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茶促旅 茶香氤氲一座城

2019-12-02罗文福

贵茶 2019年3期
关键词:南明区南明品茗

文-罗文福

12年前,作为省会中心城区之一的南明区,决策者们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借势借力,“无中生有”做好茶文章。2007年,一年一度的定位于黔茶展示、推广,面向大众的南明“黔茶飘香·品茗健康”茶文化活动自此横空出世。12年来,南明区坚守“黔茶出山”的方向,推动一次次经济转型,2018年,南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0亿元,增长10%,绝对值排名全省第一。用坚守永葆特色,用变革闯出新路,变中坚守,守中求变,南明区在茶旅融合的征途上走出了一条“坚持与守望”的发展之路。

借梯上楼 培育文化品牌

2007年3月,为培育茶叶经济、振兴黔茶产业,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把加快茶产业发展,作为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点工作,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作为落实生态立省战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多赢的重大举措来抓,努力培育成我省特色优势产业,推动黔茶产业迈上新台阶。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要求,贵阳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要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体要求和“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定位,促进贵阳茶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使之成为黔中地区优质绿茶重要产地和全省茶叶外销的主渠道,拉动全省茶产业快速发展。

甘蔗没有两头甜。

在茶产业和茶文化方面,南明区有着先天不足:没有半亩茶,没有传统的茶文化积累。

回望自身,南明却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拥有便捷的航空、铁路、公路网络和省会中心城区特有的辐射带动功能。

“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跨过体制和观念两大障碍,环境创新是关键。”时任南明区主要领导提议走“借梯上楼”之路,明确“把茶文化培育成南明的文化品牌”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省会城市中心城区区位条件优越、商贸流通发达、文化底蕴深厚、辐射带动力强等综合优势,2007年,南明区举办南明春茶品茶系列文化活动和南明首届茶文化活动,向省内外客商推介黔茶品牌,此次活动激发了南明人发展茶产业和打造茶文化大区的雄心和决心。

2007年发起的首届南明区茶文化系列活动,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带动和促进全省茶产业发展,全力推动黔茶出山。2008年,《南明区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区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发展茶产业。

截至目前,南明茶事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一届,今年正好走过第十二个年头。12年来,南明区始终秉持“文化强引领”的发展理念,把南明茶事活动作为一项探索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进行精心的策划、包装和打造,使活动不仅有着常办常新的丰富内容,更有着与时俱进的鲜明主题。

创新创优环境,慕名而来的客商越来越多。如今,南明茶旅文化互动发展的创新样本,已成为一张闪亮名片。

“大数据+”茶企生机勃勃

插上“大数据+”的翅膀,无疑蕴含无限机会和潜力,“大数据+茶业”在南明区,吸引来众多创业者。

马文波就是其中一位。曾为省内一家医院企划部主任的他,在连续参加两届南明区组织的“黔茶飘香·品茗健康”后,经过半年的精心筹备,由他参与打造的电商平台——贵州黔茶商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称“黔茶商城”)在2014年1月3日正式运营上线。当时作为国内最大的贵州茶叶电子商务平台,在上线促销的10天内,访问者达6万余人,创造了71.5万元的销售业绩。

6月20日,记者走进南明区花果园国际会议中心1号楼,黔茶商城店铺里一侧摆着成堆的货品,另一侧工作人员正忙着收单、找货……

“啪啪”的键盘声和“滴滴”的旺旺提示音不绝于耳,不时响起打印快递单页的“吱吱”声,一切忙碌而有条不紊。

“当初决定把黔茶商城设在南明区,首先考虑的就是这里便捷的交通物流和区委、区政府在茶产业发展上的思路与政策。

黔茶商城定位为“贵州最大的茶叶电子商务平台和国内领先的茶产品网络购物B2C商城”,希望以“助推黔茶出山”为己任,能够整合贵州茶业资源,成长为一艘集茶叶销售、文化推广、消费体验为一体的全国性黔茶电商航母。

“通过大数据平台,以更好的品质和更快的速度,为更多的爱茶人提供富有文化内涵和原生态、高品质的贵州茶叶。”黔茶商城公司总经理马文波说,依托精准的营销,黔茶商城页面游客转化为顾客的比例从1%提升至3%以上,每月复购率从原来的8%升至现在的38%以上,日均销售额5万余元。

