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通渭小曲戏的教化功能

2019-11-30邵建梅

丝绸之路 2019年3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

邵建梅

[摘要] 通渭小曲戏是流行于通渭县境内的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曲牌体民间传统戏剧。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现象,通渭小曲戏具有促进家庭和睦、规范行为、传递知识、促进团结等方面的教化功能,不仅鼓励人们积极追求真、善、美,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发挥着重大作用。

[关键词] 通渭小曲戏;教化功能;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 J61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3115(2019)03-0164-05

通渭小曲戏是广泛流传于甘肃省通渭县境内的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曲牌体民间传统小戏剧,也叫“小曲子”。是明清之际由民间艺人在陕、甘、宁、青民歌的基础之上吸收陇东道情、碗碗腔和各地山歌的韵味不断发展演变而来的,乡土气息浓厚,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其脚本故事情节完整,演唱内容丰富多样,依据行当角色,带妆表演,曲调委婉悠扬。一般除春节期间演出之外,也在小孩满月、老人寿辰、新房搬迁、婚嫁迎娶等场合和一些其他的民俗活动中表演。2011年5月,通渭小曲戏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保护和传承通渭小曲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民俗的教化功能,是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文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①通渭小曲戏作为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以优美和谐的曲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教化着当地老百姓向真、向善、向美,促进了人们团结互助、乐于助人、乐善好施、勤劳朴实等高贵品质的形成。具体来说,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家庭和谐

社会和谐的关键是人际和谐,人际和谐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家人之间的和谐。通渭小曲戏曲目中有很多能够促进家庭和谐的内容,例如《小姑贤》中唱道:

云:(银纽丝)母亲把话当面讲,登云有口难开言,取来笔和砚,暗地里把泪弹,为敬孝把恩爱一刀断。

……

母:(琵琶调)听女儿讲话情理正,一番话开了我的心。我又是悔来又是恨,悔不该把媳妇不当人。开言来我把女儿唤,听为娘把心思对儿明,从今以后你姑嫂亲密相近,看待相等吃穿相同。转面来望媳妇莫要气愤,我糊涂反亏了媳妇好心。你莫当阿家的心肠恨,使家法原为是教你成人。

周:(秋水令)周氏女泪纷纷,谢婆婆开了天地恩,再谢过贤妹情深义重,今后与夫君小娘亲。

荣:(白)哈哈哈。

周:(越尾)妹妹仁义,我娘心回转意。

合:(接唱)一家人相亲又和善,金不换。②

《小姑贤》主要讲了一个封建家长式的婆婆由于对儿媳妇的偏见,在生活中处处为难儿媳妇,但儿媳妇在婆婆的折磨之下一味隐忍,在母亲的教唆之下儿子准备写下休书休掉自己的妻子,这时贤惠的小姑子出来替嫂子说情,小姑子将心比心给自己的母亲说理。最后母亲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改变了对儿媳妇的态度,与儿媳妇和睦相处。上述唱词讲述的是儿子为了不让母亲生气,准备写下休书休掉自己的老婆,最后,在矛盾即将爆发导致家庭支离破碎时,小姑子通过智慧化解了婆媳矛盾,而且也加深了自己与嫂子之间的感情,使得家人之间转向和谐融洽,进一步让一个原本争吵不休的家庭变得和睦。

再如《两亲家打架》中唱道:

甲:(接唱)听一言气得我团团颤,这阔子口里頭胡馓馓饭!我的娃样样会,迎到了你家你作贱,气不过我将你打,我一把将你的衣服扯烂。

乙:(接唱)见得泼妇翻了脸,我走上前用饼扇。

花:(接唱)正在厨下胡想端,没面做饭害破烦。耳听上房乒乒乓,原来是二人馓搅团。走上前好言劝,两亲家不必把脸翻。③(甲乙撕扯,同下)

