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行动成为前进的方向

2019-12-02梁婵梅青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32期

梁婵 梅青

〔摘要〕个案是一例学习效能低下的高中生,采用行为活化(BA)的系列训练进行辅导,从日常行为记录表开始,找出消极行为的TRAP模型,使用价值树等方法对模型进行分析,找到突破点,并排除障碍落实计划。训练过程中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学业参与度量表、心理弹性量表以及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了前后测,结果发现训练效果非常显著。行为活化训练对专业要求不高,易操作,短程高效,而且适合团体进行,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提升学生学习效能的方法。

〔关键词〕行为活化训练;学习效能;TRAP模型;日常行为记录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32-0031-04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胡(化名),女,重点中学高二年级学生,相貌清秀,成绩中等。家庭关系和睦,爸爸相对工作比较忙,平时和妈妈交流比较多。妈妈比较焦虑,觉得孩子在家也是动作拖拉,做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交谈多次没有效果。班主任觉得该生上课比较认真,但是自修课状态不好,不用心也不专注。小胡主诉学习没有动力,主观愿望希望能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力争在高三时考一个心仪的大学,但是一落到具体行动,就完全两样了。家长开始着急,与班主任沟通后,建议她来做心理咨询。

二、问题分析与干预目标

小胡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学习效能感低下,导致学习没有动力。在认知层面,她有努力学习的愿望,更大的困惑来自她无法实现。所以,在认知层面的咨询不一定能有效。如果能指导学生在行动层面发生改变,应该是比较合适的咨询方法。

行为活化(Behavioral Activation,BA)是Lewinsohn及同事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为治疗抑郁症设计的一种行为治疗的方案。90年代末,Jacobson 等根据6个月的随访追踪发现,单纯使用行为活化疗法(BA)与完整的认知行为疗法(CBT)的治疗效果相比并没有统计学差异,并且在2年后的随访中发现,BA疗法预防抑郁症复发效果好于CBT。该实验引起了人们对BA疗法的重视。随着BA疗法的不断丰富,它的优点开始逐渐显现。中国台湾地区的研究表明,在中学生中开展小组行为活化训练,能显著降低学生的负向情绪和抑郁水平。但是,国内大陆地区对BA 研究开展得很少。

本文个案适合采用BA疗法。该个案辅导是一次尝试,具体干预目标为:用BA训练来增加学生的积极体验,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感。

三、行为活化干预过程

第一次咨询:建立关系,认识行为活化

咨询师主动和小胡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了解小胡面对的困难。随后介绍行为活化。

首先,与小胡共同讨论情绪、行为活动、环境间的关系,帮助小胡意识到:消极情绪使我们采用消极行为回避问题,使我们的自我效能感更低,情绪更消极,进而更消极地回避问题,陷入恶性循环。

其次,让小胡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以改变认知和情绪,通过咬笔实验进行体验。

再次,向小胡介绍BA训练的基本思路。如何打破恶性循环呢?当我们理解并认同了行为可以改变情绪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增加积极的行为活动,来打破恶性循环,即“行为活化”。我们会一起记录、分析现在的活动,找到消极的或可以改进的行为,然后根据生活中各方面的价值目标来计划一些活动,从这些活動中我们既感到愉悦,又收获意义感和掌控感。当我们完成这些与我们生活价值紧密联系的活动时,我们更有可能拥有积极而愉悦的感受,这些感受将改变我们对自己生活的态度和想法,使我们更加优秀与幸福。

最后,和小胡制定咨询契约。

1.遵守纪律与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按时进行咨询,遇特殊情况事先请假。

2.认真完成咨询师布置的作业,如实完成培训前后的测量,做好每日记录表等。

第二次咨询:进行前测,记录每日生活

应用焦虑SAS、抑郁SDS、学业参与度、心理弹性CD-RISC、自我效能感等量表对小胡目前的状况作前测,结果见表1。

部分量表说明:

1.学业参与度量表(Student Engagement in School)(Shui-fong Lam等,2014)反映中学生在校的参与度,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8~0.89,重测信度为0.60~0.74)。总分大于130,表示学习参与度高。

2.心理弹性CD-RISC量表(Connor和Dvidson,2003)评估个体的心理弹性水平。总分大于75分,表示抗压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好。

3.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Ralf Schwarzer等,1981)评估个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中文版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总分大于30分,表示自信心好。

从测试数据看,小胡并没有显著的焦虑(SAS临界值为50分)或抑郁(SDS临界值为53分),但学业参与度不高(76分,低于130分),抗压能力差(心理弹性45分,低于75分),自信心不足(一般自我效能感为22分,低于30分),这与她的现状分析高度吻合。

