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患者头晕 却是因为血压低

2019-12-02窦青瑜

健康博览 2019年10期
关键词:低血压收缩压体位

窦青瑜

其实,这种低血压情况的发生,在高血压病人身上并不罕见,尤其在老年人群体中更常见。为什么低血压那么青睐老年高血压患者,又有哪些办法可以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呢?

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当身体从躺着变成站立,或者头部倾斜大于60度时出现的血压变化一收缩压下降≥2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的血压变化,而导致的脑缺血现象。也就是说,很多人因为蹲久了站起来而出现的头晕,基本上都是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

虽然体位性低血压在多个年龄段都会出现,但在老年人中出现的概率最大,65歲及以上的人群中的发生率可以达1 5%,75岁以上的有30%~50%。

为什么会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有效循环的血量减少。比如使用了血管扩张剂等药物后,血液重新分配导致血容量相对不足。

●自主神经对血管调节功能下降。人的自主神经调节能力是根据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的顺应性下降、对交感神经兴奋时血管反应性降低,因此年龄越大,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机率越高。另外,一些疾病会影响自主神经调节,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管运动中枢周围病变,也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某些药物的应用。比如降压药中的α受体阻断剂(如特拉唑嗪等)、利尿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血管扩张药(如治疗心绞痛的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消心痛等),某些中枢镇静剂、抗抑郁药等,在使用/服用这类药物的期间,也可能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有哪些危害

体位性低血压引起最大的问题是会增加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冠心病事件、心力衰竭和卒中的风险,尤其对老年人来说,会增加发生反复跌倒及衰弱的风险,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如何避免体位性低血压

●起身站立时应动作缓慢,变化体位的时候动作也要慢一点,这样使机体有时间调节自主神经:

●尽量减少卧床时间;

●在医生的建议下,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加重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如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等;

●通过物理对抗或呼吸对抗的手段改善体位不耐受的相关症状。比如双腿交叉站立、缓慢深呼吸、用鼻吸气、噘起嘴唇呼气等。此外,这两种方法也可以有效地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穿弹力袜和使用腹带:

●睡觉时把床头垫高/抬高10°~20°,白天坐下的时候可以用斜靠椅,这样哪怕站起来,体位改变的角度也不会那么大。

体位性低血压如何治疗

重要的是,在医生的指导下维持血压的稳定。针对体位性低血压,首选非药物治疗,至于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来定。

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是指吃了三餐或者加餐后血压明显下降。详细来说是餐后2个小时内测量血压,收缩压与餐前比较血压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或餐前收缩压不低于100毫米汞柱,餐后低于90毫米汞柱。

有些血压下降轻但出现心脑缺血症状(心绞痛、乏力、昏厥、意识障碍等),也属于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有什么表现

部分餐后低血压患者设有症状,少数表现为餐后心绞痛、头昏、晕厥、眼前发黑、乏力、口齿不清、跌倒、一过性脑缺血等心脑脏器缺血的症状。

为什么会发生餐后低血压

吃东西时热刺激作用于胃肠道黏膜,使血管扩张;

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葡萄糖,使活性肽分泌增多,引起内脏及全身血管扩张。餐后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便发生了餐后低血压。

哪些人容易发生餐后低血压

在我国住院老年患者中,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可高达80.1%,多见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瘫痪和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这是因为老年人自身的血压调节能力本来就比较弱,加上有的老年人患有自主神经病变,所以就更容易出现餐后的低血压症状。

如何避免餐后低血压

●饮水疗法 吃饭之前喝水350~480毫升,可以让餐后血压下降幅度减少20毫米汞柱,并有效减少症状的发生。但是,对于需要限水的严重心力衰竭及终末期肾病患者需慎重。

●少食多餐 少吃多餐可以减少血液向内脏转移的量和持续时间,减少发生餐后低血压的可能性。

●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 与蛋白质和脂肪相比,碳水化合物在胃中的排空最快,诱导胰岛素释放作用最强,所以在吃了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后更容易导致餐后血压迅速下降。很多老年人早上都喜欢来碗稀饭、馒头或者面,这些都是碳水化合物,建议大家可以改变一下早餐饮食习惯,增加一些蛋白质,比如喝点牛奶、吃个鸡蛋。

●餐后运动 老年人可以在餐后的20~30分钟间断进行低强度的运动,比如步行30米,每隔30分钟一次,这样的小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输出量,降低收缩压的下降幅度和跌倒的发生率。但一定要记住要慢慢地运动,运动量不要过大。

餐后低血压如何治疗

最关键的还是要听医生的话,使血压保持在标准范围内。尤其餐前血压过高的话,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餐后低血压,因此,要通过合理的降压治疗使血压达标,尤其是有效降低清晨血压。

但是,不要专门为了控制餐前血压把降压药放到饭前吃,而是应该按医嘱服用。

编辑/方冰青

猜你喜欢

低血压收缩压体位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低血压有害必须治疗?
分析自由体位护理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血压偏低是否需要治疗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手术体位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