《两亲家打架》讲了主人公养花的婆婆折磨养花,养花的母亲去看养花时发现亲家母折磨自己的女儿,因此和亲家母打架,养花见状劝母亲和婆婆和解的故事。上述唱词讲了两亲家打架的场景和女儿劝解母亲和婆婆的场面,养花知理懂事,劝解母亲和婆婆重归于好,这对今人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让我们在欣赏时对于当今处理家庭纠纷得到极大的帮助。

通渭小曲戏中还有很多关于劝和的曲目,《曹庄劝妻》《两亲家大家》《看女儿》《赵五娘吃糠》等都体现了传统的家庭人际关系,表达追求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理想愿望。通渭小曲戏把家庭人际关系融入到具体的曲目当中,在茶余饭后,随时随地进行演唱,不论是演唱者还是听众在欣赏和品味每一个曲目时都会有所启发和思考。听众在欣赏的同时也在自我反思和检讨,在这一过程中心灵不断得到洗礼,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这样就在无声无息间把仁、孝、和等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念深深地植入演唱者和听众的心田,让他们能够在实际的家庭生活中真正做到孝敬老人,在与家人相处时懂得谦让,知道忍让,在处理家庭矛盾时换位思考。特别是在教育子女方面,通渭小曲戏中的许多故事经过大人的演唱或者讲述过程中,使得一些孩子在熟悉故事情节的同时能够懂得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他们的心灵深处种下美好的种子,让他们从小就能够明辨真善美和假恶丑。通渭小曲戏以这样的一种方式促使百姓在潜移默化中注重家庭和睦。通渭小曲戏倡导和传承的这种和谐友好的家庭人际关系,对营造家庭和睦的良好社会风气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二、规范行为

民俗的规范功能,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具有约束作用。通渭小曲戏中有一些曲目的内容(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例如《张连卖布》中唱道:

张:(紧诉)士农工商不一家,各为名利走天下。推车担担苦难下,只有赌博最潇洒。勾酒吃了耳头大,双鱼子死在亮底下。四红八宝双鱼越看越俊雅,差墨十少天爷牛又母啦。众朋友来劝我都是好话,应过声照常赌白不算啥。

天王老子管不下,二老爹娘不怕他。

……

张:(西京)从今后做好人不耍钱,再若我还耍钱就死在今天!我把骰子火烧烂,发誓不再去赌博。④

《张连卖布》讲了张连瞒着妻子偷偷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去赌博,在面对妻子的责问时还胡搅蛮缠,不知悔改,最后在邻家婆婆的劝说之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过自新,金盆洗手的故事。上述唱词主要讲了张连从赌博成瘾,为所欲为到发誓戒赌,金盆洗手的过程。这在演唱的时候也带有一定的说教性,在一定程度上教导人们不能迷上赌博,不能目无法度,为所欲为,缺乏敬畏之心。

再如《三回头》中唱道:

许:(紧诉)听罢言来离了座,骂声贱人太啰嗦,我的满腹都是火,谁要贱人把油泼。我要与赌棍成一伙,我要与妓女同欢乐。现世无人敢管我,你贱人把我没奈何!

……

许:(西京)把嗜好恶习都剪断,不嫖不赌不吸烟。

荣:(剪花边)你今日说得天花转,日子久了又把心变,恐怕把案翻。

许:(西京)以后若还又重犯,男儿头顶有青天。如若贤妻你不信,我跪你当面发誓言。(吕荣儿欲出门,又回头望许,驻足)

荣:(剪花边)这句话儿照肝胆,急忙上前把夫搀,为妻露笑颜。⑤

《三回头》讲述了许升喜好吸大烟和嫖娼、赌博,最后在别人的劝说之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重新做人的故事。上述唱词写了许升从嫖赌成性,无法无天到重新做人的过程。《三回头》和《张连卖布》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个曲目以相似的故事情节劝诫人们要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不能越过法律的底线,做一些违反法律的事,要踏踏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

再如《劝世人》唱道:

与人交往要讲理,千万不可动武力。奉劝世人要记取,拳打脚踢使不得。莫要违规犯法理,且免人前受委屈,莫要与人贪便宜,争名夺利也无益……⑥

《劝世人》主要劝诫人们在生活中要有遵规守纪、诚信做人、善良真诚等高贵的高贵道德。这段唱词劝诫人们与人交往要讲理,在处理一些问题时要理性思考,不能拳脚相向,胡作非为;在生活中不能占小便宜;在工作中不要争名夺利等。

除此之外,《背板凳》《郎末醉》《二姐劝夫》《怕老婆顶灯》《醒世》等曲目都使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规范自己的行为,大到要戒毒、戒赌、戒嫖,小到戒贪、戒酒等各个方面。通渭小曲戏把有关黄、赌、毒的危害等内容融进唱词当中,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反复演唱,听众在观曲、听曲时能够意识到这些不正当的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给听众的心理产生一种警惕和震慑作用。这些曲目内容首先在无形中改变了人们错误的思想价值观念,逐渐形成一种正确的思想价值意识,会让人们对人对事都有敬畏之心,也知道尊法、守法。意识决定行为,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他们会自觉地改变一些生活当中的不正当日常生活行为,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和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对百姓的社会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也使得人们的行为符合法治社会的要求;极大地促进了法治通渭的建设,而且也对构建和谐社会积极作用。

三、传递知识

通渭小曲戏作为当地的一种民间民俗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的给人们传递知识。通渭小曲把各种自然、历史、农耕等常识融入到曲目中,以娱乐的方式传授给人们,使人们在耳濡目染间获取知识,例如《苏武牧羊》中唱道:

苏:(软越调)昊天苍苍,荒漠野茫茫,可恼匈奴太猖狂,流放我北海来放羊。

(背宫)汉苏武北国身苦坏,思乡泪点点洒胸怀,为国家做使臣持节北国,汉匈长和好,百姓免祸灾,谁料想匈奴单于,奸计安排,突发事变,囚我北国,又逼我牧羊荒郊外。⑦

《苏武牧羊》选自班固的《汉书》,通渭小曲戏把艰涩难懂的文言文转换成明白易懂的白话用唱的方式来讲述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多次威逼利诱使其投降,后将他流放北海放羊,苏武在历尽千辛万苦后才回国的故事。上述唱词只用了短短的几句话,就把苏武牧羊的原因、人物、时间、地点和结果交待得清清楚楚。

再如《对花草》以对唱和一问一答的方式传递一些自然常识,其中唱道:

我唱上个一来谁给我对上个一,

什么花开在正月里?

你唱上个一来我给你对上个一,

灯笼花开在正月里。

我唱上个二来谁给我对上个二,

什么花开在二月里?

你唱上个二来我给你对上个二,

水仙花开在二月里

……

我唱上个十来谁给我对上个十,

什么花开在十月里?

你唱上个十来我给你对上个十,

雪花儿开在十月里。⑧

这段唱词从正月一直唱到十月,重点介绍了不同花的花季,用演唱的方式把一些自然常识潜移默化地教给人们,给长期生活在闭塞环境中的人们传递了一些自然科学知识。

再如《十二月忙·新媳妇转娘家》中唱道:

媳:(转娘家)四月里新媳妇哭哭啼啼,叫一声老母亲我要转娘家,母亲呀!

婆:(忙着哩)四月里忙着哩!

媳:(接唱)四月里忙着干啥呢?

婆:(接唱)要鋤田忙着哩,草要锄忙着哩,直等到五月里转娘家,新媳妇。

媳:(转娘家)五月里新媳妇哭哭啼啼,尊一声老母亲我要转娘家,母亲呀。

婆:(忙着哩)五月里忙着哩!

媳:(接唱)五月里忙着干啥哩?