现在,为了惠及每一位消费者,黔茶商城里贵州茶的售价均在3至8折之间,为了继续凝集人气,马文波团队还创造性地推出了“试饮服务”:每售出一款茶叶,他就寄出同款样品茶,消费者在喝过样品茶后,如果感到不满意,可以无条件退货。通过电商渠道,今年1月至5月,黔茶商城完成1200万元的茶叶销售额。

古有茶马古道互市贸易,今有南明茶香引客而来。

盛夏,沿南明河畔漫步,和风拂面,茶韵悠悠。春秋茶社、达德书院、熙苑等30余家茶楼(馆)形成了南明河畔茶馆文化的亮丽风景线。

一片小小的芽叶,经过开放包容的南明人提炼、雕琢,焕发出勃勃生机,撬动了多项产业,多元文化的聚集与升华,使得有着深重文化底蕴的南明变得更加开放与夺目。

“三区打造”的宏图已经展开,在做好桥梁、纽带、使者的方面,南明茶旅发展肩负着新的使命,也必将不负众望,书写出茶旅融合的发展奇迹。

文化搭台 助推黔茶出山

沽酒客来风亦醉,买茶人去路还香。

参加“黔茶飘香·品茗健康”茶文化活动的企业逐年增多,经济体量不断做大。

从2007年首次的“黔茶飘香·品茗健康”活动向广大茶友宣传推介贵州茶品,让市民近距离领略了我国传承千年的茶文化精髓,亲身体验了贵阳避暑旅游的休闲文化开始,南明区渐渐发现“文化也是生产力”。

为了让“黔茶飘香·品茗健康”这台“文化引擎”的动力更加强劲,南明积极整合全省茶区资源,在每年“黔茶飘香·品茗健康”都会精心策划组织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活动,以此广泛吸引国内外游客。

从销售茶叶的“茶城”,向茶文化氛围浓厚、茶经济发展喜人、茶香四溢的茶文化大区转变,南明区打造茶文化品牌的创新之举枝开叶散——

2008年,举办“贵州茶艺之星评比”大赛,为市民奉上了一场涵盖多种茶品的精彩茶艺表演,提高黔茶知名度、促进茶文化交流,起到了良好推动作用。

2009年,推出“寻找黔茶有缘人、湄潭生态茶乡行”活动,为实现产销地的“无缝对接”和文化旅游的发展,系上了一条紧密的纽带。

2011年,推出“全民饮茶日”活动,让市民学习茶文化知识、体验健康养身,“由学茶而知茶,由饮茶而爱茶”。

2014年,开展的茶文化知识讲座、贵州原生态茶文化摄影展、少年儿童绘画作品展示等不同主题的活动,以茶为载体,传播茶文化,将绿色生活、生态文明、知茶爱茶等理念融入市民生活,推动黔茶文化的交流和普及。

2015年,举办的“茶乡风情”歌舞、民乐演奏等十场文艺演出,为市民群众奉上一系列以“生态·文明·健康·产业”为主题的茶文化大餐。

2016年,紧扣“全域旅游”主题,推出“茶香风情歌舞展演”“多彩贵州、筑城品茗”全民饮茶活动、“我是贵州人 我为黔茶代言”段子创作大赛等系列子活动,让国内外来黔旅游的贵客和广大市民群众,在欣赏贵州大美山水的同时,深刻地感受到浓郁的、独特的黔茶文化魅力和民风民俗。

2018年,“黔茶飘香·品茗健康”系列活动,“缘聚南明·大美茶席秀”“缘聚南明·甲秀茶韵”“缘聚南明·全城品茗”“缘聚南明·黔茶文创”“缘聚南明·茶乡风情”以歌舞等文艺形式,展现中华茶文化、传统黔茶文化及茶乡民风民俗文化。

用大市场带动大扶贫,打通农产品全产业链,助力“黔货出山”……

“产业”与“城市”融合共生的“一叶嫩芽”,在南明这片热土上华丽绽放。

南明区持续发力打造茶文化平台,不仅见证了南明对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理念的坚守,更再一次证明了南明在茶文化品牌发展历程上的砥砺无畏。

南明河畔

猜你喜欢

南明区南明品茗
家乡桃花美
品茗
南明大学士文安之佚诗辑录
南明区离退休党支部党建扶贫示范点挂牌成立
南明区举行2017年离休党支部迎春座谈会
广西梧州“南明兴陵”迷踪揭秘
南明区为辖区离休老干部赠送党史书籍
南明委离退局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启动会
安溪寿星爱品茗
白茶飘香 安吉品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