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9-11-30吴雪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人教版解决问题小学

吴雪华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毋庸置疑仍存在很多问题,集中体现在创新性不够,理念有待优化,模式不够创新等,以及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参与程度不够,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聚焦核心素养,找到产生这些教学问题的根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以提升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和数学运用能力为基础,切实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现代小学生成长需求,进而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核心素养;人教版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学习能力,包括学生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等要素,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越来越强调学生的核心能力与素养提升.近年来,随着小学教育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水平不断提升[1].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应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需求,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是现代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小学数学教育过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在课程设计等方面下功夫,真正让数学知识融入小学生的思维中,提升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满足现代小学数学教育发展需求.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围绕着“学与思”“讲与练”的关系,进行着积极的探索,结合从教以来的经验,要切身地感受到数学学科改革与发展的积极性与重要性,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找到关键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一些关键点直接关系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关键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课程内容设计,应结合着学生的吸收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整.第二,在教学中要加强练习,尽可能地提高学生数学的综合素养.第三,抓好课堂检测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一言以蔽之,在数学教学的学习当中,存在着数学素养缺失的问题,学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既是由于课堂氛围的营造不够和谐,同时也是学生本身对于数学学习缺少一定的兴趣性.再者就是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态度不端正,认为数学学习只要學一学就能会了,而没有意识到数学学科对于自身素养提升的重要意义.比如说,对于小学数学中相对复杂的数理计算知识,包括“多位数乘法”“多位数除法”“认识小数”等内容,教师不能单一开展教学,这样学生自己也无法建立起知识体系,整个头脑对于数字理论也缺乏足够的认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不同知识之间的有机关联,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与认知,满足学生成长需求[2].

二、要组织科学丰富的小学数学学科活动

大教育家杜威认为“活动”是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方式.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更是如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与能力,而这种活动不仅是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同时也体现在课堂教学之外,所以在此,笔者将活动分为课堂教学活动和课余的学科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重视的是提高学生的互动性,也就是学生在吸收知识的过程当中,是否将这种知识进行有机的消化,同时能够回答教师的问题,与教师进行良性的互动与交流,让数学教师能够在小学课堂上验证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改正自己的教学策略.而这种互动的另一层意义是,在调节课堂的氛围中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进行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在活动当中的表现,让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而并非只顾及课堂教学中知识理论的学习,淡化传统教学方式的意义.而学科活动则体现在数学教学之外,也就是说,需要学生以数学学科为主,就某一数学问题进行充分的实践.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重点关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和配合解决数学问题,逐渐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逐渐从灌输式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逐渐向指导学生学习的位置转变,让小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3].

三、注重课堂互动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是一个互动生成的过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当中,许多教师都会反映课堂教学效果不好的问题,以及学生反应速度变慢、课堂氛围沉重等问题,其实究其原因,这都是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过程当中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有可能是教师所设计的课程内容较难,或者是较为容易,学生并没有探究这些问题的积极性,这就会阻碍教学的有效互动.第二,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将关注点放在了知识的传授上面,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反馈,这些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当教师忽略了对于学习的关注的时候,学生就会对知识和内容做一个消极的反应,这阻碍教学过程的实施[4].第三,课堂教学效果不好,也可能是由于教师在设计互动环节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所涉及的内容不符合本课对于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目标,而在整个过程当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反应也没有进行及时的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投入到教学过程当中的积极性.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充分发挥思考在引导学生学习时的作用,在活动的运用上,教师也应该下足功夫,也就是说要借助活动的有效性来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在理解的同时得到运用,这样就会让学生既关注课堂的学习过程,又获得知识能力的发展.比如说,对于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等教学内容,就可以利用XMIND思维导图,实现步骤化教学,提升教学效率,通过利用现代设备引入直观化教学,通过物品分配的方式让学生明白除法的意义,进而联系到学生生活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利用学习笔记开展研究性、积累性学习

在学习中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就需要借助一定的创新方式,笔者所提到的学习笔记,包括学生的学习笔记,也包括教师的学习笔记.学生的学习笔记内容主要应该体现三个方面,第一就是本节数学课需要学习的知识,第二就是预习内容中所存在的问题,第三是对于相似题型的有效的归类.那么要想做到这几点,就需要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对于学生记笔记的习惯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比如在数学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学生某些题型的重要意义,以及某些内容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记录到自己的笔记本上,以便今后的复习使用,那么在进行单元或者是学期总结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让学生充分地利用学习笔记这一方式来进行系统的归类,查找自己学习当中的不足,并且可以借此绘制出学习情况统计表,明确自己哪些知识上有所缺失,哪些方面还应该进行有效的拓展.哪些是重点,而哪些则可以仅以浏览的形式进行了解就可以.小学数学教师的学习笔记,则有更深层次的含义,教师的学习笔记应该包括知识的内容,以及授课的重难点,教师的学习笔记还应该包括一定的教学反思和学生情况的统计.这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是十分必要的,每名学生的情况良莠不齐,而在数学上的优缺点也不尽相同,教师在进行整理的过程当中,能够有效地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在教学过程当中找到学生需要考查的关键点.比如说,一年级由于是教学的初始阶段,都是基础性的知识,其中基本都是和数字基础相关的内容,包括认识数字、了解数字等,由于这些数字知识相对较为枯燥,因此教师要加强教学创新,引导学生通过笔记进行数学知识积累,通过数字文化教育掌握更多的内容,如果平铺直叙开展教学,往往教学效果不够好,教师要通过优化布局,引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并且让学生积累下来,包括数学发展、数学伟人、重大数学进步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对数学的领悟能力.

五、结 语

综上所述,小学是夯实学生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升自身数学综合素质,进而为以后升入初中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馥伊.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的研究[J].读与写,2018(32):189.

[2]潘小香.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8(10):11-12.

[3]马婷.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核心[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8(5):15.

[4]邹青.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2018(14):22,24.

猜你喜欢

人教版解决问题小学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