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VR交互设计对于艺术传播的影响

2019-12-01胡卜文杨亚菲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年24期
关键词:传播方式画廊受众

文/胡卜文 杨亚菲

1 互联网+时代特点与传播特色

20世界90年代,尼古拉·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在《数字化生存》的著作中已经预言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书中所描绘的“媒介与媒介之间的信息交换,触动各种感官的媒介”在今天成为现实。互联网2.0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类的生活正式进入互联网化时代。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一系列智能化的科技正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习惯。互联网+已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一个口号,互联网+乃是对于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和一定阶段的统称,同时也是一种创新型的生活方式。

通过泛互联网化的创新和跨界合作,互联网的普及和推广已经颠覆了传统的已有价值,成为新的主流媒体与社会形态。互联网+时代搭建的是一个资源整合、高效利用与传播的平台,各种跨界、创新、虚拟产品和经济活动都经过这个大数据平台整合。通过平台效应创造出了从线下到线上的逆势发展,通过增强网络与现实的“粘性”,达到相互协同创新,真正智慧互联的社会效应。

2 互联网+背景下的VR技术与艺术产业

VR技术通过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的感受使人们在计算机模拟的虚拟现实空间内对事物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是一种实时交互式的三维图形界面,可以根据设计者的构想,产生一种酷似客观环境又超越客观时空、能沉浸其中又能驾驭的更为和谐、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信息展示方式。技术的发展与艺术的渗透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相互交织,共同发展的过程,他们相辅相成成为成功推动社会进步的推手。VR与艺术跨界融合获得了更多的关注,VR使普罗大众开始逐渐关注艺术领域,艺术成为大众美学的一部分,阻碍艺术发展的大门开被打破,大众逐渐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艺术欣赏、见证艺术发展,艺术成为可以感知、可以互动、可以参与的一种具有普适性的事物。

3 传统艺术传播媒介与VR技术下的交互设计传播方式对比

3.1 传统艺术传播媒介特点

艺术创作是一种创造美的人类活动,而这种美学的产生就自带传播功能,传播是艺术的本来属性。通过有效的传播途径,艺术的美感才能充分释放。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给受众传递艺术美感的认同感低;单项机械低输出还极易产生逆反情绪;内容的单一,形式的不够丰富;时间的限制、场地的限制等一系列显而易见的弊端都是传统媒体与媒介制约艺术发展的芒刺。传统艺术传播可能更多的是将艺术创作出来,然后孤立地供少数人欣赏、品评。传统的传播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艺术的发展,甚至可能引起艺术的倒退和本末倒置。

3.2 运用VR技术的交互设计传播特点

作为创新技术中的一股清流,VR技术通过沉浸式、交互式的感官体验,为受众创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二次元”世界,这种“二次元”世界也是艺术家们一直寻求的概念空间。VR技术通过构建三维虚拟场景,并设计体验交互、文化引导和互动交流等功能,使人们通过视、听、触、嗅等多维感官的参与,与三维场景中的要素进行交互,从感性和理性上引导产生一种沉浸感觉。在这个虚拟的体验空间中,接收受众的感官、信息反馈,形成真正情感的沟通与交流的闭合空间。VR技术已不再是无感情的机械科技,通过交互式互动的艺术传播方式,奠定受众在传播中的主导地位,受众真正开始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地作为传播主体对体验的感受进行反馈,某种程度上受众在潜意识中已将这种传播行为定义为自然反应。将交互思维运用于VR技术中,传播变成意识流中的主体,受众通过体验后反馈就是一种最直接的传播方式。

4 VR技术下的交互设计对于艺术传播的积极影响——以网上智慧画廊为例

我国实体画廊从2006年开始兴起,但是发展到今日已进入瓶颈阶段,甚至已发展成为趋向于衰败和失衡的状态。互联网+的浪潮下,全世界掀起一股网上智能画廊的风潮,尤其是欧洲更是走在这一行列的最前沿,最具知名度的网上画廊就属英国伦敦萨奇画廊。萨奇画廊便是新时代赋予艺术品市场的最新鲜血液,是国外画廊产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瓶颈时期,经过重新自我定位而推出的基于互联网+VR技术的艺术传播体验交互式平台。这种通过网络媒介实现的新型平台以人性化的交互设计为依托,借助VR手段延续真实场景,让客户足不出户远程实现艺术品交易与投资。

4.1 打破传统思维实现艺术传播的零距离

传播是艺术活动的内在取向,艺术从创作到传播再到共鸣的发生、发展规律是固定的,但是形式却是多样的。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传统艺术与传播的方式正在发生悄然改变,艺术传播媒介的泛载化已经成为趋势。通过智慧画廊平台的搭建,为普罗大众提供了一个接触、传播艺术的舞台,通过智慧画廊的交互性等特征,加深了购买者对艺术品的认知与了解,有效的减少了时间、空间差异和市场泡沫,同时对于艺术推广和实现艺术价值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互联网时代下,传播信息与受众接收信息之间是对称、无隔阂的。“互联网+艺术”模式下的网上智慧画廊将成为艺术与受众汇聚融合的大平台,同时承载的将是艺术发展的未来方向。

4.2 实现共享搭建艺术传播与服务的大平台

在中国当代艺术热潮的漩涡之下,有更多的艺术家们渴望有一个包容并蓄、表现自我个性与展示个人特色的平台。网上智慧画廊作为互联网+时代特有的兼容的、终端数据大平台,通过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元的机会。智慧画廊通过搭建艺术传播与服务的大平台,将行业的诉求与使命升级,通过良好的人机交互设计体验和人性化的相关配套售后服务和维护,将平台建设成为带动我国全民文化意识增强与提升的窗口,带动了除艺术市场以外的服务、制造、销售等多个行业的协同发展。网上智慧画廊作为服务的推手,通过平台模式将艺术的内涵放大,将艺术的能量放大,最重要的是将艺术的影响力放大,打造了一种全民互动和全民参与的大众艺术新风尚。

4.3 颠覆传统市场规律发掘艺术潜在价值

艺术市场的需求不容小觑,互联网+环境下的艺术市场承担着责任与使命。艺术市场虽潜力无限,但如何将现有的线下经营模式与线上的经营模式深度融合,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网上智慧画廊的新课题。网上画廊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传播与经营方式,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颠覆传统。通过深入挖掘和拓展受众的群体面积,突破固有的价值取向和规律,打破传统经济和经营的模式,从而激发艺术潜在价值,使艺术引领社会文明的能量得以释放。

4.4 VR技术让艺术走进千家万户

艺术传播方式种类繁多,形式不拘一格,但是就其他的多媒体传播方式而言VR技术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与热点。不管虚拟是现实还是真实,其生动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的交互式界面,体现了技术和艺术的高度融合。VR技术革命不仅是时代的变迁、技术的革命、大众传媒的发展,更是对艺术象牙塔式固有模式的颠覆。通过受众参与的交互式传播模式,开启了艺术的大众化革命,实践出了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5 结语

互联网+时代,艺术在科技与文明的双重作用下,反射出变革驱动性和普适性的复杂结合。艺术的普适性不是附庸,而是通过与艺术的互动,形成的一种以受众的主动性改变为导向的意识形态的转化。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脚步必然交替前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从来不曾改变,同样艺术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也会随着时代进步而共同发展、精进。

猜你喜欢

传播方式画廊受众
左维泽:肝炎的分类、传播方式及预防
节日宣传,让传统传播方式换“新颜”
“自媒体”与“把关人”——微博作为一种传播方式的法律问题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方式
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