婆:(接唱)要过端午节忙着哩,端阳节要过忙着哩,等到六月里再转娘家,新媳妇。⑨

《十二月忙·新媳妇转娘家》主要讲了婆婆以每个月的主要农事和节日事由为理由,拒绝儿媳妇转娘家的故事。这段唱词把二月种麦、三月种洋芋、四月除草、六月割麦等这样的农事知识和五月初五端阳节、正月过年的节日常识融入唱词,有利于促进通渭农耕知识的的传播。

除此之外,《黛玉葬花》《草船借箭》《空城计》《悟空借扇》等传递了文学常识,《昭君出塞》《貂蝉保国》《木兰从军》等传递了历史常识,《十二月花》《四季乐》《四季果菜鲜》传递了自然常识。通渭小曲戏把这些常识以简洁的句子,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语言用演唱的方式融入到一个小故事当中,使人们在听故事和欣赏音乐的同时,也由于故事的趣味性和音乐的悦耳动听很容易地记住了一些知识;或者把教科书上和历史书上复杂难懂的长篇历史故事和文学常识取其概要,浓缩为一个简单的故事,用通俗的语言唱出来,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把这些只能在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传递给听众当中的一些不识字的老人、妇女和儿童。甚至上至80岁的老人,下至四五岁的孩童,都能在不识字的情况下也能唱甚至讲述《红楼梦》中的故事情节等。人们在身心得到愉悦的同时,也轻松地学习到了一些历史文化常识、自然常识。

四、促进团结

仪式对于仪式行为者来说,是因为有“意义”才行为,仪式行为者“正是通过行动、舞姿、舞蹈,吟唱等表演活动和物件,场景等实物安排构拟出一个有意义的仪式情景,并从这样的情境中重温和体验这些意义带给他们的心灵慰藉和精神需求”。⑩通渭小曲戏的演出是一种公众性的仪式活动,它在给人们带来欢笑的同时,也启示人们进行思考进而形成高贵的品格。

在春节期间,通渭小曲戏的演出参与者较多,队伍庞大,一般是按村来算的,基本是一个村子一支演出队伍。因此,在准备阶段需要整个村子在人力、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团结一致。因此,每家每户不管贫穷还是富裕都会出资,也会无偿贡献食物,这样才能建起一支小曲演唱队伍,这就让人们在心理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通渭小曲戏的演出是带妆表演,生、旦、净、丑角色都是非常明确的,而这些角色的扮演者有可能是村里的任何一個人,不论长幼尊卑,也不管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是否有矛盾,都有可能扮演小曲戏中的人物。在演出过程中这些人会不计较平时的矛盾、不在乎长幼尊卑进行一些戏谑或者嘲弄。“在虚拟的结构里,所有过分行为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但是(这种方式很奇特)这些粗率的‘交融支持者却能通过戏谑和嘲弄,将交融渗透到整个社会之中去。”{11}例如,两个有矛盾的人可能会扮演兄弟,亦或是在平常生活中地位比较高的老人有可能会扮演一个丑角,在演出过程中故意出洋相,在这一过程中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秩序,人们彼此之间会进行一些打闹,或者是玩笑,使得人们在欢笑的时候也无形间消除了一些地位或者身份方面的隔阂,从而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合作。这样人们在活动中释放了自己的真是情感,建立信任感,更具凝聚力。春节期间一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和在外求学的学生也会扮演一些角色,在演出过程中他们会交流配合,默契协调,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会消除因长期在外而彼此之间产生的陌生感,让他们更加亲密,更加团结。

通渭小曲戏是通渭人民祖祖辈辈在长期的劳动和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小戏剧。其曲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内容情节感人肺腑,具有非常高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作为一种民间民俗文化,通渭小曲戏以其自身独特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教化的使命,其曲目内容大都以传递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念为主,在民众欣赏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教化民众要懂得仁、仪、礼、智、信。这对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俗文化和道德伦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构建和谐通渭有重大意义。

[注 释]

①钟敬文:《民俗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78页。

②③④⑤⑥⑦⑧⑨丁相宏:《通渭小曲戏》,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第138、226、244、89、123、156、201、383页。

⑩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下),《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第39页。

{11}[美]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5页。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
冬季民俗节
清远非遗民俗日历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刍议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
唐山皮影在新媒体网络中的传播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