咨询师将测试结果反馈给小胡,并让小胡了解了自己目前的状态。然后开始布置本次咨询的作业:记录每日的生活,来帮助自己了解自身特定的行为及情绪的规律。

每日监测表是按细分时间段记录每日活动的详细表格,我们将其分为上学日版本(按每节课记录)与休息日版本(按自己的单位活动时间记录)。对于每项活动,还要对其愉悦度和重要性以0~10打分。每天还要给当日的总体情绪打分(0~10,0代表最消极情绪,10代表最积极情绪)。所有打分基于自己的主观感觉。当天的表格一定在当天完成。

布置作业:记录自己一周内的每日生活。

第三次咨询:分析自己的行为模式

首先,和小胡一起识别每日监测表中的消极行为。观察每日监测表,一起分析哪些行为是消极行为。消极行为指的是不仅不能提高你的生活质量、让你获得愉悦感和意义感,反而会使你陷入消极情绪的行为。一般来说,消极行为可能有“逃避性行为模式”“日常管理中断或破坏”等特点。

其次,和小胡一起分析消极行为,制作TRAP模式图。TRAP指的是:一个内部或外部的事件(Trigger)如何引起消极情绪(Response),并建立起一个逃避模式的循环(Avoidance-Pattern)。示例如下:

小胡:老师,我最近一次数学月考成绩很不好,我很伤心。我觉得我挺努力的,可是就是学不好。(这是T)我感觉自己很沮丧,都想放弃了。可是数学又不能放弃,无论我选考哪门课,数学都是必考的。(这是R)

咨询师:那么你现在是怎样应对数学学习的呢?

小胡:我现在感觉自己对学数学都没有兴趣了,上课有时也不是很想听,就发呆。作业有时也不是很想做,反正做了也是错误很多。可是,上课不是那么认真,作业不是那么及时完成之后,我感觉好像数学学习的情况更不好了。(这是AP)

我们根据这个例子可以画出小胡行为的TRAP模式图,见图1。从这张TRAP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小胡对“数学月考成绩不好”的应对方式是“上课发呆,逃避作业”。这样的反应可以理解,因为我们总是更喜欢做自己擅长的事。但是,这两种应对方式并没有带来“沮丧”情绪的好转,反而导致“数学成绩更差”,而当“数学成绩更差”后,她会更倾向于选择“上课发呆,逃避作业”这样的行为,这就陷入了一个消极循环,并且一直沉浸在低落沮丧的情绪中。

布置作业:当我们对自己的行为模式了解得越多,就越方便我们寻找可以带来改变的行为模式。所以,本周要求小胡继续完成每日监测表,找出自己的消极行为,用红笔圈出,绘制消极行为的TRAP圖,并尝试能否让这些消极行为改变一点点。

第四次咨询:澄清价值目标

通过两周的记录与分析,小胡基本能找出自己的消极行为,并能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终止一些简单的消极循环。她最大的感受是学习效率提高了,但学习动力还是不足。

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在于增加合适的行为活动。一般来说,当我们完成一些与我们生活中的价值观紧密联系的活动时,我们更有可能拥有积极而愉悦的经历,这些经历将改善我们对自己生活与学习的感受和看法。所以,需要帮助小胡明确她在生活各个领域中的价值目标。

这里用到“我的价值树”这一工具。“我的价值树”包括五个生活领域的价值目标:情感关系(个体生活中与家庭、朋友、爱人有关的部分),教育与事业(我们想在自己的教育和事业上投入的时间),娱乐与兴趣(休闲时间里我们的自我娱乐方式和我们喜欢的放松方式),身体与心灵(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以及信仰或者精神),以及日常责任(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义务和责任)。需要说明的是,价值没有好坏,如实填写即可;它是长期的,无需拘泥于目前是否能完成;它也并非一成不变,我们可随时修改“价值树”。

布置作业:请小胡完成自己的“价值树”,继续完成每日监测表,用红色铅笔圈出自己认为的消极行为,并在旁边标注这个行为属于“价值树”里哪个领域的,思考自己在这个领域里与这个行为相关的价值。

第五次咨询:制定计划,将价值目标转化为活动

通过上周的记录与分析,小胡已完成了自己的“价值树”,并把自己的消极行为与自己“价值树”里的价值目标建立了联系。接下来,小胡需要把相应的价值目标转化为活动。具体步骤如下:

1.在每个生活领域中选取一个价值目标。例如选取事业领域中的价值目标:“做一个优秀的××(高中)人。”

2.根据选取的价值目标,列出能使其实现的适合自己的活动。这些活动必须具备三个特征——可观察、可测量、最小组成,以使活动具体明晰,容易完成。

3.填写价值活动目录表。

4.选择活动,填到“活动选择与评分表”中。可以较大范围地在各个生活领域中选择活动,既选择“愉悦的”活动也选择“重要的”活动,还要有每日监测表中出现频率较低的活动。可以选择对自己来说有一定难度和跨度的活动,为向更困难的长期任务迈进做出尝试和努力。

5.对选择好的活动进行难度评分。最简单的确定为1分,最复杂的确定为10分。

6.制定计划。在“活动选择与评分表”的10个活动中,从最简单的开始,选择1~3个活动,将其写在每日监测表的相应位置上,用红笔对该活动的愉悦度和重要性进行评分。

布置作业: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小胡将完成有活动计划的七张每日监测表。如果完成了一个计划好的活动,则在表中圈出来,并且对它的愉悦度和重要性打分;如果没有按计划完成,也不要擦掉,划去后试着将它重新安排在另一天中,并且在确认完成后圈出来。

第六次咨询:克服障碍,执行计划

这次咨询的一个重点是,与小胡一起回顾上周有活动计划的七张每日监测表,包括完成情况、完成活动的愉悦度和重要性,以及下周的调整和进展规划。第二个重点是帮小胡克服障碍,执行计划。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在执行计划之前,不要有太多的思考,直接行动起来,让行为来改变我们的想法。

其次,我们可能会遇到潜意识障碍,此时可以尝试“天使与魔鬼”的游戏来对抗潜意识障碍。当开始一项新的活动时,潜意识障碍就是我们脑海里的“魔鬼”,不断说出各种理由来动摇我们的决心。这时我们可以在脑海中再构造一个“天使”,来一一反驳“魔鬼”的各种理由和借口,直到将“魔鬼”辩得哑口无言为止。

此外,我们也可以尝试契约法,向他人寻求支持。我们可以与他人制定 “契约”,在契约中写下我们需要重要他人帮助我们的活动,还有他的姓名,以及他帮助我们的方式。接着我们需要与帮助我们的人确定实际操作方式。这会让活动更可行,更有乐趣,也增强了我们与他人的情感联系,对我们有积极的意义。

第七次咨询:回顾与修改,进行后测

咨询进行到这一次,已经接近尾声。回顾从第一次咨询开始小胡完成的活动、打破的消极循环、获得的积极情绪体验。此时小胡对自己的学习状态非常满意,觉得学什么都很带劲。家长反馈,孩子在家里的学习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状态好到让他们感动。结束咨询时,进行后测。

四、干预效果与反思

对比两次测试数据(见表2),小胡的焦虑与抑郁仍处于低水平,而学业参与度有大幅提高,抗压能力变强了,自信心也有所提升。至此良性循环已形成,小胡已掌握活化自己行为的方法,每日监测表也就无需再填写了。小胡的学习热情到目前为止越来越高涨。图2是小胡在接下来的考试中语数外三门总分年级排名的变化图,小胡的训练是从高二期中考试后开始的,高二上12月月考前结束训练,可以看到这段时间小胡的成绩有所提升。而到高二上期末考試,有了更大的进步,小胡的学习劲头也非常足。而到高二下的期中考试,小胡的学习有所波动,但到高二下期末考试,又有了飞跃性的进步。

整体看来,BA训练对小胡的学业参与与学习成绩有着持续的积极作用,但我们也需要关注中间的波动部分。考虑波动因素中与干预有关的部分,可能在干预后,由小胡自己再独立填写每日监测表一段时间,会有更持久的效果。另外,若干预中对可能影响行为改变的自动性思维、潜意识障碍有更多的讨论,也许会有更稳健的效果。

参考文献

[1]Shui-fong Lam. Understanding and Measuring Student Engagement in School:The Results of an International Study From 12 Countries[J].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2014,29(2):213-232.

[2]席居哲,桑标,左志宏. 心理弹性儿童的心理理论[J]. 心理科学,2011,34(3):581-587.

[3]宋倩,苏朝霞,王学义.抑郁症的行为激活治疗(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9):655-658.

[4]杨庭燕,李彦章,任燕玲,李洁.行为激活疗法治疗抑郁的研究进展[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11):1049-1052.

[5]李玉霞.行为激活技术对抑郁症的疗效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0):1164-1168.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杭州,310003)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