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饰品课程作业“产品化”研究

2019-11-30张淼

科技资讯 2019年26期
关键词:量化考核产品化

张淼

摘  要:现代服装产业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人才观,学校培养的设计人才是要让文化艺术落地,为更多人所用,把艺术转化成文化商品,让成功的商业产品中渗透着艺术。因此,服饰品设计的教学要特别关注服饰产业需求和教学之间的协调一致,寻求一种真实意义上的设计与技术的融合。把服饰品课程作业“产品化”研究,应用到实践教学中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运用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材料,真正使课堂作业“产品化”,使学生的设计作品变成适应市场经济的消费品。该文结合所在学院与专业实际,具体实施了“作业”转换为“产品”的实践教学研究。

关键词:产品化  产学研一体  量化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9(b)-0096-02

当下,设计专业越来越需要市场化的教学体系,进一步探索和深化作业“产品化”研究是摆在实践教学面前的重要课题。服饰品课程更应该以理实一体化为方法,融入创新思维的启发,以应用范畴为方向,把设计融入应用,并制定规范性,以此实现服饰品设计作业的“产品化”。而作业向产品转化发展的关键是培养适应市场的人才。本文从服饰品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服饰品作业的“产品化”研究。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产学研”一体教学方法

服饰品设计课程作业想要实现“产品化”,其教学方法就要进行调整,在课堂作业与消费品之间找到一个转化的途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然就是学生作品的基本技能训练,在熟练的,有标准的工艺基础上,再解决产量问题和产品创新研发问题。也就是“产学研”一体的教学方法。这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法,可以缩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对接距离,提升学生应对企业职务的能力,也能更好的将学生的创意性思维融入到商业产品中。以理实一体化为教学方针,能够帮助学生认知市场,以做产品为目标做设计,当然这个过程需要通过学生不间断熟练工艺,掌握技巧,更需要对市场方向的把握,以达到“产品化”的作品标准。以熟练工艺,掌握市场,创新研发三方面完成作业向“产品化”转换的方向和途径。

以“产学研”一体为教学方法进行的专业课训练:由热门影视剧引发的服饰品复古热潮,结合绒花非遗传承的工艺手段,融入现代的色彩流行趋势进行的胸针作品设计,如图1所示。

此次教学实践有效的从产学研3个方面强化技能训练,要想达到将作业向“产品化”转化这一目的,手工艺的制作能力必须达到“产品化”需求,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对产品完成度的把握。技能基础训练也尤为重要,另外结合了现代感的花鸟形态和流行色趋势,以传统工艺为基础,表达现代设计思维,并将工艺流程分解细化,达成量产的可行性产品方案。以企业产品目标作为命题练习的教学实践,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最直接的面对市场进行设计可以最有效的激发作品研发能力。

2  更有效建立互动关系

这里的互动关系指的是,学校,市场,学生,企业四者之间。学校提供教学,基础训练和创意思维,是作品完成的保障,企业是作品展示的平台,是把学生的新思维推向市场的助力。市场是作品方向的参考和依据。而学生创作作品,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把设计融入产品。这四者之间能做到环环相扣,是实现作业产品化的必要条件。

该怎样打通学校到市场的通道是实践教学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首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广为宣传,以工作室的名义直接面对市场,也可以寻找合作的实体店的同时建立网络销售平台,也可以自行举办产品市集,让学生直接在客户终端体验产品销售,更直观的面对市场。除此之外,作业能达到“产品化”标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真正有标准,工艺完美的产品,才经得住市场的考验。而工艺方面的强化训练,我们可以聘请企业里有经验的工艺师傅来辅助授课,能让学生得到最直接的标准量化概念,从而完善产品设计。以理论教学结合工作室实践教学,工作室的教学形式可以解决学生技术方面的更多问题,以及成品的规范问题。

经过产品化实践教学的培养,学生真正参与到企业生产实践中,更了解市场,更懂消费需求。再反过来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就很利于创作出更成熟的以市场为基准的作品。同时也能让大学生创新创业落到实地。做出更接地气,更有应用价值的产品。这也是培养社会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以我院皮革工艺工作室为例,学生自主创立网络销售平台销售产品,并定期举办手工市集,以作品试验市场,并在销售中认知市场,磨合产品。在课堂实践中将进行分组的服饰品系列设计,让学生根据市场调研拟定主题,预测流行趋势,拟定任务项目,制作出系列产品,如图2所示。

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对新型人才的培养,当下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就是要适应市场经济,学校需要在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做好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承接关系。形成一个,人才培养,输送,再回馈实践教学的良性循环体系,才能将学生的课堂作业水到渠成的转化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

3  量化考核标准

量化考核标准是作业“产品化”实践教学研究中比较难解决的部分。权重的合理分配要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具体设置如下。

3.1 在考核指标设置上要有层次性

在量化考核中,不同的工作分工必然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比如在皮革工艺中的制版和雕刻两个环节,由于工艺手段的不同,必然应该是迥然不同的两种考量方式,所以就不能用同一套考核的标准,而应该有针对性的细化指标体系,体现各个工作任务考量的层次性。

3.2 要针对性的量化考核标准

关于考核的具体内容,应该以不同任务职能的工作情况针对性的制定标准。比如负责设计稿的成员,设计是否符合当季的流行元素与色系,是否完成了要求的设计稿数量,是否达成了设计稿生成产品的工作目的等等,都需要细化有针对性的标准,并且要囊括考核的核心与外延。每一个具体职务都要把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进行量化,这样才能有根据的,有目标的进行科学合理的从设计到制作,最后生成产品并销售的运作流程。

以企业的标准要求学生,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以市场的眼光完成作业,也是“产品化”实践教学的方向。在“产品化”实践教学过程中,将企业产品的标准与工艺要求引入课堂,以量化考核标准为依据,逐步建立和完善从作业到产品转化的教学实践。

4  结语

纵观欧洲服装设计强国,无一不是在设计创新和与市场紧密结合的能力上具有突出的优势。用市场方式解决作业“产品化”思维能力的培养,从细分市场,到明确市场机遇,创造、评估和精确定位颠覆性创意。在灵活多变的市场需求中拓宽途径,使学生开阔视野、锻炼技能。引导学生在创新創业活动中运用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材料,真正使课堂作业“产品化”,让课堂作业真正变成适应市场的消费品。只有适应了市场的需求,服饰品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才能得以发挥最高效,最具有应用性的作用。这也是学习向社会输出设计类应用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法)卡罗莉娜.拉封.我们,我们的服饰[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7.

[2] 郭丽.服饰品创新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 李春晓,周志鹏,支广隶.服装从业者实战丛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量化考核产品化
省级卫视广告差异化营销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广播节目创新与资源整合
太阳能电动车的设计与试制
即时分享相机
高校学生党员量化考核探索与实践
高等教育教学评价模式初探
基于ASP.NET的职业学院绩效考核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量化模式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浅谈“衡水模式”量化管理的弊端
量化考核机制在联合站站降本增效工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