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学生归纳与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11-30王新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反思能力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王新

【摘要】归纳,即将本节课或本单元学习到的知识、方法,归纳与总结起来,与已有的知识网络连接起来,将知识网络搭建得更加完善、广阔.反思,即为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已解决问题采取的方法与结果等进行反思与分析,探讨遗留问题的原因,制订进一步探究与学习的计划.在初中数学教学时,有必要重视学生归纳与反思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归纳能力;反思能力;培养策略

归纳、小结与反思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中,学生会对本节课或本单元学习的新知识、新方法进行归纳与反思,也对自身的学习过程,学习中表现出的问题、自己的发现、已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与反思,建构更加完善的知识网络,也反思收获与不足.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及“学而不思则罔”都告诉我们,要多进行归纳与反思.由此,应重视学生归纳与反思能力及习惯的培养,在阶段性教学后,引导学生归纳收获、反思不足,建构知识网络,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有质量的初中数学教学.

一、新课教学完成后归纳与反思

新课教学完成后,为学生分配一些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组内交流、组间展评,再由教师激励点评、完善,展开归纳与反思过程,属于非常重要的教学環节.虽然属于新课教学的最后一部分,但是对学生新知识的获得,促进学生进一步运用新知识与新方法,及搭建知识网络等意义重大,也对学生制订进一步的学习计划有很重要的意义.需要教师预留时间,启示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新课教学完成后的阶段性归纳与反思.可以运用框架图、思维导图、图表法等进行阶段性的归纳,并反思本课学习到的新知识、新方法及不足.

如,“图形的相似”单元教学完成后,教师分配20分钟时间,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模式下的归纳与反思学习环节.先由学生在组内参与互动交流,将本单元学习到的知识点呈现出来,由小组长做好记录,再由组员合作,绘制单元知识框架图,“图形的相似”包括相似图形的特点,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三角形相似的性质、运用三角形相似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内容.再由学生讨论,细化这些内容,分支出去后,运用简练的话语,分别书写出相似的条件有哪些、相似的性质有哪些等.运用框架图做好单元知识归纳后,再进行本单元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成果的反思,组长记录反思成果,整理发现部分组员对相似和全等的核心区别没有重视,也缺乏运用相似三角形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小组长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并由小组长派成员,在小组间展评归纳与反思的成果,教师进行激励性评价,建立完善、科学的知识体系,启发学生学习方法.

二、学生错误呈现后归纳与反思

为发展学生的归纳与反思能力,需要找准时机,组织学生参与归纳与反思的实践.可以在学生犯错后,抓住学生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反思错误出现的原因、表现,再进行纠错和改错,通过分析错误和经历错误改正的整个过程,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与思路,再归纳数学学习方法,进一步能发展归纳与反思能力.

如,“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学习时,学生了解了“通过探寻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长度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位置关系”.而这个“距离”,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刻,认为在直线上随便找一个点,连接这个点和圆心,计算这两个点的距离,再与半径大小比较即可.这其实是错误的.很多学生会犯这样的错误.在学生产生错误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地对错误进行归纳与反思.反思的内容为“为什么会犯错,哪里出错了”.学生反思出“没有正确、深刻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个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应是垂直距离,也就是最短距离.而并不是直线上随意一点,与圆心之间的线段长度”.反思出问题后,进一步归纳正确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计算方法.在学生出错后及时做好阶段性的归纳与反思,并鼓励学生建立错题本,针对错题写出错误的原因、问题及对策,即能在错误问题归纳与反思中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与学习质量.

三、思想方法渗透后归纳与反思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的核心,也是数学科学的灵魂.为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在数学思想方法巧妙渗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归纳与反思,分析这个环节中运用了什么样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如何运用的,运用的方法、过程及效果,运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进一步的计划等.在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后,组织学生归纳与反思,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弧长与扇形的面积”学习后,学生遇到了一个问题“圆的半径为R,140°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多少?所属扇形面积为多大?”这个问题提出后,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很难直接就列出算式,得出答案,而运用画图的方法,数形结合,则可以让问题形象化,解题思路更清晰.学生画出一个圆,标出其中的140°扇形部分,重点标记140°对应的弧长,结合所学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的知识,认识到问题要我们求解360°圆心角中,140°弧长和扇形面积的大小.依托“数形结合”的思路,学生很容易就运用“比例”解决方法,解决了问题.教师启发学生归纳与反思,学生站在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认识到数学学科的核心即为数学思想方法,要在学习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其解决问题.通过学生归纳与反思,学生深刻领悟了数学学科的内涵,提升了学习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归纳与反思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教学、动手操作、学生出错、思想方法渗透后,停下脚步,组织学生进行归纳与反思,在归纳中促进学生收获知识与方法,在反思中引导学生完善能力,制订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依托归纳与反思能力的培养,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林凡.例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反思能力[J].中学课程资源,2018(6):57-59.

[2]周炳华.探究归纳整理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7(12):43-44.

猜你喜欢

反思能力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反思性学习的运用分析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