还常用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功效。但本研究的数据库基于骨伤科专病医院名老中医所开具的处方,尚需扩大数据库来源进行更广泛的数据分析,以便提供更为全面精准的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1]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65.

[2]余俊英,查青林,黄利兴.姚荷生治疗咳嗽医案关联规则分析[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3(2):17-20.

[3]刘云涛,郑丹文,罗翌.数据挖掘技术在名老中医防治传染病经验传承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8):1343-1345.

[4]汪琼.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应用解表类药物的剂量及相关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7:35.

[5]王妍,宋亚南,陈丽名,等.基于数据挖掘的酸枣仁现代临床量效关系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9):3729-3732.

[6]何莉莎, 宋攀, 赵林华,等.方药量效关系临床研究概况[J].中医杂志,2019,60(1):80-85.

[7]郭海燕,孔祥运,王朝阳.三七紫草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 光明中医,2014,29(5):988-989.

[8]丁继华.平乐郭氏正骨[J].中医正骨,1991,8(1):2-7.

[9]郭艳锦.名老中医郭维淮骨伤内治用药经验[J].中医正骨,2003,15(9):61.

[10]陈光,刘超,何浩强,等.含三七中成药用药规律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7):199-205.

[11]孙贵香,郭艳幸,何清湖,等. 平乐正骨筋骨互用平衡论——平乐正骨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二)[J]. 中医正骨,2012,24(10):73-78.

[12]刘军.自拟通脉汤对成人严重创伤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134.

[13]刘菲,任天赋,卢文梅.自拟三七桃红汤预防下肢骨折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8):129-131.

[14]王建军,骆杰伟. 三七通络汤辨治对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动态心电图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 2014,23(11):2111-2112.

[15]周大林. 自拟三七益心汤配合西药治疗变异型心绞痛32例临床观察[J].淮海医药,2009,27(5):427-428.

(收稿日期:2019-07-22 编辑:陶希睿)

猜你喜欢

三七
超声辅助提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
三七的炮制研究与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